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1468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docx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docx

《西方经济学》讲义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IS-LM模型应用

一、教学要求

1、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定义及相应的政策工具;

2、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与IS-LM曲线斜率的关系;

3、两种极端情况:

凯恩斯主义极端与古典主义极端

4、财政政策分析的一般性结论及其挤出效应;

5、凯恩斯主义的流动陷阱;

6、财政政策乘数与支出乘数、税收乘数的关系

7、货币政策分析的一般性结论及其传导机制;

8、货币政策乘数与货币乘数关系;

9、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0、两种政策混合使用(实际运用)

11、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12、功能财政、实际就业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二、教学重点:

1、不同的IS、LM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

2、两种极端情况下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

3、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三、教学难点:

1、不同政策效果间的相互关系与区别;

2、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难点解决:

结合IS-LM图形及数学公式加以形象说明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五、教学安排:

本章计划安排8个学时

六、教学步骤:

(一)课程导入

在学习了IS-LM曲线后,我们认为在短期内,国民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来自于需求方面,所以IS-LM模型是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进行总需求管理的基本经济政策。

而且这两大经济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可以用IS-LM模型得到清楚的说明。

(二)授课内容

引言

1.宏观经济政策争论的来源

⑴经济形势判断的差异

⑵政策目标的选择

⑶利益的分配

⑷经济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2.宏观经济目标的冲突

经济增长(降低失业)VS通货膨胀

3.财政政策的再分配效应

⑴中国实践:

①从紧的税收政策②扩张性的支出政策:

公务员加薪、中西部大开发

⑵美国实践:

布什减税政策:

降低所得税税率同时削减福利开支

⑶谁受益?

谁受损?

4.宏观经济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实现政策目标?

⑵政策的实施到出现效果存在多大的时滞?

5.政府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职能

⑴法律制度

⑵宏观经济稳定四大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⑶资源配置

⑷收入再分配

第一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概述

1.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改变税收和总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实现一些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如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的政策。

2.西方国家财政构成:

政府收入包括税收和公债两个部分;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3.财政政策分类

⑴按其内容:

政府购买支出政策、政府转移支出政策和政府税收政策。

⑵按其对总需求(总支出)的影响可分类为:

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aryfiscalpolicy)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增加转移支出和降低税收;

紧缩性财政政策(contractionaryfiscalpolicy)。

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减少转移支出和提高税收;

3财政政策还可以分类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发的财政政策。

4.财政政策:

IS分析

⑴通过调控产品市场的需求来影响收入与利率的决定。

即影响IS曲线的位置与斜率。

⑵财政政策与IS曲线——财政政策变动使IS曲线移动

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购买或增税)→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5.财政政策作用机制

政府采购G

转移支付TR

税收政策:

影响IS曲线斜率——税率越高,IS越陡峭。

二、财政政策的效果

1.财政政策的效果的大小

①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②财政政策的效果大小与支出乘数有关(与税收乘数也有关);

③财政政策效果还与IS和LM的斜率有关。

2.财政政策效果的一般分析

财政扩张一方面通过乘数使总需求增加,一方面由于利率提高产生挤出效应。

由于挤出效应,扩张财政的效应小于乘数理论刻画的程度。

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减少政府支出会降低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

减税会提高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而增税会降低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

3.财政政策效果与IS曲线斜率

在给定LM曲线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效力取决于IS曲线的斜率。

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IS曲线斜率绝对值越小(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1IS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d所决定

2IS曲线越平坦(斜率绝对值越小),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边际消费倾向越大,税率越小),说明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

此时,若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即“挤出效应”越大。

3也就是说,IS越平坦,挤出效应越大,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被挤出的私人投资越多,从而国民收入增加得越少,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结论:

在给定的LM曲线条件下,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影响越大;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对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影响越小。

4.财政政策效果与LM曲线的斜率

在IS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

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反之,LM越平坦,财政效果就越大。

1LM曲线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

2LM曲线斜率越大(越陡),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越小(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越不敏感)。

这意味着,由宽松的财政政策刺激收入上升,引起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因此,挤出的私人投资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

3LM曲线越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部门借了很多钱,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很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结论:

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愈平坦,财政政策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大,对利率的影响越小;LM曲线愈陡峭,财政政策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小,对利率的影响越大。

三、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1.当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就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2.LM曲线为水平线:

流动性陷阱——利率对货币供给无显著反应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财政政策具有完全的效应

1当LM曲线为水平线时,说明当利率下降到r1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成为无限大,表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具备充分敏感性,或者说货币需求再大的变动也不会造成利率的变动。

2“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

在任一给定的较低利率水平上公众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公众愿意持有任何数量的货币供给量。

3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对利率和收入水平均不会产生影响,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4当LM曲线为一水平线时,表明国民收入对利率变化有完全弹性。

5增加政府支出,尽管货币总需求增加,导致L1上升,但L2却不会下降,进而利率不会改变。

6在利率r1不变的情况下,投资需求几乎不减少,挤出效应几乎为零,IS曲线的右移(不管IS曲线垂直还是向右下方倾斜),将导致完全相等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增量(产出效应最大)。

7因此,AD-NI模型和IS-LM模型得到了完全相同的结论,财政政策具有完全的效应。

3.IS曲线为垂直线:

投资呆滞期——投资对利率缺乏反应

当IS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时,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为0,表示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完全不敏感(完全无弹性),不管利率如何变动(实施扩张性或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LM曲线向右或向左移动),投资都不会变动,收入也不会变动(利率的传导机制失灵),货币政策无效。

注意:

此时货币政策对利率具有完全的效应。

总结:

表5.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IS曲线

IS曲线

含义

给定正常的LM曲线,财政政策的效力

对产量

对利率

愈平坦

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愈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愈大

愈小

愈小

愈陡峭

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愈小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愈小

愈大

愈大

水平

古典式货币主义

垂直

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最大

最大

表5.2扩张性财政政策和LM曲线

LM曲线

含义

给定正常的IS曲线,财政政策的效力

对产量

对利率

愈平坦

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大

愈大

愈小

愈陡峭

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小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小

愈小

愈大

水平

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最大

垂直

古典情形

最大

四、挤出效应

1.含义

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提高收入的同时,推动利率上升,导致私人投资减少。

即政府支出由于引起利率上升而挤掉了私人投资支出。

2.在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支出增加会使私人投资出现抵消性的减少是因为:

①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劳务的竞争会加剧,物价就会上涨,在货币名义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量会因价格上涨而减少,进而使可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m2)减少。

2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升,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

3投资减少了,人们的消费随之减少。

这就是说,政府支出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3.在非充分就业的经济中,政府推行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同样对私人投资有“挤出效应”;

①这是因为政府支出增加使总需求水平提高,产出水平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了,但货币的名义供给量不变),因而利率会上升,并导致投资水平下降。

2但一般来说,在非充分就业状态下,不可能对私人投资支出产生完全的“挤出效应”,因为这种政策多少能使生产和就业增加一些。

4.那么,政府支出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呢?

①支出乘数的大小——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②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k的大小——k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③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的大小——h越小,“挤出效应”越大。

④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d的大小——d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大。

⑤“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及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的大小。

5.结论:

①在IS-LM模型中,政府支出增加时,LM越陡,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越小,因此,同样一笔政府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实际货币需求的增加所导致的利率上升就越大,因而“挤出效应”越大。

IS越缓,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从而利率上升所导致的投资减少就越多,从而使“挤出效应”更大些。

2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IS垂直,LM水平),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

3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IS水平,LM垂直),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即政府支出增加多少,私人投资支出就被挤了多少,因而财政政策毫无效果。

6.挤出效应的现实可能性

给定价格水平,而且存在大量闲置资源,那么挤出效应相对较弱。

五、财政政策乘数(补充内容)

1.指在实际货币供给不变时,政府收支的变化能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①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取决于:

β、t、d、k和h的大小,β越大,t越小,d越小,k越小,h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好。

②但财政政策效果主要受d和h两个因素影响。

③若其他参数既定,d越大,即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IS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④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h在决定财政政策效果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β、t、d、k既定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LM越平缓,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v注意:

财政政策乘数不同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及税收乘数。

v例如,政府支出乘数是一种简单的支出乘数,是在没有考虑政府支出对利率的影响的前提下分析政府购买如何影响国民收入的变动;而财政政策乘数则是在考虑政府支出对利率有影响的情况下分析支出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程度。

v由于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乘数小于简单的政府支出乘数,只有在LM曲线呈水平状的情况下,财政政策乘数才等于政府支出乘数。

v此外,不同财政政策的效果是不同的,通常认为政府购买支出政策的效果大于税收政策和政府转移支付的效果,即KG>KT和KR。

财政政策执行中的局限性

2.实际效果取决于行政体系的效率

政府官员能否把钱有效地使用?

扩张性财政政策下的钱最终到了谁手里?

第二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概述

1.含义

货币政策:

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2.分类

根据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3.货币政策与LM曲线

货币政策变动在IS-LM模型中的反映表现在LM曲线的移动上。

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紧缩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4.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控制货币供应量M,来影响利率水平,进而影响投资和总需求,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

5.中央银行控制货币的三大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储备金率和贴现率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最常用的便是公开市场业务。

二、货币政策效果

1.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

①货币政策效果,是指货币当局变动货币供给量使LM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②假定增加货币供给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增加,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反之货币政策效果就小。

③货币政策效果大小同样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2.货币政策效果的一般分析

3.货币政策效果与IS曲线斜率

在LM曲线的斜率给定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取决于IS曲线斜率。

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越陡,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①IS曲线斜率主要取决于投资的利率系数

②IS曲线越平坦,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表明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越大),当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向右移动使利率下降,投资会增加较多,从而国民收入会有较大增加;

3IS越陡峭,表明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小(表明利率变动对投资的影响越小或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较差),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时,投资和收入不会增加很多。

结论:

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对利率的影响越小。

IS曲线越陡峭,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小),但对利率的影响越大。

4.货币政策效果与LM曲线斜率

货币政策对产量和利率的效力不仅仅取决于IS曲线的斜率,还依赖于LM曲线的斜率:

IS曲线斜率不变,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反之,LM曲线愈陡峭,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①LM曲线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

②LM较平坦时,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较大,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货币政策效果较小;

③LM较陡,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较小,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很多,因而对投资和国民收入影响较大,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

结论

在给定的斜率为负的IS曲线的前提下,LM曲线愈平坦(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系数愈大,即L2曲线愈平坦),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的效应愈小;

LM曲线愈陡峭(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系数愈小,即L2曲线愈陡峭),货币政策对产出和利率的效应愈大。

三、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1.当LM垂直,IS水平时,货币政策完全有效,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2.LM曲线垂直

当LM曲线垂直时,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①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极大;②人们认为债券价格低到了只会上涨而不会再跌的程度;因此,人们不愿再为投机而持有货币。

此时,若政府推行一项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而要向私人部门借钱时,由于私人部门没有闲置货币,政府借款利率就要上涨到使政府公债产生的收益大于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

这样,政府支出的任何增加都将伴随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

此时政府若扩大购买支出,收入的增加会引起货币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利率大幅度上升,利率的上升导致投资减少,其减少的投资量正好等于政府增加的支出,这就意味着政府的购买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此时,财政政策不会产生效果(只能使利率变化,实际国民收入却保持不变)。

此时如果实行增加货币供给的政策,则效果会很大。

这是因为,LM曲线垂直,说明人们对货币没有投机需求,因此,增加的货币供给将全部用来增加交易需求,为此,它要求国民收入增加货币增量的1/k倍。

3.IS曲线水平

①IS呈水平状,说明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达到无限大,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极其敏感,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投资大幅度变动。

②若政府因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而向私人部门借钱,利率只要稍有变动,就会使私人投资大大减少,使“挤出效应”达到完全,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此时,IS曲线不会发生移动)

3当货币供给量扩大时,利率下降会导致投资极大的增加,利率传导机制充分发挥了作用,收入也会因此而大幅提高,货币政策达到了最大效果。

4.为什么称为古典极端?

①垂直的LM曲线隐含着货币需求仅仅依赖于收入水平,一点也不依赖于利率,它和古典的货币数量学说有关。

②古典学派认为人们持有货币仅仅是为了交易需要,货币需求只同产出水平有关,同利率没有多大关系,货币需求对利率极不敏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几乎近于零,但货币供应量的任何变动都对产出有极大影响,货币政策是唯一有效政策。

总结:

表5.3扩张性货币政策与IS曲线

IS曲线

含义

给定正常的LM曲线,货币政策的效力

对产量

对利率

愈平坦

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更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大

愈大

愈小

愈陡峭

利率的投资需求弹性更小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小

愈小

愈大

水平

古典式货币主义

最大

垂直

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

最大

表5.4扩张性货币政策和LM曲线

LM曲线

含义

给定正常的IS曲线,财政政策的效力

对产量

对利率

愈平坦

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大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大

愈小

愈小

愈陡峭

利率的货币需求弹性更小

利率的国民收入弹性更小

愈大

愈大

水平

极端的凯恩斯主义情形(流动性陷阱)

垂直

古典情形

最大

最大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⑴对于通货膨胀,紧缩性货币政策很有效,但是在萧条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较差。

⑵银行惜贷现象

1998年中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经济增长压力加大,政府相应放松货币政策。

但1998年银行界出现惜贷问题。

——在具有充足的可贷资金和宽松的信贷政策下,银行还是不愿意向企业贷款。

3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来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4货币政策存在更长的时滞:

从改变货币供给增加速度到影响收入水平,需要结果一系列的过程。

5在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受制于国际资金流动,尤其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时,外汇市场的波动会干扰国内货币政策。

五、货币政策系数——货币政策效果的数学说明(补充内容)

1.所谓货币政策乘数是指当IS曲线不变或者说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不变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变化能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

①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同样取决于:

β、t、d、k和h的大小,β越大,t越小,d越大,k越小,h越小,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好。

②货币政策效果主要受d和h的影响

③当β、t、d、k既定时,h越大,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LM越平缓,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④当β、t、h、k既定时,d越大,投资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亦即IS曲线越平缓,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⑤其中: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d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

⑥注意:

货币政策乘数不同于前面所说的货币乘数。

⑦货币乘数是指通过派生存款机制,一笔准备金(原始货币)的变动能带来若干倍存款的最终变动量的关系。

六、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补充内容)

(一)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

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加(货币的过度供给)→购买债券以减少货币余额→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Ms↑→r↓→I↑→Y↑

(二)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1.股票市场价格传导机制

股市投资效应:

Ms↑→Ps↑→q值↑→I↑→Y↑

家庭财富效应:

Ms↑→Ps↑→wealth↑→C↑→Y↑

企业资产负债平衡表效应:

Ms↑→Ps↑→NW↑→lending↑→I↑→Y↑

家庭资产流动性效应:

Ms↑→Ps↑→financialassets→likelihoodoffinancialdistress↓→Cd&H↑→Y↑

2.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

住房支出的直接效应:

Ms↑→Ph↑→H↑→Y↑

住房的财富效应:

Ms↑→Ph↑→wealth↑→C↑→Y↑

银行资产负债平衡表效应:

Ms↑→Ph↑→NWb↑→lending↑→I↑→Y↑

(三)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机制

Ms↑→bankdeposits↑→bankloans↑→I↑→Y↑

(四)货币政策的汇率传导机制

Ms↑→E↑→NW↓→L↓→I↓→Y↓

Ms↑→r↓→E↑→NX↑→Y↑

第三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一、政策组合

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而且会产生不同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

1.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最优组合

——政策目标:

产出增长与物价稳定

2.不景气时期的政策组合:

双管齐下

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

降低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预算赤字的货币化。

3.通货膨胀治理政策组合

①紧缩性财政政策:

利率下降,产出降低。

②扩张性货币政策:

利率上升,产出增加

二、外生冲击对IS曲线和LM曲线的影响以及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三、如何正确使用混合政策:

联系当时经济形势,考虑政治需要。

七、作业布置

1.什么是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大小与IS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

与LM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

2.货币政策为什么不是很好的反衰退政策?

3.你认为应当怎样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理论?

这些理论对制定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有无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