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086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5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docx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市狮子口原来基础工程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工程

项目可行性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写:

 

XXXX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

第一章项目总论1

1.1前言1

1.1.1立项意义1

1.1.2项目的必要性2

1.1.3项目的可行性2

1.1.4建成示工程的效益2

1.1.5XXXX建立资源化利用示工程的可能性3

1.2项目背景3

1.2.1项目名称3

1.2.2项目承办单位3

1.2.3项目主管部门3

1.2.4项目拟建地区、地点3

1.2.5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3

1.2.6研究工作依据4

1.2.7研究工作概况4

1.3可行性研究结论4

1.3.1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5

1.3.2厂址5

1.3.3项目工程技术方案5

1.3.4环境保护5

1.3.5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6

1.3.6项目建设进度6

1.3.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

1.3.8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6

1.3.9项目综合评价结论6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7

1.5存在问题及建议8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9

2.1项目提出的背景9

2.1.1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9

2.1.2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9

2.2项目发展概况9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10

3.1项目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10

3.2再生骨料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11

3.3预拌砂浆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12

3.4再生混凝土制品市场预测和生产规模15

3.4.1砌块生产线15

3.4.2墙板生产线16

3.5水泥混合材17

第四章项目厂址指示图19

第五章工厂技术方案20

5.1项目组成20

5.2生产技术方案20

5.2.1产品标准21

5.2.2骨料生产方法、技术参数及工艺流程22

5.2.3预拌砂浆生产方法、技术参数及工艺流程23

5.2.4混凝土制品生产车间生产方法、技术参数及工艺流程24

5.2.5主要工业设备选择25

5.2.6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25

5.3总平面布置及占地面积25

5.3.1项目总体规划见总平面布置图25

5.3.2项目占地面积分析25

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28

6.1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28

6.1.1项目的地理位置28

6.1.2风向28

6.1.3地质情况28

6.2项目主要污染源、污染物以及治理方案28

第七章人员定编29

第八章项目进度安排31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2

9.1项目总投资估算32

9.2资金筹措33

第十章财务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34

10.1项目经济效益分析34

10.2消纳大量建筑垃圾34

10.3加快区域经济发展34

10.4扩大就业稳定社会35

10.5符合国家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大方针35

附件1主要工艺设备36

附件2总平面图37

附件3原始参数38

 

XXXX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工程

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

1.1前言

1.1.1立项意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XX地区近年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新建高楼拔地而起,城中村大规模拆迁,使建筑垃圾排放量急剧增长,2008年排放量达到2000万吨,2009年将超过2000万吨,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给XX市的生态环境、市容卫生管理以及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

目前XX市已规划筹建8~10个建筑垃圾消纳场地,这些消纳场距市区较远,每年需耗用大量建筑垃圾清运费。

同时建筑垃圾的排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运输和排放过程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地影响到XX作为我国西部开发的龙头和城市园林化的国际都市地位。

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的建筑材料消耗加剧了开采运输能源的消耗。

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占有土地和耕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以混凝土为例,近年来XX地区商品混凝土产量成倍地增加,2007年1000万m3,至2008年达到1500万m3,与之相应的水泥用量达到525万吨,砂750万m3,石子1050万m3。

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XX附近已不允许采砂石,需要从几十公里外的泾阳、周至等地方能采购,使运输能耗激增,加大了XX市交通压力和CO2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从循环经济角度考虑,将建筑垃圾中的砖、石、混凝土块(占建筑垃圾80%以上)资源化利用,直接将建筑垃圾破碎为再生粗细骨料代替天然砂石料,或利用建筑垃圾中各组分的特点生产处新的建材产品。

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是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问题的重要措施,是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差距相当大,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达到98%,欧盟国家平均综合利用也超过70%。

我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已列入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但大中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均处在探索阶段。

XX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更应该加大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投入,尽快建立本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示工程,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探索适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模式,发挥示作用,带动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工作全面开展。

1.1.2项目的必要性

1)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XX地区建筑垃圾已构成危害,每年侵占大量的耕地,污染环境,形成永久性危害。

3)XX市建筑材料资源日趋短缺。

4)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可形成新的产业链,对XX发展多元化经济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5)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与XX市国际化大都市地位不相符。

6)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必要推广。

1.1.3项目的可行性

1)政策方面:

国家已颁布循环经济法等政策法规,XX市也针对建筑垃圾处置出台了相应政策,为项目落实打下了基础。

2)技术方面: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及相应标准日趋完善。

3)环境方面:

建筑垃圾处置已有多年经验,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渣排放,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使噪音、粉尘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可以达到环评要求。

4)企业方面:

XXXX科技力量雄厚,在建材行业享有盛誉。

5)建筑垃圾来源方面:

项目的主管单位是XX市市容园林局,直接负责管理建筑垃圾的清运,有利于项目所需原材料——建筑垃圾的运输和协调,保证工厂化生产的进行。

1.1.4建成示工程的效益

1)社会效益:

项目实行能起到很好的示作用,为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探索合理的运行模式,将有助于从根本解决城市建筑垃圾问题,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对XX市创“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2)环境效益:

每年可以消纳城市建筑垃圾100万t,可节约因放置垃圾而占用的土地100多亩;项目生产的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可减少对不可再生矿产的开采;项目部分产品取代粘土砖,每年可节省取土20多万m3,节省耕地约100多亩,还可节省标准煤2.0万吨,减少CO2、SO2等有害气体排放。

项目实行就近原则,可以缓解运输带来的城市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3)经济效益:

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能降低建材成本,从而带动建材、房地产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有利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技术效益:

对墙材革新、实现建筑工业化做出贡献。

1.1.5XXXX建立资源化利用示工程的可能性

1)XXXX是以发展生态环保建材为主业,目前有水泥生产线一条,设计能力为80万吨硅酸盐水泥,企业管理团队精干,经营状况良好,职工素质较高。

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建成后,产品中的预拌砂浆、混凝土砌块及墙板所需的再生骨料和水泥也可以完全自给,不需要外购,有条件降低产品成本。

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产品众多,技术途径多样化,示项目建成后,可以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孵化器,可少走弯路降低探索成本,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有指导作用。

3)依托XX地区雄厚科技力量,在技术难点攻关,产品性能和工艺标准编制等各方面加快行进步伐。

4)该项目的主管单位是XX市市容园林局,建筑垃圾的清运调度直接有局下属的渣土管理处实施,有利于本示工程原材料的协调,保证工厂化生产的进行。

1.2项目背景

1.2.1项目名称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1.2.2项目承办单位

承办单位:

XXXX,项目总负责人:

XXXX。

1.2.3项目主管部门

XX市市容园林局

1.2.4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未央工业园区石化大道西段东柏梁村,在西三环路以外,东傍XX石化厂,西邻,北依绕城高速。

该项目周边道路纵横,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的运输。

1.2.5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

XXXX,法人代表:

XXXX,项目可研负责人:

XXXX。

1.2.6研究工作依据

研究工作依据由《中华人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二十二章、《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第四条(2005年6月1日起施行)、《XX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第十三条(2003年5月20日起施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建筑垃圾处置管理的通知》(市政办发〔2008〕234号文件)以及《XX市散装水泥管理条例》第九条(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这些法规、文件中提到:

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XX市市容园林局牵头,市政管委会配合,做好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产业规划;积极解决建筑垃圾处理厂建厂用地问题;政府积极鼓励、扶持企业从事建筑垃圾综合利用。

2009年XX市还规定:

城市建成区的建设工程应当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

1.2.7研究工作概况

随着近年城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大批的建筑物建设和拆迁,必然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长期堆放占用大量的可利用的土地,还时有出现随意倾倒建筑垃圾问题,这都严重影响着市容环境。

另一方面发展建设需要大量的水泥、砂石骨料和粘土砖,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和破坏大批耕地。

该项目的建设完成可消纳100万t建筑垃圾,可适量解决该区域的建筑垃圾的矛盾问题。

同时变废为宝,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符合国家关于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的政策。

项目采用封闭作业、先进的除尘设备和中水处理系统,在噪音、粉尘和污水排放完全满足环评要求。

1.3可行性研究结论

1、该项目以年消纳100万t建筑垃圾为目标,生产建筑材料包含混凝土用再生骨料、建筑工程用预拌砂浆、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墙板、水泥,上述产品均属于资源再生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有利改善XX城市环境。

2、综合利用产品可以满足XX地区城市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各项产品的性能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工艺是成熟可行的。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