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11031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汇总.docx

《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汇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汇总.docx

湖北汉川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汇总

湖北大冶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

 

1、规划背景

大冶市于1994年创建了大冶开发区,2005年12月该区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7年7月大冶市委、市政府为了适应全市经济转型战略需要,将大冶开发区和罗桥街办合并,组建新的大冶开发区,总行政管辖面积75.15km2。

辖33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万人,城区人口4.1万人,外来人口2万人。

根据大冶市城区总体规划(2008年修编),规划开发区面积27.16km2,规划区位于城区西北部,东隔武九铁路与城北新区和黄石火车站相邻,西临大广高速,北隔高速连接线与黄石市下陆区相连(见附图2)。

开发区包括:

城西北新区、劲牌工业园和罗桥工业园。

现有人口2万余人,企业98家(其中上规模的25家),事业单位7家。

规划工业总产值预计2020年达到572亿元。

2、规划的主要目标

大冶经济开发区由城西北新区、劲牌工业园和罗桥工业园组成。

(1)城西北新区,面积19.51km2,含东部工业组团、北部工业组团和西部工业组团三个工业组团:

①东部工业组团:

为城西北工业园区的起步区,适宜布局的产业有食品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对环境污染小的一类工业,高科技产业也适合在这个组团布局。

②北部工业组团:

本区位于大冶市中心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适于发展有一定污染的重工业,规划本区发展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新型建材、铜深加工等产业。

③西部工业组团:

该组团是工业园区远期发展的用地范围,适合利用大冶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加工工业。

同时,也可利用大冶邻近大中城市,发展两头在外的加工工业。

(2)劲牌工业园。

面积3.47km2,有五个功能片:

①城西北片:

以行政办公、一类工业为主;

②城东北片:

以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居住用地为主;

③城西南片:

以行政办公、科技工业园、居住用地为主;

④城东南片:

以体育、居住用地为主;

⑤滨湖片:

以滨湖绿地为主。

(3)罗桥工业园。

面积4.18km2,有五个功能区,即:

工业区、综合区、公共服务区、生态休闲区、物流仓储区。

大冶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目标是:

成为大冶市产业结构调整基地,大冶市经济腾飞的发动机,鄂东地区及湖北省重要的食品、建材工业基地。

重点发展食品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新型建材、铜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主导产业,同步发展现代服务业。

3、园区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

评价范围各监测点环境空气评价因子SO2、TSP、NO2浓度值均未出现超标情况,各污染物标准指数均小于1,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地表水:

评价范围内纳污水体大冶湖内湖和三里七湖各监测断面上,各监测污染物部分指标现状监测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不能满足Ⅲ类水体功能要求。

(3)地下水:

评价范围内的地下水检测指标中氨氮稍微超标环境质量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4)声环境:

工业园区声环境基本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城区及居民区的声环境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2类区标准;主要交通干道由于过往车辆较多有一定超标外,其余均能满足《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4a类区标准。

4、开发区开发现状

大冶经济开发区濒临长江,是长江出的冲积平原。

1994年1月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05年12月被湖北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开发区。

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历经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三个发展阶段。

2007年7月,为了适应大冶市经济转型战略需要,将开发区与罗桥街办合并,成为现在的大冶经济开发区。

目前,城西北新区基础设施正在加快推进。

七条道路总长34km2,路基已经全线贯通,正在垫层硬化,构成了园区“三纵四横”道路骨架。

一座11万伏变电站已启动建设。

铁金港清淤工程开工清淤。

园区污水处理厂规划选址已经落实,正在规划设计。

集中还建的滨湖小区也动工建设。

目前大冶开发区(园区)98家主要工业企业,其中大型工业项目38个,已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企业为76家,达77.55%;已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项目验收的企业为21家,通过率21.42%。

近年来大冶开发区在巩固、扩大原有的工业基础上,大抓招商引资,突出工业园建设,放手发展民营企业,陆续引进项目61个,其中工业项目28个,投资额高达35.5亿元。

在谈项目34个,实际利用外资10.9亿元。

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湖北高科电子(富康)配套产业园,总投资10亿元,引进项目20个左右,主要涵盖电子装联、IC设计等信息产业,目前已落户开工。

投资1.1亿元的东贝铸造、投资8000万元的斯瑞尔换热器项目一期工程,其他还有华兴玻璃三期工程、正明铝业、群力机械、众鑫铜业等项目已经动工建设。

立峰纺织工业园、北京电子工业园也将陆续入园。

经过多年的经营,大冶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劲牌有限公司和湖北鑫冶益寿绿色保健食品等企业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以登峰换热器公司等的机械电子产业、以宏晨纺织等的纺织服装产业、以力康药业、北京美联胚胎生物技术等的医药生物产业、以金生电工和金桥铜业等的铜才加工产业、以华夏装饰材料以及华兴玻璃等为主的建筑建材产业,和以引进光纤技术产业、光纤通信产业等新型产业发展格局。

5、开发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大冶市开发区大多数开发建设较早,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也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1)工业园区规划布局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供水、供汽设施,各种与中心城区的配套管网建设,统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存在滞后现象,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未能实现同步发展,由此出现了纳污水体大冶湖内湖(包括红星湖在内)的水质达不到Ⅲ类水体功能;同时又由于受黄石下陆等区域的废水源源不断的进入大冶湖重要子湖三里七湖,致使开发区内的铁金港河道水质恶劣,河道严重淤积,三里七湖水质大部分水域水质劣Ⅴ类。

上述污染由此导致了原取水源为三里七湖的官山水厂,取水源区水域为尹家湖的富家山水厂失去了饮用水源的功能而改为了加压站。

(2)由于受黄石下陆等区域的废水中的悬浮物大量涌入沉淀,致使湖边周围成了湿地,湖面以及湖容大大缩小,影响了蓄洪防洪功能,也将影响城区总规中的湿地公园保护区。

由于受沿湖冶炼行业污染的影响,大冶湖、三里七湖和铁金港底泥中重金属偏高也是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3)近年来开发区外马叫组团内原有冶炼企业污染严重,对中心城区以及开发区的大气污染日趋加重,导致了区域空气质量恶化。

(4)至今还没有制定开发区区域内环境功能区和控制目标。

6、环境影响预测

6.1预测污染物排放量

(1)废水:

园区建成后废水产生量情况:

2010年及2020年废水产生量分别为1326.78万m3/a及3109.82万m3/a。

COD:

2010年及2020年排放总量约为663.39t/a、1554.91t/a。

氨氮:

2010年及2020年排放总量约为66.34t/a、155.49t/a。

(2)废气:

园区建成后考虑了每年3.5%减排比例因素,主要大气污染物2010年及2020年排放量分别是:

SO2为1130.37t/a、1130.58t/a;NOX为1820.37t/a、1898.21t/a;烟粉尘为138.97t/a、142.91t/a。

(3)固废:

园区建成后固体废物产量情况:

2010年及2020年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为110.95万t/a、330.06万t/a。

6.2环境影响预测

(1)环境空气

水平年各种污染物浓度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污染物排放对园区内以及园区外环境敏感点的小时、日均浓度和长期平均浓度的贡献值均很小,对区域环境影响甚微。

环境空气质量满足二级标准要求,环境可以接受。

(2)水环境

主要是NH3-N对大冶湖水质影响比较大,其中:

近期(2010年):

NH3-N超标范围约为1020m(纵向)×50m(横向)岸边污染带。

远期(2020年):

NH3-N超标范围约为4110(纵向)×230m(横向)岸边污染带。

因此污水处理厂应严格控制NH3-N的排放浓度,尽量将对大冶湖的影响降到最低。

(3)噪声影响

开发区建成营运后,噪声来源工业设备噪声、交通噪声,在加强声环境规范化管理、工业噪声源以及交通源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各功能区的环境噪声可以满足城市区域噪声控制标准的要求。

(4)固体废物

目前,生活垃圾处理场和大冶市危险废物处置场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在“十一五”期间以上设施建成后,园区的生活垃圾将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运往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园区工业废渣除综合利用外,剩余部分进入工业固废处理场;危险废物则由专用运输车辆统一送往位于咸安区的湖北省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妥善处置,医废则送至黄石市医废处置中心。

采取以上措施后,园区产生的固体废物对区域环境影响有限。

(5)生态环境影响

开发区的建设将该区域由农业生态景观或城乡结合地带的生态景观,转变成现代城市生态景观,土地功能,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都随之而变化。

开发区的建设减少耕地面积,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被征用土地农民生活,在合适调配、加强引导、适当补助基础上不会产生质的变化。

开发区建成后总的景观效益将有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

7、环境影响减缓对策与措施

(1)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与对策

针对工业园区水环境特点,提出了点源治理、面源控制等的相关污染控制措施,并遵循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了中水回用相关措施。

截污工程实施后,铁金港将成为园区内的绿水水道和亲水河道,增加了游览景观和生态功能;大冶湖内湖的水质也可逐步得到改善,恢复其原有的水质功能。

其中:

尹家湖达到饮用水质、红星湖和三里七湖也可达到Ⅲ类水质功能。

通过清淤和湿地构造,三里七湖有望成为大冶市城区内的风景游览水体。

(2)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与对策

针对工业大气污染源,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提倡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强化污染源治理,防止新污染源产生;加强工业企业废气排放末端治理措施;实施总量控制等措施。

对生活污染源提出了提高工业园区燃气气化率;加强饮食娱乐服务行业管理,减轻油烟污染等措施。

对交通和地面扬尘污染控制提出了加强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治理;加强机动车尾气综合治理;合理布置绿化区域,扩大绿化面积等对策措施。

措施实施后,园区内的空气质量基本上可保持在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3)噪声影响减缓措施与对策

提出了完善道路两侧绿化隔离带,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等交通噪声综合整治的措施。

对于工业噪声综合整治,提出了合理布局、控制噪声源、加强管理等措施。

此外,还分别对施工噪声、社会噪声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实施后,也基本上维持现有的声环境状态。

(4)固体废物处置与管理

针对工业园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工业固废、建筑垃圾等提出了管理要求和方式,并提出了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相关要求和实施方案,以利于工业园区在后续的招商引资、环境管理工作的进行。

(5)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提出了工业园区绿地系统建设、生态廊道建设和工业园区周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内容。

工业园区绿地系统建设包括绿化确定、绿化树种选择、绿地布局、景观美化;生态廊道建设包括城市道路绿廊建设、工业区生态建设。

(6)管理制度与监测体系建设

①设置环境办公室;

②建立工业园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

③环境风险管理;

④制定环境监测计划;

⑤制定跟踪评价和环境监测计划;

(7)征地拆迁

按工业园区发展需要拆迁工业园区工业区内的居民中,搬至还建村或在所在行政村还建。

拆迁补偿经费由大冶市人民政府负责到位,实施分期拆迁,按土地面积、果木种植树、房屋面积等实施货币补偿,并建设大型标准化社区以及还建村,并由政府提供搬迁费及相关就业安置。

8、总量控制

开发区污染物总量建议指标统计表单位:

t/a

项目

COD(t/a)

NH3-N(t/a)

SO2(t/a)

烟尘(t/a)

建议值

1800

180

2000

500

9、规划的合理性

园区规划结构一区三园的布局来看,城西北有东部、西部、北部三大功能组团组成,形成“一心、二带、三区、四轴、七园”的品字形规划结构。

开发区结合大冶市产业结构调整,充分考虑互补大冶城区产业的发展,其规划大冶市城区的主要工业园区,是大冶地域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是以发展电子信息、机电制造、服装等为主导工业的现代化新城区。

开发区已有的城北新区和罗桥工业园的基本工业布局也是基本上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大冶市一区三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属于大冶市城区总体规划的用地范畴,其在土地规划以《大冶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文件,规划用地范、用地性质均按《大冶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修编)》确定,符合《大冶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大冶经济开发区规划结合大冶市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的城市功能完善的要求,从整体发展上完善交通设施、现代化工业基地的建设、邻近区域性经济连动。

加大园区内道路、供电、给排水、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园区内发展环境;将园区建设成为主导产业具有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结构合理、产业集聚、循环发展程度高、生态环境质量好的全省一流的现代化工业新区。

其符合《大冶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要求。

大冶经济开发区规划方案环境保护规划是对《大冶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具体细化和落实,其符合《大冶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相关要求,但其应在清洁生产方面规划措施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10、规划调整对策与建议

10.1对策

(1)应在城西北新区南部靠近中心城区地块严格控以大气污染为主的项目,主要发展互补中心城区的其它类型的工业项目;罗桥工业园区应尽快对以水污染为主的项目进行搬迁或转产,并严格控制水污染为主的项目入该工业园区。

(2)在罗桥部工业园及北部工业园区内的居住用地、商服设施用地及村民用地应改变其用地性质,鉴于工业园区公共绿地面积较少的情况,调整为绿化用地。

(3)在城西北新区及罗桥工业园内的教育民用地应改变其用地性质,鉴于工业园区公共绿地面积较少的情况,调整为绿化用地。

10.2建议

(1)加强园区公共绿化用地的建设,努力建成生态工业园。

尽快落实开发区建设用地的批复。

(2)园区内所有有污水应经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由城市污水管网收集集中后排入规划在城西北污水处理厂和城南污水处理厂一并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大冶湖。

(3)对于城西北污水处理厂远期处理规模要进行科学论证,建议不接纳黄石市铁山区和下陆区的污水量(改排长江),同时要求工业园内企业工业废水自行处理,达标排放、增加循环水量以减少排放量。

园区尾水排入容量有限的大冶湖内湖则要考虑最佳的排水方案。

排污口排放要考虑科学合理的位置,要有利于扩散自净能力,有利于减少污染面积,有利于水体的敞开流动以及泄洪排涝。

同时建议初期雨水也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4)加快黄石市垃圾发电厂工程建设和牛角山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以满足园区固废填埋和处置的需要。

(5)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和高耗水项目的进入;进入园区发展的项目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须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

提高园区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水平,建议大冶市城投公司考虑中水回用的方案。

(6)建议城南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也采取A2/O,尾水也要执行一级A的排放标准。

同时,城西北和城南两个污水处理厂还要考虑脱磷工艺,以保证大冶湖内湖不发生富营养化。

(7)大冶经济开发区内现有企业及拟入园项目不再下达水污染物总量指标,仅要求各企业厂区废水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

(8)根据《饮用水水源地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相关要求,建议在水源地保护区陆域设置纵深为200m的卫生防护带,对此范围内的水污染源进行拆迁。

(9)在沿三里七湖、尹家湖以及红星湖设置陆域10m岸边防护带,并需沿湖置截洪沟。

11、困难与不确定性

社会发展水平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与之相对应的环境污染、资源承载力也将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发生变化。

对于大冶经济开发区而言,可能出现工业产业规模和产品内容的调整,出现不同的环境影响方向发展。

此次环评中污染源的估算与大冶经济开发区将来实际开发中产生的污染源数量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黄石市、大冶市相关部门和机构制订了城市污染物综合治理规划,以期达到期望的环境目标。

规划大冶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到最后达到相应的规模是一个较长期的行为,今后的环境要求与目前的污染控制指标需要有一个再适应的过程。

如果现有的污染治理措施和资金不确定,实现规划环境目标可能存在难度。

本报告在分析工业园对地表水环境和环境空气的影响中,采用了模式预测方法。

但基于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参数选择的不确定性,很难有非常准确的预测结果,这是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都会遇到的问题,但一般而言,这种环境预测的不确定性不会影响到评价结论的可靠性,还需要在工业园建成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评价,以及时对发现的偏差进行纠正。

12、总体评价结论

大冶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建设,有利于大冶市优化市场和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开发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本评价的分析认为:

在园区开发建设和日常运作管理中,如能切落实本评价提出的有关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则可将不利的环境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大冶经济开发区按拟规划方案实施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