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8388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docx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2020下半年教师招聘《通用能力测试(教育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社区教育的实质是()。

A、教育的社会化

B、社会的教育化

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D、全民接受教育

【答案】C

2、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答案】D

3、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答案】D

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答案】A

5、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

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答案】D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答案】A

7、师生关系在道德上是()的关系。

A、接受服从

B、民主集中

C、矛盾排斥

D、相互促进

【答案】D

8、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答案】C

9、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A

10、下列关于角色扮演法的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角色扮演法能促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B、角色扮演法能减少儿童的消极社会行为

C、角色扮演法能帮助儿童克服自我中心性思维

D、角色扮演法与表演游戏的作用是相同的

【答案】D

11、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答案】D

12、表现在人对显示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

A、道德感

B、理智感

C、气质

D、性格

【答案】D

1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

B、组织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答案】D

14、“拔苗助长”违背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15、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这说明()。

A、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C、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D、教育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案】C

16、提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主张的是儒家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B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基本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教育单行法律的制定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教育行政法规的制定机关是国务院

D、政府教育规章的制定机关似乎教育部及国务院部委

【答案】C

18、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

A、物理知识

B、数理知识

C、逻辑数理知识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19、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

A、物理知识

B、数理知识

C、逻辑数理知识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20、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A、知行统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D

21、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感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答案】D

22、下面哪一条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高速度原则

D、高难度原则

【答案】A

23、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A、教学思想管理

B、常规管理

C、教学质量管理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答案】C

24、教师为受教育者提供真人真事真实场合作为教育环境的一种现场学习法是()。

A、参观法

B、演示法

C、示范法

D、范例法

【答案】A

25、“三优”工程是由全国妇联倡导的群众性活动,其宗旨是()。

A、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B、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C、推动儿童社会化进程

D、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答案】D

26、最早研究群体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A、科尔伯格

B、勒温

C、普雷斯顿

D、苛勒

【答案】B

27、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淮南子

【答案】A

28、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A、可以

B、一般

C、一律

D、应当

【答案】C

29、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趋势。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没有关系

D、若有若无

【答案】B

30、全面系统的论述活动课程的价值的人是()。

A、斯宾塞

B、卢梭

C、杜威

D、洪堡

【答案】C

31、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

A、规则学习

B、辨别学习

C、辨别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答案】A

32、()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A、感觉

B、知觉

C、情绪

D、气质

【答案】C

33、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答案】A

34、提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的是()。

A、布鲁纳

B、班杜拉

C、桑代克

D、维果斯基

【答案】D

35、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答案】B

36、()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答案】C

37、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答案】D

38、()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于此。

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39、日记、周记、作文等是下列哪种方法的具体形式()。

A、观察法

B、自陈法

C、作业法

D、心理测验

【答案】B

40、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人口环境

B、社会生产

C、政治制度

D、自然环境

【答案】B

4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测验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答案】C

42、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

A、智者派

B、历史学派

C、犬儒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答案】A

43、下列选项中,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B、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相同

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D、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

【答案】B

44、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

A、《大教学论》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我的教育信条》

【答案】A

45、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答案】A

4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领域不断涌现,生物工程、光电纤维和()等陆续进入课程领域。

A、新能源的开发

B、新材料的运用

C、电子计算机

D、天文

47、关于原始社会德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德育的内容及其简单

B、德育的方式是和劳动、生活相结合

C、德育是平等的

D、德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答案】D

48、“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首先提出的。

A、《论语》

B、《孟子》

C、《学记》

D、《劝学篇》

【答案】C

49、“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答案】C

50、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这说明该测验的哪种质量指标高?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答案】C

51、投形盒、拼图、嵌板等属于下列哪类游戏的玩具()。

A、智力游戏

B、表演游戏

C、体育游戏

D、音乐游戏

【答案】A

52、提出“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皮亚杰

【答案】A

5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哪本著作()。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教育漫画》

【答案】B

54、在拉丁文中,“课程”一词的含义是()。

A、科目

B、知识

C、跑道

D、讲授

【答案】C

55、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学生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并受法律保护

B、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是学生的一项义务

C、学生的家境贫寒,家长可允许学生辍学,这并不违法

D、偷看学生的私人日记,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答案】C

5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答案】B

57、()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

B、性别角色的发展

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D、社交技能的发展

【答案】C

58、寄宿制幼儿园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A、三小时

B、四小时

C、五小时

D、六小时

【答案】A

59、下列有关教育法和教育政策的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定机关和约束力相同

B、实施方式相同

C、规范和稳定程度不同

D、表现形式相同

【答案】C

60、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属()范畴。

A、智育

B、德育

C、美育

D、体育

【答案】A

61、驾驶执照考试、体育达标测验都属于()。

A、诊断性测验

B、安置性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答案】D

62、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就能引起的反应就叫()。

A、中性反应

B、条件反应

C、无条件反应

D、操作反应

【答案】B

63、5~6岁幼儿能参加较复杂的集体游戏和活动,说明幼儿注意的()。

A、稳定性较好

B、分配能力较强

C、范围较大

D、选择性较强

【答案】B

64、动机和目的关系开始出现间接化的时期是()。

A、幼儿初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期

D、学龄初期

【答案】D

65、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A、既从事体力劳动,也从事智力劳动

B、从事智力劳动或从事体力劳动

C、接受工人、农民再教育

D、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66、一般来说,新生儿期属于()。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幼儿早期

【答案】A

67、学校这一社会组织的细胞是()。

A、学生

B、教师

C、班级

D、校长

【答案】C

68、幼儿语法意识从()开始明显出现。

A、2岁

B、3岁

C、4岁

D、5岁

【答案】C

69、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答案】A

70、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答案】A

71、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获得规则

B、理解概念

C、创造性

D、知识迁移

【答案】C

7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年义务教育制度。

A、九

B、十

C、十一

D、十二

【答案】A

73、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这种动机理论属于()。

A、强化理论

B、成就动机理论

C、成败归因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答案】D

74、“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指的是注意的()。

A、广度

B、稳定性

C、选择

D、集中

【答案】A

7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答案】C

76、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答案】A

77、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相互干扰,常有多余动作产生指的是操作模仿阶段()的特点。

A、动作品质

B、动作结构

C、动作控制

D、动作效能

【答案】B

78、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培养学生具有()。

A、创新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团结协作精神

D、革命传统精神

【答案】A

79、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

A、竞争目标结构

B、合作目标结构

C、个别化目标结构

D、竞争化目标结构

【答案】B

80、()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

D、集体型

【答案】C

81、在空间知觉中,对物体属性的知觉不包括()。

A、方位知觉

B、形状知觉

C、距离知觉

D、颜色知觉

【答案】D

82、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答案】C

83、教育心里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

A、19世纪末20实际初

B、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答案】B

84、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在教育的起源上是根据()。

A、劳动起源论

B、神话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教育心理起源论

【答案】A

85、素质教育是促进()的教育。

A、个性发展

B、认识发展

C、情感发展

D、意志发展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