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2548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docx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docx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

 

长征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电气调试方案

 

编写:

校对:

审核:

 

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试验中心

2012年12月

长征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电气系统调试方案

1概述

长征220kV变电站位于兴义市威舍镇发哈村,距威舍镇中心直线距离4km,公路距离约8km,距212省道约90m。

电压等级为220kV/110kV/10.5kV:

主变最终容量为3X180MVA,本期建设1X180MVA,220kV终期出线6回,本期建设4回;110kV终期出线14回,本期建设5回;10kV不出线,仅作为无功补偿和站用变用;10kV无功补偿装置最终容量为12X7500kvar,本期建设4X7500kvar。

所有电气设备安装结束后按GB50150-2006《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进行单体试验。

特殊试验在行业要求适用范围内按业主要求进行。

分部试运指从单体试验结束,经验收合格后至整套启动过程中所进行的控制、保护和测量功能试验。

整组启动指完成对整个工程的各种参数的测试和使之处于安全、高效、可靠的运行状态。

2、工作准备

2.1建立调试班组:

组建一个有效、精干和确有技术保障的调试班组,包括高压、继保和仪表三个作业小组以及技术人员若干名,具体人数视设备的类型、数量和工期而定。

以下是本公司调试骨干人员资料。

序号

名称

姓名

职务

职称

主要资历、经验及承担的项目

1

汪元龙

从事继保专业工作。

曾参与过多个变电站工程建设,1995年——2005年任葛洲坝电力公司试验室主任,2010年任葛洲坝电力公司调试总工。

2

2005年参加工作。

主要参加工程有:

四川省雅江两河口西地220kV变电站,贵州省凯里市翁郎22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拉萨夺底22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拉萨拉火11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泽当11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乃琼220kV变电站扩建工程、西藏自治区多林220kV变电站等

3

2007年参加工作。

主要参加工程有:

四川省雅江两河口西地220kV变电站,贵州省凯里市翁郎22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拉萨曲哥22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拉萨夺底22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拉萨拉火11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多林220kV变电站、四川绵阳科研新区220kV变电站等

4

2007年参加工作。

主要参加工程有:

西藏自治区拉萨曲哥22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拉萨夺底22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拉萨拉火11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泽当11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乃琼220kV变电站扩建工程、西藏自治区多林220kV变电站等

5

2001年参加工作:

参加的工作有:

西藏自治区拉萨曲哥22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拉萨金珠11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拉萨拉火110kV变电站、西藏自治区乃琼220kV变电站扩建工程、西藏自治区多林220kV变电站等

2.1.1调试主要负责人必须具有调试过多个变电站的调试经验,熟悉变电站的调试过程及技术标准,小组负责人也应具有一定的调试经验,能在主要负责人和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作业;一般工作人员也应了解电气一、二次设备的基本知识。

2.1.2工作前全体作业人员应对变电站设计图、设计说明书及作业指导书进行学习,使每个作业人员明确各项目的作业程序、分工及具体工作内容。

2.1.3参加调试的人员应通过安全规程的考试,具备一定的安全作业知识。

2.1.4熟悉设计图及施工现场的环境,对设备的性能及操作相当了解;试验负责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相关资格,能独立带领试验人员进行对各项目的调试。

2.2制定工作技术措施

2.2.1编制调试作业指导书

2.2.2作业指导书交底

2.2.3调试作业必须做好安全围栏、警示标志,认真仔细检查试验接线,防止接线错误或误操作引起设备、人身安全事故。

2.3试验仪器:

器具名称

编号

检验证编号

检验单位

有效期

自动抗干扰地阻测量仪

C00403

201102001642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2013.07.06

电容式交流分压器

10101144

20101024272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2013.07.06

回路电阻测试仪

0410207

201102001642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2013.07.06

继电保护测试系统

J16A802193B

JL11Q705141601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2013.07.04

介质损耗测试仪

C00701k

074106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2013.07.06

高压开关测试仪

1610597

1018002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2013.07.06

便携式露点仪

Wl-99III

HH2011-J049

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试验

研究院

2013.10.24

变比测试仪

BBC307

DCZV2005-0210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2013.07.06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测试仪

HC1001110

1140214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2013.07.06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

01102923

201002001515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2013.07.06

便携式直流高压发生器

03031020

021023201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2013.07.06

2.4其他机具:

如照明灯,登高安全用具,防雨蓬布,吸湿器、干燥箱等,对讲机、高纯度酒精、万用表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2.5到货设备的检查:

对运到现场的所有设备的部件、备品和专用工具逐一进行认真的检查,应无缺损、渗漏和残次。

3电气设备单体试验

3.1GIS组合电器

3.1.1测量断路器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值,参照制造厂的规定。

3.1.2采用直流压降法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直流电阻,与产品技术规定不应有明显差别。

3.1.3在断路器的额定操作电压、气压或液压下进行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测量,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

3.1.4测量断路器主、辅触头三相及同相各断口分、合闸的同期性及配合时间,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1.5测量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的绝缘电阻值,不低于10MΩ,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试验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

3.1.6断路器的操作机构试验。

3.1.6.1合闸操作。

当操作电压在直流、交流(85%-110%)Un范围内时,操动机构应可靠动作。

3.1.6.2脱扣操作。

在分闸线圈端钮处测得的电压大于额定值的65%时,应可靠地分闸;当此电压小于额定值的30%时,不应分闸;附装失压及过流脱扣的脱扣试验应符合其动作特性。

3.1.6.3模拟操动实验。

1、在额定电压下对断路器进行就地或远控操作,每次操作断路器均应正确,可靠地动作,其联锁及闭锁装置回路的动作符合设计要求。

2、220kV液压机构操动实验应按下表进行:

操作类别

操作线圈端钮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

操作液压

操作次数

合、分

110

产品规定的最高操作压力

3

合、分

100

额定操作压力

3

85(80)

产品规定的最低操作压力

3

65

产品规定的最低操作压力

3

合、分、重合

100

产品规定的最低操作压力

3

3.1.7在SF6气压为额定值时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按出厂电压的80%进行,并符合要求。

3.2线路并联电抗器试验

3.2.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值应符合有关规定。

3.2.1.1在各分接头的位置都要进行。

3.2.1.2各项测得的相互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

3.2.4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应符合有关规定。

绝缘电阻不低于产品出厂实验值的70%;测量吸收比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3;用5000V兆欧表测量极化指数,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小于1.3。

3.2.5测量油浸式电抗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3.2.6测量电抗器的直流泄漏电流。

3.2.8测量铁芯绝缘的各紧固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采用2500V兆欧表对铁芯和夹件的上的绝缘电阻测量应无闪络或击穿现象。

3.2.9绝缘油试验。

3.2.10额定电压的冲击合闸试验。

3.3互感器(CT/PT)

3.3.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应大于1000MΩ。

3.3.2交流耐压试验,根据不同的型号和电压等级按有关规定进行。

3.3.3测量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应符合有关规定。

3.3.4检查互感器的变比,应与铭牌和设计要求相符。

3.3.5测量1000V以上电压互感器的空载励磁电流,应符合有关规定。

3.5避雷器

3.5.1测量绝缘电阻应符合有关规定。

3.5.2测量泄漏电流,并检查组合元件的非线性系数。

3.5.3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持续电流和工频参考电压,应符合技术要求。

3.5.4检查放电计数器的动作情况及基座绝缘。

3.6电气指示仪表:

应根据不同的种类,根据相应的校验标准逐个校验。

3.7保护装置、自动装置及继电器

3.7.1保护和自动装置应根据产品的技术文件及其国家有关标准进行逐个逐项进行检验,其各项调试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3.8二次回路

3.8.1所有的二次回路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所接设备的实际需要进行校对,确保接线正确。

3.8.2交流电流回路应测量回路的负荷阻抗,交流电压回路应通电检查确认相

位正确。

3.8.3测量回路的绝缘电阻,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10兆欧。

当回路电阻大于10兆欧时可以用2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持续1分钟代替耐压,小于10兆欧时应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1000V。

3.9直流系统及UPS电源

电气设备带电前,应用施工电源对直流充电柜和UPS电源柜根据出厂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调试,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为全站提供交直流控制电源;

3.10测量仪表调试

3.11蓄电池组调试

1.首先应根据蓄电池厂家技术要求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间厂家定)

2.停止充电,静止20分钟后,测量单只蓄电池电压及总电压并记录(放电前电压)

3.开始放电:

马上测量单只蓄电池电压及总电压并记录放电过程(9—10小时)每隔一小时测量单只蓄电池电压及总电压并记录

4.停止放电:

放电结束前测量单只蓄电池电压及总电压并记录,然后停止对蓄电池放电,静止20分钟后,测量单只蓄电池电压及总电压并记录,放电结束单只蓄电池电压不应低于单只额定电压的90%.

5开始充电:

均充蓄电池,马上测量单只蓄电池电压及总电压电流并记录

6充电过程:

每隔一小时测量单只蓄电池电压及总电压、电流并记录,在此过程中密切关注每只蓄电池充电电流情况

7停止充电:

直至蓄电池均充转浮充后,测量单只蓄电池电压及总电压、电流并记录

4分系统调试

4.1继电保护静态调试

4.1.1保护元件性能调整、回路检查及定值、逻辑校验

4.1.2二次交流回路接线、通电试验

4.1.3控制、保护直流回路传动试验

4.1.4继电保护装置整体性能试验

4.2同期系统:

外加电源模拟不同系统电压,对同期系统进行如下检查。

4.2.1同期回路正常,同期装置工作正常。

4.4流电源系统调试

包括直流屏、直流电源回路及二次回路调试、试运行。

4.5电站微机监控系统调试

 

综自系统图形画面基本检查

检查电气主接线图

1、检查电气主、分接线图、光字牌图、系统运行工况图、直流系统图、所用电系统状态图、趋势曲线图、棒状图、二次保护配置图、各种统计及功能报表等是否齐全;

2、检查电气主接线图及各间隔电气分接线图的正确性;

3、检查画面在线修改、增删等图形管理功能正常;

4、检查实时数据监视包括显示设备实时运行状态(包括变压器分接头位置等)、各主要电气量(电流、电压、频率、有功、无功、变压器绕组温度及油温等)的实时值及电流方向、各设备的铭牌参数、CT变比等配置是否齐全和正确。

趋势曲线图

指定测量值,按特定的周期采集数据,并可按运行人员选择的显示间隔和区间显示趋势曲线,同时,画面上还应给出测量值允许变化的最大、最小范围。

棒状图

通过棒状图显示具体参数的数据。

自动化系统运行工况图

用图形方式及颜色变化的显示反映二次保护配置情况,及其在实际运行中的工作状态。

各种统计及功能报表

包括电量表、各种限值表、运行计划表、操作记录表、系统配置表、系统运行状况统计表、历史记录表和运行参数表等,具有定时报表、日报表、月报表等功能。

数据库检查

数据库管理功能

线修改数据库,包括通过增删遥信量、修改遥测量上下限值及工程系数、配置遥控关系表等手段检查后台系统实时数据库的维护功能是否正常。

录入数据检查

查数据库组态是否正确:

逻辑节点配置与现场设备一致、四遥表组态与设计吻合、四遥量的重要参数(如遥信量的取非、遥测量的工程系数及采样周期、遥控量的遥控类型等)设定准确、报警级别及统计计算公式等软件功能跟据现场实际填入。

 

报警功能检查

模拟量越限报警

1、检查系统发生遥测量越限,遥信量变位及计算机系统自诊断故障等状态时应能进行报警处理;

2、系统在事故状态方式时,主站/操作员站显示画面上应有相应的颜色改变并闪烁,同时发出音响报警,剪报窗推出红色报警条文;

3、检查事故推画面功能:

模拟事故跳闸,检查后台系统应能推出相应的光字牌画面;

4、检查语音报警功能:

模拟与事故有关的保护信号动作时,检查监控系统应能自动语音报警;

5、检查系统应具有报警解除及故障状态下再次报警功能,事故报警和预告报警的分级、分类处理功能。

事故状态变位报警

事故推画面报警

事故音响报警

系统自诊断故障报警

统计和计算功能检查

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统计及计算

检查后台系统应具备对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电量信号按指定时间间隔进行统计分析并自动生成报表的功能。

电能统计及计算

检查后台系统应具备对电能量分时段和方向累计的功能。

设备的投退、通道异常、主要设备的安全运行天数等统计及计算

检查后台系统应具备对监控范围内设备的投退、通道异常、主要设备的安全运行天数等统计的功能。

制表打印功能检查

事故和SOE打印功能

检查后台系统应能自动打印预告信号报警记录、测量值越限记录、开关量变位记录、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记录等。

操作打印功能

检查后台系统应能根据运行人员要求定时打印日报表、月报表、以及事件报表等。

继电保护管理功能检查

1、检查后台系统应具备专门的监视画面反映站内各套保护的投切情况及软连接片的位置状态;

2、保护定值召唤。

检查后台系统应具备专用画面可调出保护定值进行显示。

操作员登录及密码管理功能检查

1、检查后台系统应能根据运行权限需要定义不同的用户类型;

2、检查后台系统应能为不同用户名设置相应的用户类型及口令;

3、检查后台系统对不同用户的相应权限限制功;

事故追忆功能调试

1、模拟发生事故以启动事故追忆,检查事故追忆记录是否正常;

2、检查事故追忆的时间跨度是否满足要求;

3、事故追忆内容是否完备,应能满足事故分析工作的需要。

后台监控机与五防机的通讯检查

1、检查微机防误闭锁系统主接线图与综自后台监控系统主接线图应保持一致,并和实际设备布置接线图一致;

2、检查微机防误闭锁系统与综自后台通讯功能应正常;

3、检查后台监控机与五防机在操作过程中闭锁逻辑是否正确。

VQC(无功电压自动控制)功能检查

基本VQC功能

画面检查

若具备电压无功自动调节功能,检查后台系统应具备相应画面用于监视VQC功能的入口采集的遥测、遥信信号,出口控制用的遥控、遥调信号,控制分区及其上下限值,功能闭锁条件状态以及其他功能参数等内容。

VQC功能

软件组态检查

依据电网运行要求制定的VQC控制方案,对完成的功能组态进行控制方案、逻辑的静态检查,内容包括入口遥测遥信信号、出口遥控遥调信号、控制分区上下限值、闭锁条件以及其他功能参数的设定是否正确。

VQC的启动(就地和远方)功能检查

根据功能启动要求,进行VQC功能的启动试验,检查功能模块在各种条件下是否能正常调出并运行。

各区域动作调节方案检查

采用后台模拟Q、U遥测值进入各设定的控制区域,对应设计的各分区控制策略,利用模拟断路器或软件置位的方法,检查各分区的控制动作应正确。

主变压器、电容

器、电抗器控制动作出口试验

在调节方案测试正确的基础上,选取一组试验工况,模拟Q、U遥测值进入待测控制分区,检查对应分区控制策略遥控、遥调控制出口应正确动作。

闭锁条件检查

对方案设置的各种闭锁条件,包括遥测量闭锁、遥信闭锁以及各种开关动作的限制闭锁条件进行逐一的试验检查以确保闭锁条件正确动作。

带电功能投用

在调试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根据电网运行要求,带电运行情况下进行VQC功能的投用试验。

通过调整分区上下限值参数、调节灵敏度参数等,保证VQC功能合理、正确动作;检查实际运行效果应能满足电网运行和设备安全要求。

计算机软件功能检查

1、计算机系统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各类病毒侵害造成系统损坏;

2、所配置的软件系统应为模块化结构,以便修改和维护;

3、软件系统应当支持用户开发新功能,开发后的软件应能嵌入到原来系统共同运行;

4、软件应能支持系统扩充,当系统扩充时,不必修改程序和重新安装软件,直接支持在线修改扩充功能;

5、系统软件应采用成熟可靠、稳定的产品,如Windows、UNIX等操作系统。

4.5网络规约调试

利用PPTA数据通信监测及规约分析调试仪仿真某一端智能设备与另一端智能设备建立数据通信,模拟智能设备之间数据通信的基本状况,提供检测、分析数据报文的平台。

在自动化系统调试过程中,在一端智能设备调试条件尚未具备,“数据通信测试规约分析系统”可以代替其通信功能,先期与对端设备建立通信,进行功能调试,比如,因为通道或其它原因,厂站端与主站系统不能建立通信,该系统就可以模拟主站与厂站端建立通信,先期进行信息核对,以确保厂站端上传信息库的正确性。

 

7、本方案作业施工中的危险点辨识及预防措施

高压试验

容性试品放电、烧伤触电

对容性试品作可靠的放电处理

施工经验总结

触电伤害

不使用老化电缆,加装漏电保护器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

高空落物

户外现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帽并不得在作业处的下方停留或行走

高空坠落

户外登高作业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连接试验连线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

高压试验时不设安全围栏

高压试验设安全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

”的标识牌,设立警戒

攀登套管绝缘子

在调整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安装引线时,严禁攀登套管绝缘子

施工经验总结

高压引线过长

高压试验时,高压引线长度适当,不可过长。

接地要牢固,引线用绝缘支持固定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

直流高压试验时,对容性试品未放电

直流高压试验前和试验后都应对容性试品可靠放电

试验试品设备未接地

高压试验设备的外壳必须接地,接地必须良好可靠

应接地试品未接地

设备试验前,高压电极应用接地棒接地,设备做完耐压试验后应接地放电

非被试端子及相邻设备未接地

试验前应可靠接地

电源熔丝过大

试验电源熔丝要适当,不可选过大熔丝

加压前未大声呼唱

试验加压前,必须设有监护人监护,操作人员精神集中,穿绝缘鞋、戴手套。

加压前传达口令要清楚

换线时未断开电源

试验电源应有断路开关和电源指示,更改接线时或试验结束时,首先断开试验电源

做电缆试验时非加压端未设监护人

在做电缆试验时在非加压端必须设监护人,加强巡视

交流耐压试验

试验合闸前必须先检查接线,将调压器调至零位,并通知现场人员远离高压试验区域

手拿地线放电

用绝缘杆放电

施工经验总结

高压线对地距离小

高压线应有适当高度,设备要有可靠接地

测绝缘电阻未放电

测绝缘电阻时应防止带电部分与人体接触,试验后被试验设备必须放电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

测TA变比非测试端未短接

测TA变比非测试端要可靠短接

继电试验

送电时TV末端接地

送电前认真检查TV末端的接地是否可靠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

交直流电源标识不清

交流电源与直流电源应有明显标识,便于区别

施工经验总结

做传动试验开关处未设监护人

做传动试验时,开关处必须设专人监护,并应有通信联络和就地可紧急操作的措施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

电源开关板未接漏电保护器

电源开关板必须接漏电保护器

施工经验总结

带电保护屏没有明显标志

带电屏挂红布帘提示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

送电时TA回路开路高压伤人

送电前检查TA回路是否开路,确认在闭路状态下时方可试验

施工经验总结

夏日高温露天作业中暑

备好饮水,设临时遮阳棚,注意适当休息

TV回路短路

送电前检查TV回路

测量二次回路绝缘电阻

被试系统内的其他工作应停止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部分)

8现场调试及运行中反事故措施要点

8.1现场试验

8.1.1有明显的断开点(打开了连接片或接线端子片等才能确认),也只能确认在断开点以前的保护停用了。

如果连接片只控制本保护的出口跳闸继电器的线圈回路,则必须断开跳闸触点回路才能认为该保护确已停用。

对于采用单相重合闸,由连接片控制正电源的三相分相跳闸回路,停用时除断开连接片外,尚需断开各分相跳闸回路的输出端子,才能认为该保护已停用。

8.1.2不允许在未停用的保护装置上进行试验和其他测试工作;也不允许在保护未停用的情况下,用装置的试验按钮(除闭锁式纵联保护的起动发信按钮外)作试验。

8.1.3所有的继电保护定值试验,都必须以符合正式运行条件(如加上盖子,关好门等)为准。

8.1.4分部试验应采用和保护同一直流电源,试验用直流电源应由专用熔断器供电。

8.1.5只能用整组试验的方法即除由电流及电压端子通入与故障情况相符的模拟故障量外,保护装置处于与投入运行完全相同的状态下,检查保护回路及整定值的正确性。

8.1.6对运行中的保护装置及自动装置的外部接线进行改动,即便是改动一根连线的最简单情况,也必须履行如下程序:

8.1.6.1先在原图上做好修改,经主管继电保护部门批准。

8.1.6.2按图施工,不准凭记忆工作;拆动二次回路时必须逐一做好记录,恢复时严格核对。

8.1.6.3改完后,做相应的逻辑回路整组试验,确认回路、极性及整定值完全正确,然后交由值班运行人员验收后再申请投入运行。

8.1.6.4施工单位应立即通知现场与主管继电保护部门修改图纸,工作负责人应在现场修改图上签字,没有修改的原图应要标志作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