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1623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可持续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区域可持续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区域可持续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区域可持续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区域可持续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可持续重点整理.docx

《区域可持续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可持续重点整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可持续重点整理.docx

区域可持续重点整理

题型:

名词解释:

6个,每个5分,合计30分

简答题:

5个,每个10分,合计50分

论述题:

1个,每个20分,合计20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导论

第一篇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第一节人类对发展的反思

第二节人类对发展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了解)

1、对出现发展问题的反思(了解)

速度和质量问题、规模和效益问题、平衡和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资源需求与供给问题、人与人关系问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关系问题、财富增长和社会和谐问题。

2、社会实践层面上对发展观的反思(重点掌握)

发展:

是一个过程,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观:

广义:

是关于宇宙发展的见解,研究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未来。

狭义:

研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条件、动力、方法和途径的理论。

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从背景、追求的目标、指标、理论基础、实践响应等方面分析)

传统发展观的实践主要是经济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观。

(1)经济发展观

背景:

西方发达国家当年在进行工业化的产物。

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中国家摆脱殖民统治走上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方式是苏联发展模式的示范效应。

追求的目标: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追求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

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理论基础:

威廉.配第的“重商主义”(重银主义、贸易);亚当斯密、凯恩斯:

单纯的物质财富观;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

物质财富提高论。

实践响应:

西方国家完成工业化,殖民国家振兴民族经济,中国建立和完善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社会发展观

背景:

上个世纪70~80年代,世界经济高速增长,贫富两极分化加剧。

追求的目标:

从“经济增长第一”转到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基本需求。

指标:

基本必需品的消费量,收入和分配的均等程度,识字率,健康水平和就业状况等。

理论基础:

认得需求论,社会有机论(和谐发展)

实践响应:

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富不均、就业不足的问题。

工业化的概念:

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推进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过程。

主要表现:

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

度量工业化程度的指标:

人均生产总值、工业化率、城市化率、三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融合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是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工业化与扩大就业齐头并进的全面发展道路。

思考:

传统发展观(包括经济发展观和社会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不同之处?

(①背景不同②追求的目标不同③测度指标不同④理论基础不同⑤实践响应不同)

可持续发展观:

背景:

基于对传统发展观下所出现问题的种种反思;环境运动和开展。

追求的目标:

人口、资源与发展关系的协调;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和谐发展。

测度指标:

理论基础(基本理论):

人地系统协调发展论(人地关系论)、三种生产理论、资源永续利用理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

实践响应:

第二章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从发展过程的不同视角理解可持续发展(了解)

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区域(地理学)角度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本内涵(重点掌握)

1、诠释内涵的视角(时间、目标、区域、综合)

时间——长期发展

目标——长远的通向未来的理想目标

区域——区域的独特性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差异性

综合——发展要素的复杂,发展目标的多元。

要求在生态持续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实现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包括:

生态持续(基础)、经济持续(核心)、社会持续(目的)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一般原则(4个):

公平性原则(社会性):

机会选择的平等性,包括两层含义:

代际公平即纵向公平,代内公平即横向公平性

限制性原则(生态学):

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限制条件:

人口、资源、环境容量等。

满足需求原则(经济性):

发展的本质是满足需求,尤其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以人为本的思想。

共同性原则:

目标共同、全球行动、共同参与

可操作性原则(3个):

再生资源使用原则:

所有再生资源的利用水平要小于或等于其种群的生长率

污染排放原则:

要求所有可降解污染物的排放低于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自然界对污染物的自我讲解能力本身就是再生——一种再生性资源。

第三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哲学前提(了解)

1、对哲学前提的反思(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

2、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前提(极限意识、发展意识、道德意识、主体意识)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1、与相关学科的共轭关系(了解)

2、基本理论(重点掌握)

一、人地系统协调发展论(人地关系论)

1、人地系统的提出和认识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球,经过了天文期、地文期、生文期、人文期。

人类与地球是共生存、共发展的一个系统,人和地(自然)相互依存;人类总是在研究开发利用自然,产生了许多学说。

(1)18世纪之前早期的人类中心论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世界是上帝为了人而创造的,所以人是宇宙的中心,一切都是为了人,以人为服务尺度,与神学联系在一起,西方的宗教和东方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2)后期19世纪的人类中心论

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

物质圈层演化规律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人和社会群体呈现螺旋式扩展;人类存在的价值基础和理性(对人类利益的关心;局限:

人类生存受到威胁,自然报复人类,人对自然界没有获得完全自由。

(3)环境影响论

有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或然论)、适应论、生态论、环境感知论等。

(4)文化决定论

强调人类长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形成积累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变成一种文化,更加强调科技对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作用。

(5)人地关系和谐论

促进人类之间、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

不是因果关系链,服从以下规律:

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存在于统一的整体中,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孤立存在;任何一个成分不可无限制地发展,不能以损害另一方为代价,否则自己就会失去存在的前提。

也就是互惠共生。

(6)生态伦理学

人类中心论的突破,在人类社会的哲学和伦基础上关心人类利益,转向自然的哲学和伦理,关心自然生态系统,

科学基础是对自然界整体的看法和人在自然界中地位的认识:

整体性、稳定性、有限性、时滞性。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目的性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人类的目的性、动植物的目的和无机界的目的等;自然界中没有等级差别。

人是生物共同体中的普通一员。

(7)可持续发展与人地和谐论

环境整体主义;地球共同体;生命系统观。

和可持续发展相契合的观念: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置于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把长远利益置于眼前利益之上:

把全球问题之于局部问题之上;从高速增长的社会过渡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2、人地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圈层结构(地理圈层、社会圈层)

网络结构:

线性网络结构、拓扑网络结构和神经网络结构

区域结构:

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

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多样性

3、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地系统

人地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区域载体;可持续发展就是研究人地系统的总体特征、空间分布类型;在不同阶段矛盾冲突的表征;两者动态演化规律;特别是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通过这些研究不断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撑规律,使人地协调、和谐、共生、共荣。

二、三种生产理论

1、三种生产

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在基本的物质层次上,可以抽象为由三种:

生产活动组成的物资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呈环状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物资生产:

劳动生产,主要指人类从环境中索取生产资料并将它们转化为生活资料的总过程,该过程产生生活资料去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产生加工废弃物返回环境;

人的生产:

指人类的生存和繁衍的总过程。

该过程消费物资生产产生的的生活资料和环境生产所提供的生活资源,产生人力资源以支持物资生产和环境生产,同时产生消费废弃物返回环境;

环境生产:

在自然力和人力共同作用下环境对其自然结构和状态的维持与改善,包括消纳污染和产生资源(生活、生产资料)。

2、系统提供的基本参量

物资生产:

社会生产力和资源利用率;

人的生产:

人口生产力和物质消费率;

环境生产:

污染消纳力和资源生产力。

不协调因素:

物质生产随着社会生产力规模的扩大,资源利用占有越来越大;人口数量增加,物质消费和需求增多;环境接受污染的能力和容量下降。

3、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调控

人类生存方式与社会发展系统的运行。

生产方式:

人群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经济水平下通过消耗生活资料和生活资源的过程;生活方式指以满足生物性和非生物性需要的方式;人群组织方式是指人群获取和组合以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能量的方式;在不同的阶段这三种方式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取决于行为主体的作为。

4、三大社会行为的协同和整合

根据行为主体可以分为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

三大行为的整合。

三、资源永续利用理论

广义资源的定义:

将对财富的形成起作用的因素(人或物)统称为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

狭义资源定义:

是指自然资源。

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们所发现的有用且稀缺的物质、能量及其功能过程的总和。

1、资源分类:

可再生资源(煤、矿产)、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2、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矛盾:

可再生资源使用速率低于可再生的速率、不可再生资源寻找替代品。

3、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

技术上:

寻找替代品;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

生态利用: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等。

区域配置最优:

生产地、消费地、技术合理性的组合开发。

资源可持续利用要解决的理论、制度问题:

资源价值和产权问题。

有机农业

是指主要投入的生产资料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可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还可节约大量用来生产化肥农药的能源。

有机农业注重利用农业内部环境资源,提倡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外部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有机农业的关键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培肥土地,采用少耕、免耕、间作套种、休闲、轮作、覆盖等方式使土地活化,提高土壤肥力,并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有助于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内容包括农业结构的调整、施肥结构的调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调整、塑料薄膜等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秸秆的综合利用等。

尽量减少污染,尽可能的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和谐。

有机农业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循环经济

四、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的概念及其分类)、

外部性:

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有益的是正外部性,有害的是负外部性,叫外部不经济性。

外部性来源于一个非有效的产权结构。

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途径:

使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外部费用,进入生产或消费决策,由他们自己来承担或消化。

直接管制,损失赔偿,排污权市场交易,非市场性的交易手段,借助政府的强制力量,价格税收和信贷以及收费等手段来制约。

环境质量的公共物品性使得政府必须在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创新体系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了解)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观念创新体系(了解)

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经济观

第二篇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重点掌握)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由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转换,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一个人地协调,资源优化配置,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配置的目的是实现三个效益最大化;区域的层次性要求不仅区域内部优化而且区际间也要协调,为更大区域更高层次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第五章区域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第一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学科范畴

1、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了解)

不同学科对区域的理解

2、相关学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了解)

地理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的地位作用和评价内容(了解)

第六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

第一节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地位和协调(重点掌握)

1、三个子系统的地位(重点掌握)

1、经济子系统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必要手段);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往往导致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差异;

经济水平的差异是区际资源流动的最主要因素,对区域特别是区际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

2、环境子系统

物质基础,决定发展空间:

对区域社会心理和文化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系统内的资源流动性差,有替代性的一面;

有些环境资源的限制作用越来越突出:

环境容量、生态功能:

舒适性和自维持性功能等。

3、社会子系统

是主体、核心,其和谐、有序程度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秩序和稳定;

社会进步、文明提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2、三个子系统的整体协调过程(重点掌握)

1、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协调的过程是各子系统要素组合和流动的过程。

2、资源的组合和流动

组合的前提是资源的分布、丰缺程度的差异;资源最优组合的综合效益取决于两种情况,取决于“箍桶原理”区域最缺资源;最丰富的资源的“柱子原理”。

子系统要素间的流动:

资本、人造资源和环境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融合一起,产出人类生活必需的物质财富,回馈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人类生活和精神水平;环境物质性资源流动性强,环境容量资源、舒适性资源和自维持性资源流动性差;随着经济财富的积累,经济资源回馈自然的恢复、维护、改善甚至重生将成为必然。

经济和环境出现双向流动;人力资源最具活力、流动性最强,人的价值和行为回馈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的使用和组合;

区际间资源的流动主要是在区域发展级次间差异的流动。

经济学强调资源的内部要素比例组合合适,地理学强调资源的空间搭配合适,而两者的结合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组合。

3、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的途径和手段

(一)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国民经济核算和评价体系

(二)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

(三)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途径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推进结构优化和升级;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长期根本性措施是大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普及程度,提高科技人员水准和国民整体素质;

•建立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行政政绩评价机制

(五)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

(六)提倡国际合作,共同呵护地球家园

第二节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关系(重点掌握)

1、内部和外部关系

1、内部关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关系就是三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从矛盾制约耦合关系看存在着三组需要我们关注和协调的关系:

经济和环境的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

其实质关系是人与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实质就是解决这两组关系。

2、外部关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功能定位和外部其他区域的关系。

是在对区域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一个区域在一个较大区域范围内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的提炼和定位。

一般有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政治文化功能等,只有确定了区域的功能才能确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寻求的整体最优要达到的水平。

(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的重要作用决定要发展生态经济)

全球(如全球变暖);陆地(如酸雨);地区(如烟雾);流域(如富营养化、洪涝);局部(如重金属污染)。

这些问题都超越行政区划的界限,但是各行政区政府往往以自身利益最大化取代区域利益最大化。

因此,跨行政区域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则:

发挥区域优势进行定位,以此确定功能的主次功能;区际关系的协调出发考虑定位:

不仅考虑本区域的主要功能,还要考虑在更大区域中承担的任务,如长江上游地区在整个流域中是生态功能为主,经济功能为辅,如果以经济功能为主,必然带来下游的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不仅要考虑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而且还要考虑本系统在一个更大区域范围内要承担的责任和扮演的角色。

本区域的发展是为更高层次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对次级区域的带动作用。

这样才能有利于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静态和动态关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相对于一个长期的发展轨迹,在某一个时段上是相对静态的,也就是说它可以表现出系统的相对稳定发展阶段。

但从发展的绝对态势看,任何一个系统的演化、发展,始终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中。

这就给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调空和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很多困难。

3、局部和整体关系

任何一个系统对其整体而言都是局部,但就自身而言却是整体,其内部也存在着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这是系统的层次关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尤其强调代内关系的公平和和谐,这种代内关系的公平和和谐就是局部和整体的协调关系,如:

行政隶属关系的协调、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协调、新开发区和老区的关系、流域内上下游之间的关系。

要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协调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非常重要。

这也是我国实施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问题。

第七章经济子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经济子系统内部关联分析

1、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和高度化内涵(概念)(重点掌握)

是在产业结构协调化的基础上的高度化,协调化是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产业部门各种比例关系;结构高度化是高知识化、高技术化、搞加工度化、高生态化的动态过程。

包括:

结构效益优化,即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由于结构协调化而产生的效益不断提高;转换能力优化,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对社会资源供给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变化的适应能力,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2、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与类型(了解)

第二节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重点掌握)

1、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理论关系

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是一个整体,形成以下连接:

获取资源——资源加工转换——产品形成——进入流通领域——消费者消费——产后废弃物返回环境;

两者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不完全是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权衡取舍的关系;

人是主动的,环境是被动的,但自然规律却是客观的、不可违、不可逆的,大自然总是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人类;

按照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从事人类经济开发,即生态经济学原理。

对环境与经济关系的认识阶段:

经历了一个从相对约束到绝对对立到协调的三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是研究环境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对环境问题与经济增长持乐观态度;20世纪60—70年代。

经济增长与环境绝对对立,对环境与经济增长持悲观态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和认识趋于理性——经济增长与环境应该协调。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画图说明)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一般意义上的EKC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环境污染或环境破坏会随经济的增长而加重,当经济发展到某一水平时环境污染程度达到最大,而后经济继续发展,环境污染程度却随之下降,环境质量逐渐变好,即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变化趋势呈现出倒U形的曲线关系。

生态门槛:

在一定程度上,被破坏的环境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但是当污染和退化超过一定限度,自然生态系统将崩溃,受破坏的环境再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一限度称为生态门槛。

3、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和环境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思考:

简要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相互影响

①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减排效应,环境质量的变化是这三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规模效应——规模扩大,环境压力加大,如果后两者不变,规模作用是污染增加,如果没有其他的环境政策,会加剧这种污染。

结构效应——三次产业演进规律,如果规模和减排不变,污染是先升后降,环境质量先恶化后改善。

减排效应——使单位污染水平下降,持续下降,环境持续改善。

②环境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环境质量下降引发环境与贫困的恶性循环,损害生产要素;环境治理成本降低经济增长率,影响就业;严格的环境管理影响贸易中的行业竞争力(成本高);污染削减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循环经济的概念: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不但是减少污染,而且要通过物料循环降低投入,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思想和实践。

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的概念

所谓“动脉产业”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的产业,是资源—产品—消费过程。

相对于动脉产业,“静脉产业”,是指围绕废物资源化形成的产业。

动脉产业表现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以非废弃物作为原料的产业。

第三节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了解)

1、两者理论关系

2、两者关系凸显的矛盾

3、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途径(重点掌握)

(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生问题是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关注人的问题和提升人力资本是推进社会和谐的关键途径。

(2)改善和调整分配制度

经济发展的福利成果最终要落实到社会分配领域,分配机制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需求走向和社会稳定。

人尽其力,按劳所需,各尽所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鼓励多老多得,强化岗位职责意识。

(3)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形成公平的社会氛围

(4)建立完会保障体系善社

第八章生态子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生态子系统内部关联分析(掌握)

1、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础。

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给社会系统的人提供居住环境,提供人的需求;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质量的供给与需求将进入公民消费需求层次,当良好的环境质量成为公众的需求偏好的时候,区域可持续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生态环境(重点掌握):

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自然环境:

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所组成的相互渗透、制约和作用的复杂的物质体系。

人类环境:

人类赖以生存、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外界条件。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社会环境:

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

如,城市环境、农村环境、村落环境等。

人类生态系统的概念:

指居民及其聚落环境组成的网络结构,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的适应、改造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

第二节生态与经济的协调

1、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途径(重点掌握)

思考:

简要分析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途径

1、加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点)

①建立资源核算与产权体系

②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

③向自然资源投资。

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速度不能超过其再生速度,废弃物的排放不得超过环境的吸收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速度应该与替代品创造的速度保持一致。

投资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生产、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新资源和替代品的研究和开发等。

④资源的动态配置和持续利用

2、树立新的资源价值观(3点)

通过直接市场法(市场价格法、净价法、重置成本法、成本费用法)、替代性市场法(旅行费用法、收益还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