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103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docx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docx

济宁医学院期末考试复习题发展心理学复习题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

17精神医学专升本

一、单选题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儿童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B.从婴儿到成年的认知发展

C.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D.从出生到死亡的人格变化

2.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是指()。

A.人群中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

B.人一生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C.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速率不同

D.人一生各个阶段智力发展的速率不同

3.第一发展加速期是指()。

A.从出生到幼儿期B.从幼儿期到童年期

C.从童年期到青春期D.从青春期到青年期

4.第二发展加速期是指()。

A.幼儿期B.童年期

C.青春发育期D.青年期

5.心理发展进程表现为()。

A.只有连续性,没有阶段性B.只有阶段性,没有连续性

C.既没有连续性,又没有阶段性D.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6.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

A.达尔文于187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

B.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成立心理学实验室

C.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D.霍尔于1922年出版《衰老:

人的后半生》

7.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

A.1957年美国的《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B.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

C.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

D.1922年霍尔出版了《衰老:

人的后半生》

8.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这种研究方式叫()。

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

C.个案研究D.因果研究

9.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这种研究方式叫()。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

C.相关研究D.因果研究

10.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其特点包括()。

A.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优点

B.兼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方面的缺点

C.是一种完美无缺的设计方式

D.在无法实施横断研究或纵向研究后迫不得已选择的一种研究方式

1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B.高尔顿

C.华生D.施太伦

1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B.高尔顿

C.华生D.施太伦

13.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B.普莱尔

C吴伟士D.施太伦

1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A.先天的成熟B.后天的经验

C.动作D.吸吮

15.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叫()。

A.图式B.同化

C.顺应D.平衡

16.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人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之中,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这个过程叫()。

A整合B.同化

C顺应D.平衡

17.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新的认知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这个过程叫()。

A.整合B.同化

C.顺应D.平衡

18.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B.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C.图式、物理经验和数理一逻辑经脸

D.成熟、经验、同化、顺应

19.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A.2B.3

C.4D.5

20.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B.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

C.获得了守恒概念

D.思维具有可逆性

21.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A.客体永久性

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22.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

A.信任一一怀疑、自主一羞耻、主动一内疚、勤奋一自卑

B.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判断阶段、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D.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23.处于前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B.注重行为的后果

C.注重行为的动机D.以父母的标准进行判断

24.处于自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

A.尚不能进行道德判断

B.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

C.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D.道德判断受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25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个阶段。

A.3B.4

C.6D.8

26.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一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7.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一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B.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C.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28.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12岁一18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29.艾里克森认为成年中期(25岁~50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完善感,进免失望或厌恶感B.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D.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30.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

A.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B.认知心理学的代表性理论

C.皮亚杰理论的源头D.精神分析理论的一种

31.观察学习是指()。

A.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

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野外学习

C.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

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32.维果斯基的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认为()。

A.心理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B.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

C.个人的心理发展决定于生理成熟

D.心理发展是跨文化心理学和历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3.“最近发展区”是指()。

A.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B.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C.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D.儿童先天具有的水平和后天发展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34.学习的最佳期限是指()。

A.心理机能已经发展成熟的时候

B.学习条件都已经具备的时候

C.心理机能开始形成之前

D.心理机能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之时

35.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

A.对偶故事法B.道德两难故事法

C.临床法D.心理测验法

36.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

A.2种水平和4个阶段B.3种水平和6个阶段

C.4种水平和8个阶段D.4种水平和6个阶段

37.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0岁~1岁B.0岁~3岁

C.1岁~2岁D.1岁~3岁

38.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

A.动作B.感觉

C.知觉D.条件反射

39.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这是()。

A.兴奋B.抑制

C.习惯化D.去习惯化

40.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反应又会增强。

这是().

A习惯化B.去习惯化

C.兴奋D.抑制

41.视崖是一种研究婴儿()的装置。

A.形状知觉B.颜色知觉

C.动作发展D.深度知觉

42.产生深度知觉的年龄是()。

A.3个月B.6个月

C.1岁D.2岁

43.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强调()。

A.生理成熟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

B.环境时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

C.文化对言语习得的影响

D.言语学习的性别差异

44.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是()。

A.简单发音阶段,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

B.简单发音阶段,有意义的语音,多音节阶段

C.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完整句子

D.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电报句

45.婴儿期句法的发展顺序为()。

A.简单发音阶段,多音节阶段,有意义的语音

B.无修饰句、有修饰句

C.单词句、双词句、电报句、完整句

D.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

46.婴儿期笑的发展按顺序分为()等阶段。

A.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B.无条件反射性的笑、条件反射性的笑

C.对声音的笑、对陌生人的笑、时熟悉人的笑

D.无笑、无条件反射性的笑、自发性微笑

47.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A.条件反射性的笑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D.有选择的社会性徽笑

48.5周至4个月的婴儿对熟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A.条件反射性的笑B.自发性徽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9.婴儿对熟悉的人跟多报以微笑,这种反应属于()。

A.条件反射性的笑B.自发性徽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D.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0.婴儿恐惧可分为()。

A.生理性恐惧和社会性恐惧

B.无条件反射的恐惧和条件反射的恐惧

C.先天恐惧和后天习得的恐惧

D.本能的恐惧、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怕生、预测性恐惧

51.由想象引起的恐惧,如害怕黑暗,害怕“狼外婆”,属于()。

A.本能的恐惧怕生B.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C.怕生D.预测性恐惧

52.托马斯和切斯把婴儿的气质类型分为()。

A.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

B.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C.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D.兴奋型、抑制型

53.()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A.情感B.依恋

C.亲子关系D.母子关系

54.鲍尔比将婴儿依恋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B.容易型依恋、困难型依恋、迟缓型依恋

C.初级依恋、次级依恋、高级依恋

D.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情惑联结

55.艾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等类型。

A.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

B.容易型依恋、困难型依恋、迟缓型依恋

C.初级依恋、次级依恋、高级依恋

D.无差别的社会反应、有差别的社会反应、特殊情感联结

56.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

A.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

B.能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

C.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D.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57.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

A.2岁~4岁B.2~5岁

C.3岁~6岁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