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300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练习.docx

《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练习.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练习.docx

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四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练习

第十四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地理信息技术

考点1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全国卷】

  (2018年全国Ⅲ卷,9~11)澳大利亚(图甲)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乙)。

据此完成1~3题。

图甲

图乙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甲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该题组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对住宅分布及特点的影响,考查考生从文字和图片中获取信息、推测判断的能力。

第1题,通过题干的描述可知,该类地下住宅应分布于气候干旱荒漠地区。

图示为澳大利亚,其中部内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图中②地为热带沙漠气候,①地为地中海气候,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第2题,由于该建筑位于地下,与空气接触少,通风不好,所以通天井的主要作用为通风换气。

第3题,该建筑位于地下,受地表气温变化影响小,所以夏季气温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冬暖夏凉,温差小;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就是在土层中修建的建筑,和图中的建筑类似。

【答案】1.B 2.D 3.B

  (2017年全国Ⅲ卷,1~3)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4~6题。

4.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5.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6.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

【解析】该题组考查了区域自然特征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考查考生读图及空间定位的能力。

第4题,图中信息反映小桥流水的水乡景观,该景观主要分布于河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5题,江南水乡景观的形成主要与该地区平坦的地形条件和充沛的降水量直接相关。

第6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剧种以越剧为主。

川剧主要分布在四川,豫剧主要分布在河南,粤剧主要分布在广东。

【答案】4.D 5.B 6.D

【地方卷】

  (2018年天津卷,10~11)读图文材料,回答7~8题。

2016年四城市基本情况统计表

城市名称

人口数量(万人)

城市面积

(平方千米)

经济总量

(万亿美元)

东京

1351

2155

0.95

巴黎

1060

2845

0.74

纽约

833

798

0.90

伦敦

978

1738

0.52

7.依据图表信息,对四城市地域文化的正确推断是(  )。

A.东京众多的星级餐厅,是构成该市地域文化的主体

B.巴黎地域文化的标志是美术馆、电影院屏幕总量最多

C.纽约人喜爱观赏戏剧,是该市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

D.伦敦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体现为外籍学生、博物馆多

8.四城市相比,经济功能比文化功能突出的一组城市是(  )。

A.东京、纽约B.纽约、伦敦

C.东京、巴黎D.巴黎、伦敦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差异,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

第7题,由图可知,纽约百万人所拥有的剧院最多,且明显高于其他文化服务设施,说明该市人民喜爱观赏戏剧,成为其地域文化的特征之一;东京星级餐厅的数量最多,但其并不代表文化设施;巴黎和伦敦的人口相近,百万人拥有的美术馆数量伦敦多于巴黎,说明伦敦的美术馆数量比巴黎多;伦敦外籍学生多,说明其文化多元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第8题,由表格可知,东京、纽约在四城市中人均经济水平最高,经济功能明显,同时这两个城市文化遗产、美术馆等文化服务设施远少于巴黎和伦敦。

【答案】7.C 8.A

9.(2016年海南卷,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注意文字材料提示,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

华北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屋内,而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会遮挡阳光。

【答案】华北地区夏季炎热,与松柏(常绿针叶树)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

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松柏等常绿针叶树会遮挡阳光)。

考点2

地理信息技术

【地方卷】

  (2018年江苏卷,17~18)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

下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

2.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

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D.地处荒漠边缘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区域环境特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1题,具有分析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定位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具有遥感成像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主要用来获取信息,帮助进行涉及空间分布的分析。

第2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突尼斯中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植被覆盖率低,人类活动少,地处荒漠边缘,不利于考古人员实地考古,而有利于进行遥感考古。

【答案】1.D 2.D

  (2016年江苏卷,15~16)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③④⑥D.②③⑥

4.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农业区位因素。

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3题,遥感技术主要是获取地表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而岩层和地下水都在地表以下,无法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

第4题,农业的适宜性主要考虑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因素,与居民点和岩层无关。

【答案】3.A 4.C

5.(2016年浙江卷,2)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①②③B.①③②

C.③②①D.②①③

【解析】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考查考生读图文材料及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对空间信息管理的工作流程: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因此首先要获取云杉空间分布的采样信息,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建立云杉分布区的数据库,最后对云杉分布数据库进行分析和输出。

【答案】D

  (2015年江苏卷,17~18)图Ⅰ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Ⅱ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

读图完成6~7题。

         图Ⅰ          图Ⅱ

6.图Ⅰ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

A.山谷B.山脊

C.冲积扇D.盆地

7.图Ⅱ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

A.减少了1800平方米B.增加了1800平方米

C.增加了2700平方米D.减少了2700平方米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了遥感影像图的判读及应用,考查考生读图的能力。

第6题,图中甲地颜色较深,多为水体和植被,上端与冰舌相连,利于冰川融水的汇集,故可判断为河谷。

第7题,对比图示可知,1973年冰川占18个格,2009年冰川占15个格,减少了3个方格,每个方格面积为900平方米,故冰川面积减少了2700平方米。

【答案】6.A 7.D

高频考点

命题特点

备考启示

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般是通过区域图让考生判断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然后分析区域地理环境要素或特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以局部区域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的特征与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通过区域环境要素来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生在平日复习中需要抓住典型区域,掌握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注重知识间的联系,特别是因果推导关系。

(2)“3S”技术的考查仍然会以应用为主,复习时只需识记“3S”技术的应用范围即可,不必过分深入探讨

“3S”技术的应用

一般是通过材料或遥感图像判断“3S”技术的应用或根据遥感图像判断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考点1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区域特征分析

一个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从区位入手,整体把握。

(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

位置

内容

绝对位置

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

海陆位置

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山河位置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政治地理

位置  

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交通地理

位置  

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运输网中点、线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2)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要素

内容

地形特征

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

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来分析

河流特征

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3)主要人文地理特征

人文要素

内容

农业

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

 

(续表)

人文要素

内容

工业

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分析

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环境问题

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黄土塔古建筑群被称为“蜂巢屋”,是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

“蜂巢屋”一般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墙体厚达80厘米。

图Ⅰ为“蜂巢屋”分布示意图,图Ⅱ为“蜂巢屋”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蜂巢屋”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有(  )。

A.地形崎岖        B.气候干旱

C.森林密布D.河湖众多

2.“蜂巢屋”建筑结构的主要作用是(  )。

A.夏季通风B.夏季排水

C.冬季采光D.冬季保温

【解析】该题组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人文环境特征的影响,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

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整体气候干旱。

由于气候干旱,当地植被稀少,河流稀少;当地木材缺乏,但黄土广布,地势平坦,当地人就地取材,用泥土筑起黄土塔。

第2题,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据材料和图可知,圆锥形屋顶利于冬季快速排除雨水,减轻屋顶压力,同时减弱春秋季的风沙对房屋的冲击。

厚墙可以阻隔阳光,减弱夏季室外高温的影响,冬季保温,减小室内温差。

【答案】1.B 2.D

2.区域差异分析

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

区域差异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

地理位置差异可从经纬度位置差异、海陆位置差异、半球位置差异、相对位置差异等方面分析。

②气候差异的形成

③地貌差异的形成

④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⑤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续表)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城市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

  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

  2017年2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15~2016)》蓝皮书。

读中国内地省域经济竞争力排名表,回答3~4题。

上游区

(1~10位)

广东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福建省、湖北省、河南省

中游区

(11~19位)

重庆市、安徽省、四川省、辽宁省、湖南省、河北省、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下游区

(20~31位)

陕西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西省、贵州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青海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

3.由表可知(  )。

A.东部经济地带经济竞争力都处于中上游区

B.中部经济地带经济竞争力都处于中下游区

C.重庆是西部经济地带经济竞争力最强的省域

D.我国北方地区的省域经济竞争力明显高于南方

4.我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区域差异的原因是(  )。

A.农业结构B.人口数量

C.资源条件D.创新能力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我国三大经济地区的差异,考查考生从表格中获取解读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3题,结合表中省区的名称可知,东部经济地带的广西经济竞争力处于下游区,中部经济地带的湖北、河南经济竞争力处于上游区,重庆是西部经济地带经济竞争力最强的省域,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省域经济竞争力相差不大。

第4题,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竞争力总体较高,这与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基础好、科技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有关,与农业结构、人口数量和资源条件的关系不大。

【答案】3.C 4.D

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人类活动和人地关系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区域发展水平

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农业经济比重相当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一、二、三或一、三、二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

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二、一、三或二、三、一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

在此过程中,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二、一

  读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回答5~7题。

5.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从石油农业到生态农业再到高科技集约农业转变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环境、科技B.科技、市场

C.市场、环境D.成本、人才

6.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中(  )。

A.农业产值在减少,工业产值在增加

B.农业部门在减少,工业部门在增加

C.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D.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7.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未来最可能的是(  )。

A.农业经济消失

B.影响演进的因素趋于复杂

C.整个社会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D.对产业转移影响变小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的发展过程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5题,石油农业对环境负面影响大,为了减轻石油农业带来的环境问题,开始发展资源消耗少、废弃物排放少的生态农业。

而由生态农业到高科技集约农业,必然要以科技为先导。

第6题,图示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以科技提升为前提和基础的;同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越来越高。

第7题,图示农业经济时代,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要素;而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除了自然要素外,各种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由此可知,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经济部门越来越多,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影响演进的因素也必然趋于复杂。

【答案】5.A 6.D 7.B

考点2

地理信息技术

  1.“3S”技术的关系

  “3S”技术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

遥感技术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更新、分析等。

三者关系如上图所示。

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⑤⑥表示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

2.“3S”的功能特点比较

特点和功能

简单理解

遥感(RS)

地表观察、地理数据收集

“是什么?

有什么?

全球定位系

统(GPS)

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

“在哪里?

地理信息系

统(GIS)

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

“为什么?

有何联系?

如何利用、解决?

  3.“3S”选取的技巧

(1)“点”与“面”判断GPS、RS、GI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的工作对象——“面”。

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2)“想”与“看”区分RS与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

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RS。

  2017年11月5日,我国“北斗三号”卫星顺利升空,它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建造“北斗”系统。

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技术中与北斗导航系统技术相似的是(  )。

A.RS   B.GPSC.GIS   D.数字地球

9.北斗导航系统已应用于农业生产,其在“精准农业耕作”中的作用是(  )。

A.估算农作物产量B.管理措施决策

C.分析处理获取信息D.农田信息定位获取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题,北斗导航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相似。

第9题,北斗导航系统主要是获取定位信息。

估算农作物产量和分析处理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来完成。

管理措施决策主要通过决策者即人来完成。

【答案】8.B 9.D

方法一

区域要素综合图的判读

  区域要素综合图指区域中各要素或题目要求的某些要素综合的区域地图。

此类区域图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较多,如地形与气候要素的综合、地形与水系水文要素的综合、气候与水系水文要素综合、某自然要素与经济活动综合等。

结合区域位置形成区域特色地图来考查考生对区域整体性、差异性等特征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第36题是以中国某公司投资非洲坦桑尼亚剑麻生产为中心命制的一道试题,该题提供了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图,对其分析如下:

判读步骤如下:

(1)辨特征

区域要素综合图指区域中各要素或题目要求的某些要素综合的区域地图。

如上图,图中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要素,是典型的区域要素综合图。

(2)定位置

①读图例。

只有在读图例之后再去读图中内容,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例如上图图例提供了城镇、铁路、港口等人文要素和河流、湖泊、地形等自然要素。

②定位置。

区域图反映的是某些地理要素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情况,可根据区域地理要素的名称及分布特征进行定位。

例如上图可以根据纬度位置判断出基洛萨位于热带。

(3)读信息

①明确每一种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特点或变化特点。

②厘清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内在关联性;例如可根据图中的铁路、港口、首都、城镇的分布做如下推断:

铁路与港口→促进了交通的便捷,首都与城镇→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③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相关地理知识解答问题。

                    

  下面的左图和右图分别是某国不同地区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和夏半年(5月至10月)耕地播种面积占本地区耕地总面积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左图中Ⅰ、Ⅱ两区域比重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B.光照C.水源D.土壤

2.图中Ⅱ地区冬、夏半年耕地播种面积比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市场D.劳动力

【解析】该题组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考查考生对区域要素综合图的判读能力。

第1题,由经纬网和轮廓可知该国为柬埔寨。

Ⅰ、Ⅱ两区域纬度相近,海拔差异较小,热量、光照条件差异和土壤差异也较小;该国为热带季风气候,冬半年降水少,Ⅱ区域靠近河湖,灌溉水源充足。

第2题,Ⅱ区夏季耕地播种面积比重远高于冬季,且由于该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夏降水差异大;该区域冬夏季热量差异小;市场、劳动力与季节关系较小。

【答案】1.C 2.B

方法二

“3S”图像的判读

  其考查点主要立足于“3S”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