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9840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必修五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宏观分析:

(一)从课程标准角度看本单元:

本单元是高中语文必修五个模块中唯一一个文艺评论、随笔单元,具有融会贯通的功能,担负着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任。

本单元的教学功能是“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与鉴赏”的目标有明确阐释。

文学鉴赏的目的和态度:

“学习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文学鉴赏能力的重点要求: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咬文嚼字》总的思想就是:

文学鉴赏和创作要有正确的态度,“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这是具体落实课标的目的态度要求。

《说“木叶”》感受意象,品味语言,是落实鉴赏能力要求的示范。

《谈中国诗》从比较文学的视野谈中国诗歌的特征,探究中西审美异同,旨在体现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

本单元是打通必修和选修学习的综合性单元,可以勾前联后,从炼字、意象、诗歌表达技巧及风格等方面指导必修和选修的诗歌鉴赏。

对诗歌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的鉴赏有着全面的、综合性的引领。

2.教学目标与课后练习是对必修教材的总结和提升

各课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的设计,都紧扣单元教学重点,也是对学生学法的有效引导,要用它来带动学生学习,要注重启发性,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研讨与练习”中安排相应的写作练习,落实读与写结合,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鉴赏片段。

学以致用,学生才有兴趣。

比如,学《咬文嚼字》从自己作文中找“套板效应”的例子(如结尾表决心,中间举例子);学《说“木叶”》自选意象写赏析;学《谈中国诗》让学生比较赏析普希金的《致大海》和曹操的《观沧海》等。

二、本单元在语文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摸索总结文艺评论、随笔的阅读方法与策略。

2.分析梳理选文,打通篇与篇的内在联系,尽力发现其在内容上、语文知识点上贯通的关键点。

在贯通的关键点上进行教学突破。

(1)在内容上,三篇选文都谈论如何鉴赏诗歌,是指导学生鉴赏实践的典范。

《咬文嚼字》举例一半是诗歌鉴赏的例子,《说“木叶”》《谈中国诗》全文是诗歌鉴赏,串联起来,三篇文章分别从炼字、意象、诗歌风格三个角度谈论如何鉴赏诗歌,说理深入浅出。

(2)在知识点上,三篇文章的焦点——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咬文嚼字》6、7两段谈到文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说“木叶”》全文比较列举与“木叶”相关的几个意象,深入浅出地阐释诗歌本质特征之一——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谈中国诗》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更高地概括了中国诗的特征:

富于暗示。

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能使学生的诗歌鉴赏理论高度有所提升。

三、学情与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学情分析

 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学评论单元,而且都是名家所作。

高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形成了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学理论知识,因此有条件从感性到理性,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上学习这个单元,但是要由现象抽象到理论,这是比较难的,需要教学上引导恰当,实现目标。

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

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

《谈中国诗》一文课文容量很大,旁征博引,涉及范围很广;不少内容深邃,牵涉一些理论问题,这将给学生阅读带来不少困难。

2.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单元在培养学生阅读文艺随笔,进行审美探究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由课程和教材分析得出:

本单元教学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文艺随笔的阅读方法,这也是难点。

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文艺评论和随笔的写法特点,积累知识,学习写文艺评论和随笔。

2、学习论证类文章形象性的写法。

3、培养咬文嚼字的读书、写文的习惯。

4、体验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种一字不放松的谨严精神,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体会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体验文艺作品体现的深刻意义。

5、尝试品味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对感情抒发的作用。

五、课时安排建议(6课时):

《咬文嚼字》2课时

《说“木叶”》2课时

《谈中国诗》2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1.把握脉络,步骤阅读法:

文艺随笔列举的材料纷繁庞杂,阅读时必须抓住核心概念、核心判断、核心推理,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做好梳理,尽量探寻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感情发展的脉络。

研读文章,可从文章题目入手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步骤阅读方法具体点拨:

第一,泛读。

从头到尾阅读,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以便于先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

第二,做标记。

标记的内容有:

标段落、标句子、标词语。

标句子是指标注中心句、关联句、过渡句(或段)。

中心句所在的位置常常是段首或段尾。

关联句要重点关注因果句(具有概括作用)、转折句(提示重心作用)和递进句(明确层次作用)。

过渡句(段)有承上启下或总结上文或揭示下文作用。

标词语重点标注关键词和虚词。

关键词是指论述的中心话题或承载信息量较大的词汇,往往就是核心概念。

虚词要尤其关注副词、连词和指代词。

比如表时间的“将、正在”,表范围的“一些、全、都”,表推测的“可能、大概、也许”,表各种句意关系的“因此、但是、假如、如果、而且”,表顺序的“首先、其次、第一”等。

第三,做眉批。

①读完一段就在旁边简单批注,筛选词语,合并语义重叠的词语,大体上提炼出本段的中心议题或核心概念,进而为理清全文思路做准备。

②对所有提炼出的中心议题或核心概念再进行切分梳理、归类概括,分点有条理地表述。

③再读,着眼全文,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和主旨。

第四,对课文的观点和材料作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2.联想想象,欣赏体验法:

文艺随笔推理、论证带有文艺鉴赏的联想和想象,紧密结合作者自己的文艺欣赏体验。

读者要读懂,对留白处、跳跃处,必须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补全和连贯,加上读者的阅读体验、生活体验,进行二度开发,体味其审美韵味,以便与评论作者、与诗文原作者产生共鸣,或探寻无法产生共鸣的原因,进而得出读者自己的看法。

要充分调动起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中相关评论进行比较,提升自己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鉴赏评论的能力。

附件

课题

《说“木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了解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2.能够初步学会古典诗歌意象鉴赏的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

重点

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教学

难点

课外延伸,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

《说“木叶”》是新课程高中语文第五模块第四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化随笔,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这个单元的学习导言就提到:

“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

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本课教材淡化的处理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三分之一多。

学情分析

学生的古典诗歌的积累不多,诗歌的鉴赏能力也不高。

课文中的具体诗句学生不容易完全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并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课外延伸的诗歌意象的分析,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考虑,任务不能太多。

可以每一大组分析一首,先让学生独自分析,然后四人学习小组交流形成书面的文字表达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学会举一反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课前预习]

1、掌握重点字词;把文中涉及的诗歌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并理解主要诗句的意义。

2、结合课后练习一预习课文。

导入1:

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

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一、诗歌导入,提出疑问

 

二、浏览课文,思考与解答

(先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导入2: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

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

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

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的名诗,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可对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有个疑问,“落木”是不是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

今天我们就从林庚的《说“木叶”》中寻找答案。

(板书题目)

1.迅速浏览一至三段,找出作者在阅读古代诗词时发现的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诗词中多见“树”或“叶”而很少见“树叶”;

二、为什么诗歌中多见“木叶”而不见“树叶”;

三、为何“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又不用“木叶”而用“落木”。

☆先看第一个问题,结合诗句分析。

用文中所引诗句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

这些诗句中,出现“树”或“叶”的句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提示:

注意对“树”或“叶”进行修饰的词,如“丛生”、“绿”“密”]

明确:

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也就是说,“树”或“叶”都给大家一种繁茂浓密,翠绿欲滴饱满的形象,而这种形象正是“树叶”所包含的。

为了语句凝练的缘故,诗词中常用“树”或“叶”代替“树叶”。

☆再看第二个问题。

问1:

从概念上讲,“木叶”是什么?

讨论,明确:

就是“树叶”。

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

“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

问2:

“木叶”和“树叶”给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的?

明确:

不一样。

问3:

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那么,是什么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

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引2:

木叶: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飞去。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

“木叶”所处的季节,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

(为帮助学生体会,教师可适当地描绘诗词的意境。

也可朗诵杜甫的《登高》。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这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的提炼,只要把握住这些基本的信息。

学生就能明确“木”在艺术形象领域与“树”的截然不同的意味。

进而能够明白意象的把握对诗歌的分析与鉴赏有着怎样的作用。

明确:

“木叶”与秋季相联,也就是“落叶”的意思。

而“落叶”则是枯黄,残败的形象,暗含萧瑟、凄凉的感觉,这不再是“树叶”所能包含的了。

而这时又出现了一个问题:

既然“木叶”就是“落叶”,那诗人为什么不用“落叶”呢?

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先分析“木”和“树”的区别。

2、齐读课文第四、五段,思考第二个问题。

文中说,木,屈原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比较: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试分析“高树”与“高木”的不同。

讨论明确:

我们要从这两句诗的诗眼,即“悲”和“扫”来分析。

在“高树多悲风”句中,树有饱满浓密的叶子,风吹动这些树叶发出的沙沙的声音,在诗人曹植听来,仿佛人的呜咽,如泣如诉,而这满树涌动的叶子,满海涌动的波涛就像诗人胸中涌动的情感。

如果没有了树叶的涌动,没有了波涛的翻滚,怎能体现诗人满怀的哀伤?

怎能体现这个“悲”字?

“木”,我们知道是落光了叶子的树,光秃秃的树干。

深秋的晚上,清冷的月光仿佛给层岭洒下一层秋霜,瑟瑟的寒风刮过高冈,枯黄的树叶早已被秋风一扫而光,只有那光秃秃的树干还倔强地挺立着。

在深秋时节,目睹如此深秋之景,空旷和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所以,此时的树,必须是干枯的没有叶子的树干,不如此不足以体现“扫”字。

正如作者所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

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比“树”显得单纯,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以秋风叶落之景表空旷凄凉之情,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一个艺术特征。

“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

但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

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是因其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

3、齐读第六、七两段,思考第三个问题。

思考:

前面分析到“木叶”就是“落叶”,可又发现诗歌中有用“落叶”的,也有用“木叶”的,“木叶”与“落叶”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体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木叶”、“落叶”、“黄叶”、“落木”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在课文中找出关键句子。

明确: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而“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则代表着疏朗和空阔的意境。

从这些不同形象的叶子中,我们体会到:

“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与“落木”相比,还带着些许缠绵。

所以,现在我们就能解开刚上课时提到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疑惑了。

那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木”的艺术形象。

明确:

“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在颜色上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三、延伸扩展

教师小结: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告诉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句式”、“繁简”和“字眼”等方面要抱着严谨的态度。

树,是我们常见的客观事物,它有自己的形状,有颜色等属性,但当诗人把它写进作品就需要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志趣,那么树就不再是物象,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绪,经过情感提炼和艺术创造,于是选择“木”。

那么今天林庚先生就告诉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意对意象的细细体会。

我们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后,回头来看,又会疑惑:

为什么这些概念上区别不大的词语,在意境上的差别会这么大呢?

这是因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概念下面暗含着丰富的形象和内涵,也就是诗歌语言的微妙意味往往寄于言外,这类语言就是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木叶”、“落木”都表示一种客观事物,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物象),当诗人写入作品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就成为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思考1: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内涵丰富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

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雪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杜甫《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欧阳修《望江南》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欧阳修《生查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采桑子》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零在外头?

——南宋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

讨论,结论:

望月怀远,思念亲人,暗含有月圆人不圆的愁绪。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

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从月相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勾,残缺不全。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

宁静的月夜里,沐浴着清幽柔和的月光,人们很容易陷入沉思,展开遐想,产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四、课外延伸,训练能力

 

五、小结

生缠绵而渺远的情思。

离家在外的人,仰望明月,思绪常常飞越空间,想起同在这一轮明月照耀下的故乡、亲人、朋友。

思考2: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思考1中提到的意象。

据此,有些同学觉得分析诗歌很容易了,以为只要记住常见意象的基本寓意,那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鉴赏诗歌了。

的确,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

同学们在具体的诗歌的分析中还是要考虑具体的语境的。

有时候,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会表现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

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境界就迥异。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明确:

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

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咏梅》)

明确:

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咏梅》)

明确: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

下面诗中“柳”这一意象,表达的情感不尽一致,试作一点辨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唐彦谦《垂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曾巩《咏柳》

贺诗:

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分披,细叶精致。

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自然的活力。

唐诗:

纤柔轻盈,妖媚多情。

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曾诗:

乱条狂舞,柳絮纷飞。

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臣。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

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诗人——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6、布置

作业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1.根据下文的材料,写一篇500字的赏析文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春晚绿野秀。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天叫做青春,少年称为青年。

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

春游也叫做踏青,却不说踏绿。

春的世界是绿色的,诗人为什么把绿的说成青的呢?

2.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再找一些有关“梅”的诗歌,结合补充材料上的诗歌,写一篇对“梅”意象的分析和鉴赏的随笔。

(这个单元学习文化随笔,可以让学生尝试)

布置作业

谈中国诗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线索。

2、理解中国诗的特征。

3、学习作者在文中运用比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文章的谋篇布局来体会作者构思的技巧,体会文章含义深刻的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文中运用比喻的句子,学习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

 

研讨与练习

学习重点分析

出处

课文

1.你读过不少中国诗,也读过一些外国诗,你认为中国诗有哪些特征?

作者对中国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