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3408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第七课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第七课第二框: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为什么要坚持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和公平原则。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兼顾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辨证思维能力。

2、从收入分配角度对如何提高效率、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3、结合和谐社会建设,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教学重点

1、关于公平的问题

3、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难点

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怎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现在位居世界第二,我们国家是越来越富有了,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又经常听到有人在抱怨上学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的国家不是已经富强起来了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这就涉及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切身利益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怎么样才能够实现社会公平,同时又保证社会效率不断提高,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讲的内容——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请同学们翻开课本60页。

(二)、讲授新课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教师: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课件:

我国的个人收入差距现状——金字塔型分配结构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居民收入都增加了,但是收入差距普遍存在,而且收入差距在扩大。

人口财富

20%50%

60%46%

20%4%

教师提问:

像这样一种财富分配你觉得公平吗?

学生回答:

不公平。

教师提问:

那怎么样才是公平的?

学生思考回答:

1、公平的含义

教师点拨:

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

公平含义多种多样,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结果公平)

教师提问:

有人说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

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

又有人说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

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

你们怎么看待这两个观点?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

第一个观点过于绝对,是典型的平均主义,平均主义抹杀了劳动差别和收入差别,实际上是违反公平的原则,真正的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

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

那我们讲的收入分配的公平有表现在哪里?

2、收入分配公平的的表现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教师点拨:

注意,收入分配的公平讲的是相对平等,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差距悬殊。

收入差距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任何一个社会中。

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一种文明能够把财产资源分配做到绝对平等的分配。

关键是要防止两种极端:

一是贫富差距太大,另一种是没有差距或者差距小不能鼓励积极性。

那假如收入分配不公平会出现什么问题?

3、我国坚持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

学生回答:

人们工作没有积极性,利益冲突增多,社会矛盾重重。

教师点拨: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公平的收入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教师展示材料:

《中国改革》杂志:

我国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

城乡合计,全国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55倍。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

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2010年8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时表示,我国基尼系数早在2006年就已达到0.49。

实际上,从2000年开始,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以每年0.1%速度递增。

在有完整统计数据的150个国家中,基尼系数超过0.49的不超过10个,排名前十的除了中国外,就是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国家。

教师评语:

从上面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表明在收入分配中村中严重的不公平。

那怎样确保收入分配公平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4、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教师展示材料:

十七大报告——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强化税收调节,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教师点评: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1)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

讲解:

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就要有一个适合国情的分配制度,我们应该坚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

(2)强调保证“两个合理比重”-------重要举措。

讲解: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构成了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分配过程,我们简单了解下这两个名词:

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

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

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收入;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三是企业(集体)自留部分。

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直接为生产服务的交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等。

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继续进行的分配,以保证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主要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现。

国家收入通过财政和社会保障等在社会范围内再分配、劳动者通过消费再分配给提供劳务的劳动者、企业与其他生产者之间的再分配。

包括国家公务员、政府雇员如教师、医生等生产总过程之外的劳动,这些不直接生产商品或剩余价值的部门,就是非物质生产部门。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目的:

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需要、满足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需要、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满足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调节经济的需要。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国家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价格变动。

总而言之,保证“两个合理比重”就要求我们要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另一重要举措。

讲解:

具体措施:

a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b通过强化税收调节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整顿分配次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过渡:

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告诉我们:

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必须重视促进“公平”,但同时,经济要发展,效率必须提高。

效率讲的是我们要把蛋糕做大,公平讲的是要分好蛋糕。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呢?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师:

“三个和尚没水吃”原是一句俗话,很难考据其出处。

自从动画片《三个和尚》问世后,这句俗话便家喻户晓。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重温一下这一经典动画中的片段。

 (播放:

flash《三个和尚》)

 故事情节简单、短小精悍,但却成为经典、流传至今。

为什么?

因为小故事中蕴含着大道理。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探索一下故事中的奥妙。

故事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现象是什么?

(学生回答):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放幻灯片)我们就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一下这一现象。

从一开始的一个和尚到两个和尚再到后来的三个和尚,人力的投入在增加,而产出又是怎样的呢?

越来越少。

产出与投入的比例在减少。

换句话说,是什么在降低?

学生:

效率

教师:

那效率的含义是什么,我们来看看。

(1)效率的含义

 经济活动中产出和投入的比率就是效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资源节约了和社会财富增加了就是效率提高了。

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用最少的资源的投入创造出最大的社会财富,也就是提高效率,成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目标之一。

说到了资源,请大家看这样一组数据:

 (展示图片)反映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问题?

 材料1:

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

水资源为1/4,森林资源为1/5 耕地资源为1/3石油为1/10,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人均的1/2。

 

材料2:

一个单位GDP的能耗比较:

 

日本      1

意大利    1.33

法国      1.5

德国      1.5

英国      2.17

美国      2.67

加拿大    3.5

中国      11.5

 

(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

 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我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大量资源的消耗。

这两组数据能给我们一个怎样的警示?

 (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作一件大事。

那么,怎么提高效率?

让我们再回到故事中,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展示幻灯片)

A、为什么和尚多了反倒没水喝了呢?

(学生回答)

B、如果你当长老,为改变这一局面,你会有何举措来提高大家的挑水积极性?

(学生回答)长老把三个徒弟叫来说从今天起庙里的规矩改了,你们都给我去跳水去,谁挑的最多晚上吃饭给他加菜,谁挑的最少,菜减半或者吃白饭,于是三个小和尚你追我赶的,一会就把缸里的水挑满了。

(教师归纳)看来“三个和尚没水喝”并不是一种规律。

如果能建立一种良好的分配方式,把报酬与贡献的大小挂起钩,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效率是可以提高的。

三个和尚不仅不会没水喝,甚至可以有水而且喝不完。

当然,如果分配方式不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比如计划经济时代的“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你会选择什么?

(不干、少干)可见,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

讲解:

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好的收入分配方式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公平的收入分配,那么公平和效率到底有什么辩证关系呢?

学生回答: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既有一致性也存在矛盾。

3、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教师讲解:

公平和效率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既有一致性也存在矛盾。

第一、二者存在统一的一面,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但是两者有存在矛盾的一面。

资源是相对稀缺的,面对相对稀缺的资源,人类必须尽一切可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把蛋糕做大,而要调动人们做大蛋糕的积极性,则必须在蛋糕的分配上将每个人的报酬与其对蛋糕的贡献挂钩,在个人能力、运气、工作环境等差异很大的社会里每个人得到蛋糕份额必然呈现很大的差异,即出现不公平,如果要平均分配蛋糕无疑会挫伤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因此效率和公平的冲突是人类面临的两难选择。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该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学生回答:

4、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教师点拨:

我国收入差距的问题,主要在初次分配,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再分配去调节,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主要要遵循三个原则: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结束语:

社会公平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公平的实现也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虽然收入差距的问题目前还很严峻,但相信通过政府的努力和各项政策的实施,今后一定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

补充:

当前我国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现象

比如,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

据统计,从1997—2007年的10年间,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

尽管这里面有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我国劳动报酬占比是呈逐年下降趋势。

有学者认为,当前初次分配中“强资本、弱劳动”趋势不断强化,劳动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比如,垄断行业收入畸高。

一些行业凭借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轻而易举获取高额利润,并将其转化为员工的收入和福利。

而这些过高收入与员工的劳动贡献和企业的真实业绩并不相符。

再比如,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

如一些单位私设“小金库”,巧立名目滥发津贴补贴、非货币性福利等;一些行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涨价;一些行业人员收受红包、回扣、出场费等。

这些被称之为“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的部分,往往难以统计,也难以纳入收入调节范围。

还比如,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

一些地方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不及时,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不相符。

一些企业不执行国家最低工资标准,不按规定给工人缴纳各种社会保险,随意压低、克扣工人工资,特别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久治不绝。

由于分配领域种种不公问题,导致我国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从城乡之间看,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36∶1,扩大到2009年的3.33∶1;从区域之间看,东西部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09年浙江、贵州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4611元、12862.5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0007元、3000余元;从不同群体之间看,高收入阶层财富增长较快,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而另一方面,我国绝对贫困人口超过4000万人,低收入群体还有2.7亿人。

当然,收入差距并不完全是分配不公造成的。

其中也有由于个人能力大小、努力程度不同、贡献高低造成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必然的、应该的,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只有那些不合理、不合法原因造成的收入差距,才是分配不公的表现。

因此,理解分配不公关键是要明确分配公平的标准是什么。

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应看分配与劳动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是否相称,贡献多则收入多,反之则收入少;在再分配中,主要应看政府是否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社会福利等手段对分配进行必要的调节。

小结:

“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都不大的"橄榄型"结构。

这些措施代表着,我国政府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争取到2020年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而努力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现社会公平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练习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为此D

①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A.①②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C)

①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基础

②讲效率就要拉开差距

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④公平和效率是对立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曾经有一份资料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10年间只涨了67元钱,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政府出台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

这体现了(B)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4、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下列能表明效率提高的是(D)

A.产出的增加

B.产出与投入相同幅度地增加

C.产出与投入不同幅度地增加

D.投入不变而产出增加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D)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

这说明(A)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