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目标与策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8415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目标与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班目标与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班目标与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班目标与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班目标与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目标与策略.docx

《中班目标与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目标与策略.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目标与策略.docx

中班目标与策略

14、小肌肉动作较为协调灵敏

关键策略:

●在美劳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制作。

如,握笔绘画,折纸活动,编织等;儿童用书9月分册中的“彩旗”;12月分册中的“可爱的雪人”、“小小设计师”、“感谢树”、“迎新年”;11月分册中的“叶子的联想”、“制作乌龟和兔子”等活动。

●在家中或幼儿园中,提供丰富的大中小型拼插玩具。

●在沙水与泥工活动中,引导幼儿在捏、搓和工具的使用。

●可开展一些翻绳类的游戏。

●开展一些编织类活动。

如,纸编类,绳编类等游戏活动。

●角色游戏区使用一些专用工具。

如,手偶的使用,医疗器械等物品的使用,系扣子,系鞋带、系领带、戴发卡,带头花,拉拉锁,小盒子的打开与盖上,小盒物品的组装等。

●建构区里,提供微型积木、拼插玩具等。

●在益智区里,提供一些拼图、小型迷宫、跳棋、有开关和小型操作扣钮等玩具;儿童用书10月分册中的“走迷宫”。

●给幼儿提供参与劳动的机会。

如,儿童用书10月分册中的“水果套餐”、“丰收菜园”等活动。

15、积极参与做操,动作正确、有力,体验平稳的节奏,并随着节奏按顺序运动。

关键策略:

●教师选择或编排适合幼儿动作发展的、有趣味性的操,音乐最好是幼儿熟悉的,操节内容丰富,同伴间有互动和交流。

如:

徒手操、轻器械操、队形变换等。

●教师口令准确、动作有力,精神饱满,富有感染力,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

●用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感受用力的状态。

如:

学做解放军,看谁精神。

●开展多种节奏感较强的体育游戏。

如:

跳绳、跳竹竿、队列练习、听音乐变速走、跑等。

●开展丰富多彩的身体韵律活动。

如:

“从头忙到脚”、“身体会动的地方”等。

16、能较平稳协调地进行走、跑、跳、投掷、钻、爬和攀登的游戏活动。

关键策略:

●走步时伴有强健有力的音乐,营造有精神走步的气氛。

如:

随着进行曲或节奏鲜明的音乐走步。

●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场地。

如:

宽阔的跑步场地、有弹性的地面、投掷的空间等。

●利用游戏的形式练习基本动作。

如:

“过小桥”、“熊和石人”“小青蛙跳荷叶”等;儿童用书11月分册中的“跳远比赛”;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冬天的游戏”。

●游戏时运用条件练习法,提高幼儿的动作质量。

如:

“打怪兽”时“怪兽”的高度、“钻地道”时“地道”的宽度等。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加以指导。

如:

运动距离、次数、时间有所不同;运动器材有所不同等。

●引导家长陪幼儿一起玩运动戏。

如:

“踩影子”、“跳房子”“连环钻”等。

17、积极运用各种运动器材活动,并探索多种玩法,在运动中表达创造性。

关键策略:

●投放易于一物多玩的玩具材料。

如:

球、包、圈、棍等;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冬天的游戏”。

●积极肯定并引导幼儿与众不同的、合理的玩法或想法。

如:

在无人下滑时从下滑处向上攀登滑梯。

如,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冬天的游戏”。

●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创新玩一些运动器材和玩具。

如:

手、脚、头、肩、手臂、膝盖等。

●鼓励幼儿之间合作游戏,变换、创新玩法。

如:

两人如何玩球、三个人如何玩沙包等。

●教师与幼儿共同开发自制玩具,使玩具之间有组合玩的可能性。

如:

抬轿子、舞龙等;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冬天的游戏”。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不对幼儿的运动方式做约束,运动氛围轻松。

●合理利用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有创造意识地开展亲子游戏。

如,家长陪幼儿一起运动,鼓励幼儿在家中的创新玩法。

如:

抛接枕头、在被窝里钻进钻出等。

18、能与他人谈论个人的经验,描述自己经历或熟悉的物体和事件。

关键策略:

●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鼓励幼儿与同伴、教师交流、分享生活经验。

如与幼儿谈论“我喜欢的……”、“我的玩具”、“好妈妈”等感兴趣的话题。

●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经验,丰富经历,如组织幼儿参观、郊游;参加公益活动;家长带幼儿旅行等。

●提供自由交流的机会和条件。

如入园、餐前、离园前、活动区后等时间允许幼儿交流;开展“小小电视台”、“聊天室”、“记者站”、“新闻播报”、“周末小日记”“大带小”等活动。

●注意倾听幼儿的讲述,对于幼儿的讲述表示肯定和欣赏。

如,用点头、微笑、眼睛与其对视等形式。

●在区域活动后,幼儿可以交流彼此的活动经验。

●向同伴讲述自己看过的,或喜欢的图书及故事。

●鼓励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表述自己的经验。

19、喜欢听儿童文学艺术作品,学习复述、续编、仿编和创编,并能从中体会乐趣。

关键策略:

●提供大量优秀的儿童文学艺术作品,如图书、音像制品等;儿童用书9月分册中的“新邻居”等活动。

●将幼儿自己绘制的图画、故事图片、故事书和网上下载的图片、照片等,放在图书阅读区域里。

如,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美丽的冰花”。

●充分利用各种时间让幼儿欣赏儿童文学艺术作品。

例如:

睡前半小时、进餐前、活动区活动等。

●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如请幼儿猜想故事后面的情节;将诗歌、故事改编成游戏,边说边玩;开展不同形式的故事会;听家长、哥哥姐姐讲故事;配乐故事;利用电脑、幻灯等电教手段;儿童用书9月分册中的“新邻居”;11月分册中的“我来编故事”;12月分册中的“萝卜回来了”;1-2月分册中的“年的故事”等。

●选择适宜的内容。

如,简单的、有节奏的、有重复语句的诗歌或故事;仿编广告词等;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长大一岁了”、“我会保护自己”。

●提供机会展示幼儿的创作,如开展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将幼儿的创作制作成图书;设置小舞台,投放服装、道具等材料,供幼儿操作表演故事内容;播放幼儿自己讲述的故事、诗歌的录音带;投放自制小电视,让幼儿在滚动画面的同时,讲述故事;创设故事墙;儿童用书11月分册中的“我来编故事”。

●听声音编故事。

如,听到小花猫吵吵叫和东西破碎的声音。

●丰富表演活动区的活动形式与材料(如,投放木偶,背景图,幼儿自制的材料),给幼儿创造续编故事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造性地表演。

20、接触各种阅读材料,尝试多种阅读方式,体验阅读乐趣。

关键策略:

●为幼儿创造接触多种阅读材料的机会,如在活动区投放操作、规则图示;和家长到图书馆借阅或到书店选购图书;投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阅读软件、图书杂志;制作和记录科学记录表;儿童用书11月分册中的“制作乌龟和兔子”。

●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集体朗读、独立讲述、成人与幼儿共同阅读等;儿童用书11月分册中的“龟兔赛跑”。

●建立画面内容和口头语言之间的联系,如:

说说画面是什么意思;讲给别人等;儿童用书10月分册中的“稻草人”、12月分册中的“雪地上的脚印”。

●以各种方式阅读。

如,阅读故事书,能读懂生活中的各种标志和符号等,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美丽的冰花”。

●结合认识页码,认识数字。

如,中班每册儿童用书中页码的认识;儿童用书11月分册中的“龟兔赛跑”。

●成人与幼儿共同尝试制作图书。

●教师或家长为幼儿录音,以提高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教师或家长共同尝试剪报。

21、认识自己的名字。

关键策略:

●幼儿的物品标记与名字同时出现,如在幼儿的小床上、衣柜上贴上名字;成人为幼儿提供幼儿名字的印章或者姓名卡,完成作品后,印上自己的名字。

●为幼儿提供使用名字的机会,如鼓励幼儿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名字;制作名片,互相交换。

●教师在一日生活中充分利用每一个讲话的机会提到幼儿的名字。

如:

来园打招呼、点名、分发物品等。

●幼儿在一些情况下听到或看到自己姓名当中的字时,会感到兴奋,成人应对幼儿的这种发现表示感兴趣。

如,家长或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报纸杂志上寻找他们的姓和名。

●在活动区域中提供幼儿的名字卡。

●在美劳区里,投放一些成人已打印好的或手写好的每个幼儿的名字,供幼儿制作名片、名卡、或标志等活动使用。

22、有书写的兴趣,并掌握一定的方法(书写、坐姿、握笔)。

关键策略:

●让幼儿使用多种材料绘画、书写,感受了解棉签、牙刷、手指、油画棒、水彩笔、毛笔、彩色铅笔等不同工具,感受不同工具在书写时的用笔方法和力度。

如,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迎新年、感谢树”。

●观察幼儿使用水彩笔、油画棒的握笔姿势,必要时给与纠正。

●编一首关于书写姿势的儿歌。

●投放多种形式的书写材料与场地。

如:

小墩布、树枝、粉笔;沙池、砖地等。

23、能够注意倾听和理解日常生活用语、成人的要求、儿童文学作品。

关键策略:

●创设机会与幼儿面对面交谈。

●注意倾听幼儿的表达并给予积极应答。

●选择幼儿喜欢的文学艺术作品,吸引幼儿倾听。

●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如,听指令做动作;猜猜他是谁;传话游戏;打电话等。

●教师给幼儿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使幼儿能理解,并能告诉家长,向家长表达清楚。

24、从图书、电视、电脑、广播、口头交谈等途径中得到信息,并获得快乐。

关键策略: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鼓励幼儿带图书、光盘、磁带与幼儿分享交流。

●定时安排收听、收看少儿节目。

如,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新春剧场”。

●开展餐前报菜名的活动,或由教师介绍有关食物的营养常识。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在图书、电视、网络等途径中搜集资料,放在相关的活动区域里供幼儿分享与交流。

25、喜欢提问,敢于当众讲话,自然大方。

关键策略:

●给幼儿创造提问的机会,如开展小问号活动;1分钟讲“说笑话”活动;设置问题册,搜集幼儿提出的问题和答案;到其他班去借物品或传达口信等。

●鼓励幼儿积极说话,如让幼儿录下自己的话放给大家听。

●通过游戏提高幼儿讲话的兴趣,如,玩“回音壁”,模仿老师、家长或小朋友以及小动物等语气。

26、有顺序的收放图书,知道爱惜图书。

关键策略:

●为幼儿提供收放图书的空间,如设置图书区;便于幼儿收放的图书柜;图书区有图书分类摆放的标志;投放修补图书的材料。

●开展与爱护图书有关的主题活动,如评选爱护图书的小标兵;欣赏或表演爱护图书的故事、诗歌;讨论爱护图书的方法;参观图书馆;帮助班里和家里整理、统计图书。

27、积极主动与同伴交往,学习分享、谦让与合作。

关键策略:

●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小组合作的机会,如以小组为单位分派任务或组织比赛;开展生日会活动;以大带小的混龄班活动。

●组织分享活动。

如“我的新发现”、“我有玩具大家玩”;把幼儿在假期中与家人外出观光时的DV或照片带到幼儿园与大家一起分享;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美丽的冰花”。

●给幼儿自己解决矛盾纠纷的机会。

如,在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要等待,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用录像或情景剧的方式再现幼儿之间冲突的场面,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看、听、表演文学艺术作品等学习解决交往问题的方法;利用家长园地指导家长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与机会,不包办代替;经常讲幽默风趣的小故事,让幼儿初步体会幽默。

●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引导幼儿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在各个活动区里,教师鼓励、支持幼儿的分享、主动交往、谦让与合作行为。

如,提供共同使用的材料,娃娃家提供购物的小包、“钱币”等。

●通过游戏,鼓励幼儿结交新朋友。

如“找朋友”、“班际混合游戏”等;儿童用书9月分册中的“找朋友”。

28、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

关键策略:

●通过提供不同的角色游戏,支持鼓励每个幼儿参与角色游戏。

●给与幼儿积极的评价,如儿童用书12月分册的“别说我小”。

●使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

●为幼儿提供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机会,如开展“我能、我会、我真棒”等活动;布置“优点大展览”环境;开设“夸宝宝”家园联系栏;儿童用书9月分册的“能干的小手”;10月分册的“我也长大了”和12月分册的“长大一岁了”等活动。

29、有规则意识,逐渐形成自控能力。

关键策略:

●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如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规则;师生共同创造一些表情暗号、手势暗号、规则暗号等。

●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如,半米接水线等。

●帮助幼儿记忆、理解规则。

如师生共同将规则编成儿歌或绘成图示。

●通过各种区域游戏活动体验和养成规则意识。

如,下棋、接龙游戏、球类游戏和切西瓜游戏等。

●对幼儿给予适宜的规则提示,如及时用语言、动作、表情肯定;开设“我能管好自己”的专栏等。

30、能简单地理解和评判某些行为的对与错。

关键策略:

●多为幼儿提供评价、认识自己的机会。

例如主题活动“我能、我会、我真棒”。

“我的好朋友”;儿童用书9月分册中的“能干的小手”。

●离园前的赞美别人活动。

●结合环境布置开展“优点大展览”,“谁进步了?

”。

●提供各种对幼儿判别是非有积极影响的故事和游戏。

如,儿童用书10月分册中的“进退棋”。

●利用节日开展评价他人的活动。

如“三八”节、教师节、护士节、建军节、劳动节等。

进行绘制感激卡、爱心卡,慰问、讨论、“为他人做件事”等活动。

如,儿童用书9月分册中的“老师我爱你”;12月分册的中的“感谢树”。

●成人要以客观的自我评价和积极的他人评价态度去影响幼儿。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幼儿互相鼓励、相互建议适宜的环保行为。

如,不浪费水,不随地扔垃圾,走人行横道线,不踩草坪,不随地吐痰等。

31、积极尝试解决游戏、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关键策略: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与要求。

●利用情景再现游戏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例如:

自己想办法从瓶子里取出东西的办法;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美丽的冰花”。

●在教师引导下,初步尝试用角色互换法、经验分享法、辩论法、有意设障法的形式解决问题。

●家长、教师要给幼儿留有解决问题的空间,不包办代替。

●自己能利用其它替代材料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不理解游戏规则时,能够找教师寻问。

●逐步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创造一些材料与方法解决自己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如,餐厅中缺包子时,幼儿会主动到美劳区去拿橡皮泥制作;需要纸时,自己会去找教师或去自己在一定的地方拿。

32、尝试学习解决与他人交往中的问题。

关键策略: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要求。

●在幼儿发生冲突时,用录像或情景剧的方式再现幼儿之间冲突的场面,引导大家讨论如何解决。

并且可以和实际情景紧密结合。

●利用文学艺术作品让幼儿讨论如何解决故事中人物的矛盾冲突,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验与实践。

●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并且遵守游戏规则。

●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成人为幼儿提供有趣的规则性强的游戏活动和材料,让幼儿意识到遵守规则可以减少冲突和矛盾。

●在家长园地向家长宣传应如何引导幼儿解决冲突的内容,让家长给幼儿留有解决问题的空间,不包办代替。

●成人不要过分干预幼儿的矛盾、摩擦,应鼓励幼儿用和平的自己的方式解决矛盾。

●在幼儿发生矛盾时,教师不应急于干预,帮幼儿解决矛盾,可先观察,适时引导。

33、学习做选择、计划和决定,并能执行和表达,有初步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

关键策略

●为幼儿提供充分选择的机会,如在区域中提供可选择的材料和内容;尽量减少统一行动的频率和机会等。

●集体活动计划可以从幼儿活动中生成。

●让幼儿参与制定集体活动计划,如选择联欢会节目,安排联欢程序等。

●指导幼儿做计划,如活动前,引导幼儿说一说:

你准备做什么、和谁一起做、怎样做等;儿童用书10月分册“到丰收乐园去玩”;1-2月分册中的“购物”。

●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定和表达计划。

34、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关键策略:

●给幼儿树立榜样,引导幼儿学习表达方式。

如,通过利用文学艺术作品或生活实际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榜样。

●给幼儿提供自我表达的空间、时间、机会和环境。

如,采用说、绘画、表演、音乐、体态语等方式表达情感;设置心情角,引导合理宣泄;可做些不同表情的脸谱,利用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小朋友生病或受伤;生日联欢会;儿童用书9月分册“老师我爱你”;12月分册的“感谢树”等。

●开展主题活动,丰富幼儿的情感,如,献爱心活动,节日活动等。

●对幼儿的情感和需要应给予积极的回应。

如,儿童用书12月分册的“感谢树”、“迎新年”。

35、体验父母及亲人对自己的爱,知道父母和亲人的兴趣、爱好,愿意表达对父母和亲人的爱。

关键策略:

●利用主题活动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情感。

如,知道父母的生日、家人的生日;收集和父母的合影、录像带进行讲述;请父母给幼儿写一封信、介绍养育幼儿过程中的难忘事件;请父母带幼儿参观自己的工作场所;儿童用书1-2月分册的“年夜饭”。

●利用节日活动启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为家人制作礼物;说一句祝福的话;做力所能及的事;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感谢树”;1-2月分册中的“年夜饭”等。

 36、初步了解家乡和祖国,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关键策略

●感受周边环境和家乡的美,如经常进行郊游与远足;收集整理有关家乡、祖国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鼓励幼儿外出旅游,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与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品尝家乡土特产,体验食品特色,如品尝家乡特产;参加有民俗气息的节日活动,感受家乡特有的文化;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腊八粥”、“捏面人”、“元宵节”、“十二生肖”等。

●仿编、创编有关家乡、祖国的儿歌、诗歌。

●在图书区提供有关的图书,画片。

如,风景、人物、不同民族等的图书;如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年画”等。

●组织幼儿看升旗,参观历史博物馆等。

37、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主动观察和探索周围常见事物、现象和变化的简单规律。

感知生命,亲近自然,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关键策略:

●成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导幼儿有目的的观察和描述。

如,儿童用书10月分册中的“水果套餐”等。

●抓住偶发科学现象与幼儿分享,如:

流星,风雨,日蚀,月蚀,小动物的受伤等。

●引导幼儿感知人的生长,关注自己的成长变化。

如,班上提供身高与体重的测量工具;提供全身镜,让幼儿全面感知自己的身体;收集父母、祖父母等的幼年时照片;让父母给幼儿写一份关于自己成长的信等。

●引导幼儿观察四季中,天气、植物、动物和人们服装的变化。

如,儿童用书10月分册“秋天在哪里”;11月“海底世界”;12月分册的“小动物过冬”、“怎样使人暖和”等活动。

●关注身边的孕妇,理解满足幼儿对人的好奇心。

如,开展妈妈与宝宝的交流活动;在泥工与手工区中制作小男孩与小女孩的活动;在娃娃家投放性别不同的娃娃;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捏面人”等活动。

●利用多种途径,丰富幼儿探索感知的机会与经验。

如:

建议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图片、材料等;通过互联网、图书、图片、采访;儿童用书11月分册中的“有用的鼻子”、“找妈妈”。

●鼓励幼儿以多种方式与适宜接触的小动物游玩。

如:

为小动物带食物,每天去喂它,抱一抱、摸一摸小动物,或模仿它的动作游戏等。

●如果教师对小动物感到惧怕,至少要表现出好奇、感兴趣。

●幼儿每日轮流照料一些易于养护的动植物,包括周末和节假日。

如,在园内浇水、喂食;周末或节假日可带回家等。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对未知的东西进行猜测与积极探索。

对现象的猜测、对过程的猜测、对结果的猜测等。

●种植和饲养生长变化明显的、容易成活的动植物。

如,室内自然角,幼儿自己种植青蒜和饲养小乌龟等;在室外饲养小兔子等小动物。

●让幼儿亲自体验春种秋收,如:

开展采摘、种植、制作与品尝、分享等活动。

●安排时间与个别幼儿交流,如:

与幼儿交谈,听取他们的讲述;观看了解幼儿的发现与活动等。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收集各种与科学活动相关的材料与资料,并投放在活动区中,供幼儿探索感知事物特征,使用和共同分享。

如:

观察动物、植物,特殊自然现象等的照片、录像;收集各种样式的磁铁、石头、木头、空气等;收集提供有季节特征的材料,树叶、图书、图片、标本等。

●收集、提供、整理和制作适宜科学探索活动的辅助材料和工具。

如:

各种土壤、各种规格的管子、保鲜膜、透明物和不透明物等;种植需要的铲子、锄、钯子、喷壶;养鱼用的软管、饲养家禽用具,如小水罐;尺子、天平、称(体重称)、温度计、量杯、滴管等。

●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开展科学活动。

如:

请当医生的父母给幼儿介绍营养、牙齿卫生常识等;请搞物理的家长为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科学小游戏;还可请警察、消防员等介绍一些安全知识及自我保护的常识;如,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鞭炮”。

●引导幼儿利用多种形式记录科学活动,并鼓励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记录。

如,制作标本,拍照、录像、绘画、制作、符号、幼儿口述记录,录音,生长记录等;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测量气温”等活动。

●珍惜幼儿的想象和探索的成果。

把幼儿当成宝贝的东西,教师、家长也应当作宝贝,和幼儿一起保存珍藏;记录和保留幼儿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提供展示和摆放的空间;让幼儿准备收集盒存放自己收集的小物品。

38、尝试运用比较的方法,感受异同,至少能够从一个维度对常见的事物进行分类。

关键策略:

●利用各种环境(幼儿园、家庭、社会等)和活动进行分类活动。

例如:

把教室里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对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分类;在参观动植物园、商场和采摘等活动中感受事物类的特征;在家中,衣物、玩具、餐具等的物品都可以引导幼儿按类摆放;儿童用书10月分册中“分一分”活动。

●在家中或幼儿园多为幼儿提供类别特征明显的生活环境,了解生活周围事物的明显特征。

如,分类摆放的图书、家中衣物的按类摆放、鞋柜里分类摆放的鞋子、不同种类的水果盘、蔬菜篮等;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腊八粥”。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不同的材料引导幼儿发现其特点和差异,并进行比较和分类。

让幼儿按自己的标准把它们分开。

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腊八粥”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如何分类的,尊重、了解他们寻找到的比较方法及分类依据。

39、能对身边的事物、现象大胆猜想和主动探究,并从中体验快乐。

关键策略:

●创设宽松、自由和接纳的环境与氛围。

如,鼓励幼儿提出问题,接纳、理解幼儿的提问,鼓励幼儿自己亲自验证和探索。

支持幼儿们的探索和发现。

●在活动区为幼儿准备丰富的、便于操作的、能够满足不同儿童需求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物质材料和工具,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如,儿童用书9月分册中的“变魔术”、12月分册中的“化装舞会”。

●提供适合幼儿阅读的关于科学方面的图书。

在家中和幼儿园的图书区为幼儿提供一些幼儿感兴趣的科普图书、科学家故事的图书以及简单小实验等的图书。

●创设各种条件让幼儿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如,散步、参观,郊游、观察、比较、种植、采集等;儿童用书1-2月分册中的“夜空”

●感知生命的多样性,发现生命的变化,了解动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以此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如,儿童用书9月分册中的“量一量”。

●认真观察幼儿的探索活动,在幼儿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鼓励和支持;对幼儿的探索活动和结果给予客观的评价和肯定。

如:

提供物质的支持;(通过语言、动作和微笑)给予情感上的肯定和支持;欣赏幼儿的探索活动,对幼儿的成功表示高兴;鼓励幼儿进一步探索等。

●教师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索性活动中,提出启发性问题,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思考,激发他们探索和大胆想象的热情。

●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从同伴的活动中受到启发,获得有益的经验和方法。

如,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绘画、标记等),或成人帮助记录(拍照、录像),制作儿童档案,展示幼儿探索的发现;举办展览,创设主题墙饰、新发现专栏等;自由交谈、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谈论幼儿自己的猜想;谈论幼儿自己的发现;谈论幼儿自己已经知道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