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份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4482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6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份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份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份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份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份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份解析版.docx

《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份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份解析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份解析版.docx

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份解析版

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2013届

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3分)实验室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是不相同的,如图是常见的一些保存药品的试剂瓶.下列用于存放这些试剂的试剂瓶使用正确的是(  )

 

A.

用①瓶盛装浓硝酸

B.

用②瓶盛烧碱溶液

C.

用③瓶盛大理石

D.

用④瓶盛浓硫酸

 

2.(3分)(2013•上海模拟)A、B、C、D都是含碳、氢、氧的单官能团化合物,A水解得B和C,B氧化可以得到C或D,D氧化也得到C.若M(X)表示X的摩尔质量,则下式中正确的显(  )

 

A.

M(A)=M(B)+M(C)

B.

2M(D)=M(B)+M(C)

C.

M(B)<M(D)<M(C)

D.

M(D)<M(B)<M(C)

 

3.(3分)向盐酸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着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P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N点对应的溶液一定得到B点的溶液

 

B.

图中B→C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AlO2﹣+2H2O

 

C.

若M、N的纵坐标数值相同,则横坐标数值之比为1:

3

 

D.

原溶液中盐酸和AlCl3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为1:

3

 

4.(3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B.

常温下,1L0.1mol•L﹣1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0.1NA

 

C.

标准状况下,2.24LCl2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总数为0.1NA

 

D.

在某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只有I﹣,则每生成0.3molI2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必为0.6NA

 

5.(3分)有A、B、C三种可溶性化合物,它们所含的离子是Ag+、CO32﹣、OH﹣、NO3﹣、Ba2+、Na+取相同质量的这三种物质,配成相同体积的三种溶液,测得其物质的量浓度大小依次为A>B>C,则A物质是(  )

 

A.

AgNO3

B.

Na2CO3

C.

Ba(OH)2

D.

NaOH

 

6.(3分)某实验小组对甲、乙、丙、丁四种固体样品的性质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

则这四种固体物质中最可能是有机物的是(  )

物质

性质

熔点

水溶性

不溶

不溶

高温

稳定

分解

稳定

稳定

导电性

导电

不导电

不导电

导电

 

A.

B.

C.

D.

 

7.(3分)向100mLFeBr2的溶液中,通入3molCl2.反应后溶液中Br﹣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

2Fe2++Cl2═2Fe3++2Cl﹣

 

B.

2Br﹣+Cl2═Br2+2Cl﹣

 

C.

4Fe2++2Br﹣+3Cl2═Br2+4Fe3++6Cl﹣

 

D.

2Fe2++4Br﹣+3Cl2═2Br2+2Fe3++6Cl﹣

 

8.(3分)向某二价金属M的M(OH)2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生成了MCO3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将沉淀置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收集到VL气体.如要计算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你认为还必需提供下列哪项数据(  )

 

A.

M(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B.

与MCO3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C.

MCO3的质量

D.

题给条件充足,不需要再补充数据

 

9.(3分)根据下列方程式,有关物质的还原性依次减弱的顺序是(  )

①I2+SO2+2H2O=H2SO4+2HI;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

 

A.

I﹣>Fe2+>Cl﹣>SO2

B.

Cl﹣>Fe2+>SO2>I﹣

C.

Fe2+>I﹣>Cl﹣>SO2

D.

SO2>I﹣>Fe2+>Cl﹣

 

10.(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由两种不同的核素形成的共价键一定是极性共价键

 

C.

阴离子只有还原性,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D.

某元素在两种的化合物中呈现不同的化合价,这两种的化合物相互反应后,得到了该元素的单质,则该元素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11.(3分)如图:

纵坐标表示可燃气体A、B、C(C是A和B的混合物)的体积,横坐标表示A、B、C在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体积,测混合气体C中A和B的体积比为(  )

 

A.

VA:

VB=1:

1

B.

VA:

VB=1:

2

C.

VA:

VB=2:

1

D.

VA:

VB为任意比

 

12.(3分)表中对陈述Ⅰ、Ⅱ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

金属元素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Ⅰ对;Ⅱ对;有

B

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氢气

高温下氢气能还原氧化

铁得到铁

Ⅰ对;Ⅱ对;无

C

铁属于过渡元素

铁和铁的某些化合物可用作催化剂

Ⅰ错;Ⅱ对;无

D

在空气中铁的表面能形

成致密的氧化膜

铁不能与氧气反应

Ⅰ对;Ⅱ对;有

 

A.

A

B.

B

C.

C

D.

D

 

13.(3分)为了区别五瓶无色溶液:

HCl、AlCl3、Ba(NO3)2,NaCl、Na2CO3,四位同学都没用酒精灯,三位同学另用了试剂,一位同学没有另用任何试剂.其中操作步骤一定最少的是(  )

 

A.

甲另用了酚酞试液

B.

乙另用了NaOH溶液

 

C.

丙另用了石蕊试液

D.

丁不另用任何试剂

 

14.(3分)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中,将甲中的液体滴加到乙中,均有气泡出现,根据乙、丙装置中出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且正确的是(  )

丙中现象

结论

A

盐酸

石灰石

硅酸钠溶液

溶液中出现浑浊

非金属性:

Cl>C>Si

B

盐酸

FeS

溴水

溶液褪色

还原性:

Cl﹣>S2﹣>Br﹣

C

浓盐酸

KMnO4

KBr溶液

无色溶液变为橙色

氧化性:

KMnO4>Cl2>Br2

D

浓氨水

烧碱

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氨气是一种弱碱

 

A.

A

B.

B

C.

C

D.

D

 

15.(3分)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mol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  )

 

A.

1:

2混合的Pb3O4、PbO

B.

1:

2混合的PbO2、Pb3O4

 

C.

1:

4:

1混合的PbO2、Pb3O4、PbO

D.

1:

1:

4混合的PbO2、Pb3O4、PbO

 

16.(3分)已知:

pAg=﹣lg{c(Ag+)},Ksp(AgCl)=1×10﹣12.如图是向10mL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mol•L﹣1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单位mL)变化的图象(实线).根据图象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

 

B.

图中x点的坐标为(100,6)

 

C.

图中x点表示溶液中Ag+被恰好完全沉淀

 

D.

把0.1mol•L﹣1的NaCl换成0.1mol•L﹣1NaI则图象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二、非选择题(4个小题,共52分)

17.(14分)如图,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

①G是一种红棕色粉末、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

2E+I

2F+D,F中的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

(1)写出G→H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此反应在工业上常用于焊接钢轨,实验室在演示该实验时,在装置中加入G、C混合物后,引发此反应的操作是 _________ ;

(2)化合物Ⅰ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 ,

(3)用适量的盐酸溶解G后,所得溶液叫蚀铜剂,常用来洗涤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 ;

(4)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

(5)在氩气的保护下,将一定计量的C、E加热熔炼可获得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E17C12,该材料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E17C12+17H2═17EH2+12C

①熔炼制备贮氢材料E17C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_________ .

②1molE17C12完全吸氢后,将得到的产物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___ .

 

18.(12分)仔细阅读下列三段文字

①由稀有气体元素Xe(氙)与氧元素形成的一种共价化合物XeO3极不稳定,易转化为单质而呈强氧化性.将适量的XeO3投入含Mn2+的水溶液中,溶液逐渐变为紫红色且pH不断减小.

②将0.08molKMnO4固体(质量为12.64g)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到amolO2;向反应后残留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又收集到bmolCl2,此时Mn元素全部以Mn2+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③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Cl2+2e﹣═2Cl﹣

回答问题:

(1)试写出①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

(2)请配平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KMnO4+ _________ HCl﹣ _________ KCl+ _________ MnCl2+ _________ Cl2↑+ _________ H2O

通过对第②段文字中提供的数据进行推导和计算可得出:

a+b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 ,a+b最小值为 _________ .

(3)下列四种物质中能使③中的还原过程发生的物质是 _________ .

A.Na2CO3B.KMnO4C.XeO3D.Na2SO3

将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 .

 

19.(10分)某溶液中仅含有下表中的一些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

阳离子

Na+Mg2+Fe2+Al3+Fe3+

阴离子

OH﹣Cl﹣CO32﹣NO3﹣SO42﹣

为鉴定这些离子,取少量溶液加入稀HCl,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且溶液中阴离子的种类不变;

(1)通过分析该实验,能确定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_________ .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 _________ .

(2)写出实验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

(3)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尚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的阴离子是 _________ ,如何进一步鉴别该离子是否存在 _________ .

 

20.(16分)(2014•武清区三模)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方案一】

将铝镁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1)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溶于VmL2.0mol/LNaOH溶液中.为使其反应完全,则NaOH溶液的体积V≥ _________ .

(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该步骤中若未洗涤固体,测得镁的质量分数将 _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方案二】

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105Pa)的体积.

(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如图1:

①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

A接 _________ 接 _________ 接 _________ (填接口字母,可不填满.)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 _________ .

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_________ .

A.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

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

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 _________ .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mL、V2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 _________ mL.

 

2012-2013学年湖南省湘中名校联考高三(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1.(3分)实验室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是不相同的,如图是常见的一些保存药品的试剂瓶.下列用于存放这些试剂的试剂瓶使用正确的是(  )

 

A.

用①瓶盛装浓硝酸

B.

用②瓶盛烧碱溶液

C.

用③瓶盛大理石

D.

用④瓶盛浓硫酸

考点:

化学试剂的存放.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①为玻璃塞的广口瓶,一般盛放固体药品;②为橡胶塞的细口瓶,一般盛放碱溶液;③为玻璃塞的细口瓶,一般盛放酸性、中性溶液;④为棕色试剂瓶,一般盛放见光容易分解的药品,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浓硝酸为液体,且见光容易分解,不能盛放在①无色的广口瓶中,应该选用④,故A错误;

B.烧碱溶液能够与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反应,应该需要橡胶塞,烧碱溶液可以盛放在②中,故B正确;

C.大理石为固体,应该盛放在广口瓶中,②为细口瓶,应该选用①,故C错误;

D.浓硫酸比较稳定,见光不分解,不需要避光保存,不需要选用棕色试剂瓶④,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性质及正确的保存方法,如:

见光分解的试剂,需要避光保存,液体保存在细口瓶、固体保存在广口瓶中等.

 

2.(3分)(2013•上海模拟)A、B、C、D都是含碳、氢、氧的单官能团化合物,A水解得B和C,B氧化可以得到C或D,D氧化也得到C.若M(X)表示X的摩尔质量,则下式中正确的显(  )

 

A.

M(A)=M(B)+M(C)

B.

2M(D)=M(B)+M(C)

C.

M(B)<M(D)<M(C)

D.

M(D)<M(B)<M(C)

考点:

有机物的推断;烃的衍生物官能团.

专题:

压轴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由于A、B、C、D都是含C、H、O的单官能团化合物,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A+H2O→B+C,B→

C或D,D

C,由此可见A为酯、B为醇、D为醛、C为羧酸,且B、C、D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A分子所含碳原子数为B或C或D的2倍,由醇到醛失去2个氢原子,摩尔质量醛小于醇的,由醛到羧酸,增加1个氧原子,摩尔质量羧酸大于醛的.又因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比氢原子的大得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醇的,所以有M(D)<M(B)<M(C),据此结合选项解答.

解答:

解:

由于A、B、C、D都是含C、H、O的单官能团化合物,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A+H2O→B+C,B→

C或D,D

C,由此可见A为酯、B为醇、D为醛、C为羧酸,且B、C、D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A分子所含碳原子数为B或C或D的2倍,由醇到醛失去2个氢原子,摩尔质量醛小于醇的,由醛到羧酸,增加1个氧原子,摩尔质量羧酸大于醛的.又因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比氢原子的大得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醇的,所以有M(D)<M(B)<M(C),

A、A为酯、B为醇、C为羧酸,都是单官能团化合物,由A+H2O→B+C,故M(A)+18=M(B)+M(C),故A错误;

B、B为醇、D为醛、C为羧酸,且B、C、D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由醇到醛失去2个氢原子,由醛到羧酸,增加1个氧原子,故有2M(D)=M(B)﹣2+M(C)﹣16,即2M(D)=M(B)+M(C)﹣18,故B错误;

C、B为醇、D为醛、C为羧酸,且B、C、D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由醇到醛失去2个氢原子,摩尔质量醛小于醇的,由醛到羧酸,增加1个氧原子,摩尔质量羧酸大于醛的.又因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比氢原子的大得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醇的,所以有M(D)<M(B)<M(C),故C错误;

D、由C中分析可知,B为醇、D为醛、C为羧酸,且B、C、D均为含相同的碳原子,由醇到醛失去2个氢原子,摩尔质量醛小于醇的,由醛到羧酸,增加1个氧原子,摩尔质量羧酸大于醛的.又因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比氢原子的大得多,故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醇的,所以有M(D)<M(B)<M(C),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醇、醛、酸、酯的相互转化关系等知识,难度中等,培养学生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通过计算和推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A能够水解说明这种化合物是酯类化合物,又因为B可转化成C,说明B和C的含碳数是相同的.

 

3.(3分)向盐酸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着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P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N点对应的溶液一定得到B点的溶液

 

B.

图中B→C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Al(OH)3+OH﹣=AlO2﹣+2H2O

 

C.

若M、N的纵坐标数值相同,则横坐标数值之比为1:

3

 

D.

原溶液中盐酸和AlCl3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为1:

3

考点:

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首先发生NaOH+HCl═NaCl+H2O,盐酸反应完毕,再发生反应3NaOH+AlCl3=3NaCl+Al(OH)3↓,最后发生NaOH+Al(OH)3=NaAlO2+2H2O,沉淀溶解,

A.B点沉淀最大,溶液中溶质为NaCl,P点的溶液为HCl、AlCl3混合溶液,N溶液为NaCl、NaAlO2混合溶液,将P、N两点溶液混合发生反应3NaAlO2+6H2O+AlCl3=4Al(OH)3↓+3NaCl,AlCl3有剩余;

B.图中B→C的过程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C.M、N的纵坐标数值相同,横坐标数值之比不一定为1:

3,与纵坐标的值有关;

D.由图可知盐酸完全反应、氯化铝完全反应生成沉淀量最大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

3,即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由结合方程式计算.

解答:

解:

首先发生NaOH+HCl═NaCl+H2O,盐酸反应完毕,再发生反应3NaOH+AlCl3=3NaCl+Al(OH)3↓,最后发生NaOH+Al(OH)3=NaAlO2+2H2O,沉淀溶解,

A.B点沉淀最大,溶液中溶质为NaCl,P点的溶液为HCl、AlCl3混合溶液,N溶液为NaCl、NaAlO2混合溶液,将P、N两点溶液混合发生反应3NaAlO2+6H2O+AlCl3=4Al(OH)3↓+3NaCl,AlCl3有剩余,混合后为NaCl、AlCl3混合溶液,故A错误;

B.图中B→C的过程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B正确;

C.M、N的纵坐标数值相同,横坐标数值之比不一定为1:

3,与纵坐标的值有关,不能是任意点,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盐酸完全反应、氯化铝完全反应生成沉淀量最大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

3,即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3,由NaOH+HCl═NaCl+H2O、3NaOH+AlCl3=3NaCl+Al(OH)3↓,可知原溶液中HCl、Al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则原溶液中盐酸和AlCl3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为1:

1,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图象形式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清楚各阶段发生的反应是关键,C选项为易错点,只有唯一的点满足关系.

 

4.(3分)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B.

常温下,1L0.1mol•L﹣1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0.1NA

 

C.

标准状况下,2.24LCl2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总数为0.1NA

 

D.

在某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只有I﹣,则每生成0.3molI2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必为0.6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A、乙烯和丁烯最简式相同为CH2,计算21.0gCH2中含有碳原子数;

B、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中阴离子增多;

C、氯气和水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

D、还原剂只有I﹣,则每生成0.3molI2反应,若碘离子被氧化生成则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可能是0.6NA,若是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反应生成,则电子转移为0.5mol.

解答:

解:

A、乙烯和丁烯最简式相同为CH2,计算21.0gCH2中含有碳原子数=

×1×NA=1.5NA,故A正确;

B、碳酸根离子水解溶液中阴离子增多,常温下,1L0.1mol•L﹣1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故B错误;

C、氯气和水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标准状况,2.24LCl2溶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总数小于0.1NA,故C错误;

D、还原剂只有I﹣,则每生成0.3molI2反应,若碘离子被氧化生成则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可能是0.6NA,若是碘离子和碘酸根离子在酸溶液中反应生成,则电子转移为0.5mol,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