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最新范本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8371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最新范本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最新范本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最新范本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最新范本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最新范本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最新范本模板.docx

《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最新范本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最新范本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最新范本模板.docx

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最新范本模板

焦化厂

焦化厂发布

工艺管理制度

一、范围目的

本制度规定了工艺管理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考核及奖励等内容,进一步促进产品质量的稳定合格.

二、组织职责

1、全厂工艺管理由生技科负责,其它各部门配合,生技科主管主抓。

2、各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指标,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3、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生技科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车间进行实施。

鼓励车间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所进行的技改等活动。

4、生技科负责对全厂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

三、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

1、本厂各车间、工段应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

2、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厂负责人或生技科负责人组织编写试行稿,由生产管理部或技术质量部批准实施。

3、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规程的修改由安环科、生技科组织,车间负责人配合执行。

4、安环科、生技科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施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四、工艺变更

1、工艺变更范围包括: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主要操作方法的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2、工艺变更程序

(1)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负责人提出详细的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安环科、生技科。

(2)安环科、生技科接到方案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由安环科、生技科报技术质量部审批.

(3)工艺变更后由安环科、生技科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对于重大工艺的变更,由安环科、生技科制定方案,并由公司各部门论证,报安全环保部、技术质量部、生产管理部和总经理,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五、生产过程管理

1、安环科、生技科为不合格品的归口管理部门.

2、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要有原因分析及记录,由安环科、生技科进行调查核实,生产车间进行跟踪落实。

3、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情况,车间应查明原因,并制定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安环科、生技科为纠正预防的管理部门.

4、关键过程的管理

(1)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产品质量不稳定的过程.

(2)产品质量不稳定在必要时由安环科、生技科设置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安环科、生技科定期检查.

(3)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时,由安全、生产部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原因,及时建立纠正预防措施,提高过程能力。

短期查不出原因的,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确保过程能力处于受控状态.

(4)各车间关键过程如下:

单位

关键过程

备煤车间

皮带秤配煤

炼焦车间

加热制度的控制

化产车间

煤气温度、水、蒸汽量

筛焦车间

焦炭的分类堆放

六、工艺事故管理

1、工艺事故的分级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2、事故处理应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具体执行公司相关管理制度。

3、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电告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并组织控制。

4、对已发生的重大工艺事故和质量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并送交总公司相关部门领导。

七、工艺质量记录管理

(一)记录控制

1、工艺记录主要包括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巡回检查(工艺、设备)记录等。

2、工艺质量记录要求

(1)记录要真实、准确、及时、无超前和滞后记录现象.

(2)原始记录必须字迹清晰、无涂改、用仿宋字体。

(3)相关记录的填写人、审核人必须为本人签字,他人不得代签。

(4)记录要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要求及时装订.

(二)工艺指标控制

厂部控制工艺指标按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进行控制。

1、厂部控制工艺指标

所属单位

项目

控制范围

备注

筛焦车间

水份%

≤7.0

炼焦车间

抗碎强度M40/%

≥82.0

耐磨强度M10/%

≤6.0

反应性CRI/%

≤28

反应后强度CSR/%

≥66

灰份(%)

10。

6—11

挥发分(%)

1—1.45

硫份(%)

0。

56-0.6

空气过剩系数(α)

1。

15—1.35

备煤车间

水份(%)

≤11

灰份(%)

≤8.5

挥发份(%)

23-29

硫份(%)

≤6。

5

细度≤3MM(%)

90-95

X

28—45

Y

13-22

G

≥60

化产车间

ρ20℃(g/cm3)

≤0。

900

75℃前镏出量(%)

≤3.0

180℃前镏出量(%)

≥91。

0

含氮量(%)

≥21.0

水分(%)

≤0。

3

游离酸(%)

≤0。

05

2、车间控制工艺指标

炼焦车间

(1)各测调项目:

类别名称及

检查部位

测定检

查周期

要求

备注

1.温度制度

a

直行温度测量

每班二次

一遍6分钟

测温工测量

间隔4小时

b

炉头温度测量

每月二次

不低于

1100℃

结焦时间>24小时每周一次

c

横墙温度测量

每月不少于三个循环

K横>0。

95

d

蓄热室顶部温度测量

每月两次

〈1320℃

高温,下火及时处理

e

炉顶空间温度测量

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两炉

800±30℃

结焦周期2/3时测,结焦时间改变1小时以上或配煤比变化大时加测

g

冷却校正值

温度测量

半年一次

标准温度改变测一次

按规程

结焦时间变动,配煤比有大变化

h

小烟道

温度测量

一月一次

按规程

<450℃

2、压力制度

a

蓄热室顶部吸力测量与调节

每月

二次

按规程

b

格子砖阻力测量

一年

一次

按规程

c

五点压力测量

一年

一次

按规程

最少用三块

压力表

d

看火眼压力测量

每半年一次

按规程

在标准火道看火孔处

e

炭化室底部

压力测量

一年

二次

(夏季和冬季)

按规程

在靠集气管出口处的炭化室内测量

3、砌体检查

a

炭化室炉头、炉墙砌体检查

一年

一次

每个炉室有记录

b

炉门框抹补检查

两月一循环

重点号及处理

建帐

c

燃烧室全部立火道及砖煤气道检查

半年

一次

建帐有记录

d

蓄热室顶部斜道区检查

每季度

一次

建帐有记录

e

蓄热室封墙严密情况

每季度一次

有问题及时处理

建帐有记录

(续表)

类别名称及

检查部位

测定检查周期

要求

备注

f

废气盘与砌体连接处严密情况

半年一次

有问题及时处理

建帐有

记录

g

炉体漏气率测定

一年一次

建帐有

记录

4、护炉铁件

a

大弹簧负荷测量调节

每季度一每季度

一次

上部12-15t,

下部8—10t

建帐有

记录

b

钢柱曲度测量

每月一次

曲度过大及时矫正更换

建帐有记录

c

炉长测量

半年一次

年伸长≤0.035%

建帐有记录

d

小弹簧测量调节

一年一次

建帐有记录

e

炉门框检查和顶丝调节

半年一次

建帐有记录

f

炉顶拉条直径检查

横拉条每年一次,纵拉条每半年一次

小于设计2/3更换

g

上升管、桥管、阀体检查

每月一次

及时处理

h

大保护板弯曲度测量

每年两次

建帐有记录

I

炉柱与保护板间隙测量

半年一次

测量下横铁-5斜道部位

j

大保护板倾斜度测量

半年一次

建帐有记录

k

测线架校正

每年一次

建帐有记录

5、交换装置检查及废气分析

a

交换行程、搬把调节

日查

二向行程一致开门要正

b

加减考克加油

每月一次

开启灵活,不漏气.

c

交换考克清洗

每月一次

开启灵活

不漏气

d

废气铊杆提起高度测调

每月一次

及时处理

建帐有记录

e

进风开度测调

每月一次

及时处理

建帐有记录

f

小烟道进风口清扫

每季一次

干净畅通

g

废气铊及风门严密检查

每季一次

不严密及时处理

h

煤气、废气四角轮加油

每周一次

油路畅通

油杯干净

i

煤气、废气拉杆大链

日查

有隐患及时更换

j

焦油盒清扫

每周二次

畅通

k

集气管清扫

每周不少于二次

沉积物厚度<50㎜

(2)技术规定:

1)炉延长结焦时间,应遵守以下规定:

原结焦时间

每昼夜允许最大变动量

26小时以上

4小时

22-26小时

2小时

22小时以下

1小时

2)全炉缩短结焦时间,应遵守以下规定:

原结焦时间

每昼夜充许最大变动量

26小时以上

3小时

22-26小时

2小时

20—22小时以下

1小时

20小时以下

0。

5小时

3)编排推焦计划时,最短结焦时间不得短于周转时间15分钟,烧空炉时,结焦时间不得短于周转时间25分钟。

4)每昼夜允许最大升温速度不得超过60℃,横排最高温度与标准温度线相对应温度差不大于20℃,且相邻火道温度也不大于20℃。

5)立火道温度在交换后20秒时,不得超过1450℃,不得低于1100℃。

6)硅砖蓄热室顶部温度不得超过1320℃。

7)小烟道温度不得超过450℃,不得低于250℃,分烟道温度不得超过350℃。

8)焦饼中心温保持在950-1050℃,上下温差不大于50℃。

9)集气管温度应保持在80±3℃之间.

10)炉顶空间温度要低于850℃,一般控制在800±30℃。

11)焦炉煤气加热时,煤气预热后温度夏季为45—50℃,冬季为50—55℃。

12)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时应大于5Pa。

13)集气管压力以吸气管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大于5Pa来决定、保持,一般保持120-140Pa。

14)加热煤气主管压力不得低于500Pa,低于500Pa时,必须停止加热。

15)看火眼压力保持0-5Pa,严禁负压。

16)机、焦侧烟道走廊,地下室空气CO含量不得超过30mg/m3。

17)用焦炉气体加热时,相当耗热量不应超过2220—2460kj/kg.

18)炉体伸长量每年不应超过0.035%。

19)空气过剩系数保持1。

2-1。

25。

20)低压氨水压力不小于0.2Mpa.

21)K头、K横、K均、K3、K安大于0。

90。

(3)除尘站工艺指标:

名称

指标

报警

联锁

鼓风机轴承温度

偶合器进油温度

<50℃

<50℃

>75℃

>55℃

>85℃

>65℃

偶合器出油温度

45—80℃

85℃

90℃

主电机定子温度

<100℃

≥155℃

≥160℃

除尘器入口温度

<110℃

>130℃

>130℃

压缩空气压力

0。

6MPa

0。

3MPa

<0。

2MPa

偶合器冷却水量

30t/h

20t/h

15t/h

出焦偶合器转速

994r/min

装煤偶合器转速

1500r/min

油泵出口压力

>0。

4MPa

净化后烟尘含量

<50mg/m3

偶合器出口油压

0.2—0.6MPa

0.6MPa

0。

65MPa

偶合器进口油压

0。

2-0。

5MPa

主电机轴承温度

60℃

85℃

90℃

风机轴承振动振幅

4mm/s

6。

5mm/s

9。

5mm/s

除尘器后管道烟气温度

70℃

冷却器前管道烟气温度

120℃

出焦主电机电流

40A

45A

装煤主电机电流

<29A

装煤除尘器差压

3.0KPa

>4。

0KPa

出焦除尘器差压

2.5KPa

>2.2KPa

 

化产车间:

1、入塔煤气温度27±1℃

2、入塔循环洗油量:

1。

5-1.8kg/Nm3

3、入塔贫油温度(冬季比煤气温度高4—7℃,夏季高0—2℃)

4、入塔贫油含苯不大于0。

5%

5、富油含苯1.6—2.5%,含水应小于1%

6、洗苯塔后煤气含苯不大于5g/Nm3

7、洗苯塔阻力≤2000Pa

8、洗苯塔后煤气压力不大于5000Pa

9、洗油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新洗油

循环洗油

比重

1.04—1。

06

≯1.07

230℃前馏出量(容)%

≤3

≯10

300℃前馏出量(容)%

≥90

≮85

酚含量(容)%

≯0。

5

≯0.5

苯含量(重)%

≯13

≯12

粘度(E50)

≯1。

5

≯1.2

水份(容)%

≯1

≯0。

6

15℃时结晶沉淀物

10、管式炉富油出口温度(170—180)℃

11、终冷塔底部煤气温度(26—28)℃

12、贫油冷却器贫油温度(28-32)℃

13、脱苯塔顶部温度(92—98)℃

14、再生器顶部温度(165-185)℃

15、终冷塔阻力不超过2000Pa

16、洗苯塔煤气含苯不超过5g/Nm3

17、进口硫化氢含量:

4—6g/Nm3

18、出口硫化氢含量:

≤200mg/Nm3

19、脱硫液中PH值:

8—9

20、游离氨:

≥6g/L

21、PDS:

30—50mg/L

22、悬浮硫:

〈1。

0g/L

23、循环液中(NH4)2S2O3和NH4CNS总量≤250mg/L

24、脱硫工段处理后废水:

NH3-N含量<200mg

25、脱硫工段处理后废水PH值:

7—10

26、软化水水质:

总硬度小于0。

03。

27、焦油水分小于4%(按销售装车化验为准)。

28、粗苯75℃前馏出量≤3%;180℃前馏出量≥91%;硫铵游离酸≤0.05%;水份≤0。

5%;含氮量≥21%。

29、初冷器煤气入口温度控制在75-82℃。

30、初冷器阻力不大于1。

5Kpa。

31、初冷器下段进水温度不大于16℃.

32、初冷器下段回水温度不大于23℃。

33、初冷器下段供水压力不超过0。

5Mpa分。

34、初冷器上段进水温度不大于32℃。

35、初冷器上段回水温度不大于45℃.

36、初冷器上段供水压力0。

5Mpa.

37、初冷器后煤气集合温度夏季不大于25℃,冬季18-22℃。

38、初冷器上段喷洒流量每台要求25-35m3/h。

39、煤气集合温度不大于2℃。

40、鼓风机机前吸力不大于—5Kpa.

41、鼓风机后压力不大于20Kpa。

42、鼓风机油压不小于0.05Mpa。

43、运转鼓风机机体温度不高于90℃.

44、电机温升不超过65℃.

45、推力瓦温度不高于65℃。

46、鼓风机工作电流不超过68.3A。

47、鼓风机机体振动不大于0.07mm.

48、鼓风机油箱液位不低于350mm,不高于630mm。

49、鼓风机偶合器油压不低于0。

05Mpa。

50、转子轴向位移不超过0。

5mm。

51、电捕焦油器阻力不大于0.6Kpa。

52、煤气含氧量不超过1%。

53、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温度控制在80—110℃.

54、电捕焦油器后煤气含焦油小于50mg/m3。

55、电捕焦油器电压不小于25KV。

56、锅炉给水悬浮物≤5mg/L.

57、锅炉给水总硬度≤0.03mmol/L。

58、锅炉给水PH值≥7.

59、锅炉锅炉水总碱度6-24mmol/L。

60、母液酸度:

4。

0—6。

0%。

61、预热器后煤气温度:

60—70℃。

62、饱和器母液温度:

45-55℃.

63、饱和器阻力:

1。

5—2KPa。

64、预热器阻力:

≤50mm水柱0.5KPa。

65、大加酸时,酸度提高到18-23%,加完酸后加水,使酸度恢复正常。

66、饱和器后煤气含氨:

≤0。

03g/Nm。

67、生化出水挥发酚≤0.5mg/L。

68、总氰化物≤0。

5mg/L.

69、硫化物≤1mg/L。

70、PH值6-9。

71、COD≤100mg/L。

72、氨氮≤15mg/L。

73、脱硫塔阻力:

≤2Kpa。

74、溶液循环泵出口压力:

≤0。

8Mpa。

75、入再生塔空气压力:

≥0。

4Mpa。

76、脱硫液温度:

比煤气温度高3℃-5℃。

77、进入脱硫塔煤气温度:

≤40℃。

78、煤气入口温度低于溶液:

3-5℃。

79、熔硫釜上部温度:

70-100℃,熔硫釜中部温度:

130—150℃.

80、熔硫釜下部温度:

140-150℃,恒温3-4小时放硫。

81、泡沫槽加热温度:

45-55℃。

82、塔顶温度:

101-108℃,塔底温度:

103-110℃。

83、换热后废水温度〈40℃。

84、粗苯冷凝冷却器富油出口温度:

55℃—70℃。

85、油油换热器富油出口温度:

100℃—130℃。

86、粗苯管式加热炉富油出口温度:

170℃—180℃。

87、脱苯塔底贫油温度:

≥165℃。

88、脱苯塔顶部粗苯油汽温度:

92℃—98℃。

89、油油换热器后贫油温度:

80℃—120℃。

90、贫油冷却器后贫油温度:

≤(30±2)℃(必须高于煤气温度2℃-4℃)。

91、过热蒸汽温度:

350℃-550℃.

92、脱苯塔底部压力:

≯0。

05MPa。

93、脱苯塔顶部压力:

≯0.03Mpa。

94、再生器顶部压力:

≯0。

05Mpa.

95、蒸汽压力:

≮0。

3Mpa。

96、入管式炉煤气压力:

≮2500Pa。

97、粗苯回流比:

2-2。

5。

98、洗油消耗:

≯100Kg/T粗苯。

99、脱苯直接蒸汽耗量:

≯2t/T粗苯.

100、再生洗油量:

1-2%.

备煤车间:

1、装炉煤水份≤11%

2、最终收缩度X:

28-45mm

3、胶质层Y:

13—22mm

4、粘结指数G:

≥60

5、装炉煤粒度小于3mm达90%-95%以上

6、焦粉粒度小于0.5mm达95%以上

筛焦车间

1、焦炭:

水份:

≤7%。

八、考核及奖励

1、对工艺改进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奖励办法以书面通报的形式告知全体员工,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奖励。

2、对违反工艺管理规定及产品质量和消耗造成影响,违反工艺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考核50—500元。

3、每月对各车间工艺情况纳入厂部各单位月度绩效考核,厂部控制指标每不合格一次扣0.5分(月考核指标低于96%且下月未有改观的,加倍考核,并对负责人处以200元罚款)。

4、工艺指标超出规定范围未查明原因及时处理的,考核1-5分,同时考核车间负责人10-50元。

5、生产过程管理中未能严格执行过程要求的,考核0.5-5分,同时考核车间负责人10-50元。

6、发生质量事故未及时上报厂部的,按事故论处,考核5—15分。

7、工艺质量记录方面发现一处错误,考核1—2分,同时考核车间负责人10—20元。

8、产品质量及产能方面未能达标,且没有原因分析、没有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考核1-5分,同时考核车间负责人1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