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0019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doc.docx

《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doc.docx

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doc

2019-2020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

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

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

他笔。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啮噬(shì)潜规则(qián)不着边际(zhuó)装模作样(mú)

B.下载(zài)顺口溜(liū)返璞归真(pú)浑水摸鱼(hún)

C.咯血(gē)一场雨(cháng)顺蔓摸瓜(wàn)沁人心脾(pí)

D.弭谤(mǐ)血淋淋(xiě)叱咤凤云(chà)着手成春(zhuó)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

A.瑕不掩瑜纠纠武夫出奇制胜唾手可得

B.融会贯通生死攸关震古铄今不胫而走

C.英雄辈出飞短流长器宇轩昂首屈一指

D.佶屈聱牙人情世故两全齐美平心而论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同无生长达十多年的交往中,他还是头一次爽约,未能按时交稿,而且永远也

拿不到先生的稿子了。

每念及此,不禁悲从中来。

B.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

尔不群的雕塑精品。

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

们备受感动和鼓舞。

D.他为人不错,只是过于固执,喜欢钻牛角尖,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也不晓得变通,

所以同事中好多人并不喜欢他。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休闲方式各种各样:

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在电脑

上聊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B.中学文理分科是否制约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是否已成了一种必须革除的积弊?

杨叔子带有个人色彩的教育“试验”,究竟是矫枉过正还是亡羊补牢。

C.“牺牲”一词原是对做祭品的牲畜的通称,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

传•曹刿论战》),后来“牺牲”的意义转化了。

D.社会保障基金被人们称为百姓的养命钱,基金规模的壮大和保值增值,有利于解决

我国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收支缺口。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A.19岁那年,钱伟长以中文100分,历史100分,其他各科加起来不到100分考入清

华大学,最终进了物理系,而物理他只考了5分。

B.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人为的蓄意破坏以及恶劣天气变化,都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

灾难性后果。

C.张库三说,航空母舰之所以广受各国青睐。

就在于航母编队巨大的打击力和防护力

所致,它在海战中几乎所问披靡。

D.山大新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是一种以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在

学术和人生的历程中勇于登攀、不断追求的完美境界。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阅读之惑:

人文何用?

刘伟见

如今一进书店,占据畅销榜上的多是生活实用类书籍,不是身体保健类的读物就是职场竞技类的饰品,就连小说,也是官场、职场类小说最火。

思想、哲学、文化类的人文读本已经很难销售上榜了——社会竞争、实词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到了出版。

一个时代人文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经典的阅读往往与其时代精神状相关,行走在实用凸显、人文消退的书的丛林里,阅读之感油然而生:

人文何用?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恰恰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

今年10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

原因是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作出的无价贡献”。

对于孔子思想,我们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农耕文化的落后思想。

这使人想起《法华经》中佛祖以三车比喻人自身本有宝藏,而一味向外寻求。

传统文化的疏离,使国人陷入对本国文化的无知和对来自外人赞誉的诧异中。

不久前辞世的科学大家钱学森先生在与温家宝总理见面时曾说,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

最近,武汉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中,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

如法国科学家里歇,他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

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写的《创造力与自觉:

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则大力推崇中国的老庄,认为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

人文是什么,是人由历史、现实而提升出来的精神气质,它呈现、凝结于文化之中。

就像人皆有骨架身体,但人的修养体现在他的精气神中。

但现实发生的倒置是:

人必须以生理需求作为第一要义然后再满足精神需求;生理需求一旦满足后,精神需求反而无所适从。

所以,人文润泽恰如生理需求,是人快乐生活之两翼。

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

人文涵养缺失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人们

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所以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密切联系。

同理,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因为一国之母体文化不仅表现在书籍上,还表现在典章制度、器物风俗、行为礼仪、风俗习惯上。

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

确实,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临河川而叹逝水,其中蕴味、大可玩味。

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山刀之史登临,可使所读支书与事理情景相接通。

与此同理。

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涵养,要从学习本国的文化精要开始。

当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

知识界通晓传统的大家很少,一提倡就容易陷入利弊之争。

过学习浅尝传统之妙的人又在某种名利驱动下去大讲传统,面临理论质疑又难以回应,日益

分歧的多元主张使大众氏无所适从,人文涵养之提升可谓难矣。

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趣味,在忙碌之余放一把椅子在阳台看看十五的月亮,而不是只在八月十五才看一眼圆月,在不断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把眼前的得失放到长期的规划中去考量,通过两读获得历史的先贤们关于生命、生活的主张,也许饮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

因此,从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中走出来,阅读人文,丰富情趣。

6.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人文消退”在当今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当今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

B.部分国人对本国文化的无知或错误认识,忽略了它是提高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C.当今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学界又不能及时廓清迷雾,正面引导。

D.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申,无法体会阅读带来的内心安静。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

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文和科学并不矛盾。

B.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验证了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

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的观点。

C.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科学家影响很大,法国科学家里歇也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

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大力推崇老庄。

D.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植,在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通过阅读获得先贤

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积极启发。

8.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提高人文涵养,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使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精髓,认识到本国传

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

B.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的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因母体文化内涵丰富,所以母

体文化对人们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

C.读书本要与读山川和读风物结合起来,才可深刻领会人文之妙,丰富人文内涵。

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是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

D.只要走出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区,阅读人文,获得历史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

张;就能丰富情趣,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

三.(12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孙膑尝与庞涓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邢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容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其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

“今以君支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姓,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教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

“刑余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救斗者不搏撠,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文,魏果去邯郸,占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

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善站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涌行三日,大喜,曰:

“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日“庞渭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

“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到,曰:

“遂成竖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节选自《史记》)

9.对下列旬申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弟:

但,只管

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再:

第二次

C.齐威王欲将孙膑将,率领

D.士卒亡者过半矣亡:

死亡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B.①赵急,请救于齐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C.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D.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孙膑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①孙子谓田忌曰: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②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③与齐战于桂陵,大破粱军。

④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⑤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⑥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原在魏国,圈受迫害而沦为刑徒,活来,他暗地里见到并说服了芥图使港,得

以逃到齐图,受到芥图将军出忌的信任和像对待客人一一样的款待。

B.在出总与齐王等人赛马时,孙腹教给田忌用下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对屯用上等马

与对方的中等马对比,用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对比,结果一负、一平、一胜,赢

了齐王千金。

C.本文记叙的"围魏救赵"和"马陵道之役"的故事,充分表现出孙摈的卓越的军事

才能。

其中"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更是由于他通过仔细研究、充分掌握了敌我情

况而取得的。

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

写孙膜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

因,胜了,才看到它的作用。

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干金。

(3分)

(2)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5分)

(3)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2分)

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8分)

吟笼莺,

清·纳兰性德①

何处金衣客②,栖栖③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喘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绒恨在雕笼,

【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

②金衣:

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③栖栖(xīxī):

忙碌不停,亦解为孤寂零落。

(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字的。

(4分)

(2)简析本诗,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笔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小题)(6分)

(1)策扶老以流恕,。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见贤思齐焉,。

(《论语》)

(2)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苏拭《赤壁赋》)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

(3)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王勃《腾

王阁序》)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淘《六国论》)

独学而无友,。

(《礼记·学记》)

五、(12分),

16.将下面几句话按正确的语序排列,组成语意完整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4分)

①曹操自知自己如天上蚊龙,拥有胆力,但他的“宁负天下人”,则离圣贤十万八千里。

②曹操与刘备煮酒论的是英雄,不是圣贤。

③刘备满口仁义道德,却满腹“宇宙之机”,离圣贤也很远。

④他不能做“内圣外王”之王,只能做“内雄外王”之王。

⑤两者都需要智慧,除此之外,英雄的主要特征是“胆力”,而圣贤的主要特征则是“道

德”。

⑥曹操称他为英雄时,他吓得手足无措,乃是曹操实际上道破他也是胆力过人、能缩能

伸的野心家。

17.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标点等方面有四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

(4分)

征稿启事

《空间》是我校文学社自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

从本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真我风采》栏目,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来稿要求:

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

在班级。

文稿请投到《空间》信箱。

《空间》编辑部

2011年10月10日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某媒体在网上就这一热点设汁了下面两

项调查,调查的问题及结果如下:

(1)病人是否有前往大医院就诊打算:

有,马上去

可能会去

不打算去

23%

28%

49%

(2)影响病人去大医院就诊的主要因素是

药品价格

医院服务态度

滥设检查项目

办理手续不简便

41%

16%

29%

14%

请根据以上两组调查数据申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不超过40字);并据此提出合理的

建议(不超过25字)。

结论:

建议: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叶倾城

我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初到北京,一切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狂喜。

在车上一直凭窗张望;一会儿看到一大堆金发外国人,又一会儿留意遥遥的过山车,突然我大叫:

“马,马,活的马,马在走路。

”满车人大笑。

的确。

我是来了北京,才能想象城市里还有马车。

时常是卖水呆的,夏天是西瓜香瓜,

其他季节什么都有,但都是廉贱的,绝对没有卖火龙果的。

摊主不怎么吆喝只是坐在车帮上,手里玩弄着一根系了很多七彩化纤绳子的鞭子。

而他的马,就在车前站着,有时候啃一点儿干草。

我观察了很久,才确定马不能像骆驼或者大象那样跪下来,草在地上,它就把双腿分手,脖子探得长长的,头控得低低地,默默咀嚼,默默反刍。

人和马,都很安静。

我喜欢马,觉得它美丽,颈背的线条既柔和又矫健。

拉车的马大概没什么名种,灰白、

黄褐、泥色、杂色斑驳,马尾偶尔摆荡一下一一我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因为有个坚持

的知识分子,不管其他人如何打扰他,都要讲完“马尾巴的功能”。

马儿们都有明亮的大眼

睛,眼皮垂着,有一种良人处子般的温驯。

我想去轻触它的鬃毛,但我不敢。

“马,咬人吗?

”我终于忍不住问。

摊主哗地笑开:

“不咬,它可听话呢。

”“那,我能喂它点东西吃吗”

我找到一撕巧克力,手欲不敢伸地,给它,马是闻到了食物的味道吗或者出于本能丛

断,知道那是个喂食动物?

它低头来俯就,滚热的鼻息喷在我手心,像火车的汽笛。

我害

怕,手越压越低,都快“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马突然一个猛低头。

卷走了巧克力它的舌头,粗糙而热湿,令人印象深刻。

因为有一匹马吃过我的糖,我觉得我与全世界的马,都交上了朋友。

每次在路上遇到马,我都会多看几眼。

夏天时,马的鬓毛被剪得极短,齐齐整整,像时爱男孩子的板寸。

我看着就想笑,也觉得心里很暖,农业社会人与牲口的情,还留存着。

下午时分,我在三环上,车少人稀,对面车道却突发混乱,几辆车紧急刹车、避让,带

出一片刺耳的摩擦声。

而一辆马车,正逆行疾驰,车主策马扬鞭,马蹄在柏油路上打出一片

“答答”。

我正错愕,身边的的士司机说:

“得,遇到城管的了。

”我忧心忡忡地问:

“抓到会

罚多少呀?

”“咳,这一车果子,都不够罚的。

很久我都忘不掉那在三环上逆向狂跑的马,四蹄如此惊惶。

我问朋友:

“如果一辆车和

一匹马撞上了,谁会赢?

”他大笑不已:

“你居然还是理工科出身,”然后才说,“你忘了马

力这个词吗?

捷达的马力最高可以达到300多。

”那么运场PK,一旦发生,车会完胜!

霎时

间我想到了悲嘶、血肉横飞、粉身碎骨……

我当然知道北京是一所城市,而马属于乡村。

我完全承认马不应该进来,但是,谁有头发愿意装秃子?

谁开得起宝马会自驾一辆马车?

报上有这样的新闻,为了躲避城管的追捕一

一他们是一定是开着车的,咆哮的机器怪兽,着急的马车主用小刀刺马:

马儿你快点跑呀快

点跑……血,点点滴滴,洒了一路。

那是同一只手吧同一把刀,为它剪鬃的,以及刺向它身

体的。

我想起很多年前,尼采在路上,看到一个农夫在鞭打自己的驴,尼采不顾一切上前救护,抱着驴头失声痛哭:

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

19.就文中“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一句话,回答问题。

(4分)

(1)“兄弟”在全文中的具休对象指哪些?

(2)“受苦受难”在文中包含哪些内容?

20.文章着力叙写给马喂巧克力和马车逆行疾驰这两件事的意图是什么?

(4分)

21.作者对马车进城现象持怎样的观点和态度?

你是否认同她的这种看法?

请说说理由。

(4

分)

22.本文原题为“马在走路”你认为原来的题目和现在的题目哪一个更好一些?

请说明理由。

(6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9~22题。

为什么我们会流鼻涕

我们通常在感冒、鼻腔发炎的时候才会注意到鼻涕的存在,那样子可不太雅观。

其实鼻

腔里每时每刻都有鼻涕,也离不开鼻涕,它是保护身体的一道屏障:

鼻涕防止鼻腔粘膜干燥,

湿润吸进的空气,粘住由空气中吸入的灰尘、花粉、微生物,以免它们刺激呼吸道或引起感

染。

一个健康人的鼻子每天要处理几百毫升的鼻涕。

但是我们并没有天天都在流鼻涕,这么多的鼻涕跑哪去了?

一小部分蒸发掉了,一小部分干结成了鼻屎,但是大部一听了别恶

心一一被我们吞到肚子里去了。

这听上去虽然恶心,但对人体并无害。

鼻涕的成分除了水,还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盐以及一些脱落的细胞。

鼻涕申的蛋白质主要是粘蛋白,它是一种糖蛋白,被由碳水化合物

纽成的“糖衣”包着,这使得它能大量地吸收水分。

鼻涕中的其他蛋白质还包括抗体和溶菌

酶,能够杀灭细菌、病毒。

有一部分鼻涕其实是眼泪。

眼睛中的泪腺也元时无刻不在制造泪水湿润眼睛,我们之所

以不会整天泪眼汪汪,是因为这些泪水都从连接眼睛和鼻腔的泪管流到鼻子里,成为鼻涕的

一部分。

如果你大哭起来,一部分眼泪从眼角流础,大部分还是涌进鼻腔,让你的鼻子“抽

泣”,就有了“一把鼻涕一把泪”。

不过大部分的鼻涕是鼻粘膜自己分泌的。

鼻粘膜含有一种形状像高脚杯的细胞一所以叫杯状细胞。

杯状细胞制造出很多粘蛋白,粘蛋自被释放到细胞外头后,大量地吸收水分,体积能膨胀600倍。

杯状细胞一天只需要制造1毫升的粘蛋白,就足以满足鼻腔的正常需要

了。

如果鼻腔受到了刺激或被感染,鼻涕的分泌量就会激增,这很自然,因为鼻涕的一个

要功能就是要清除吸入的杂质嘛。

例如,感冒病毒入侵了鼻细胞,或者过敏体质的人吸入了花粉、粉尘,免疫系统就会制造相应的抗体试图消灭这些抗原。

抗体分布在鼻腔叶的肥大细胞的表面上,肥大细胞的内部含有大量的一种叫组胺的活性物质,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就会刺激肥大细胞把组胺释放出去。

纽胺进而刺激杯状细胞制造更多的粘蛋白,也就产生了更多的鼻涕。

同时,组胺也能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水分渗出来,白卸胞也跟着跑出来要消灭病原体。

这不仅进一步增加了鼻涕的量,而且导致了鼻腔堵塞。

过量的鼻涕一部分流了出来,还有一部分被堵在了后头。

正常的鼻涕是无色透明的,也就是所谓清鼻涕。

感冒时一开始流出的也是清鼻涕,之

后鼻涕会变得浓一些,成了白色。

再往后流出的就可能是绿色的浓鼻涕了,看上去就像脓一

样,特别是如果继发了细菌感染,更是如此。

为什么鼻涕成了绿色的了?

和脓一样,因为它

含有大量的嗜中性粒细胞。

嗜申性粒细胞虽然属于自细胞,却是绿色的。

免疫系统发现有病原体入侵人体时,开始调兵遣将,嗜中性粒细胞就是最早赶到战场的。

嗜中性粒细胞是被血液送来的,但是它却跑到血管之外作战。

它是一种吞噬细胞,它的作战

方式是把细菌“吃”进去,在细胞里用各种武器将病原体杀死。

武器之一是向细菌释放消毒

剂——次氯酸(家用漂白剂的主要成分)。

次氯酸是由嗜中性粒细胞内的髓过氧物酶制造的,

髓过氧物酶的结构和叶绿素有个共同点,都含有二氢卟酚环,这个特殊结构决定了它们的颜

红绿色。

用来制作寿司芥末酱的山嵛菜的根茎也含有大量的类似的过氧物酶,所以做出的酱也是

绿色的。

幸好,山嵛菜刺鼻的辣味来自异硫氰酸,而不是过氧物酶一一否则,流着辣辣的鼻

涕该有多难受!

19.作者为什么说鼻涕是保护身体的一道屏障?

请简要概括其原因。

(4分)

20.结合文意,概括说明鼻涕的基本特征,并简要分析鼻涕的形成过程。

(4分)

2].请结合文章,说说鼻涕是怎样发挥保护身体的屏障作用的。

(4分)

22.读了这篇科普文章,你认为写作此类文章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七、(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北京师范大学大三学生李振,每年假期都不回家,每天坚持打至少两份工,还将一些回

收的旧书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