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1379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语文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docx

《语文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docx

语文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备考训练

(1)

语文基础知识部分

一、重点字词汇总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竹坞()发窘()执著()沉淀()赏心悦目()

干涸()愚蠢()蓦然()称职()锲而不舍()

瞬间()啜泣()洗濯()禀告()苦心孤诣()

猝然()蹂躏()戏谑()寂寥()言简意赅()

宽恕()虐杀()瑟缩()陶冶()猝不及防()

冗长()粗糙()滑稽()元勋()笑容可掬()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水相逢武有力心有余然大悟满地狼

兴致司空见栩栩如苦心孤声匿迹

露头角风尘费苦心乳未干微不足

盛气人俗不可目相看出奇胜乐以教

怨天人然无味高气扬名其实角分明

兴高烈随声附不知所义不容莫其妙

(3)、词义:

、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比喻,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婉约,粗犷,细腻,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A.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B.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C.如小桥流水  似风拂杨柳  若大江东去  如旭日喷薄

 D.似风拂杨柳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若大江东去

、把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合适的成语

A.我开始意识到,怨恨命运,责怪别人的做法,只会让我落后更远。

()

B.张老师在学生大会上的讲话言辞简练,意思完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C.他的这副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令人难以相信他的诚恳。

()

二、古典诗词积累

(1)、“沉舟侧畔千帆过,”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了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2)、长江三峡工程成功蓄水,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展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笔下“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3)、《望岳》一诗中,诗人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4)、数声风笛离亭晚,。

(6)、《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

(7)、在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的旷达胸襟,并以此慰藉友人,从而一扫感伤、离痛情调的诗句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8)、《期行》和《乘船》都选自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的《》,其主题都是强调诚信。

俗语说得好:

“人而无信,。

(9)、“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述了从师之道。

(10)、,淡妆浓抹总相宜。

(11)、《望岳》一诗中,表现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巍峨高大的形象的诗句是,。

(12)、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15)、          ,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语言实践运用:

(1)、名著考查:

、读下边四则一句话话评论,在横线上分别填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书名。

  A、《 》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

  B、《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它深刻挖掘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塑造了起义英雄的形象。

  C、《 》是我国杰出的神话小说,其幻想的情节中交织着深刻的现实内容。

D、《 》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高峰的标志,它写出了四大家族由盛而衰,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请从下面两组中外作家中任选一组,完成下表。

(中国古代作家需注明朝代)

A组:

郭沫若沈括安徒生B组:

鲁迅苏轼列夫·托尔斯泰

作家

国籍(朝代)

作品(至少一部或一篇)

(2)、对联应用

、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联接起来。

A、两袖清风存正气.E、琴棋书画自陶情

B、竹菊梅兰可养性F、莫愁两鬓霜雪寒

C、且喜满园桃李艳G、雪压难摧涧底松

D、风吹不动天边月H、一间陋室遗书香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联。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联。

上联:

轻风细柳下联:

淡月隐梅花

(3)、语言表达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论语六则》中谈到不少学习方法,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简述理由.

我最欣赏:

.理由:

.

、根据下文的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北京市首次试行的春季高考21日封场,紧接其后,研究生全国统考22日正式开场。

所不同的是,后者的竞争比前者激烈得多。

22日,全国有60万考生参加研究生统考。

据了解,这是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最多的一次。

有关人士称,这是一次空前的考场“拼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学习

、领会下列语句的意思:

它们可以分别用来评价教材中几篇作品的相关人物,请在句后写出人物姓名。

(相关作品:

《美猴王》《卖油翁》《空城计》《木兰诗》)

A、大智大勇,临危不惧(  )C、巾帼不让须眉(  )

B、胆量超群、聪明灵巧(  )D、骄矜自诩、盛气凌人(  )

 

、如果有人推荐某报刊的以下几篇文章,你将分别在哪个栏目中迅速找到?

  A、我国运动员在昨天的比赛中又获五枚金牌(  )

  B、我国足球运动发展前景之我见(  )

C、运动场上的遐想(  )

D、冬泳须知(  )

栏目:

文学艺术栏目  服务指南栏目新闻栏目  学术论坛栏目  

参考答案

一、字词考查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wùjiǒngzhuódiànyuèhéchǔnmòchènqiè

shùnchuò zhuóbǐngyìcùlìnxuèliáogāi

shùnüèsèyěcùrǒngcāojīxūnjū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萍孔悸恍藉勃勃惯生诣销

崭仆仆煞臭道凌耐刮制和

尤索趾副棱采和措辞名

(3)、词义:

、B

A、怨天尤人B、言简意赅C、趾高气扬

二、诗词积累

(1)病树前头万木春

(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君向潇湘我向秦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世说新语》不知其可(9)其不善者而改之。

(10)欲把西湖比西子(1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12)百草丰茂秋风萧瑟(15)不畏浮云遮望眼

三、语言实践运用:

(1)、名著考查:

、(略)

、(如下)

A组:

郭沫若中国(现代)《女神》(或其他作品)

沈括宋朝《梦溪笔谈》(或其他作品)

安徒生丹麦《皇帝的新装》(或其他作品)

B组:

鲁迅中国(现代)《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或其他作品)

苏轼宋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或其他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战争与和平》(或其他作品)

(2)、对联应用

、A与HB与EC与FD与G

、拂

(3)、语言表达

、答案不惟一。

示例:

秋,以她的成熟辉煌(或“豪爽潇洒”)夺人魂魄;冬,以她的纯洁宁静(或“不畏严寒”)令人深思。

、温故而知新我们对于学过的知识,不应只是记住它,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新的认识,和产生新的体会,要有创新精神、探索精神

(4)、探究学习

、A诸葛亮B孙悟空C木兰D陈尧咨

、A新闻栏目B学术论坛栏目C文学艺术栏目D服务指南栏目

 

文段阅读

23、《伤仲永》

一、一词多义

 ㈠、“之”

  1.忽啼求之——代词,书写工具。

2.借旁近与之——人称代词,他,仲永。

  3.传一乡秀才观之——代词,仲永写的诗。

4.邑人奇之——代词,他,仲永。

  5.或以钱币乞之——代词,仲永的诗。

6.余闻之也久——代词,仲永的事。

  7.于舅家见之——代词,他,仲永。

8.不能称前时之闻——助词,的。

 ㈡“于”

  1、环谒于邑人——到,介词2、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㈢、自

  1、并自为其名:

自己2、还自扬州:

从。

㈣、闻

  1、余闻之久也——动词,听说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㈤、然

  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二、词类活用

 ㈠、意动用法

  1、父异焉(异——对…感到诧异)2、邑人奇之(奇——对…感到惊奇。

  3、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对待。

)4、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可图。

  5、伤仲永(伤——对…感到哀伤,对…哀怜)

 ㈡、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

三、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是:

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今为判断词。

  2.或以钱币乞之(或:

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人,今义为或许。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

古义是文采和道理,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4.泯然众人矣(众人:

古义:

平常人、普通人,今义:

许多人,大家)

  5.稍稍宾客其父(稍稍:

古义:

渐渐今义:

稍微)

四、通假字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通“攀”,牵,引)

五、文章主旨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

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大好的时机,努力学习,才能成才。

 

27、《三峡》

1、一词多义

⑴自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⑵或

①或王命急宣(有时)②或以钱币乞之(有人)

⑶绝

①绝巚多生怪柏(极、最)②哀转久绝(消失、停止)③沿溯阻绝(断绝)

⑷清

①回清倒影(清波)②清荣峻茂(水清)

⑸疾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②寡人无疾(病)

2、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或古义:

有时今义:

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

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连词】承上启下(到了)

  今义:

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虽古义:

即使今义:

虽然)4.不以疾也(疾古义:

快今义:

疾病)

 5.良多趣味(良古义:

真,实在今义:

好)6.属引凄异(属古义:

连续今义:

属于)

3、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②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

4、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

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②回清倒影(清: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霜:

名词用作动词,降霜、下霜)

  ④空谷传响(空谷: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⑤素湍绿潭(湍: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⑥林寒涧肃(寒,清凉;肃,寂静。

寒、肃,在句中充当谓语。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5、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乘船)这么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实在是趣味无穷。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山丘,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搁了。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的时候,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

层层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7、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

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

6、文章主旨

这段文字尽管只有155个字,却写出了三峡七百里的万千气象。

文章生动地描写了江水流经三峡时的壮观场面,描绘了两岸的景物;山石树木,飞泉哀猿,情景历历如绘,使人读后,宛如身历其境,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28、《古文二则》

24、《木兰诗》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备考训练

(2)

古文部分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高登中学胡超(肇基工作室原创资源)

一、回顾《〈论语〉六则》,解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词语

(1)诲人不倦

(2)可以为师矣

(3)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4)是以谓之文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有同学说,自己弄不懂得东西就要虚心去问老师和同学,这叫“不耻下问”,你同意这种观点么?

请谈谈你的看法.

4.《论语》是_____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____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5.《论语》六则中有些话已成为成语,请把他们找出来。

(至少二个)

二、阅读《世说新语》相关文段,完成以下练习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要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

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2、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3、释词:

日中:

() 舍去:

()无礼:

()  引之:

()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

5、“元方入门不顾”以表示。

6、元方入门后,友人会怎样?

       

(二)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文章虽小,却结构完整,请分别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分)

起因:

经过:

结果:

2、“歆则难之”,歆为什么对这事感到为难?

3、王朗对此人的前后态度有什么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华、王的优劣各表现在哪里?

 

5、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回顾《三峡》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选自《    》,作者     ,是   时期地理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略无阙处() 虽乘奔御风()飞漱其间( )

3.本文只有150余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语言非常简练、生动。

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8个字就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朝发白帝,暮到江陵”,8个字就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字一字一景,精当地概括了三峡春冬之时的景物特点;而“_____________”,“高猿长啸”8个字又生动地表现了三峡秋景的萧瑟悲凉。

4.课文写到三峡三个季节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分别加以概括。

①、夏季:

②、春季:

③、秋季:

四、阅读《卖油翁》,回答下列问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1.文中说陈尧咨善射,试举两点说明他善射的情形。

答:

(1)、

(2)、

2.找出两个以“百”字开头,形容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答:

(1)、

(2)、

3.卖油翁对陈尧咨善射的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凭什么作出这样的评价?

答:

4.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

5.解释下面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或以钱币丐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公亦以此自矜()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6.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但微颔之()公亦以此自矜()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康肃笑而遣之()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译: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

五、回顾《木兰诗》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木兰诗》选自宋代编的一书。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  ) 燕山(  ) 胡骑(  ) 辔头(  )

3.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4.译句:

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6.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7.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六、读贺知章《回乡偶书》,回答后面问题。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离别家乡岁月多”一句和我们学过的同题另一首诗中“”一句意思相同并相照应。

2、在此诗中,指的是哪些人“人事半消磨”?

 

3、诗中3、4两句,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想?

古文巩固训练参考答案

一、回顾《〈论语〉六则》,解答下列问题。

1、

(1)诱导,教导

(2)凭借(3)凭什么(4)因此

2、

(1)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2)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则加以改正

3、不对,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不是“下问”。

4、儒家春秋

5.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择善而从

二、阅读《世说新语》相关文段,完成以下练习

(一)1.元方,语言和行为 2.守信用、讲礼貌。

 

3.中午;不再等候而走了;没有礼貌;拉元方  

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6.略 

(二)1、起因:

有一人欲乘华、王之船避难;经过:

贼追来后王欲舍下此人,华留下了他;结果:

华救助了这个人。

 

2、因为他不知道往后会发生什么事。

(意近即可) 

3、开始答应救此人,后来想放弃他。

原因是“贼追至”。

 

4、华的优表现在始终如一地救助此人,王的劣表现在临危放弃此人。

 

5、言之成理成文即可,如:

要临危不惧、救人到底、心地善良等。

三、回顾《三峡》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水经注 郦道元 北魏 2、缺 即使 冲荡、冲洗。

3、山的高峻江水的迅疾清荣峻茂林寒涧肃 

4、①山高水急 ②秀丽奇绝 ③萧瑟凄凉 (意思对即可)

四、阅读《卖油翁》,回答下列问题

1.当世无双发矢十中八九2.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3.评价是:

“无他,但手熟尔”是凭他倒油的经验作出这样的评价的(以我酌油知之)。

4.他知道“熟能生巧”的道理,启示(略,可以从如何对待自己的长处方面来谈。

5.用,凭但,你的

6.点头夸耀擅长(善于)打发

7.

(1)陈尧咨生气地说:

“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

(2)有一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旁边,斜着眼睛看(陈尧咨射箭),(看了)很久也不离开。

五、回顾《木兰诗》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郭茂倩;《乐府诗集》2.略 

3.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

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

(后一问意近即可)  

4.⑴、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而死,有的胜利归来。

⑵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跨越。

5.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

(意近即可)

6.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7.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六、读贺知章《回乡偶书》,回答后面问题。

1、少小离家老大回。

2、既指作者,也指家乡的人。

3、诗人虽然离别家乡数十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却一如既往。

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他的心头,也反衬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

(语文社)七年级上册复习

四川绵阳山人何恒

一、知识积累卡片

1.课文主题概述

读《论语》六则,犹在聆听一渊博长者讲学习态度和方法;《期行》告诫我们“信”是立世之本,从小要做一个守信人;《乘船》讲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在《伤仲永》中王安石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木兰诗》讲述木兰代父从军,建功还乡的故事;《回乡偶书》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有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所适从之感;《夜雨寄北》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抒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淮上与友人别》写春天里的离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

2.文言知识梳理

(1)重点实词

《<论语>六则》

时:

时常,常常习:

温习,复习愠(yùn):

怨恨,心里不满故:

旧,指学过的知识知:

理解,领会为:

做罔(wǎng):

迷惑不解殆(dài):

危险,指“学业上陷入困境”敏:

聪明好(hào):

爱好,喜欢是以:

因此默:

默默,私下厌:

满足诲:

诱导,教导从:

采纳,听从

《期行》

期:

约定日中:

正午去:

离开委:

丢下,抛弃引:

牵引,拉顾:

回头看

《乘船》

辄(zhé):

当即幸:

幸而,恰巧尚:

还可:

肯,同意舍:

扔掉,抛弃纳:

接纳,接受托:

请托,请求宁:

难道邪(yé):

吗,表疑问拯:

救助

《伤仲永》

世隶耕:

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未尝:

不曾,从来没有书具:

书写工具,指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求:

索要异焉:

对此感到惊异旁近:

附近,指邻居为:

作,这里是“题写”之意收:

聚,这里是“团结”的意思自是:

从此就:

完成,这里是“写好”的意思文理:

文采和道理可观:

值得看稍稍:

纷纷丐:

求,索取,这里是“花钱请(仲永题诗)”利其然:

认为那样有利环谒:

四处拜访称(chèn):

相当,符合闻:

名声,这里指好名声泯(mǐn):

消失众人:

普通人,一般人

《木兰诗》

复:

再,又惟:

只市:

买朔气:

北方来的寒气寒光:

清冷的月光策勋:

记功强:

多,余著;穿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