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980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docx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docx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

 

历届高考历史试题经典回顾

 

(四)高考扫描

1、(2002·上海)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

2、(2000·全国)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与后来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的是

A.废除丞相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八股取士D.地方设“三司”

3、(2000·上海)与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似的明朝中央机构是

A.按察使B.都察院C.大理寺D.锦衣卫

4、1999·全国)明朝科举考试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命题,五经是

A.《诗》《书》《礼》《论语》《春秋》B.《春秋》《易》《论语》《书》《诗》

C.《易》《诗》《书》《孟子》《礼》D.《诗》《书》《礼》《易》《春秋》

5、(2003·春季)明清实行八股取士的主要后果是

A.统治者大兴文字狱B.儒家思想统治得到强化

C.官僚机构更加臃肿D.提高了官僚从政能力

6、(2001·春季)明代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B.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7、(2000·吉、浙、江文综)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的原因是,该地区

A.盛产棉花B.交通便利,便于外地棉花运人

C.出现了机器纺织业D.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纺织业生产

8、(1999·广东)明朝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主要是由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实行“一条鞭法”C.海外贸易的发展D.出现雇佣关系

9、(1998·上海)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A.废除了人头税B.以田亩数计征C.赋税折银征收D.按照资产交纳

10、(2001·全国)清朝“摊丁人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

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B.土地利用率提高

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11、(2001·春季)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

12、(1996·全国)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人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调整生产关系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加强经济掠夺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3、(1995·全国)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B.田赋和丁税均收白银

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14、(2002·广东)下列关于乌里雅苏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明朝省级行政区②清朝五个将军辖区之一③管辖范围包括河套地区④当地居民以蒙古族为主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5、(2000·春季)下列事件发生在顺治年间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B.册封五世班禅C.土尔扈特部回归D.册封五世达赖

16、(2000·上海)“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三藩之乱”所造成的直接社会后果,相似点是

A.封建王朝走向衰落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地方出现割据势力D.生产破坏人民遭殃

17、(2002·上海)元朝和清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而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设置行政机构B.抵御外国入侵C.实行改土归流D.册封宗教领袖

18、(2002·上海)下列东西方交流的史实,按时间顺序发生在最后的是

A.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到达西亚和非洲

B.以“兰学”为名的西方科学知识传人日本

C.《马可·波罗行纪》介绍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

D.中国“四大发明”经阿拉伯商人传人西方

19、(1997·上海)明朝郑和率船队下西洋,最远到达

①波斯湾②红海沿岸③非洲东海岸④非洲最南端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95·上海)在下列战事中,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是

A.楚汉战争B.昆阳之战C.萨尔浒之战D.雅克萨之战

21、(2003·上海)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B.中华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

22、(2001·上海)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23、(2001·上海)祖国医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下列人物按他们所处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张仲景扁鹊孙思邈李时珍B.孙思邀扁鹊张仲景李时珍

C.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D.扁鹊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

24、(2000·广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学巨著是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农政全书》

25、(1997·上海)下列四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

A.《史记·食货志》B.《梦溪笔谈》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

26、(2002·广东)下列人物,翻译过西方科学著作的是

A.黄宗羲B.王夫之C.徐光启D.宋应星

27、(2000·广东)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①生活在明末清初②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④受到文字狱迫害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28、(1999·上海)中国皇帝最早知道世界五大洲地理位置的时期在

A.宋末元初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清末时期

29、(2003·江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

“世间人睁眼现见,论英雄钱是好汉。

有了他诸般趁意,没有他寸步也难。

……人为铜钱,游遍世间。

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材料二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唯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

材料三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楫反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别逐末者归农矣。

——《蒹葭堂杂著摘抄》

材料四“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王夫之《黄书》

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怎样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

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30、(1994·全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年份

全国耕地面积

全国人口

全国征收的麦米豆谷

洪武14年(1381)

3667715顷

59873305口

26105251石

洪武26年(1393)

8507623顷

60545812口

32789700石

净增数

4839908顷

672507口

6684549石

注:

洪武是明大祖的年号

——《明太祖实录》《明史》

材料二元季丧乱,版籍多亡,田赋无准。

明太祖即帝位,遣周铸等百六十四人,核浙西田亩,定其赋税。

复命户部核实天下土田。

而两浙富民畏避徭役,大率以田产寄他户,谓之铁脚诡……又以中原田多芜,命省臣议,计口授田……北方近城地多不治,召民耕,人给五十亩,蔬地二亩,免租三年。

——《明史·食货志》

材料三国初兵荒之后,民无定居,耕稼尽废,粮饷匮乏。

初命诸将屯兵于龙江等处,后设各卫所,创设屯田,以都司统摄……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

——《明会典》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找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3)对上述现象应如何认识?

31、(1997·全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牟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令若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吏,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

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扶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李文治蝙《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

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32、(1997·上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怎样产生的?

造成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33、(2001·上海)清朝建立以前,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收税的依据由以人丁为主转向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从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在什么朝代?

简述产生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34、(2000·上海)江泽民同志指出:

“中国古代科技有过辉煌的成果,但也有不足。

”试以明末清初为例,概述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

与同时期的西欧相比有何不足之处?

并扼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35、(1998·全国)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

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36、(2001·春季)东晋南朝、隋唐、明清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37、(2001·上海)18世纪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曾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

然而,此后的百余年间,知识界却出现了逃避现实、万马齐喑的局面。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请指出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后果。

38、(2000·全国)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取无名宝物不可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计算)。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在目的与性质、历史影响方面的差异,分析明清时期我国远洋航海事业与西方相比从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2、B3、B4、D5、B6、C7、A8、A9、C10、C11、D

12、A13、C14、C15、D16、D17、A18、B19、C20、D21、A

22、A23、C24、B25、D26、C27、C28、C

29、拜金、重商和倡奢。

冲击传统等级观念,刺激商品经济发展;助长统治阶级的腐朽倾向(或激化阶级矛盾)。

30、

(1)明太祖统治时期,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

(2)调查全国土地,清查地主隐瞒的土地;奖励开荒;军队屯田。

(3)明太祖调整统治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这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他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封建统治。

31、

(1)重本抑末。

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安。

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2)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同手工业晶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发展也是不利的。

32、条件、过程:

①农业、手工业生产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粮食、棉花等投人市场,成为商品;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②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带手工业者分化为机户和机工;机户出资,开设“机房”,剥削机工,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出现了。

缓慢原因:

①地主阶级残酷剥削,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

②封建地租很重,地主、商人剥削的钱财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

③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控制外贸;国内关卡林立,对商品征收重税。

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3、明朝。

原因:

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制度。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

影响:

促进了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产品商品化。

总结出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1)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与发展。

(2)中华现代各民族已基本形成,且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

(3)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34、成就:

明末,我国在科学技术上出现了几部科学著作,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或答与人合译《几何原本》)、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清初,在天文历法、数学上有贡献,如王锡阐对中西天文历法的研究和创造发明,梅文鼎对我国古代历法和数学的整理和阐发、对西方科学的研究和介绍,说明当时我国在科技的某些方面仍走在世界前列。

(以上7点任答5点给5分)。

不足:

西欧出现科学社团(或中国没有形成科学家群体组织),西欧建立了物理、化学学科体系(中国没有建立起新的学科体系,或答中国的科技著作大都是总结性的)。

原因:

科学技术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占主导的是科举制度(或答八股取士,文网严密)。

封建专制加强。

闭关自守政策推行(或答中西文化交流中断也可)。

(若概括为缺乏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和机制可加1~2分)

35、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佳作;戏曲丰富多彩,《牡丹亭》等名剧先后问世,地方戏曲繁荣,京剧形成。

吴派画家、扬州八怪开创了一代新的画风。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揭露封建制度、要求个性解放的特征。

明朝时,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分别写成了《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三部科技著作,以后科技方面就没有重大的进展和创新。

其特征是总结传统科学技术,开始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另一方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

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6、东晋南朝士族依靠家世门第,世代把持重要官职;隋唐实行科举制;明清规定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八股取士。

东晋南朝士族腐朽衰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隋唐时期庶族地主兴起,通过科举选官扩大统治基础、打破土族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文化教育发展。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实行文化专制,引导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培养皇帝忠顺的奴仆,严重影响科学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37、原因:

清朝文字狱(或文网严密)。

后果:

禁锢了思想;阻碍了学术的发展;使社会闭塞,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如答中西文化交往断绝,乾嘉考证一枝独秀等也可各给1分)

38、目的与性质: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市场贸易,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

历史影响: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西方远航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原因:

明朝贡赐贸易“倍偿其价”,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清闭关自守,实行海禁,航海业每况愈下,西方为资本原始积累所驱使,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