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8454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显微镜的使用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显微镜的使用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显微镜的使用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显微镜的使用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显微镜的使用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显微镜的使用习题.docx

《显微镜的使用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微镜的使用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显微镜的使用习题.docx

显微镜的使用习题

一、显微镜使用练习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见右图:

 1.镜座 2.镜柱 3.镜壁

 4.镜筒 5.目镜 6.转换器

 7.物镜 8.精准焦螺旋

 9.细准焦螺旋 10.载物镜

 11.通光子 12.压片夹

 13.转换器 14.反光镜

二、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

1、取镜、安放打开镜箱,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将显微镜放在自己前方稍偏左、离实验台边缘约10~15cm的位置上,右方留出一定的位置以便绘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着通光孔。

用左眼接近目镜并注视目镜内,用手来回转动反光镜,当转到某一角度时,左眼看到一个圆形的、明亮的视野。

对光就完成了。

3、压片是指将装片或永久切片、涂片等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固定在载物台上。

压片时,要使玻片上的标本对准通光孔的中心,标本小时尤其应当这样做,否则,标本会偏出视野,调焦时会找不到标本。

4、调焦调焦时,要先使用低倍物镜。

右手逆时针方向缓缓升高镜筒,当升至某一高度时,即能看到标本的图像。

如果物像不清晰,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如果需用高倍物镜继续放大,需在低倍镜下将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心,然后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着通光孔,这时,左眼从目镜看时,一般能看到模糊或清晰的物像,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使模糊的物像清晰。

总之,调焦时应遵照如下规则:

先低倍后高倍,先下降(镜简)再上升,先粗调后细调。

5、观察

正确使用低倍镜的操作程序是:

取镜、对光、安放装片、下降镜筒、调焦。

下降镜筒时。

必须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和装片的距离,但不触及玻片。

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

(1)在低倍镜下将物像调到最清晰

 

(2)将所要放大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因为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小,但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大,容易找到目标;与低倍物镜相比,高倍物镜下看到的物像大,同样的视野面积看到的标本的实际面积小,在玻片不动的情况下,高倍镜看到的只是低倍镜视野的中心部分。

 (3)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4)调整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5)左眼注视目镜内。

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约半圈)。

使镜简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换用高倍物镜时,千万不可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升高。

正确的做法是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由于物镜镜头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很近,用粗准焦螺旋,会压碎玻片和损坏镜头,或者由于物像会一闪而过,找不到要观察的目标

(I)视野变小,亮度变暗,细胞变大.效目变少;

 

(2)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是指直线尺寸的放大比而不是面积比);

 (3)物镜:

放大倍数越大,镜筒越长.目镜则相反

三、生物绘图的注意事项

 1、准备较厚的统一规格的图画纸或图画本,绘图用铅笔(2H或3H)。

 2、绘图格式:

绘图纸纵向使用,页首正中写明实验课题,右上角: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图画在纸中央稍偏左处。

图的名称写在图下适当位置。

 3、绘图前,先估计好图的大小和位置。

绘图时,先用削尖的铅笔,在纸上轻轻地勾出图的轮廓,经过修改,再用铅笔画出清晰的画面。

 4、绘图时,要求线条均匀粗细一致。

区分细胞中明暗或染色深浅不同时,用铅笔点出疏密不同的细点来表示,不能用铅笔涂抹。

例如:

细胞核用密点表示,细胞质用疏点表示,液泡可以不用点。

 5、注明细胞各部分结构名称时,指示线要指准表示部位,同时指示线尽可能向右引出,各线要尽量平行,终点对齐。

图注的字体最好用楷书或仿宋体。

 6、画图要做到整洁、大方、布局合理。

严禁涂抹,着色和进行其他各种装饰

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该细小物体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3、显微镜目镜为10X,物镜为10X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

若物镜转换为40X后,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4、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

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为便于判明,此时(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5、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物像从视野的左方移到正中,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向右方  B.向上方  C.向左方  D.向下方

6、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7、用显微镜观察葫芦鲜叶的装片时,为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5×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8、光学显微镜所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单位是( )

 A.厘米(cm)  B.毫米(mm)  C.微米(μm)  D.纳米(nm)

9、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A.反光镜未调节好  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  D.显微镜物镜损坏

10、下面是用显徽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徽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移动载玻片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③转动转换器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⑤  C.④③①⑤  D.③②⑤④   

11、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装片,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的状态是( )

12、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日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串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13、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 )

 A.目镜  B.物镜  C.光圈  D.反光镜-

14、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载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cm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的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15、用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

 A.质壁分离时,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壁  B.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

 C.叶绿体和核糖体随着细胞质在流动  D.噬菌体侵入大肠杆菌细胞

16、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

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

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宜选用(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7、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D.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

18、某学生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

为判断异物的位置,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

据此,三异物可能在(多选)( )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装片

19、下列细胞结构中,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分辨不出的是( )

 A.染色体  B.液泡  C.核糖体  D.叶绿体

20、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A.a  B.b  C.c  D.d

21、小华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除调整放大倍率外,其他条件都未变动,结果如下图。

问:

视野亮度最弱的是哪一个?

( )

   A.甲   B.乙   C.丙   D.丁

22、在使用物境为10×和目镜为5×镜头观察到根尖生长点细胞后,不移动装片的位置。

又换用物镜为40×和目镜为5×的镜头观察同一部位,所见的细胞比前一次( )

 A.多且大  B.少且小  C.大且少  D.小且多

23、下图为血球在显微镜下.以4倍物镜所观察到的影像。

若在同一视野下。

换成10倍的物镜观察。

则最有可能看见下图中的哪种影像?

  ( )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仪器之一,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4、某一小黑点的半径为lmm.面积为3.14mm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徽镜进行观察看到的应该是( )

 A.面积为面积为3.14mm  B.面积为3.14mm  C.直径为2mm  D.半径为100mm

25、用4台显徽镜观察表皮细胞.在相同的环境中,若视野中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

显微镜的光圈最大的一台是(见27题选项)( )

26、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台是,(见27题选项)( )

27、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 )

 A.目镜15×物镜45×   B.目镜15×物镜8×

 C.目镜5×物镜10×     D.目镜5×物镜40×

28、某学生观察一水生动物.使用微机物镜10×、目镜10×该生把标尺放于显微镜目镜内。

测得此动物的长度为0.36mm.由此实验可知虫体的实际长度( )

  A.3.6mm  B.0.36mmC.0.036mm   D.0.0036mm

29、若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是细胞质流动方向(图6中箭头)和叶绿体(图6中黑点)所在位置,则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和叶绿体的实际位置是( )

 A.顺时针、右边  B.逆时针、右边  C.顺时针、左边  D.逆时针、左边

30、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

可能的原因是( )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  B、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  D、未换目镜

31、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若发现镜中生物往图中园圈内所示方向游走,请问你该把裁玻片往哪个方向移动才不至于使微小生物从视野中消失( )

 A.甲  B.乙  C.丙  D.丁

3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洋葱表皮细胞,不能检视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A.没有用龙胆紫染色  B.试剂破坏了染色体结构  C.无染色体形成  D.显微镜倍率不够

3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一般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

 A.染色体未染上色  B.染色体没有复制

 C.洋葱表皮细胞没有细胞核  D.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34、下列有关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的原因是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

 B.在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如因太暗而影响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

 C.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构因太小看不清,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

 D.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时,用低倍镜观察的效果比用高倍镜观察要好,原因是洋葱鳞片的外表皮细胞比较大,用低倍镜观察放大倍数适中

35、下列关于显微镜及其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低倍镜—高倍镜后,视野变小,视野变暗,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

 B.原来物体放大倍数为100倍,视野中有64个细胞,现在改为400倍,视野中有16个细胞

 C.想要观察视野左上方的物体,应把载玻片向右下方移动

 D.使视野变亮的方法是缩小光圈或改用平面镜

36、如图所示为一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一结构图要通过40×的物镜和16×的目镜组合才能观察到

 B.若这是人的大腿细胞,在长跑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在此细胞的⑧中产生使肌肉细胞疲劳的物质

 C.如果该细胞能产生抗体,则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具膜细胞结构顺序是:

⑩→⑦→③→②→①

 D.若以上所指为同一个生物体内3种细胞(肌细胞、肝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其核内所含的DNA一样,但细胞内所含的RNA不同

37、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倍镜下观察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质实际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的结构,可用平面反光镜适当降低视野亮度

 D.按正确的操作方式下降显微镜镜筒时,从左侧看粗准焦螺旋应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二、非选择题

1、某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对变形虫的观察。

(1)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应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

写出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确认污物在装片内部,如何排除污物或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揩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人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弹簧夹片压住。

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3mm-4mm处停止。

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调节器,缓缓上升镜筒。

请指出该生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

3、某显微镜由于磨损,低倍物镜上的放大倍数看不清,而高倍物镜尚看得出是40倍,请设计一方法来测出低倍物镜的放大倍数以及计算方法

4、如果用10×的目镜和8×的物镜,在视野内刚好看到一列整齐均匀的20个细胞。

如果目镜不变.改用40×的物镜所看到的细胞图像是原来的_____倍,看到的细胞个数是_______个。

如果用10×8的显徽镜观察组织装片.发现有100个细胞均匀分布在视野中.按用10×40,的显徽镜后。

视野中能看到____个细胞

5、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

目镜标有5×和15×字样。

物境标有10×和40×字样。

请看图回答

(1)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徽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载玻片间距离的组合为_________(用标号作答)。

此时放大的倍数为_______。

(2)在观察叶绿体时。

③和④的显徽镜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_______。

6.使用显微镜观察物象时,两眼都要睁开,这便于_____眼观察、_____看着画图,同时也减轻了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材料的长和宽放大的倍数,在原显微镜组合中是将材料的长和宽分别放大100倍,而改换物镜后将把材料的长和宽分别放大400倍,放大后观察到的范围将是原来的1/4。

所以原来能看到一行细胞有8个,而现在只看到2个细胞。

3.B解析:

显饭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在放大100倍时,设视野中圆直径为d,则面积S=л(d/2)2。

此时视野中有64个细胞;当放大400倍时,圆的直径相当于原来的1/4,则圆面积S=л(d/8)2。

,即为原来的1/16,故看到的细胞数目为64/16=4个。

4.D 5.C 6.B 7.A 8.C 9.B 10.A 11.A 12.A 13.D 14.BCD 15.B16.C 17.D 18.AD 19.C 20.D 21.B 22.C 23.B 24.D 25.A 26.B27.C 28.D 29.D 30.ABC 31.C 32.C 33.D 34.C 35.A 36.D 37.A

二、非选择题

1、

(1)先轻轻移动装片,观察污物是否随着装片移动。

如果随之移动,则污物在装片内部或表面;如果不随之移动,则污物一般在镜头上。

可先转动目镜,看看污物是否转动,若污物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否则可能在物镜上。

(2)用吸水纸在装片一侧吸引内部液体,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

2、

(1)用纱布揩镜头(应用镜头纸揩镜头)

(2)未在切片上加盖玻片

(3)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1cm-2cm处停止。

3、答案

①取几根水棉丝。

用小镊子展直于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②将该临时装片置于显教镜下,用10倍(或5倍)目镜与待测低倍镜观察(先将镜简下降至接近装片,再用粗准焦螺旋边上升边观察),看到水绵丝后,移动装片,将其中一根调整到横跨视野的直径线上,数出该水绵丝在视野中的细胞个数X

③转动转换器,换上40倍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到看清图像。

数出上次观察的那条水绵丝在高倍镜视野中的细胞个数Y;

④低倍镜倍数N=40Y÷X

4、544

5、

(1)(②③)600  

(2)④

6、左眼;右眼;眼睛的疲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