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金融业中应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244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在金融业中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计算机在金融业中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计算机在金融业中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计算机在金融业中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计算机在金融业中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在金融业中应用.docx

《计算机在金融业中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在金融业中应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在金融业中应用.docx

计算机在金融业中应用

《计算机在金融业中的应用》教学辅导(4

第八章金融IT应用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历史。

然后,分别介绍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在金融中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给出了某银行的一个骨干网络实例,使读者深入了解金融中的IT发展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金融行业常用的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

一般掌握金融界应用最普遍的各类服务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一般了解金融行业常用的各种操作系统和中间件软件。

一、金融行业常用的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

广域网

(1)PSTN

在金融IT发展中,最早的数据通信基本上都是利用公用电话网(PSTN),利用电话线配上调制解调器(MODEM)组成了通信的数据电路。

通过调制解调器先将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经电话网传输后,再解调为数字信号,进人数据终端。

由于模拟电话网本身的设计目的是以电话通信为主,因此带宽范围小,噪声比较大。

尽管经过多年调制技术的发展,厂家在MODEM对线路的自适应均衡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仍无法满足数据通信所需的多项动态技术指标。

因此,这种方式组成的电路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及传输质量都难以满足计算机通信高速发展的需要。

在此阶段,我国金融行业大多应用IBM主机和UNIX平台,公用电话网当时只能提供拨号线路和专用线路,这两种方式成为当时连接远程终端和主机间通信的主要通信介质。

(2)分组交换和数字数据通信(DDN)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的通信也由主机一终端发展到主机一主机,进而形成计算机网络间的通信。

因此,对数据电路的传输速率、传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公用电话网存在的问题,电信提供商提供了采用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及数字数据通信。

这两种通信方式各有其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分组交换数据通信采用X.25规程及数据打包、排队等技术,时延较长,适用于非连续的突发性的数据通信。

数字数据网(DDN,DigitalDataNet—work的缩写)对于用户是透明的,它的信息传输时延短,用户可选用的传输带宽范围大(45b/s-2048Kb/s),可以为用户提供永久或半永久的专用数字电路,因而适用于传输时延要求稳定,实时性要求高的计算机通信系统。

可以提供点对点、点对多点专用电路、广播式单向传递、数据轮询传送、N向多点传递、帧中继、话音/G3传真等业务。

(3)ATM

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TransferMode,ATM)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数据传输技术。

它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具有高速数据传输率,并且支持多种传输类型,如声音、数据、传真、实时视频、CD质量音频和图像等。

ATM是在LAN或WAN上传送声音、视频图像和数据的宽带技术。

它是一项信元中继技术,数据分组大小固定。

信元可以被想象为一种运输设备,能够把数据块从一个设备经过ATM交换设备传送到另一个设备。

所有信元大小相同,不像帧中继及局域网系统数据分组大小不定。

使用相同大小的信元可以预计和保证应用所需要的带宽,如同轿车在繁忙交叉路口必须等待长卡车转弯一样,可变长度的数据分组容易在交换设备处引起通信延迟。

(4)SDH

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是美国贝尔通信技术研究所提出来的同步光网络(SONET)。

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现在的ITU—T)于1988年接受了SONET概念并重新命名为SDH,使其成为不仅适用于光纤也适用于微波和卫星传输的通用技术体制。

它可实现网络有效管理、实时业务监控、动态网络维护、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通等多项功能,能大大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管理及维护费用、实现灵活可靠和高效的网络运行与维护,因此,是当今世界信息领域在传输技术方面的发展和应用的热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局域网

(1)以太网(Ethernet)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

传统的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

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

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2)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

几年前,在以太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速网络技术。

其网络结构和基本原链路层仍然沿用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CSMA/CD),主要区别是把网络的传输速率从10Mbps提高到100Mbps,代价是缩短了传输距离。

快速以太网采用双绞线时传输距离是100米。

快速以太网的网络构造和升级比较容易,支持的厂家和设备很多。

100M交换以太网具有带宽高、吞吐量大、延迟小且易于升级的优点,曾经一度作为局域网的主干技术,但对某些多媒体应用,带宽仍不够。

现在,很多网络设备都已实现100M交换到桌面了。

(3)千兆位以太网

它是10M以太网及100M快速以太网的IEEE802.3系列标准的成功扩展,使用了与以太网相同的碰撞检测(CSMA/CD)机制、相同的帧结构及帧长,最终通过使用简单的以太网机制,为网络应用提供1000Mbps的传输速率。

二、金融界应用最普遍的各类服务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IBM服务器产品在金融中的应用

IBM的服务器产品基本分为4大类,即Z系列、I系列、P系列和X系列,依照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都广泛应用于金融企业的各个角落。

(1)Z系列服务器

1964年4月7日:

IBM向业界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System/360。

在这个阶段,我国金融计算机的应用还不能算起步。

有些机构使用了一些小型的计算机,但规模较小,应用范围很窄。

40多年来,IBM大型主机产品顺时而变,现在,IBMeServerZ系列旗舰产品29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提供了主机在处理能力方面的巨大灵活性,并应用了专用于Java的应用协处理器,使更多的金融行业用户享受到了主机的高性能。

(2)P系列服务器

P系列服务器(P表示Performance),是功能强大的UNIX系统,业界一般称之为RS/6000。

RS/6000不仅是最佳的开放系统平台,而且在RS/6000系列所有型号的机器上都采用同一结构的RISC技术芯片,并且运行同一个操作系统AIX,因此,实现了二进制兼容,任一应用软件不作任何修改就可在所有型号的机器上运行,极大地保护了用户的投资。

同时RS/6000还具有强大的通信和联网能力,能够支持从PC到大型主机跨越多种平台的连接方式,如Ethernet、TokenRing、FD-DI、SNA、X.25和ATM等。

RS/6000产品不论是从其芯片技术、产品系列宽度、通信能力、外部设备支持能力,还是从其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支持均是目前业界开放平台最好的选择。

自1993年RS/6000进人中国市场以来,其装机量已超过一万套,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金融部门的各个领域。

(3)I系列服务器

I系列服务器,就是业界习惯称为的AS400,“I系列”不过是IBM重新定义其产品时的一个新的称谓。

该服务器一直以软件、硬件的高度集成而闻名,在该服务器上,不需单独定制,就已经集成了数据库、中间件、通信网络等众多的软件。

由于此平台具有良好的继承性、维护管理简单、安全性高、稳定可靠等优点,因此受到包括金融行业在内的广大中小型用户的青睐。

在国外金融行业,不论是在办公自动化还是核心业务系统,I系列服务器都有广泛的应用。

HP系列服务器产品在金融中的应用

惠普公司的服务器产品也是金融行业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产品。

和IBM系列产品一样,HP的服务器在金融行业中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HP目前的服务器产品线非常庞大,产品系列分类十分复杂。

(1)ProLiant和tc系列服务器

ProLiant和tc系列是HP服务器领域的一个最大系列,其中的产品特别多,但所有的产品均属于工业标准服务器类型,特别适用于中小企业选用。

这类服务器基本上都采用IA处理器架构(目前也有采用AMDX86—64架构的),所采用的操作系统也是常见的Windows、Linux和Netware。

(2)HP的AlphaServer服务器

HP的AlphaServer服务器系列是HP的主要服务器系列。

此服务器系列原来属于Compaq公司,后被HP收购,成为HP产品系列的一员。

该系列采用Compaq公司开发的RISC架构的Alpha处理器,操作系统采用自己开发的OpenVMS或Tm64UNIX,或Linux操作系统。

HPAlphaServer服务器可全面满足各种企业应用,从入门到企业级一应俱全。

(3)NonStop服务器

NonStop服务器是的容错服务器类型,NonStop最初是由HP公司的三位工程师于1974年开发成功。

几年后,NonStop在全球容错服务器领域名列第一,成为HP引以为豪的一面旗帜。

作为HP自身服务器产品系列的最高端产品,惠普NonStop容错服务器提供业界最高的系统可用性。

它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开放的专用平台,其开放性表现在它支持业界所有主流的应用开发工具和中间件产品。

NonStop服务器的专用性表现在它的核心容错结构,可进行全面的故障检测和隔离,并保护数据的完整性,整个系统无任何单点故障,其可用性达到最高的99.999%,足以让最关键和复杂的应用都可得到满足。

(4)HP的机架式服务器系列

HP的机架式服务器系列就是在各大媒体中普遍报道的Integrity动能服务器系列,为了满足那些有不断增长需求的企业选用,因为其扩展性能极佳。

(5)高扩充型(SuperdomeServer)系列

这一服务器系列属于大型计算,服务器领域的产品,主要是为大规模应用程序运行和数据库存储而开发的。

目前该系列最新的代表产品是HP9000。

HP9000Superdome服务器是业界领先的高档UNIX服务器。

新一代HP9000服务器产品线,不仅能够提供用户现在就需要的动力、领先的密度和性能,同时具有能够满足未来应用需求的更大的灵活性。

作为开放式平台的领先者,HP系列服务器产品无论是高端SuperdomeServer,还是低端的机架式服务器,其良好的性能得到了金融行业的推崇。

由于惠普产品具有的较高的性价比,因此在中小型金融企业中应用尤其普遍。

第九章金融业务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资金清算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新兴的金融业务,以及国内人民银行清算系统和国外的SWIFT、CHIPS、FEDWIRE系统的发展和作用。

重点掌握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资金清算系统;

重点掌握金融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组成;

一般掌握国内人民银行清算系统和国外的SWIFT、CHIPS、FEDWIRE系统的发展和作用;

一般了解新兴的各种金融业务。

一、银行核心业务

商业银行习惯上将用于客户账务、银行内部账务核算管理的应用系统称为核心业务系统。

核心业务系统是银行最主要的系统,银行的所有应用都围绕核心业务系统建立,与核心业务系统连接和交换数据,核心业务系统是银行的“核心”。

若干年前,核心业务系统也称为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其构成一般包含对公业务、储蓄业务、银行卡业务等业务管理,提供柜台存取款、转账、汇款、外汇买卖、承兑、网点清算、自助设备查询、存取款等交易,支持日终账务核算和网点清算等功能。

近年来,由于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业务不断推陈出新,旧的综合业务系统显得难以适应这些变化,其不足之处也慢慢暴露出来。

各家银行基于对银行业务的深刻认识,总结多年银行综合业务系统设计经验,先后推出全面提升处理能力的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

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

统一的会计核算业务处理融合不同业务的要求,

打破传统的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种类、不同币种、不同地域间的界限,形成全行统一的账户结构、统一的数据标准。

从账务设置到账务处理进行高度的统一。

(2)面向服务的设计。

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采用了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很好地解决了客户提出请求、银行系统提供服务的关系。

(3)统一的账户设置。

统一的账户设置把一个城市中心或一个支行作为会计核算单位,在一个会计核算系统内,形成在会计核算单位内的一本账,不再有会计网点的概念。

全行一本账有利于加强银行内部管理,有利于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是强化管理的必要手段。

(4)综合柜员制。

通过不同的设置,可以赋予柜员多种权限,如本外币储蓄、现金收付、清算业务等以及操作、复核、授权等权限。

综合柜员制提供了单人临柜的操作能力和完善的操作管理分工流程。

(5)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

通过引入客户管理的概念,将单个客户不同账户、业务间建立关系,提供了“单一客户视图”。

由于实现以客户为中心,因此可以实现客户管理、理财服务、客户营销等功能,这是新一代核心系统中的主要进步。

(6)7“24小时服务。

在新一代综合系统的设计中,实现了业务的全天候运行,为卡业务的自助存取款、卡消费、个人外汇买卖、呼叫中心(CallCenter)、甲上银行等金融服务提供了24小时7天不间断的服务支持,这是新一代核心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进步。

(7)应用安全控制。

实行业务权限的分级管理和完备的审计记录,为银行资金安全、数据安全以及日后审计提供了充分的支持。

(8)营业网点零维护、零升级、零干预。

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克服以前综合系统中将设计重点放在会计处理上所带来的不足,把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也纳入系统的设计目标,使得控制中心能够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监控,全行系统的维护、升级、管理全部都在控制中心完成,不需要在营业网点做软件的维护、升级和管理工作。

(9)平台化、构件化开发。

新一代核心系统中通常采用二层或三层C/S结构,以前台、后台和中间层三个开发平台为基础,将重复和烦琐的开发工作交由平台处理,采用构件化开发方法,提高了系统开发的便捷性,降低了开发维护的难度,较好地满足了快速适应业务需求变化,推出业务新品种的要求。

新一代核心系统是各银行的最主要的业务系统,一般运行在主流的S/390或者IBM、HP等厂商的高端UNIX服务器上,采用DB2、ORACLE等大型数据库技术和各种实时热备份技术。

为了满足容量的扩展要求,通常使用单一厂商的高端机器,根据处理能力的不同,配置4—32颗CPU以及几十兆内存。

核心业务系统的开发工具通常有COBOL、RPG、c和C++等语言。

二、资金清算系统

清算业务系统是实现银行间本外币资金支付和清算管理的专门系统,一般分为行内清算系统、银行间人民币清算系统和外币清算系统。

新一代银行系统一般都实现了核心业务的集中处理,多数银行将资金清算的1力能设计在核心系统内部实现,行内清算系统一般不作为独立的系统存在。

还有一些银行,由于没有建立全行集中的核心系统,因此需要建立资金清算系统来管I里辖内各机构网点的资金流转。

行内清算系统通常包括本行本外币清算,用于辖内务机构、各网点间本外币资金的清算和支付管理。

国内人民币清算业务,用于实现银行间资金的划拨、支付和清算管理。

业务范围涉及支票、汇票的支付汇兑)比务、银行间转账、资金划拨、通存通兑以及同人民银行的资金划拨、批量清算、计备付金和强拆利息等人民币的收付清算业务。

现代支付系统(CNPAS)是我国银行间的人民币清算系统,该系统于2000年后投入运行,承担着全国银行间人民币清算的功能。

该系统由人民银行组织开发并负责投产运营。

商业银行的人民币清算系统实质上是人民银行清算中心收发清算指令的节点系统,实现了行内清算系统与人民银行现代支付系统互联,完成银行间资金业务的清算。

举例来说,一笔与人民银行资金划拨业务的处理流程为:

由柜台发起,经过分行网点前置,发送至本地的商业银行前置机(MBFE),由人民银行CNAPS城市处理中心(CCPC)处理;实现大集中银行也可以将其交易发送到总行总中心,再转发到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处理。

各银行外币业务的清算系统称作外币清算系统。

外币业务的清算,一般通过国际清算系统——SWIFT系统实现。

外币支付指令业务通过行内清算系统与SWI~F系统相连,在行内清算系统生成SWIFT格式的报文指令,通过SWIFT系统的行内终端或节点系统发送到SWIFT中心和代理行,实现外币资金的收付。

三、金融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组成

在商业银行,信息管理系统涵盖面很广,通常涉及银行管理的方方面面,如财务管理系统、综合信用管理系统、报表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系统和呼叫中心(CallCenter)等。

(1)财务管理系统

在商业银行里,核心系统和其他专门系统是用于管理客户业务的。

此外,作为一个企业,有一系列的系统用于自身的经营管理。

银行财务系统是银行作为一个经营实体,管理其资产、负债、现金、税费等业务的专用系统。

随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改革,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独立和全面的财务管理系统,该系统一般以购置成熟的软件为主。

国内商业银行银行常用到的软件系统有SAP、PEOPLE-SOFT、用友、金蝶等厂商开发的财务管理系统。

(2)综合信用管理系统

综合信用管理系统是银行用于管理客户信用和评级的工具。

按照五级分类原则,对企业中长期贷款、短期融资、信用卡或其他信用业务进行风险评估。

一般通过对客户数据的采集和数据评估模型,得到客户风险度的评分和业务综合评分,为资产业务的办理提供依据。

(3)报表管理系统

银行业务每日都会处理和生成大量的数据和报表。

建立集中的报表系统可以简化其他业务管理系统的工作负荷,也便于集中保管数据和报表,为后期的查询处理提供方便。

当前,各个银行普遍建立数据仓库系统,将海量的银行数据经过汇集、清理后进行保存和加工,并为其他信息系统和报表管理提供数据。

报表管理系统一般需要海量的存储设备,如磁盘库、磁带库和光盘库等。

(4)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CRM)是银行管理和分析客户的工具,一般分为分析型客户管理系统和操作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对交易统计、分析,归纳客户行为、交易特点、产品销售等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或销售机会,制定专门的营销计划或初小方案。

近年来,银行也越来越重视对客户的管理以及对客户的分析,希望通过分析客户数据、交易、行为,区分不同的客户进而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制定相应的营销计划和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操作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一般与客户服务中心或CallCenter等系统连接,为客户服务和销售提供便捷的手段。

(5)风险管理系统

按照国际上风险分类原则,风险主要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风险管理系统也可按照这个分类进行划分。

针对不同的风险种类,银行设计了不同的管理系统,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和应用相关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实现对客户的评价和打分,提出业务的建议和警示,为各类业务提供后台支持。

(6)呼叫中心(CallCenter)

呼叫中心是银行为服务客户建立的专门系统。

呼叫中心一般安排大量的专业人员,通过接听客户服务电话,解答客户服务要求,如业务咨询、账户查询、紧急账户服务等请求。

客户服务人员常常需要获得银行的网点位置、业务种类、可开办的业务、业务的详细流程等信息,也需要获得客户的账户情况等信息。

除此以外,客户服务人员也需要根据客户信息呼叫和通知特定的客户,告知新业务办理情况、新产品介绍以及其他紧急通知。

客户服务中心支持系统是为客户服务人员提供以上数据和操作,具有接听、转接电话、拨出电话、发送邮件等功能的专用平台。

呼叫中心支持系统由呼人坐席设备、呼出坐席设备、语音自动应答设备、录音设备和专用操作管理系统等构成。

四、国内人民银行清算系统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构建思想最早见于1988年,经历了漫长的十几年岁月,在此进程中,具有重要推进意义的工作主要包括:

建设中国国家金融卫星网、电子联行、“天地对接”等。

中国国家金融卫星网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基础设施;电子联行是金融结算工具的一种创新,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异地跨行资金汇划的主渠道;“天地对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电子联行的功能和效率。

这些工程在一段历史时期中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支付系统进展缓慢,电子联行凭借比较单一的系统功能,账户又高度分散,不可能形成一个全面、完整的处理大额支付的解决方案,更不可能与商业银行的行内系

统连接起来。

因此,电子联行和“天地对接”充其量是现代化支付结算的初期尝试,是特定历史时期银行电子化的应用。

采用这种方式的信息传输速度还很有限,还不能适应经济金融高速发展和新形势对支付结算的要求。

2000年以后,人民银行开始规划新一代的支付系统(ChinaNationalAd-vancedPaymentSystem,CNAPS)。

2005年,该系统完成全国大额支付部分的推广,它是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以及借鉴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支付系统建设的经验,建立的一套一体化的中国现代支付系统。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运营,开创了我国支付结算的新局面,提供了一条现代化支付的高

速公路。

CNAPS是一套覆盖全国的中国国家金融数据通信网,它把众多的银行机构连接到全国和地区支付业务清算和结算中心;该系统包括基于R11GS方式的大额支付系统(简称HVPS)、小额批量电子支付系统(简称BEPS)、银行卡授信系统、政府证券簿记系统。

CNAPS的系统结构采用三级层次架构:

国家处理中心(NPC)、城市处理中心(CCPC)和商业银行前置系统(MBFE)。

NPC由一个总中心和一个备份总中心组成。

CCPC通过支付系统骨干网与NPC相连。

主要通过DDN线路进行连接,卫星和ISDN/PSTN线路提供备份手段。

CCPC与当地商业银行之间连接。

在各局域网和局域网与广域网连接设备方面,均为双机热备份。

通过HSRP等技术实现物理设备级的冗余

CNAPS的网络平台用来完成支付系统的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

支付系统网络划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支付系统骨干网,包括NPC内部(核心)局域网、CCPC内部局域网、NPC与CCPC之间的广域专网三部分,形成一个由一个总中心、一个备份总中心,337个城市中心构成的覆盖全国的支付系统骨干网,完成中国现代支付系统的数据传输功能。

第二部分为337个独立的CCPC网络,包括CCPC内部局域网、CCPC所在城市城域网,CCPC城域网通过与所在城市各个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连接完成中国现代支付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

骨干网和CCPC网络通过CCPC局域网有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网络平台。

CCPC网络在逻辑上与人民银行现有非支付业务的网络分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网络。

商业银行前置系统(MBFE)所在局域网应该独立,不能与其他系统共处一个局域网网段。

两者之间通过适当的安全保证体系,确保CCPC网络的安全。

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是集金融支付服务、支付资金清算服务、金融经营管理和货币职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

它将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下层支付服务,与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提供支付资金清算服务的上层服务通过中国国家金融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目前,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主要应用不仅仅用于大额支付方面,小额支付系统也顺利推广了。

随着它的功能范围有计划地逐渐推广、全面展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必将促进我国支付管理现代化、支付服务快捷化、支付交易全球化等领域的发展。

五、SWIFT、CHIPS、FEDWIRE系统的发发展和作用

SWIFT网络

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交易的增多,银行间的跨国通信也迅速增加,国外一些大银行纷纷建立自己的通信网络。

这些银行通信网络的通信代码、格式和规则极不一致,给银行间的国际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克服这一困难,1973年来自北美、西欧的15个国家的239家银行发起,成立了SWIFT(SocietyWorldw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