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选择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1330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学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商品学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商品学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商品学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商品学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品学选择题.docx

《商品学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学选择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品学选择题.docx

商品学选择题

第一章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A.劳动力;B.人类社会生产力;C.工业化;D.农业化

2.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

A.劳动产品;B.社会产品;C.工业品;D.农产品

3.商品是供()消费的。

A.生产者;B.经营者;C.社会;D.城乡

4.从本质上说,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的()。

A.功能/效用;B.附加服务;C.使用价值;D.价值

5.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

A.功能;B.有用性;C.价值性;D.价格

6.商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由()来衡量的。

A.消费需要;B.商品属性;C.商品价格;D.商品品种和质量

7.商品学是研究()的科学。

A.商品质量;B.商品品种;C.商品消费;D.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8.商品学是一门()。

A.自然科学;B.技术科学;C.社会科学;D.综合性交叉应用学科

9.商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商品使用价值;B.商品价值;C.品种、质量及其相关问题;D.微观、宏观管理

10.商品学起源于()。

A.美国;B.英国;C.意大利;D.德国

11.商品学的产生大约在()。

A.18世纪末;B.19世纪末;C.300年前;D.400年前

12.商品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在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商品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商人的出现;D.商业教育的发展

13.国外最早涉及商品学领域的著作是()。

A.《完美商人》;B.《商业之美》;C.《商品学导论》

14.商品学的创始人是()。

A.约翰·贝克曼;B.达尔文;C.陆羽;D.李时珍

15.()年,我国商业教育中开始把商品学作为一门必修课。

A.1902;B.1949;C.1978;D.1985

三、多项选择题

1.某些天然物品,如()等,虽然具有使用价值,但因其不是劳动产品,所以不能称为商品。

A.空气;B.阳光;C.雨水;D.原始森林

2.商品一旦进入市场交换,就要受到()的支配。

A.价值规律;B.供求规律;C.竞争规律;D.社会规律

3.商品流通包括()等。

A.运输;B.装卸;C.储存;D.销售

4.商品的无形附加物有()等。

A.送货上门;B.售后维修;C.免费调试;D.使用说明书

5.下列项目中,可能成为商品学研究内容的是()。

A.商品质量;B.商品标准;C.商品检验;D.商品包装

第二章商品分类与编码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分类是商品学研究的()。

A.前提;B.条件;C.基础;D.本质

2.根据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唯一性原则,商品分类时,在()范围内,只能采用一种分类标志。

A.同一层级;B.不同层级;C.所有层级;D.大类和中类

3.商品分类标志的选择要能够包括分类的()商品。

A.少数;B.部分;C.多数;D.全部

4.商品分类时主要采用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实践中通常将两种方法()。

A.分别使用;B.组合使用;C.交叉使用

5.线分类法属于()的分类方法,使用范围最广泛。

A.古典;B.传统;C.现代

6.根据()不同,可将商品分为生活资料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

A.用途;B.原材料;C.加工工艺;D.化学成分

7.商品分类和商品编码的关系是()。

A.分类在先;B.编码在先;C.不分先后

8.商品条码是用来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一种()条码,可被机器快速识读和处理。

A.数字型;B.字母型;C.模块组合型

9.EAN/UCC-13代码的结构有()个层次。

A.1;B.2;C.3

10.EAN/UCC-8代码的结构有()个层次。

A.1;B.2;C.3

11.EAN/UCC-8代码用于印刷面积()的商品零售包装。

A.较小;B.较大;C.不分大小

12.UCC-12代码适用于()地区。

A.东南亚;B.欧洲;C.北美

13.厂家条码是由()直接印刷到商品包装上的条码。

A.供应商;B.生产商;C.销售商

14.店内条码是商店对商品自行编制的()代码及条码标识。

A.长期性;B.季节性;C.临时性

15.零售商通过()可以随时了解生产商、批发商及运输在途货物的有关信息,以便控制销售活动。

A.商品代码;B.商品编码;C.商品条码;D.物流条码

三、多项选择题

1.在商品的分类实践中,通常以商品的()作为分类标志。

A.用途;B.原材料;C.加工工艺;D.化学成分

2.商品代码依其所用符号不同,可分为()等类型。

A.数字型;B.字母型;C.数字-字母混合型

3.商品标识代码的编制必须遵循()原则。

A.唯一性;B.稳定性;C.无含义性;D.简明性

4.商品条码一般印在()上。

A.商品;B.商品包装;C.商品标签

5.商品条码中的条码符号由()等部分构成。

A.起始符;B.终止符;C.数据符;D.校验符

第三章商品品种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现代经济中,全面的质量概念就包含着对()的要求。

A.品种;B.数量;C.市场

2.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的总和。

A.消费性;B.有用性;C.实用性

3.商品只有通过()才能进入消费领域,实现其使用价值。

A.生产;B.消费;C.交换

4.商品的质量必须与其品种结合起来,才能保证()顺利实现。

A.价值;B.使用价值;C.经济效益

5.商品品种是构成()的基础。

A.经济效益;B.生产效率;C.劳动生产力

6.走()道路,是现代企业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A.数量效益型;B.质量和品种效益型;C.规模效益型

7.商品品种结构框架一般是按()形排列的。

A.灯塔;B.宝塔;C.金字塔

8.商品品种是消费者对()的要求,是商品结构状况的反映。

A.商品广度;B.商品美誉度;C.商品知名度

9.商品品种的多样性不是随意的,它必须以人们的()为基础。

A.生活水平;B.兴趣爱好;C.消费需求

10.许多商品都有其(),从增长到兴旺乃至萎缩,最后退出市场。

A.生产周期;B.销售周期;C.生命周期

11.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会有一些()不断涌现出来而形成商品品种的新陈代谢规律。

A.新技术;B.新工艺;C.新品种

12.商品品种新陈代谢规律意味着()就要被淘汰。

A.老商品;B.没有需求的商品;C.高价商品

13.加速商品品种的(),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

A.研究开发;B.更新换代;C.技术改造

14.生产的()不合理,势必会造成商品滞销和积压,从而使生产效益下降。

A.商品品种;B.商品数量;C.商品质量

15.商品品种的(),是改进和提高商品质量的重要前提。

A.数量增加;B.有效更新;C.不断完善

三、多项选择题

1.高质量的商品必须(),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需要。

A.对路;B.适销;C.价廉

2.商品品种结构的决策要考虑到()等因素。

A.市场引力;B.企业实力;C.消费能力

3.商品品种结构必须与人们的()及其变化相适应。

A.生活习惯;B.实际需要;C.消费结构

4.科学合理地简化商品品种,有利于()。

A.控制生产;B.提高产量;C.降低成本;D.节约能源

5.质量、品种、效益三者之间(),体现有机的内在联系。

A.互相依赖;B.互相制约;C.互相共存

第四章商品质量

二、单项选择题

1.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的()。

A.中心内容;B.主要内容;C.突出内容

2.商品要想能够符合规定和隐含要求,通常要靠若干个()才能达成。

A.计量数据;B.质量特性;C.技术标准

3.在商品质量评价和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对质量有()的特性。

A.相关作用;B.决定作用;C.影响作用

4.商品标准中所反映的质量特性,大多数是()。

A.真实质量特性;B.代用质量特性;C.附加质量特性

5.()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A.花色;B.品种;C.质量

6.()是指商品为满足一定的用途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性能。

A.有用性;B.使用性;C.应用性

7.()是指商品在储存、流通和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安全和健康不受伤害的能力。

A.安全性;B.卫生性;C.安全卫生性

8.()是指商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A.可用性;B.可靠性;C.稳定性

9.()是指商品在发生故障后,能被迅速修好并恢复其功能的能力。

A.可用性;B.完好性;C.可维修性

10.()质量是优质与低成本的统一。

A.最适;B.最佳;C.可靠

11.()是商品开发设计的基础。

A.市场调研;B.商品信息;C.技术培训

12.在不影响商品质量的前提下,选用()时还应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综合利用。

A.原料;B.工艺;C.设备

13.在质量形成和实现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对于下一个环节又是事前的控制。

A.把关;B.检验;C.改进

14.使用过的商品及其包装物作为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应纳入到()中。

A.商品质量指标体系;B.经济技术指标体系;C.环境综合指标体系

15.在影响商品质量的各种因素中,()是决定性因素。

A.环境条件;B.工艺技术;C.原材料;D.人的作用

三、多项选择题

1.质量概念的产生和演变,取决于()的发展程度。

A.技术;B.经济;C.社会;D.管理

2.人们对商品质量的认识和理解,是随着()而变化的。

A.生产环境;B.社会生产;C.经济发展;D.技术进步

3.商品质量往往综合反映出一个国家()水平的整体实力。

A.经济;B.科技;C.教育;D.管理

4.()是构成商品的原始物质。

A.包装物;B.原材料;C.零部件;D.半成品

5.质量检验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的质量。

A.检测方法;B.检测量具;C.检测仪器;D.检测环境

第五章商品质量管理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不是在质量管理中相应开展的活动是()

A.依靠工人B.自我控制C.QC小组D.PDCA

2.()是指达到结果与所有资源之间的关系。

A.质量B.原则C.效率D.有效性

3.质量控制是()

A.动态的B.静态的C.相对的D.动静结合

4.()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可以是一个人或一个组人。

A.策划人B.领导者C.基层工作人员D.检验员

5.小册子不包括()指导性文件

A.《质量管理原则》

B.《选择和使用指南》

C.《小型组织实施指南》

D.《质量经济管理原则》

6.不是质量策划的主要内容是()

A.确定顾客的需求

B.开发可以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

C.开发出能生产所需产品的生产程序

D.明确5WH问题

7.排列图法又称为(),是找出影响质量因素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加工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A.帕累托图法B.频数分布图法C.管理图法D.相关图法

8.散布图将有关数据列出,并用()填在坐标上,观察两因素之间的关系。

A.面B.线C.点D.表

9.哪一个标准不是1987年3月正式颁布的标准()

A.ISO9000B.ISO9001C.ISO9002D.ISO9858

10.不是质量改进的主要内容包括()

A.提供控制手段,以保持其有效性

B.确定改进对象,组织诊断,寻找改进机会

C.测定实际质量特性

D.证明这些方法有效,并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体现

11.()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A.数理统计方法

B.质量改进

C.质量管理体系

D.运筹学方法

1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是制定战时的国防标准

A.《质量控制指南体系》

B.《数据分析的控制图法》

C.《ISO9000》

D.《QC小组》

13.1924年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统计学家休哈特博士提出了()的概念

A.预防缺陷B.零库存C.准时制生产D.TQM

14.质量策划不同于(),质量策划强调的是一系列活动。

A.质量控制B.质量管理C.质量计划D.质量方针

15.质量方针承诺的对象是与企业利益关系一致的各个相关方,最重要的对象是()

A.社会B.供方C.员工D.顾客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PDCA循环的基本特点是()

A.大环套小环,相互促进

B.小环套大环,相互促进

C.PDCA循环每循环一次产品质量就提高一步

D.PDCA循环每循环一次产品质量就降低一步

E.PDCA循环每循环一次产品质量不变

2.质量管理的概念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A.质量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D.质量改进

E.全员的管理

3.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有()

A.分类法B.直方图法C.控制图法

D.因果分析图法E.散布图法

4.ISO9000的核心标准包括()

A.《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D.《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E.《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计划指南》

5.统计判断按其工程程序可分为()

A.统计调查和整理

B.审核

C.统计分析

D.统计判断

E.检验

第六章商品标准

一、填空题

1、标准以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

2、涉及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

3、标准化的活动中,商品标准化是整个标准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国际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但因其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各国自愿采纳。

5、商品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包括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最优化原理

6、当今的国际贸易存在两种障碍,一是关税壁垒、二是非关税壁垒。

7、标准化的经济效果是相对值,经济效益是绝对值,表明收益的大小。

二、单选题

1、标准是一定范围内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文件。

A、强制性B、技术性C、规范性D、逻辑性

2、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

A、GBB、GB/TC、DBD、ISO

3、GB/T3856-2007是()代号。

A、推荐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行业标准C、企业标准D、地方标准

4、对已有产品国家标准的企业,鼓励制定()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

A、参照B、等同C、低于D、高于

5.按标准的约束性,国际标准是()。

A.管理标准B.推荐性标准C.文件标准D.强制性标准

6.国际贸易中,一些难以用文字表达商品质量的产品,如土特产、某些工艺品,常常使用()作为交货和验收的依据。

A.技术标准B.文件标准C.实物标准D.强制性标准

7、按(),商品标准可分为文件标准和实物标准

A、标准化对象的内容B、标准的表达形式

C、标准的约束性D、标准的适用范围

8、在下列选项中,()是商品标准的中心内容

A、确定商品分类B、规定商品的技术要求

C、说明标准所使用的对象D、规定抽样办法和试验方法

9、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准化的一种形式是()。

A、简化B、统一化C、系列化D、通用化

10、在国际贸易中与标准化和认证有关的贸易壁垒是()。

A、关税壁垒B、贸易技术壁垒C、贸易经济壁垒D、类关税壁垒

11、在商品标准化的形式中,简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商品的()

A、数量B、比例C、层次D、类型数目

12、在标准化的形式中,通用化要以()为前提

A、互换性B、组合型C、模数化D、一致性

13、在标准化得形式中,统一化的实质是使商品的形式、功效或其他技术特征具有()

A、整体性B、一致性C、互换性D、组合性

14、在下列选项中,()是国际标准通常采用的标准代号

A、ISOB、IECC、END、BSE、ANSI

三、多选题

1、根据《标准化法》,我国标准划分为()等几个级别

A、国家标准B、部准标准C、行业标准D、地方标准E、企业标准

2、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商品标准可划分为()

A、文件标准B、实物标准C、技术标准D、生产型标准E、贸易型标准

3、在商品标准化的形式中,系列化是使某一类商品系统的()的标准化形式

A、结构统一B、结构优化C、结构互换D、结构精炼E功能最佳

4、地方标准是指在没有()的情况下,需要在某一地区内统一制定和使用的标准。

A、国际标准B、国家标准C、部标标准D、行业标准E、企业标准

5、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

A、进口配额制B、反补贴C、进口许可证制

D、技术壁垒E、反倾销

6、地方标准的范围主要包括()

A、工业产品安全卫生要求

B、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标准

C、农业标准

D、工业产品标准

第七章质量认证与质量监督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现代的第三方商品质量认证制度起源于()

A.美国B.英国C.中国D.日本

2.合格认证属于()认证

A.有效性B.原则性C.自愿性D.公平性

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是()系列标准。

A.ISO9000B.ISO9004C.ISO14000D.ISO9002

5.不是产品责任法的是()

A.疏忽责任

B.担保责任

C.严格责任

D.违规责任

6.产品质量法是指()对其产品质量所承担责任的法律法规。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供应者和制造者

C.生产者和销售者

D.供应者和批发者

7.()是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的媒体形式,是将个别企业的不良质量行为和现象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舆论工具公布于众,由此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促使被监督对象及主管部门积极迅速解决问题。

A.新闻的质量监督B.用户或消费者的质量监督

C.国家的质量监督D.社会团体的质量监督

8.抽查型质量监督的特点是()的质量监督形式

A.强制性B.复合性C.潜伏性D.动态性

9.我国的商品质量监督主要有()

A.新闻的质量监督和地区的质量

B.国家的质量监督和社会的质量监督

C.社会团体的质量监督和社会的质量监督

D.社会团体的质量监督和国家的质量监督

10.不是统检的具体做法有()

A.只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

B.对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进行考核

C.免检产品

D.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

11.()是国家干预产品质量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扶优限劣,鼓励生产企业生产更多的优质产品。

A.随机型质量监督

B.抽查型质量监督

C.评价型质量监督

D.仲裁型质量监督

12.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属于()质量监督形式,它具有权威性.随机性.公正性.公开性

A.抽查型B.稳定型C.评价型D.强制型

13.在定期监督抽查中,不是对本辖区的重要产品()的监督。

A.经常性B.周期性C.准时性D.连续性

14.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继ISO9000质量管理和()之后的又一个管理系列标准。

A.质量保证系列标准B.质量统计管理C.质量标准计划D.质量方针

二.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要申请认证,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遵守中国的环境法律

B.法规标准

C.实验室认证

D.总量控制要求

E.体系试运行满3个月

2.职业卫生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主要考虑的问题是()

A.危险的减少与控制,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主要涉及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等

B.预防职业病,减少由于长期从事某一项工作而导致的慢性病

C.职业管理

D.MOM

E.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权利

3.《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的主要内容有()

A.质量管理原则B.质量管理体系基础C.术语

D.要求E.申请

4.商检标志分为()

A.卫生标志B.安全标志C.质量标志D.环境标志E.体系标志

5.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也曾经被称为()

A.企业认证

B.质量体系审核

C.质量体系评审

D.注册

E.检查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3.1981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认证委员会即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

4.方圆标志又分成合格认证标志和安全认证标志,当认证部门采用以为基础而变的其他认证标志时,需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使用。

5.商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特定的产品或服务。

第八章商品检验

一、单选题

1、商品的()检验是商品检验的中心内容。

A重量B数量C质量D含量(有效成分)

2、第二方检验又称()检验。

A自检B卖方C验收D法定

3、需要进行全数检验的商品是().

A牛奶B电缆C电器漏电性D服装

4、检验西瓜是否成熟,常用的检验法是()。

A嗅觉法B味觉法C听觉法D光照法

5、检验白酒的方法第一步是用()检验法

A视觉B嗅觉C味觉D触觉

6、商品品级划分时质量分数越高,质量等级越低的商品是()。

A食品B纺织品C日用工业品D家电

7、()尤其适用于批量较大且质量也可能波动较大的商品批。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D分组随机抽样

8、在多次抽样检验方法中,对抽样样本大小的要求是()

A逐步递增B逐步递减C每次相同D没有规律性

9、采用百分计分法对茶叶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茶叶的分数如下,由此可见()茶叶的等级最高

A95B85C75D65

10、采用限定计分法对棉织布进行评级时,评得下列四种棉织布的分数如下,由此可见()织布的等级最高

A61B21C11D6

二、多选题

1、在味觉检验中,基本味觉有()

A甜B酸C苦D辣E咸

2、在下列检验方法中,属于物理检验法的有()

A热学检验法B生理学检验法C光学检验法

D仪器分析法E力学检验法

3、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程序的主要环节有()

A受理报验B抽样制样C检验鉴定

D判定处理E签证放行

4、商品检验的方法主要有(ABCD)

A感官检验B化学检验C物理检验

D微生物检验E视觉检验

三、填空

1、商品检验依据其检验主体不同,可分为_生产检验(第一方检验)_、_验收检验(第二方检验)_和_第三方检验__。

其中,_第三方检验_具有法律效力

2、商品质量检验的工作程序为:

_定标、抽样、检查、比较、判定、处理_

3、组成被检批的基本单位称为_单位商品_,其划分形式有_自然划分和_人工划分。

4、差别检验法包括成对比较检验、三点检验、A—非A检验、二——三点检验、五中取二检验等方法。

5、理化检验法根据其原理可分为物理检验法、化学检验法、生物学检验法

6、商品品级的划分有百分记分法、限定记分法、限定缺陷法三种方法。

第九章商品包装

一、名词解释

1、包装

184页

2、运输包装

以运输储存为主要目的的包装。

3、包装技术

包装操作时所采用的技术或方法。

4、包装标识

二、填空题

1、构成包装实体的四大要素是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装结构造型、表面装潢艺术

2、商品包装具有容纳功能、保护功能、便利功能、促销功能等功能。

3、一次性塑料薄膜袋和泡沫塑料盒等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