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1134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统考

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

(科目代码:

41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

A.戏曲B.绘画C.雕塑D.建筑

2.如图1,下列书法作品是哪种字体()。

A.隶书B.篆书C.行书D.楷书

3.如图2,该作品的作者是()。

A.徐悲鸿B.古元C.刘海粟D.石鲁

4.中国绘画史上董其昌提出的是()。

A.南北宗论B.六法论C.画山水序D.写心论

5.如图3,该作品表现的题材是()。

A.抗日战争B.红军长征C.抗美战争D.解放战争

6.如图4,该局部的作者是()。

A.德拉克罗瓦B.席里科C.米勒D.罗丹

7.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的作者是()。

A.罗丹B.吕德C.米开朗基罗D.亨利·摩尔

8.吴哥窟所在的国家是()。

A.越南B.柬埔寨C.老挝D.印度

9.俄罗斯“巡回画派”产生的时代是()。

A.17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

10.如图5,①②③所标注的肌肉分别是()。

A.腹外斜肌、臀中肌、臀大肌

B.腹外斜肌、臂小肌、臀大肌

C.阔筋膜张肌、臂中肌、臂大肌

D.阔筋膜张肌、臂小肌、臂大肌

11.如图6,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局部)主要使用哪种皴法()?

A.折带皴B.斧劈皴C.披麻皴D.荷叶皴

12.如图7,北宋山水《溪山行旅图》运用的空间表现方法是()。

A.平远法B.阔远法C.深远法D.高远法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选择性必修课程是()。

A.美术鉴赏B.雕塑C.工艺D.中国书画

1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建议,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

A.10%B.20%C.30%D.40%

15.“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系列之一,所包含的模块是()。

A.摄影/影视制作、卡通/漫画

B.摄影/摄影、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C.电影/电视、电脑绘画/多媒体

D.摄影/影视、动画设计/网页设计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美术教学论上位学科的是()。

A.中外美术史B.普通教育学

C.美术教育史D.美术教学法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构成美术教学活动要素的是()。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设备D.教学成果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基本原则的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

C.选拔性原则D.审美性原则

19.教学目标的完整表述一般包括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实际主体、行为条件、行为标准,其中“行为主体”指的是()。

A.教师与学生B课程与教材C.教师D.学生

20.下列选项中,《校园风景写生》恰当的技能教学目标是()。

A.学会运用美术的手法塑造校园形象

B熟练掌握不同建筑的各种描绘方法

C.初步掌握风景写生以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D.认识校园内不同建筑的外形和结构特点

21.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一段的程序和方法是()。

A.讨论—观察—解释—评价

B描述—分析—思考—归纳

C.观察—分析—反思—归纳

D.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22.在肖像画创作教学时,某同学的作品构思不错,但人物主体偏小,下列选项中,教师合适的指导语言是()。

A.“不错,你的作品很完美!

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大了!

C.“不错,人物再突出一点”

D.“你画的人物太没气魄了”

23.朱老师上《风景写生》课时提出“寻找并发现身边的风景,绘画工具不限,完成形式不限。

”这一作业要求的主要意图是()。

A.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B.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作

C.有利于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

D.有利于教师的作业评定

24.王老师上《剪纸》单元课时,先在教室四周贴满剪纸作品,这种教学策略属于()。

A.美化环境B.教学评价C.组织教学D.情境创设

25.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属于()。

A.教师的甄别性评价B.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C.教师的自我性评价D.学生的终结性评价

26.美术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发展

C.选拔美术人才

D.检测学习进度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7.如图8,用线勾勒出图片中人物的大体形象(不能蒙图描摹)。

并写出作品名称,原作现存地点。

28.依据《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评价建议”,以《静物写生》一课为例,列学三个教学评价建议。

29.以鉴赏课《品析油画:

<父亲>》为例,列举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三种方法。

30.简述高中招贴设计作业评价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案例

周老师上抽象绘画课,在进入到艺术实践环节时,看到小明同学画得很慢,完成作业似有困难,于是拿过画笔,在小明的画纸上横涂竖抹,很快就把画面铺满,一幅色彩飞扬的画呈现在小明面前。

然后他对小明说:

“你看哪些地方还需要补充和修改,你自己来完成吧。

”直到下课交作业,小明也没再画上一笔。

问题:

(1)请分析周老师教学言行中的问题。

(10分)

(2)遇到小明这种情况,作为美术教师,你应该怎么做?

(10分)

32.案例

胡老师在完成“书法”模块教学后,举办了一个主题为“书写传统”的学生作品展览会,他要求学生将创作构思写在作品简介上,同时,他还举办了一个座谈会,邀请其他学科老师、家长代表和学生参加“我爱书法”的座谈会,大家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问题:

(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你觉得胡老师的这次教学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10分)

(2)你觉的胡老师用了哪些评价建议。

(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30分)

33.根据课题写一篇教案。

请根据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一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

1.请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科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至少设计三个课堂提问。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

1.A2.A3.D4.A5.B6.B7.C8.B9.B10.[略]

11.C12.D13.A14.B15.B16.B17.D18.C19.D20.C21.D

22.C23.B24.D25.B26.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27.

图8中的作品为重庆大足石刻中的代表作品《养鸡女》。

28.

(1)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可以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

在《静物写生》这节课的新授环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拿出自己收集来的生活中的物品并讨论物体的外形、结构、特征等问题,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在本课的实践展评环节,组织学生展示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可从物体的形态、线条的疏密、穿插、遮挡关系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总结评价。

(3)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静物写生》作品放置在美术学习档案袋中,包括构想草图、自我反思、他人的评价等,以此来记录学生整个美术成长过程。

29.

(1)情景法。

在本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播放视频《一路走来的父亲》,请学生仔细观看并思考:

画家经历了很多坎坷创作了这幅作品,是通过什么样的形象感动了整个中国?

(满脸皱纹的农民形象),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揭示课题《父亲》。

(2)提问法。

在本课课堂新授环节,教师可以出示罗中立《父亲》的初稿,并提问:

左耳之上是没有圆珠笔的,但在最后定稿时为什么进行了修改?

以此来让学生深度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兴趣定位与展示法。

在本课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举办以“父亲”为主题的诗文会,将美术学科特色与语文学科素养相结合,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对美术学科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30.

评价高中招贴设计作业时,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1)清楚简明。

越是简明的招贴,主题越突出,焦点越集中,直截了当,使观者易于记忆与识别并容易回想。

(2)新奇独特。

“新奇”的招贴可以在“瞬间”发挥传达作用,体现招贴设计传达的独特性。

在设计时应突出个性,切忌面面俱到。

(3)熟悉易懂。

招贴设计要求直率,通俗易懂,避免故弄玄虚,应选择观众熟悉易懂的形象或语言,使观众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以达到更好的信息传达效果。

(4)幽默有趣。

招贴内容大多幽默有趣,让创意来自生活、紧贴生活,才能让受众产生共鸣。

三、案例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

(1)周老师在小明完成不了作业的情况下,没有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进行引导,而是用笔直接在小明的画纸上描涂,也没有给小明讲解这样画的原因及画的方式,所以小明并不知道作业应该怎么完成,也不知道如何补充更好。

导致小明上完这节课之后并没有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作为美术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使用多种工具、材料,帮助学生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理解艺术内涵,了解创作方法。

面对小明的情况,应该引导性的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帮助他来理解,激发他的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32.

(1)观点:

我认为胡老师的做法很合理。

理由:

①评价建议中提倡多主体评价。

胡老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构思写在“作品简介”上,是采用自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在学生完成作品后举办了有其他学科老师、家长代表和学生参加的座谈会,正体现了这一要求。

②评价建议中提出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

胡老师学生完成作品后举办学生作品展和座谈会正体现这一评价方式。

(2)指出胡老师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评价方法。

胡老师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自我评价方法。

胡老师请学生把自己的创作构思写在“作品简介”上,体现了这一评价方法。

②他人评价法。

胡老师举办有家长代表、其他学科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的座谈会,并请大家都发表自己的看法,正是采用他人评价法的方式进行评价。

③终结性评价。

胡老师在完成书法这一单元教学后,举办主题为“书写传统”的学生作品展进行总结,正体现了这一评价方法。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30分)

33.【参考答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综合材料雕塑对生活和雕塑的影响,并能运用生活废弃物品制作一个综合材料雕塑。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和实践,提高对雕塑的审美能力和对材料的实践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能够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手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综合材料雕塑的特点,并运用生活物品制作一个综合材料雕塑。

教学难点:

制作一个有创意、有内涵的综合材料雕塑。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室前面放置三个箱子,带学生玩“摸箱子”的游戏,学生通过触摸发现三个箱子中分别是牙刷、衣架和喷壶,引导学生今天将用他们带来的这些材料制作雕塑,进而引出本课《综合材料雕塑实践》。

(2)师生互动,讲授新知

①教师讲授综合材料雕塑的概念,并说明它是现代雕塑的一种。

②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关于雕塑的材料,说一说:

他们认为传统雕塑与现代雕塑有什么不同?

综合雕塑是如何拓宽雕塑空间的?

③教师用大屏幕出示不同的综合材料雕塑作品,让学生鉴赏并自主发言,说一说:

这些作品分别用了哪些材料?

塑造个什么样的形象?

作品传达了怎样的内涵?

(3)教师演示,讲解示范

教师先用大屏幕出示课前制作好的综合材料雕塑的作品(多角度展示),然后详细讲解设计思路及制作步骤:

①根据材料,设计草图;

②分割材料;

③按草图重新组合分割材料;

④将组合好部分拼成作品。

(4)学生实践,展示评价

①让学生自选废弃生活日用品设计制作一个综合材料雕塑作品,教师巡视指导。

②教师带学生举办“雕塑展览会”,让学生自主展示作品,并自我简要介绍创意设计的来源及作品的内涵,其他同学作为评委评价,最后教师总结点评。

(5)总结本课,布置作业

①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总结本课所学知识。

②课后让学生收集感兴趣的雕塑作品图片,下节课与同学一起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