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之90个重点文言实词详解.docx
《高考语文专题之90个重点文言实词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之90个重点文言实词详解.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爱
褒义—对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喜爱、爱护)
对物: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喜欢)
贬义: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吝惜)
2、倍
本字—名词: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倍数)
副词:
每逢佳节倍思亲。
(更加)
通假: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通“背”,违背)
3、备
动词一: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防备)
动词二: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口技》(具备)
形容词:
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详尽)
4、比
本义: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靠近)
抽象一:
可怜体无比。
《孔雀东南飞》(比较)
抽象二: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陈涉世家》(等到)
5、鄙
本义: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边境)
引申--古义一: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地位低下)
古义二: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浅陋)
意动:
鄙其为人。
(轻视)
6、兵
古义:
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今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7、病
名词:
君之病在肠胃。
《扁鹊见蔡桓公》(疾病)
动词: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担心,忧虑)
形容词: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困苦不堪)
8、察
动词--具体:
徐而察之。
《石钟山记》(观察)
抽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考察)
形容词: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精明)
9、曾
本字一:
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经)
本字二:
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竟然,简直)
通假:
曾益其所不能。
《愚公移山》(通“增”增加)
10、诚
名词: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祭十二郎文》(真诚、真心)
副词: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确实)
连词: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
(假如)
11、除
常用--本义:
洒扫庭除。
(台阶)
引申: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修治、整理)
特殊: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承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任命官职)
12、辞
基本义: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告别)
联想一: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廉颇蔺相如列传》(道歉)
联想二: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屈原列传》(言辞)
联想三: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托辞)
联想四:
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计较)
13、从
本字—实词--具体--字形: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狼》(跟随)
使动: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鸿门宴》(使……跟从)
抽象: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听从)
虚词: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介词,由)
通假: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通“纵”缔结盟约)
14、殆
实词: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秋水》(危险)
虚词一: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六国论》(几乎,近乎)
虚词二: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石钟山记》(大概,恐怕)
15、当
动词--本义: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两者相抵)
引申一:
当窗理云鬓。
《木兰辞》(对着,向着)
引申二: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抵挡,抵御)
介词: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方,值)
副词: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滕王阁序》(应当)
16、道
常用--中性--具体--名词:
会天大雨,道不通。
《陈涉世家》(道路)
动词: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鸿门宴》(取道)
抽象: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师说》(方法、道理)
褒义:
倍道而妄行。
(道义)
特殊: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说)
17、得
具体: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六国论》(获得)
抽象一: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具备)
抽象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能够)
抽象三: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应该)
18、度
字音一--名词--具体:
用之无度(限度)
抽象: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制度)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
《梦游天姥吟留别》(越过)
字音二: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估计、衡量)
19、非
副词一: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劝学》(并未)
副词二: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说》(不是)
形容词: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错误的)
名词: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报任安书》(过错)
20、复
具体:
更若役,复若赋。
《捕蛇者说》(恢复)
抽象: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孔雀东南飞》(又)
21、负
本义: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依仗)
引申一: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愚公移山》(用背驮东西)
贬义:
决负约不偿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违背、背弃)
引申二--具体: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登泰山记》(覆盖)
抽象:
而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
《淮南子·主术》(担负)
贬义: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报任安书》(蒙受、遭受)
22、盖
实词--名词:
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覆盖物)
动词—具体: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覆盖)
抽象:
力拔山兮气盖世。
(超过)
虚词一: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大概)
虚词二: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六国论》(大概因为)
虚词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报任安书》(句首语气词,无义)
23、故
名词--客观: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原因)
主观:
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交情)
形容词:
豫章故郡。
《滕王阁序》(过去的)
连词: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因此)
副词:
故久立与其客语。
《信陵君窃符救赵》(故意)
24、顾
本义:
顾野有麦场。
《狼》(回头看)
引申一: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促织》(看见)
引申二: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拜访)
引申三: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屈原列传》(顾及,眷念)
25、固
形容词—指物:
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季氏将伐颛臾》(坚固)
指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固执)
动词—对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使……坚固)
对己:
君子固穷。
(坚守)
副词—具体:
蔺相如固止之。
(坚决)
抽象: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本来)
26、归
常用—具体: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辞》(回家)
抽象:
寡人闻古之贤人,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就下也。
《勾践灭吴》(归附)
特殊: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
《项脊轩志》(女子出嫁)
27、国
今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国家)
古义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诸侯国)
古义二: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
《岳阳楼记》(国都)
古义三: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
(地域,乡土)
28、过
本义: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经过)
引申—动词: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逍遥游》(超过)
引申—对己: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犯过错)
对人: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门宴》(责备)
形容词: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陈情表》(过分)
名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过错)
29、故
形容词:
豫章故郡。
《滕王阁序》(过去的)
引申—指人:
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交情)
引申—指物: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原样)
名词: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原因)
连词: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因此)
副词:
故久立与其客语。
《信陵君窃符救赵》(故意)
30、恨
今义:
此恨绵绵无绝期。
(怨恨)
古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遗憾)
31、患
名词: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赤壁之战》(忧患)
动词: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
《屈原列传》(担忧)
32、或
今义: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或许)
古义--代词: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有的人)
副词:
云霞明灭或可睹。
《梦游天姥吟留别》(有时)
33、疾
名词: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陈情表》(疾病)
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讨厌,憎恨)
贬义: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嫉妒)
形容词—常用: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快速)
特殊: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宏大)
34、及
动词—具体: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屈原列传》(赶得上)
抽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比得上)
介词:
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
《促织》(等到)
连词: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蜀道难》(和)
35、假
古为今用(假借):
开仓廪,假贫民。
(借)
36、间
字音一:
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师表》(中间)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
字音二—动词: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参与)
副词: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暗中)
37、见
本字—动词—对物:
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看到)
对人:
项伯即入见沛公。
《鸿门宴》(拜见,参见)
被动: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期。
《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代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孔雀东南飞》(放在动词前,相当于“我”)
通假:
才美不外见。
《马说》(同“现”,显露)
38、解
具体—自动:
天下土崩瓦解。
(分裂,涣散)
他动:
庖丁为文惠王解牛。
《庖丁解牛》(剖开)
抽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解答)
39、就
本义:
持就火炀之。
《活板》(靠近)
引申一:
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就任,赴任)
引申二:
瞬息可就。
《活板》(完成)
40、举
动词—本义: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举起)
引申一:
举贤以自佐。
《屈原列传》(举荐)
引申二: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过秦论》(攻占)
形容词: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屈原列传》(全、尽)
41、绝
本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断绝)
引申一: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与世隔绝的)
引申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横渡)
引申三:
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口技》(停,止)
引申四:
以为妙绝。
《口技》(极,最)
42、堪
具体: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孔雀东南飞》(忍受)
抽象: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可以)
43、克
本义—具体: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攻克)
抽象:
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能)
引申:
克己奉公。
(克制)
44、弥
古为今用(欲盖弥彰):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越,更加)
古为今用(弥天大谎):
舸舰弥津。
《滕王阁序》(满,遍)
45、莫
本字—副词一: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
《赤壁之战》(不,不要)
副词二: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赤壁赋》(没有)
代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游褒禅山记》(没有谁)
通假:
至莫夜月明。
《石钟山记》(同“暮”)
46、期
名词:
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期限)
形容词: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整年)
动词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兰亭序》(至,及)
动词二: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归去来兮辞》(期望)
47、迁
古为今用(变迁):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序》(改变)
古为今用(升迁):
帝素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升职)
古为今用(迁徙):
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列传》(放逐)
48、请
本义: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请求)
引申一:
臣请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请允许我)
引申二:
乃置酒请之。
(邀请)
49、穷
具体: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屈原列传》(处境困难)
引申:
人穷则反本。
《屈原列传》(不得志)
抽象:
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
《逍遥游》(尽)
使动:
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使……穷尽)
50、去
动词—对己:
欲呼张良与俱去。
《鸿门宴》(离开)
对人:
去死肌,杀三虫。
《捕蛇者说》(除掉,去掉)
名词:
西蜀之去南海。
《为学》(距离)
51、却
动词:
相如因持璧却立。
《廉颇蔺相如列传》(退却)
使动:
却匈奴七百余里。
《过秦论》(使……退却,击退)
特殊: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头)
副词: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还,再)
连词: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反而)
52、如
动词一: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说》(比得上)
动词二: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像)
动词三: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鸿门宴》(到……去)
连词: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赤壁之战》(如果)
词尾:
突如其来。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53、善
名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劝学》(善事,好事)
形容词:
谘诹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好的)
动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擅长,善于)
54、少
字音一--具体:
险以远,则至者少。
《游褒禅山记》(不多)
意动: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秋水》(小看)
抽象一: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口技》(稍微)
抽象二: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赤壁赋》(不久)
字音二: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师说》(年轻)
55、涉
本义:
楚人有涉江者。
(渡过)
引申: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赤壁之战》(至,到)
56、胜
动词:
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胜过,超过)
引申一:
其(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
《六国论》(战胜)
引申二:
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鸿门宴》(禁得住)
形容词: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优美的)
副词:
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隆中对》(尽,完)
57、识
字音一—对物:
识盈虚之有数。
《滕王阁序》(知道)
对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认识)
字音二:
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
《石钟山记》(记得)
58、适
动词—本义: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到……去)
引申一:
始适还家门。
《孔雀东南飞》(出嫁)
引申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去来兮辞》(顺应,顺从)
引申三:
吾与子之所共适。
《赤壁赋》(享有)
副词:
而适类于予。
《愚溪诗序》(恰好)
59、书
名词—古义:
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书信)
今义:
黄生借书说。
(书籍)
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写)
60、属
本字—名词: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过秦论》(类)
动词: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琵琶行》(归属,隶属)
引申一: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信陵君窃符救赵》(连接)
引申二: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屈原列传》(跟随)
通假: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赤壁赋》(通“嘱”)
61、数
字音一—名词:
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行》(数量,数目)
引申: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六国论》(气数,命运)
字音二—动词:
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信陵君窃符救赵》(计算)
字音三—副词: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多次,屡次)
61、数
字音一—名词:
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琵琶行》(数量,数目)
引申: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六国论》(气数,命运)
字音二—动词:
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信陵君窃符救赵》(计算)
字音三—副词: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多次,屡次)
62、率
具体:
率疲弊之卒。
《过秦论》(率领)
抽象: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六国论》(全部,一概)
63、私
形容词: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个人)
动词: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偏私)
副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鸿门宴》(暗中,私下)
64、素
名词: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孔雀东南飞》(白色的生绢)
形容词: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陋室铭》(质朴,不加装饰)
副词:
吴广素爱人。
《陈涉世家》(平素)
65、徒
名词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同伴)
引申: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门人,弟子)
名词二: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服劳役的人)
副词一: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只是)
副词二: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白白地)
66、亡
基本义:
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灭亡)
使动: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使……灭亡)
古义: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鸿门宴》(逃走)
通假: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
67、望
动词—具体:
望之不似人君。
《孟子见梁襄王》(远远地看)
抽象: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盼望)
名词: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送东阳马生序》(名望,声望)
68、恶
字音一—名词:
则思正身以黜恶。
《谏太宗十思疏》(坏)
字音二—动词: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报任安书》(厌恶)
字音三—副词:
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
”《孟子见梁襄王》(怎么)
69、微
形容词: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石钟山记》(微小的)
贬义一: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陈情表》(低微)
贬义二:
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祭十二郎文》(差)
副词: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
《核舟记》(稍微)
否定词: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没有)
70、相
字音一—名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孔雀东南飞》(相貌)
动词一:
伯乐相马。
(观察)
动词二:
吉人自有天相。
(帮助)
字音二—双向:
卒相与欢。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齐,彼此)
单向: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狼》(用在动词前,表动作的另一方)
71、谢
本义: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道歉,请罪)
引申一: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
(谢绝)
引申二:
乃令张良留谢。
《鸿门宴》(告辞)
72、信
名词—主观:
失信于人。
(诚信)
客观: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实情)
动词—对人:
愿陛下亲之信之。
《出师表》(信任)
对己: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
《过秦论》(守信用)
副词—正义:
烟涛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确)
反义: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行》(随便)
73、兴
动词—本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产生)
引申: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屈原列传》(发动)
使动: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屈原列传》(使……兴盛)
名词: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滕王阁序》(兴致)
形容词:
大楚兴,陈胜王。
《陈涉世家》(兴盛)
74、行
动词—对己: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狼》(行走)
对事: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践行)
名词—具体:
大行不顾细谨。
《鸿门宴》(行为)
抽象:
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劝学》(品行)
副词: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将要)
75、幸
形容词: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捕蛇者说》(幸运)
动词: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鸿门宴》(宠幸)
副词: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鸿门宴》(幸亏,幸而)
76、修
形容词:
路漫漫其修远兮。
《离骚》(长)
引申:
邹忌修八尺有余。
《邹忌讽齐王纳谏》(高)
动词: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修理)
引申: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修养、陶冶)
77、许
动词:
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同意)
名词: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地方,处所)
代词:
问渠那得清如许(这,这样)
78、要
本字—形容词: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过秦论》(重要)
动词:
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报任安书》(总括,概括)
通假:
张良出,要项伯。
《鸿门宴》(通“邀”)
79、遗
字音一—动词: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遗失)
形容词:
深追先帝遗诏。
《出师表》(留下的)
字音二: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给予、赠送)
80、易
动词—本义:
但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交换)
引申: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改变)
形容词: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容易)
意动: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轻视,瞧不起)
81、阴
本义—名词:
毅请闻之,女曰:
“洞庭之阴。
”《柳毅传》(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引申一—形容词: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岳阳楼记》(寒冷)
引申二—副词:
乃阴使召孙膑(暗中)
82、再
今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第二次)
古义: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报任安书》(两次)
83、造
今义: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窦娥冤》(制造,制作)
古义: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
《促织》(造访)
84、知
本字—本义: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懂得,了解)
引申: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勾践灭吴》(主持,掌管)
通假:
则知明而行无过也。
《劝学》(通“智”,古今字)
85、治
动词: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陈情表》(治理)
引申一: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医治)
引申二:
不效则治臣之罪。
《出师表》(惩处,惩办)
形容词: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谏太宗十思疏》(有秩序)
86、致
本义: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到达)
引申一: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屈原列传》(表达)
引申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
《过秦论》(招纳,召集)
87、质
指人:
齐曰: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人质)
引申: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触龙说赵太后》(作人质)
指物: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质地,底子)
88、族
本义: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师说》(种类,品类)
引申—名词: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过秦论》(家族,氏族)
动词: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阿房宫赋》(灭族)
89、卒
本字—名词:
张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士兵)
动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游褒禅山记》(死)
副词:
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报任安书》(终于)
通假:
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
”《孟子见梁襄王》(通“猝”,突然)
90、中
字音一—名词—本义:
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翁》(内,里)
引申一: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等)
引申二:
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乐羊子妻》(半,一半)
字音二—动词—具体:
射者中。
《醉翁亭记》(击中,射中)
抽象:
其曲中规。
《劝学》(符合,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