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2548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x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x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Companynumber:

【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职业素养提升

课程类型:

公共基础课

学时:

16学时

学分:

1

适用专业:

学院所有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被忽视,学生被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为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造成学校就业难和企业的担忧。

为了全面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开发了《职业素养》课程。

《职业素养》课程能够为其它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该课程能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职业人”,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真正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的局限,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综合考评为结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学生以教育主体的地位,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色明确自己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亲身实践去主动验证所学理论,培养所需各种能力,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为依据

以企业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人可持续发展要求为选取课程内容的标准,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达成学生学会工作的教育目标。

2、以“能力本位”为基本价值取向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同时兼顾态度、知识、技能、情感等基本要素。

以“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作为课程内容安排和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自始至终强调义务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道德教育。

3、课程贯彻“体验式教学”,构建“体验-理解-对话-反思”的教学模式,遵循“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原则。

四、教学内容及具体目标要求

以高职类学生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明确课程设计的目标定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相应的目标。

以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依据,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以创业与就业要求为基础,确定课程内容和标准。

教学内容模块化:

结合高职类学生在职业发展与就业过程中的能力培养要求,将课程内容整合为职业价值观、职场道德、职场礼仪、职场沟通、职场协作、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七个主干模块。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训教学,实践课时的比例不低于课程总课时的50%。

教学效果评价过程化:

教学效果评价重点在于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根据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来制定具有多元项的课程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评价。

 

模块一:

职业价值观

教学目的

理解职业素质包含的内容及基本框架、工作的意义;理解职场价值观要求

教学内容

总体把握职业素养的框架;养成尊重他人、正直、宽容的习惯和能力;提高责任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如何意识到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需要

教学难点

职业价值观的内化及提升

教学热点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思考职业价值观的要求内涵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讨论与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演示法、情景模拟法等

课后作业

1、你在工作中最看重的是什么

2、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择业观

模块二:

职业道德

教学目的

1、知识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的知识:

有关修养、内省、内化、外化的含义;

(2)要求学生识记的知识: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体验、知行、慎独的含义;(3)要求学生理解的知识: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2、能力要求:

能坚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验、训练和强化职业道德行为

3、觉悟要求:

提高进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训练的自觉性,增强进行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训练的意志

教学内容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

教学重点

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

在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中,如何实现从生活到学习、由课堂到社会、由理论到实践的统一

教学热点

企业岗位对职业人道德要求

教学建议

理论教学(多媒体课件)以讲授为主但注重学生课内和课外的的参与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解注重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

结合专业学习,总结职业道德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模块三:

职业礼仪

教学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习职业礼仪的重要性;了解个人礼仪及交往礼仪的内容;了解面试礼仪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学习礼仪的重要性;

2、职场个人礼仪

3、职场交往礼仪

4、面试礼仪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

员工个人礼仪;员工交往礼仪,面试礼仪以及面试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

应对面试方法和技巧

教学热点

面试准备和策略有用吗

教学建议

理论教学(多媒体课件)以讲授为主但注重学生课内和课外的的参与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解注重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情景模拟和角色体验

课后作业

我该为面试做哪些准备

模块四:

职场沟通

教学目的

掌握沟通的基本理论、方式、方法以及在职场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沟通是人的一种关键能力。

善于沟通的人,他的人生就会顺畅而辉煌,即使遇到挫折,也能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化解矛盾,战胜困难。

能够在政务、商务活动中,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教学内容

1、沟通基础理论;2、职场沟通的基本技巧;3、常见的职场沟通形式

教学重点

职场沟通的基本技巧

教学难点

沟通基础理论;沟通障碍和技巧

教学热点

职场沟通中,下属与领导之间沟通的技巧

教学建议

理论教学(多媒体课件)以讲授为主但注重学生课内和课外的的参与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解注重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

职场交往中有哪些基本的沟通技巧

模块五:

职场协作

教学目的

了解团队构成基本要素,认知、体验团队精神的内涵及意义,培养自身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

1、关于团队的基本认知

2、掌握团队精神的含义

3、通过拓展和游戏体验认知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领会团队精神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验认知团队精神

教学热点

在专业岗位上如何与同事团结协作

教学建议

理论教学(多媒体课件)以讲授为主但注重学生课内和课外的的参与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解注重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游戏

课后作业

总结一次自己参与团队建设并取得成绩的经历

模块六:

情绪管理

教学目的

了解情绪的涵义及分类、情绪的功能;了解情商在人的成功中的作用能够正确运用情绪管理的方法掌控自己的情绪

教学内容

情绪的涵义及分类;情绪的功能;情绪产生的因素;情绪管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情绪管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见诸持续性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训练

教学建议

理论教学(多媒体课件)以讲授为主但注重学生课内和课外的的参与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解注重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

总结自己成功应对压力的经历

模块七:

时间管理

教学目的

走出时间管理误区,掌握时间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内容

1、时间管理的重要性;2、时间的特性;3、时间管理的实质;4、时间管理的误区;5、时间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重点

时间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

总结时间管理的误区

教学热点

结合自身制定合理的工作学习时间计划

教学建议

理论教学(多媒体课件)以讲授为主但注重学生课内和课外的的参与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课堂讲解注重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专题设计建议

可围绕目前常见的大学生时间管理误区展开课堂讨论和课后调查

课后作业

大学三年我将这样度过

五、课时分配

序号

模块名称

总学时

讲授学时

模块一

职业价值观

2

2

模块二

职场道德

2

2

模块三

职场礼仪

2

2

模块四

职场沟通

2

2

模块五

职场协作

2

2

模块六

情绪管理

2

2

模块七

时间管理

2

2

六、教学方法

1.活动体验式教学

在课程进行中,围绕课程目标安排典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实践中实现自我领域的充实,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策略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体现教学目标中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2.头脑风暴法

每个教学单元中间环节都是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发言没有限制,旨在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迸出火花,产生创造性设想。

3.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小组协作或其他自由协作方式,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主题或任务,进行交互、讨论、协商、论辩、竞争、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在交流、合作与竞争中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4.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

5、角色体验法

在有效沟通和职业礼仪模块教学中,让学生扮演各种职业角色进行沟通交际和礼仪演练,从中体验现实职场角色要求。

七、教学建议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面向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完整、准确地阐释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同时要紧密结合企业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以及学生的个人可持续发展要求。

在“入耳、入脑”上做文章,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整体就业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课程考核办法

1、本课程为考查课,考试目前以开卷、笔试为主。

2、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有考勤、课堂提问、教学参与及小论文作业构成,占总成绩的60%,考试主要是试卷成绩,占总成绩的40%。

九、参考教材和书目

1、参考教材:

《职业素养提升》,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目:

《职业素养基础》,杨千朴,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员工职业素养培训》,龚晓路、黄锐,中国发展出版社。

《职业化员工必修的10堂课》,李家强,机械工业出版社。

《自我管理教程》,徐湘岳、吴强,人民年出版社。

《职业素养入门与提升》,庄明科、谢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公务礼仪》,金正昆,轻工业出版社。

《礼仪金说》,金正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你的形象价值百万》,英格丽·张,中国青年出版社。

《职场沟通概述》,李建伍,中信出版社。

《现代沟通学》,李谦,经济科学出版社。

《沟通技能训练》,凡禹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人际关系与沟通》,曾仕强,刘君政着,清华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