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464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

屏蔽泵检修规程

屏蔽泵检修规程

1.总则

本内容适用于输送一般化工介质屏蔽泵的维护和检修。

2.完好标准

2、1零部件要求

2、1、1零部件尺寸公差要求,精度及材质的选择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1、2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表灵敏可靠并定期校验。

2、1、3主机完整、安全护罩齐全、基础牢固、泵座地脚螺栓紧固良好并且要求齐全。

2、1、4泵进出口管路、止逆阀、调节阀以及润滑冷却系统要求安装合理并且保持完好。

2、2运行状况

2、2、1泵的压力头流量平稳,能达到铭牌出力的90%以上或符合设计工况要求。

2、2、2润滑冷却系统畅通运转良好,轴承监测器、液位计等完整且指示准确。

2、2、3运行平稳,无异声,轴窜量和振动量以及密封的泄漏量符合规定要求。

2、2、4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工况要求

2.3技术资料

2、3、1检修、验收、运行、设备缺陷记录准确齐全。

2、3、2安装使用说明书及易损配件图纸齐全。

2、3、3设备档案记录内容准确,齐全。

2、4设备及其环境

2、4、1设备外壳防腐和保温设施完好齐全。

2、4、2设备表面无油垢、积尘、杂物。

2、4、3密封泄漏应符合技术文件规定要求。

3、设备的维护

3、1日常维护

3、1、1定时检查电机的电流、电压、温度及泵的进出口压力,流量是否符合运行工况要求

3、1、2检查轴承监测器指示是否处在安全区域内工作;运转是否有异常响声和振动

3、1、3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

3、1、4检查密封处泄漏量

3、1、5检查泵的各部分温度,应特别注意循环液进、出的温度变化情况

3、1、6冷却水系统的流量和温度是否正常;

3、1、7带机械密封的泵应检查循环液的量是否足够,一般泄漏量小于3ml/h时为正常。

3、1、8备用泵的日常维护

a、保证润滑冷却系统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b、作好备用前系统过滤器清理保养工作.

c、室外泵冬季停车应采取保温措施,长时间停车必须将泵内的物料和冷却水系统的非流动水全放掉,以免冻裂泵壳或腐蚀泵体。

3、2定期维护

3、2、1定期检查各运转部件的运转情况和拆检系统过滤器.

3、2、2定期检查清洗冷却系统和泵冷却夹套.

3、2、3定期校核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表等监测元件

4、设备的检修

4、1检修周期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检修周期

不定期

6个月

12-18个月

4、1、1中修

a、检查轴承监测器是否完好;

b、检查各部位联接螺栓紧固情况并消除泄漏点;

c、检查与清扫冷却水系统,保证畅通;

d、检查机封密封液冷却装置

e、检修或更换出口阀和止逆装置

f.检查、清理系统中的过滤器;

g.检查循环系统中针形阀的密封状态和调节是否灵活。

4、1、2大修

a、包括中修内容

b、检查轴承、轴套和推力盘的磨损情况;

c、检查定子、转子、壳体和轴的磨损和腐蚀情况,必要时对转子和定子做无损检测;

d、全面检查电气接点和泵的绝缘情况,检查定子与转子的电气性能;

e、测量转子的径向圆跳动值,必要时对转子部件做动平衡校验;

f、清洗、检查冷却器及夹套,涂防锈漆和更换密封圈;

g、若带机械密封的屏蔽泵,应检修或更换机械密封;

h、清洗叶轮和泵壳内腔,检查叶轮、辅助叶轮的磨损和腐蚀情况,测量口环间隙;

i、检查其它各零部件的磨损和腐蚀情况。

j、校验压力表和流量计,轴承监测器。

4.2设备的检修

4.2.1拆卸前的准备

a.检查检修前设备运行技术状况和监测记录,分析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制定详尽的检修技术方案;

b.熟悉设计图样和技术资料;

c.备齐检修所需的工卡量具;

d.核实检修所需更换的部件符合设计要求;

e.按规定进行断电、排空、置换等工艺处理完毕,具备检修条件并办理安全检修证后,交付检修;

f.其它检修施工安全方面的未尽事项,应执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4.2.2拆卸与检查

a.卸下辅助配管和冷却器等附属部分,检查有无堵塞和腐蚀。

b.卸下中间连接体,检查联接螺栓的损坏情况及连接体的磨损情况。

c.测量间隙g值,g的含义(见图1)。

图l

1.固定螺栓;2.防松垫片;3.垫片;4.叶轮;

5.下部端盖或热屏;6.轴;7.调节垫圈,8.轴套

d.卸下叶轮与辅助叶轮,检查其磨损和磨蚀情况,并测量记录口环间隙。

e.卸下轴承监测器,检查其完好情况。

f.检测轴的轴向窜动值。

g.卸下前、后石墨轴承与轴承座,检查石墨轴承表面有无磨痕和损伤,并测量其内径和长度值,做好记录。

h.若带机械密封的泵,机械密封的拆卸与检查参照有关规定。

i.卸下转子,不许擦伤屏蔽套表面;检查定子和转子屏蔽套表面的磨痕和腐蚀情况;校核转子部件的跳动值,必要时对定子与转子做无损检测。

j.卸下轴套和推力盘,检查它们的表面磨损和腐蚀情况,测量轴套外径值。

k.检查叶轮与轴、键与轴、轴套与轴的配合尺寸。

4.2.3质量标准

a.屏蔽泵各部螺栓紧固力矩值(见表2)。

表2N·m

螺栓规格

碳钢

不锈钢

M6

l5

1O

M8

35

25

MlO

65

40

M12

75

50

M16

l50

150

b.石墨轴承

石墨轴承装入轴承座应保证周向能微移l0°左右。

本规程技术参数按电机座号分类,泵的功率范围与电机座号的对照见表3和表4。

表3kW

泵的额定功率

电机座号

泵的额定功率

电机座号

≤1.5

0.75~3

3.7~6.2

7.O~15.O

110

210

310

410

 

l5~25

30~45

55~110

5lO

6lO

710

表4kW

泵的额定功率

电机座号

泵的额定功率

电机座号

≤1.5

1.5~4.2

5.5~7.5

220

320

420

 

11~15

18.5~22

30~55

520

620

720

石墨轴承磨损极限和其它主要参数如图2和表5所示.

图2

l.轴;2.键;3.推力盘;4.石墨轴承;5.轴套

ФA.石墨轴承内径;ФB.轴套外径

表5mm

电机座号

ФA标准值

标准长度

长度磨损极限

ФA~ФB

110

Ф24(0~+0.021)

45

0.8

O.3

210

Ф28(0~+0.021)

50

O.8

O.4

220

310

Ф32(0~+0.025)

60

0.8

0.4

410

320

Ф38(0~+0.025)

70

0.8

0.4

510

420

Ф46(0~+0.025)

79

0.8

0.5

610

520

Ф58(0~+0.025)

114

1.O

0.5

710

620

Ф80(0~+0.10)

120

1.0

0.5

720

140

1.5

0.6

 

c.泵轴的轴向窜动量(见表6)。

表6mm

类别

电机座号

标准值

极限值

110

O.7~0.9

3.O

210

0.7~2.1

3.2

310220

O.7~2.1

3.2

410320

O.9~2.5

3.6

510420

1.1~2.9

4.O

610520

1.2~3.0

4.1

710620

1.4~3.4

4.5

带机械

密封

O.4~0.6

1.00

d.关于g值的标准。

叶轮分类号与直径大小相应对照(见表7)。

表7㎜

叶轮代号

叶轮直径

叶轮代号

叶轮直径

J

φ80

Zc

φ210

Ja

φ100

Ze

φ220

R

φ125

Zd

φ235

Za

φ150

U

φ250

S

Zb

φ160

φ185

P

V

φ280

φ315

T

φ200

W

φ350

g的标准值(见表8)。

表8mm

电机座号

叶轮代号

g标准值

110

R

4

210

R.S.Ja.Za.J

4

T.Zb

4.2

310

220

R.S.Ja.Za.J

4

T.Zb

4.2

U.Zc.Zd.Ze

4.7

410

320

R.S.Ja.Za.J

4.2

T.Zb

4.5

U.Zc.Zd.Ze

5

V.P

6

5l0

420

S

4.4

T.Zb

4.6

V.Zc.Zd.Ze

5

V.P

6

610

520

S

4.4

T.Zb

4.8

U.Zc.Zd.Ze

5

V.P

6

710

620

T.Zb

4.8

U.P

5.4

V.W

6.4

e.叶轮口环与蜗壳的配合间隙(见表9)

表9mm

叶轮口环直径

间隙值

极限值

<100

O.4~0.6

1.3

≥l00

O.6~1.00

1.5

f.轴套、推力盘的表面磨损伤痕深度若超过0.20mm时应换新。

g.叶轮与轴的配合一般采用H7/js6配合。

h.轴套与轴的配合,一般选用H7/k6的配合。

i.键与轴的配合尺寸(见表10)。

表10mm

轴径

40~70

70~1lO

110~230

过盈量

O.009~O.012

O.01l~O.0l5

0.Ol2~0.017

j.叶轮、转子的动平衡试验,精度必须达到G6.3;叶轮的平衡重允许值(见表11)。

表11mm

叶轮外径㎜

≤200

201~300

301~400

401~500

不平衡重g

2

3

6

8

k.叶轮口环与轴套的径向跳动值允许范围(见表12).

表12㎜

叶轮直径

叶轮口环径向跳动

轴套径向跳动值

≤50

≤O.05

≤0.04

50~120

0.05~O.07

O.04~0.05

120~260

0.06~O.08

0.05~O.08

280~500

0.07~0.09

O.06~0.07

500~800

O.09~O.13

l.振动及表面温度

泵体振动值应小于30um;

普通型泵的轴承部位表面温度不得大于80℃。

m.检修注意事项:

设备在进行维护检修时具体工艺参数要以设备出厂时随机技术资料为准,未规定部分可参考本资料.

5.常见故障与处理

5.1常见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办法

泵无法起动

 

电源缺相

检查接线

绝缘不良

检查绝缘电阻值并干燥电机

转子卡住

拆卸检查轴承是否烧坏和转子组件有无触碰

达不到规定流量值

 

叶轮腐蚀或磨损

检修或更换叶轮

异物混入

检查管道系统及过滤器清除堵塞

旋转方向不正确

变更电源接线确认转向

产生气蚀引起

重新排气.消除起因

叶轮被堵塞

清扫,排除堵塞

排出管道阻力损失过大

检查排出侧管道系统是否正常

吸入侧有空气混入

消除起因

扬程达不到规定值

 

叶轮损坏

检修或更换叶轮

流量过大

调整排出阀开度使流量达到规定值

异物混入

检查管道系统及过滤器清除堵塞

旋转方向不正确

变更电源接线并确认转向

管道阻力损失过大

消除起因

气蚀

消除气蚀起因

叶轮被堵塞

清扫,排除堵塞

吸入侧有空气混入

消除起因

电动机电流过载

 

绝缘不良

检查绝缘电阻值并干燥电机内部

叶轮和壳体接触

检查各有关部件,清除起因

转子卡住

检查轴承是否烧坏或各部件的配合是否正常

轴向推力平衡不良

消除起因

异物混入

检查管道系统及过滤器清除堵塞

工艺技术指标不符

重新调整

泵过热

 

绝缘不良

检瓷绝缘电阻值并干燥电机内部

叶轮与壳体或转子与定子接触

重新检修.消除超因

轴向推力平衡不良

消除不平衡因素

旋转方向不正确

变更电源接线确认转向

工艺技术指标不符

重新调整

循环冷却.润滑系统阻塞

检查清扫过滤器及管路

断流运转或流量过少

重新调整流量消除起因

夹套热交换器的冷却水不足

清扫除垢或调整水流量

气蚀

消除气蚀原因

异常振动或噪音

 

轴承磨损

更换轴承

轴套腐蚀或磨损

更换轴套

叶轮与壳体触碰

重新调整装配

轴向推力平衡不良

消除不平衡因素

轴弯曲

校正或更新

管道系统的振动冲击

检查管道系统.消除起因

气蚀

消除气蚀起因

异物混入

检查管道系统及粗滤器清除堵塞

吸入侧有空气混入

消除起因

轴承损坏

 

轴套腐蚀或磨损

更换轴套、轴承

轴弯曲变形

校正更新

轴承磨损

更换轴承

断流运转或流量过少

调整流量并更换轴承

冷却水流量及润滑液流量不足

消除异常因素更换轴承

热动开关动作

 

热动开关不良

检查热动开关并调整处理

绝缘不良

检查绝缘状态并干燥电机内部

断流运转或流量过少

调整流量

夹套热交换器的冷却水

不足

清扫除垢或调整水流量

吸入侧有空气混入,润滑液不足

消漏和补充润滑液

轴承监测器失常

 

轴承磨损

更换轴承

轴套腐蚀或磨损,叶轮腐

蚀或磨损,屏蔽套损坏

更换轴套

修理或更换叶轮修理或更换转子或定子的组件、修复屏蔽套

工艺技术指标不符

调整到规定指标

5.2生产中最常见故障处理

5.2.1屏蔽泵转子抱死,无法启动

原因分析:

a.屏蔽套选材不理想,因介质腐蚀造成穿孔,介质与转子或定子内部材料发生反应造成转子、定子配合间隙发生改变或定子绝缘被破坏,无法启动.此故障多发于设备投用初期或工艺物料发生异常变化一段时间内。

解决方法:

重新选用适宜的屏蔽套材料,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5.2.2轴承异常损坏频繁:

原因分析:

a.泵气蚀严重,最常见于易汽化液体,泵吸入口阻力过大,可能原因为泵前过滤器阻塞和配管工艺不合理.

解决方法:

如果是过滤器引起气蚀可考虑经常清理过滤器和增加过滤面积等,如果是配管工艺不和理,可考虑改造配管或泵改型.

b.冷却润滑系统阻塞或不足。

本故障常见于运行一个周期之后发生.冷却润滑系统阻塞可考虑定期清理和清洗此系统和泵体冷却夹套,必要时在冷却水前加装过滤器并定期清理;冷却润滑不足应加大冷却液流量,保证轴承、电机温度在允许值内.

6.试车与验收

6.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a.确认各项检修工作已完成,检修记录齐全,检修质量符合规定。

b.仪表及联锁装置齐全、准确、灵敏、可靠。

c.打开循环冷却水系统。

d.关闭排出阀,打开吸入阀,然后打开排气阀充分排气。

e.非自身润滑的泵,润滑系统加好相应润滑液。

f.点动泵确认转子转向。

g.各项工艺准备完成,具备试车条件。

6.2试车

a.空负荷试车

预防轴承烧损,本类型泵不允许空负荷运转。

b.负荷试车

检查泵的流量、扬程、应达到额定值的90%以上;

检查电流值,不超过电流设定值,设定值一般为工作电流值的1.1~1.25倍;

检查有无异音和异常振动,振动值应小于30um,噪音不得大于80dA;

检查轴承监测器是否处在安全区域内;

出、入口压力是否稳定正常。

6.3验收

检修质量符合规定标准,检修资料齐全准确,经试车合格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交付生产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