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居民住宅楼变形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865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居民住宅楼变形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居民住宅楼变形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居民住宅楼变形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居民住宅楼变形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居民住宅楼变形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居民住宅楼变形应急预案.docx

《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居民住宅楼变形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居民住宅楼变形应急预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居民住宅楼变形应急预案.docx

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居民住宅楼变形应急预案

三、应急预案

1突水、突泥应急预案

1.1编制目的

(1)为快速、有效的处置深基坑施工突水、突泥事故,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应急抢险实行统一指挥,以确保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3)发挥集团公司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紧急救援的需要。

(4)本预案适用于中铁十七局集团海南东环DHZQ-1标美兰隧道施工中发生突水、突泥险情,发生或有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影响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2应急体系

项目部成立突发事故现场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 长:

赵瑞轩

副组长:

程纪检

成 员:

尹成虎 王卓林 牛建新 宋荣禄

谢忠全 李金林 许成宇 王永林 

1.3预案启动与事故报告

深基坑施工中发生突水、突泥的事故,有可能造成基坑变坍塌,危及到工程与环境安全时,启动本预案。

现场施工负责人立即报告现场管理部经理,现场管理部经理负责向项目经理和安全环保部报告,安全环保部立即通知应急指挥小组成员。

项目经理和应急指挥小组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项目经理在第一时间(在12小时以内)用电话负责向集团公司报告,安全环保部在第一时间(在12小时内)用电话立即报告项目公司现场项目经理和监理。

(详见附件2事故上报及处置程序图)。

掌握现场情况后,由安全环保部负责拟定事故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或损失程度、发生单位、简要经过、采取的应急措施等,经应急现场指挥小组组长审阅后立即书面上报项目公司和集团公司。

1.4应急措施

1)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小组的所有成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接受统一指挥,投入抢险工作。

2)事故发生如遇有人员受伤,应由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隔离、疏导交通和保护现场,组织对人员进行救治,如清除障碍、清理倒塌物体、移动覆压在伤员上的物体,清理伤员口鼻杂物,以防窒息,对外伤要进行简易包扎,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人工呼吸等心脏复苏救治。

同时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并派人至路口接应。

有可能危及周围居民的安全时,立即通知政府组织及居委会,组织居民撤离。

同时综合办公室专人对现场进行拍照、录相,为现场抢险、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直接资料。

3)应急现场指挥小组副组长立即通知监测单位负责人、相关管线单位的监护人员到场,并与应急抢险队伍取得联系,安全环保部立即与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单位联络,保证物资供应渠道畅通。

各工区、班组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力、物力,准备落实抢险方案及技术措施。

4)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接待前来指挥抢险的各级领导及专家,安排好办公、生活、住宿、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技术质量部负责提供所需的技术资料,并负责联络,使信息能够及时传递、沟通。

5)项目总工程师立即组织工程部、安质部和现场管理部技术人员迅速查明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深入现场从多角度运用拍照、录相等手段取得第一手资料,供抢险指挥决策。

同时根据周边环境情况,制定监测方案,对围护结构、支撑、周边房屋、管线和道路进行监测,必要时增设监测点,加大监测频率(2小时一次,对重点监测项目则为1小时一次,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并及时将监测数据提供给突发事故现场指挥小组,确保数据及时、准确、真实。

6)现场指挥小组根据现场提供的各种资料,通过简短的会议决定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的落实由应急现场指挥小组副组长统一指挥,技术质量部和现场管理部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技术指导。

同时由安全环保部负责拟定事故报告,书面上报项目公司和集团公司。

7)首先在突水、突泥点,放置大块铁板将该点覆盖,然后由挖土单位组织人员机械用基坑土方回填覆压在钢板上,逐渐加厚覆土,保持基底稳定;由支撑单位组织人员机械负责对基坑漏点附近的支撑进行加固和复加轴力,必要时加设临时支撑。

8)迅速组织降水单位抽取漏点附近降水井,降低承压水的水位。

9)当基坑围护结构变形较大时,在该处地墙外侧压注双液注浆,及时填充渗漏引起的土体流失的空隙,保持围护结构的稳定。

10)抢险中应对周围建筑物和管线进行全过程监控,根据监测数据采取应急措施。

当建筑物沉降较大,有可能造成破坏时,及时采取双液跟踪控制注浆的措施,调整变形率,以动态的控制来确保建筑物安全;根据监测资料变化制定稳妥的管线保护方案,必要时对变形较大的管线基础采取注浆措施,确保管线安全;道路沉降大时,采取双液注浆措施,及时对流失的土体填充。

11)由项目党工委副书记负责接待和安排新闻媒体,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周边居民发布安民告示。

1.5应急救援的人、财、物储备

1)成立抢险队,由马凤启同志任队长,成员30人左右(由现场管理部人员组成),每月进行两次技术培训,每月进行一次抢险演练。

事故发生后,现场其他工程(分包)作业人员均列入抢险队,必要时还可从临近路基队、桥梁队就近抽调人力增援。

并与海南东环铁路项目应急指挥部、临近标段、兄弟单位等多家单位联系,必要时请求支援。

2)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储备

除储备的应急材料外,其它材料事先预定采购点、并与材料供应单位签订协议,在基坑开挖期间24小时保持联系。

注浆设备及打井设备由专业施工队伍提供,在基坑开挖前签订协议,由专业施工队伍在抢险过程中承担注浆及降水井等任务,随时提供抢险服务。

后附联系电话。

应急救援物资、器材由设备物资部负责专门管理,并建立保管制度,不得私自挪做它用。

表3-1 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储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1  旧棉被  50床  

2  砂袋  500袋  

3  黄砂  40吨  

4  编织袋  1300只  

5  双快水泥  5吨  

6  草袋  200条  

7  铁丝  2捆  

8  铁锹  30把  

9  尼龙绳  200米  

10  潜水泵  5台  

11  泥浆泵  3台  

3)资金准备

在基坑开挖阶段,项目帐户资金至少要划出100万元做为突发事故应急救援的专项资金,同时要保持一定的现金比例。

事故发生后,财务人员要携带足够现金赶赴现场,以便及时购置抢险材料和给抢险人员发放加班工资。

1.6事故调查

在流砂得到有效控制后,项目经理部要遵照“四不放过”的原则,由项目经理组织分管领导、技术质量部、安全环保部、现场管理部等部门及分包单位,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分清责任,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报告,并及时上报集团公司和项目公司。

2流砂应急预案

2.1编制目的

1)为快速、有效的处置深基坑突发流砂的事故,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地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减少经济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应急抢险实行统一指挥,以确保有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3)发挥集团公司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紧急救援的需要。

4)本预案适用于中铁十七局集团施工中突发流砂险情,采用常规方法堵漏效果不明显,发生或有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影响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2应急体系

项目部成立突发事故现场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和海南东环铁路DHZQ-1标美兰隧道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组 长:

赵瑞轩

副组长:

程纪检

成 员:

尹成虎 王卓林 牛建新 宋荣禄

谢忠全 李金林 许成宇 王永林

2.3预案启动与事故报告

围护结构发生漏砂,经现场采取常规方法堵漏效果不明显,基坑变形较大,发生或有可能发生重大社会影响事故的险情时,启动本预案。

现场施工负责人立即报告现场管理部经理,现场管理部经理负责向项目经理和安全环保部报告,安全环保部立即通知应急指挥小组成员。

项目经理和应急指挥小组人员立即赶赴现场,项目经理在第一时间(在12小时以内)用电话负责向集团公司报告,安全环保部在第一时间(在12小时内)用电话立即报告项目公司现场项目经理和监理。

掌握现场情况后,由安全环保部负责拟定事故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或损失程度、发生单位、简要经过、采取的应急措施等,经应急现场指挥小组组长审阅后立即书面上报项目公司和集团公司。

2.4应急措施

1)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小组的所有成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施工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接受统一指挥,投入抢险工作。

2)事故发生如遇有人员受伤,应由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隔离、疏导交通和保护现场,组织对人员进行救治,如清除障碍、清理倒塌物体、移动覆压在伤员上的物体,清理伤员口鼻内的杂物,以防窒息,对外伤要进行简易包扎,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人工呼吸等心脏复苏救治。

同时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并派人至路口接应。

有可能危及周围居民的安全时,立即通知政府组织及居委会,组织居民撤离。

同时综合办公室专人对现场进行拍照、录相,为现场抢险、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直接资料。

3)应急现场指挥小组副组长立即通知监测单位负责人、相关管线单位的监护人员到场,并与应急抢险队伍取得联系,安全环保部立即与应急救援物资供应单位联络,保证物资供应渠道畅通。

各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力、物力,准备落实抢险方案及技术措施。

4)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接待前来指挥抢险的各级领导及专家,安排好办公、生活、住宿、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技术质量部负责提供所需的技术资料,并负责联络,使信息能够及时传递、沟通。

5)项目总工程师立即组织工程部、安质部和现场管理部技术人员迅速查明现场的实际情况,如时间、地点、原因、过程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深入现场从多角度运用拍照、录相等手段取得第一手资料,供抢险指挥决策。

同时根据周边环境情况,制定监测方案,对围护结构、支撑、周边房屋、管线和道路进行监测,必要时增设监测点,加大监测频率(2小时一次,对重点监测项目则为1小时一次,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并及时将监测数据提供给突发事故现场指挥小组,确保数据及时、准确、真实。

6)现场指挥小组根据现场提供的各种资料,通过简短的会议决定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应急措施的落实由应急现场指挥小组副组长统一指挥,技术质量部和现场管理部技术人员负责现场技术指导。

同时由安全环保部负责拟定事故报告,书面上报项目公司和集团公司。

7)初步查清漏点后,由抢险队组织人员先用棉被封堵,然后由挖土单位组织人员机械用基坑土方回填覆压,由支撑单位组织人员机械负责对基坑漏点附近的支撑进行加固和复加轴力。

8)由注浆队伍沿围护结构在漏点外侧打孔,压注聚氨脂溶液进行封堵。

当漏点被彻底封堵、不再涌砂后,在漏点外侧双液注浆,对地基进行加固。

9)当漏砂严重,封堵无效导致环境严重变形时,用土方把基坑回填。

10)抢险中应对周围建筑物和管线进行全过程监控,根据监测数据采取应急措施。

当建筑物沉降较大,有可能造成破坏时,及时采取双液跟踪控制注浆的措施,调整变形率,以动态的控制来确保建筑物安全;根据监测资料变化制定稳妥的管线保护方案,必要时对变形较大的管线基础采取注浆措施,确保管线安全;道路沉降大时,采取双液注浆措施,及时对流失的土体填充。

11)由项目党工委副书记负责接待和安排新闻媒体,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周边居民发布安民告示。

2.5应急救援的人、财、物储备

1)成立抢险队,由王卓林任队长,成员30人左右(由现场管理部人员组成),每月进行两次技术培训,每月进行一次抢险演练。

事故发生后,现场其他工区的作业人员均列入抢险队,必要时还可从临近的路基队、桥梁队就近抽调人力增援。

并与东环铁路应急指挥部、临近标段、兄弟单位等多家海南东环参建单位保持联系,必要时请求支援。

2)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储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