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导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9176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导学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导学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导学案.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组导学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

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

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

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

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

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

“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学情分析】

学生对少数民族接触不多,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他们刚升入中年级,但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导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

会写“坪、坝”等12个字。

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导学重难点预测】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导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导学时间】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读写新词并能理解词语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自主学习,质疑初探】

1、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注音

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

(2)熟读并理解词语

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诵读经典,积淀文化】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读题质疑。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齐读课题:

我们的民族小学。

同学们,读读题目,说说你想了解什么。

2、听范读。

【汇报展示,释疑点拨】

一、检查识字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

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出示自读目标见课件。

2、生字:

(1)同桌交流识记方法。

(2)指名读生字。

3、认读词语。

(1)谁知道这所民族小学在哪里?

(课件出示)相机出示图片及相关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

(2)这么多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说?

课件出示“绚丽多彩”。

(3)在那些同学上课的时候,还有许多的朋友来陪伴呢,它们是……(生齐读课件上的词语)

(4)下课了,这里的同学做的游戏是那样与众不同,有的……有的……

(生齐读课件上的词语,师播放视频理解词语)

(5)巩固生字词:

开火车读

二、读文感悟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

坪坝(bà)绒球花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ɡ)族德昂(ánɡ)族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

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

凤尾竹摇晃(huànɡ)

2、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3、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4、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边朗读,边思考:

民族小学和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5、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美丽)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训练反馈,盘点拓展】

一、指导书写,正确美观

 1、学生观察前六个汉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

写字书上的生字、词。

二、当堂检测,巩固练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课件展示练习。

三、盘点问题,课堂小结

1、搜集各小组内读文后提出的共性问题。

2、课堂小结。

【作业超市】

必做:

1、抄写字词。

2、作业单第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自主学习,质疑初探】

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在文中勾画出关键词。

【诵读经典,积淀文化】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承前启后,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课件出示)

2、复习词语。

(课件)

【汇报展示,质疑生成】

指名读课文,思考:

课文围绕着这所美丽的民族小学都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围绕这所美丽的民族小学先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了。

【合作探究,研读文本】

一、感受美(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预设一:

课件出示:

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1)师:

读到“绚丽多彩”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师:

从“更加’中你读懂了什么?

(3)感情朗读。

预设二:

课件出示: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畅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创境:

假如你是民族小学的学生,你会怎么“打招呼”“问好”“敬礼”?

指导朗读这个句子。

(2)引导学生发现句子的特点,初步了解排比句的特点。

师:

像这样的句子课文里还有,找找看,读一读,体会这种句式的好处。

(3)用这样的句式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进一步体会民族小学的学生的行为美。

(课件出示)

(4)再读这句话。

预设三:

课件出示:

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1)引导学生从“不同”“都成了好朋友”体会团结、友爱。

(2)创境:

假如你们是民族小学的学生,你们来自不同的民族,语言不同,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3)感情朗读。

二、感受快乐(第二、三自然段)。

1、轻声朗读第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学生是怎样上课的,用一句话概括地说说。

(如:

大家一起读书,那声音真好听!

2、师:

文章是怎样把“那声音真好听”说清楚的?

(先用一个概括句,然后举了些小动物的例子来说清楚的)

3、假如你看到小朋友学习这么认真,听到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4、下课了,民族小学的操场上会是怎样一幅画面?

结合文章内容也举个例子或用排比句,把操场上的欢乐、热闹说一说?

三、感受情感(第四自然段)。

1、师:

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

在这所民族小学学习的同学们是什么感受?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四、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吗?

【指导书写,训练反馈】

一、指导书写,正确美观

1、学生观察后六个汉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

写字书上的生字、词。

二、当堂检测,巩固练习(幻灯展示)

【作业超市】

必做:

1、我能背诵我喜欢的段落。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积累本上。

3、作业单做完。

选做(二选一)

1、请仿照本课的写法,介绍一下你的学习生活。

2、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板书设计】:

   穿戴美丽

1、我们的民族小学学校好朋友友爱(自豪赞美)

语言和谐

 

【导后反思】:

2、金色的草地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

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

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

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接着写了“我”(哥哥)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最后作者总结全文:

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课文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课文在第三自然段以吐泡泡的形式,对阅读作了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

课前应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以便课上交流用。

【导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导学重难点预测】

1、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

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学习本课的11个生字。

3、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导学时间】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会写前7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自主学习,质疑初探】

1、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材料、挂图或照片。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

4、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给生字注音:

耍装劲绒假朝些钓察瓣拢掌趣

(2)熟读下列词语,理解词意。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诵读经典,积淀文化】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

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

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

(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汇报展示,质疑生成】

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合作探究,交流点拨】

一、识字读文

1、同桌合作学习

(1)我来考考你:

一人指生字,一人读出读音。

(2)运用各种方法交流识字。

(3)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

(1)指名抽读生字。

(2)请小老师领读词语,其余同学跟读。

(3)开火车读词语:

玩耍使劲绒毛假装这些朝向

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盛开

(4)课件出示“当堂练习”

(5)分节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片草地在哪里?

为什么称为“金色的草地”?

2、谁了解蒲公英?

(结合课件介绍外形特点、生长情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二年级上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怎样传播种子的?

(课件)

2、“我”和弟弟玩蒲公英玩得可有趣了。

“我们”是怎们玩的?

请大家各自放声朗读,然后和同桌两人边说边演一演。

(抓住红色的字,相机理解“一本正经”)(课件)

3、请一组上台表演,师生评议后,再请一组。

4、想象:

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课件)

5、谁来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把“我”和弟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

四、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呀,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呀!

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指导书写,训练反馈】

一、指导书写,正确美观

1、学生观察前七个汉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

写字书上的生字、词。

二、当堂检测,巩固练习(幻灯展示)

【作业超市】

必做:

1、读熟课文。

2、作业单第一、二、三题。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会写后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4、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自主学习,质疑初探】

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1、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蒲公英和草地的有趣?

和同学议一议。

2、你觉得我和弟弟玩蒲公英花有趣吗?

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让我们小组合作来演一演。

【诵读经典,积淀文化】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承前启后,导入新课】

指名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说说大意。

【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师:

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子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们装的降落伞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呀!

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

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探究这个奥秘。

(1)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同学们,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呢?

(3)师:

草地怎么会变色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

(出示填空题)

(4)两次不同的发现,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2、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3、师:

“我”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后,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1)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2)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他仿佛是通人性的。

文中小朋友为什么说蒲公英会“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呢?

【指导书写,训练反馈】

一、指导书写,正确美观

1、学生观察后六个汉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

写字书上的生字、词。

二、当堂检测,巩固练习(幻灯展示)

【作业超市】:

 

1、作业单做完。

(必做)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必做)

3、把大自然中植物、动物的发现记录下来。

(选做)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合      张      合

【导后反思】:

3、爬天都峰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描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课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对“终于”一词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让学生读到这里,能联系上文理解“终于”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克服了种种困难爬上天都峰的。

课文中的许多儿童语言,内涵丰富,细细咀嚼,令人回味。

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对黄山风景区有所了解,可结合这篇课文,引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导学重难点预测】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导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导学时间】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我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会写前6个生字。

2、我会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3、我能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自主学习,质疑初探】

1、搜集有关黄山的文字、图片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自读课文1——3遍,要求正确、流利。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

4、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熟记字形,并通过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1)给生字注音:

爬攀顶似苍仰咱鲫辫勇居陡链颤

(2)熟读下列词语,理解词意。

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

居然、力量、汲取、手脚并用

【诵读经典,积淀文化】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

(板书:

天都峰)播放课件

2、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

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

(板书:

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带着问题听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

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词并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提示个别形近字“辫”“辩”“辨”,根据不同区别字意。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文意】

一、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

石头台阶。

仰望:

抬头望。

攀着:

(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

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

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

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小组合作

思考:

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

(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书写,训练反馈】

一、指导书写,正确美观

1、学生观察前六个汉字。

2、教师范写“似”“仰”。

3、学生练习。

写字书上的生字、词。

二、当堂检测,巩固练习(幻灯展示)

【作业超市】

必做:

1、正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

3、把第二自然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4、作业单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会写后几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自主学习,质疑初探】

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可以分为几部分?

2、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诵读经典,积淀文化】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学生讨论后点拨:

用“爬”更能反映出登山时手脚并用的那种费力、艰难。

2、(播放介绍天都峰的视频)学生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脑中的“画”。

复习字词导入。

3、学生练读后交流,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合作探究,研读文本】

一、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

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

”、感叹句“真叫人发颤!

”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

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

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

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

学生一边读,一边想下面的问题: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

指导朗读。

(课件)

四、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

“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

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指导书写,训练反馈】

一、指导写字,正确美观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写字书上其余生字。

二、当堂检测,巩固练习(幻灯展示)

【作业超市】

必做:

1、作业单做完。

2、借鉴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和组内同学交流课余生活。

选做(二选一):

1、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

2、做一份“黄山风景图片展”手抄报。

【板书设计】:

  

奋力一会儿……一会儿勇气

3、爬天都峰手脚并用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高陡)爬呀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