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7974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x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策略研究.docx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摘要

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是创造力的前提,没有想象力的大脑是贫瘠的,只是一直停留在一种程序化、机械化的模式里,不会产生任何新奇的想法。

没有任何惊奇存在,现实的生活就像一潭死水一样。

可见,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所以说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应当得到重视,然而研究发现在幼儿园开展的美术活动并没有促进这些价值观的增长。

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本文运用观察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对陕西省内几所幼儿园的美术活动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了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困境,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提出相对应的方法进行指导。

关键词:

审美能力,创造力,美术活动,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指南》方针指出,幼儿的艺术教育是他们一生发展的基础。

它不仅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且还鼓励他们的智力和精神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前教育机构应确保幼儿艺术教育内容丰富多样,艺术活动在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此父母和老师不得不重视。

幼儿园要为幼儿的美术教学活动提供色彩鲜艳、种类齐全的材料以打开幼儿的视野,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

美术活动对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占据着主要的作用,家长和教师应予以重视。

幼儿通过选择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来表达其内心世界是幼儿创造性的表现。

《纲要》中也提出,艺术教育也可以让幼儿的个性更快的形成,有艺术价值的个性,美术创作是通往艺术的天堂,可以直观的看到每个孩子的内心,美术活动是想象力与创造力具现的载体。

于是需要教师探索出适合于幼儿使用、且为幼儿喜爱、并促使幼儿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各种绘画材料、工具和形式来表达其内心。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幼儿美术教学的价值做出了说明,在优秀的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开设美术活动可以开发幼儿智力、启迪心智,但是按照如今的教育理念与实际发展来看。

《指南》和《纲要》中所提出的幼儿美术活动只是更大程度上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全面落实在幼儿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只是在一些省级或市级的一级园有所实施,但是亦没有充分利用其资源用于教学,并且不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2.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要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和审美力,以便符合社会的要求,服务于社会。

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的提升是培养计划中的主要意义之所在,特别是在美术活动中。

本文通过实时调查几所幼儿园,观察其培养美术教学活动,发现众多问题,结合目前幼教的发展状况,以及站在幼师的角度,探索出一条适合艺术教育发展的道路,旨在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对于其成长具有指导意义的策略。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西方早期的艺术教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雅典文明众所周知,很早就进行美育,即艺教。

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适应全面发展,雅典美育主要包含音乐和美术,但是他们的美术教育并不仅教技巧,更多的是为了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夸美纽斯著写的《大教学论》,这位捷克的教育大师提出,要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艺术教育也担任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说:

“一切儿童都有一种要画图画的天生欲望,这种练习就可以给他们快乐,他们的想象就可以从这种感觉的双重动作中得到激发。

”①并认为凡是应该做的都必须从实践中去学习。

其次还有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也强调依据幼儿的审美兴趣提供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一方面可以起到净化心灵,另一方面也可以塑造人格。

还有奥地利美术教育家弗兰兹·西泽可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先驱者。

他主张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并不是直接去教儿童怎么画,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唤醒幼儿的想象力,将其表现在美术创作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最早至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就意识到美术教育可以启迪幼儿的心智,完善健全的人格。

幼儿早期的美术教学对幼儿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国内相关研究

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他对艺术教育有相当的论述,他提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的《论语·秦伯》①认为君子的修养是通过学习艺术来实现的。

因此,儒家尤为重视礼、乐教育的作用,认为礼能对外在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乐可使内在品质得到修炼。

同时,民主教育家蔡元培也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他提出以儿童为本位,并强调在幼儿时期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使婴儿从一出生就在美育环境的熏陶下得到自然、充分的发展。

20世纪初期,艺术教育处于萌芽期,西方国家一些艺术学校的开办,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效仿,于是纷纷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艺术教育方式和途径。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文章从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存在的困境和局限,以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为轴,探讨研究出一种行之有效科学的美术活动策略。

指导理念是要立足于吸引幼儿主动学习,并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结合现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实施途径,在理论创新的同时更注重现实意义。

面对教师在设计美术活动及其组织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境,需要因地制宜,适时调整,以符合幼儿的范围,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幼儿爱上美术,进而启发智力,提升想象力审美。

2.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调查目前开展美术活动的情况和其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观察幼儿的课堂行为和反应,以及教师组织活动时的问题。

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给予教师科学、实用的指导性策略。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观察法、文献综述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调研。

通过对幼儿教学活动中幼儿的表现进行仔细观察,用眼睛看,用心感受来直接观察所研究对象,获得实践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和素材。

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能够针对性的获取幼儿活动中真实的情感变化和动作变化。

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并研究更多有关幼儿阶段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特征。

从理论方面上有一个客观严谨的认识,阅读、收集并归纳资料,对自己所要关注并研究的领域有一个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在分析总结已有的成果上提出自己的创新点,使该领域有新的突破。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创新培养幼儿审美和创造力的方式,并记录各不同方式的实践效果。

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情况针对性的与教师进行当面沟通和交流,对幼儿所表现的行为进行探讨、分析总结,进而收集信息和资料,对幼儿的审美教育给予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策略,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调查方式,可以触碰到问题的关键。

二、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概述及意义

(一)有关概念界定

1.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简言之,是指一个人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角度对美的欣赏,从中获取美的感知。

发现美、欣赏美是一个人生活追求的境界。

任何人对审美的感知力都不是先天的,而是在生命最初几年,各种美的事物不断刺激下逐渐培养出来的。

即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也需要不断的提升鉴赏美的能力才有可能去创造美。

审美是一种主观性的心理感受,当然这和每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验、教育程度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审美情趣、兴趣爱好以及气质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审美具有旗帜鲜明的个人风格,这也是通过对幼儿开展美术活动,以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

2.创造力

创造力是最复杂的劳动过程,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与体力结合的最高价值。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都是人类集体创造力的成果。

简言之,就是以一种意图,运用灵活的思维创造出新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将美术教育和创造力教育结合起来,以达到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

所以教师作为引导者联合幼儿参与完成艺术教学培养,幼儿所创作的作品包含了他们的情感倾向。

创作是幼儿内心与世界的接触,与自己价值观对视的结果,没有一种方式像美术一样让幼儿酣畅的表达内心。

3.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

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主要是以唤醒的形式帮助幼儿感知世界以及认识周围的事物,与成人不同,他们有自己的心理和美学特点,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好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幼儿的审美力与创造力有自己独特鲜明的风格特征,让他们以最自然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4.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发展

幼儿时期也有此阶段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任务,更注重去积累这种习惯与潜意识,每个幼儿的情况都不一样。

关键期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但都需要在关键期给予更多的刺激。

才会使审美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这些能力的成长也不会束缚智力的增长,影响积极人格的形成。

(二)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有益于提高审美能力与创造力

1.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艺术修养与想象创造能力

毕加索是世界上有名的画家,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其为人类的贡献数不胜数。

①他从小学画画,小小年纪创作的作品就达到了巧夺天工的境界。

毕加索的天赋不可否认,但是具调查研究,想象力在美术创作中一步步提升,从立体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他的思维远远超过了一般人。

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从多个角度多方位客观地评价孩子的作品。

一味的临摹并非是在表达创造力,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唯一的绘画课程预设,而在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阈值,从自然到极致,使其完全放飞自己,由此合理地制定培养方案来适应变化。

2.有益于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在认知环境时主要是通过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等物理特征来认识的。

他们对感受器官感触到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因而在不断地探索这个世界。

正是他们身体的不同部位不断感受到不同的刺激,这些刺激在促使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启发心智、打开思维。

多种器官的不同刺激,促使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完成美术活动这一课程需要动用很多高级行为,包含眼睛,大脑,双手的共同配合。

所以这项活动有助于儿童的各方面健康成长,并且审美与创造力也得到提升。

三、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现状

1.教师预设课程活动时易忽视的因素

幼儿教师在预设开展美术活动时,习惯性的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考虑幼儿的需求,预设的课程是否符合幼儿的审美、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这些似乎都不是必要条件。

因而会轻易的忽视一些幼儿的特点:

①是否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②绘画主题是否符合幼儿目前的认知需要、是否具有教育意义③是否是幼儿真正所喜欢的主题。

2.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

图1图2

本研究随机抽取了陕西西安市区三所幼儿园的25个班级,包括5个小班、10个中班和10个大班。

根据调查,艺术课程在这些园区举行。

在课程安排方面,每周平均有3节美术课,有时遇到特殊情况,活动就会被取消,幼儿园和教师轻视了美术活动对幼儿的价值,课程应在特殊情况结束后及时补上;

在组织形式上,美术活动课同手工课、绘画课同时进行,课堂形式过于单一、枯燥,幼儿不仅对于课程没兴趣,而且会分散注意力浪费时间,美术活动的创作完全失去了意义,何谈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材料准备方面,首先由于幼儿园经费不足,购买绘画的材料和工具时并不能保证材料丰富、种类齐全,因而并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另外幼儿园的一部分工具让家长负责购买,但是明显一些家长不以为意,活动开始后,有的幼儿没有准备好工具,这严重影响了整体课程的进度。

在主题选择方面,教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带入主题选择,是根据个人的欣赏趣味,而不是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需求来确定主题。

教师应尽可能选择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开阔幼儿的视野,打开思维,解放双手,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在作品评价方面,教师要求标准化过高,忽视了人的差异性这一特点。

教师应当分离个体与班级,每个幼儿的天赋与环境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评价,不能一概而论。

(二)开展活动时存在的问题

1.忽略幼儿审美特征,成人审美占据主体

在开展美术活动时,我们会自然而然的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然而所有活动的主体是幼儿。

家长仅仅也只注重教学效果,关注于教师如何快速的将绘画技能传递给幼儿,教师占据了活动的主体,阻碍了儿童的发展。

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机械的在做一些绘画训练,没有任何自身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参与,只是一味的模仿,失去了创作应有的乐趣,并不符合教育的目的。

教师须认真地倾听幼儿的表达、了解每个幼儿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审美特点。

运用多元、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作品。

幼儿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只是指导,合理的科学指导,使儿童对艺术有一定的兴趣,进而增加想象力。

2.过于强调绘画技能,轻视兴趣

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只是为了培养兴趣,帮助其完善心智,致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和家长一致传统的认为绘画教学应该让孩子画的好看,有艺术价值。

总是不自觉的以成人的标准和审美去要求幼儿,如此做法,让本是幼儿年龄阶段富有童趣的绘画创造却老态龙钟的蒙上成人所认为的扭曲的美。

这让孩子只会循规蹈矩,不会创作出超过技能的东西,这样的训练毫无意义。

3.活动形式僵硬化,课程内容枯燥化

据调查发现,幼儿园开展美术教学尚并未普及,即便教育部在文件里有明文规定对幼儿艺术教育方面的要求,但在很多地方还是不能顺利实施。

一方面由于有些幼儿园由于经费、资源等问题,使活动进行受阻;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对美术活动没有正确的观念,活动易于程序化、机械化,活动主题无新颖、缺乏趣味。

活动形式僵硬化,教学方法机械化,总是教师先展示范画,幼儿在照着范画着笔进行,一味的模仿和训练,失去了开展美术活动最初的意图。

教师对于课程培养方案的设计,缺乏创新并且内容不够丰富,气氛不够活跃等。

在选择课程主题方面,易于忽视幼儿的需求。

4.评价幼儿作品过于标准化,缺乏多元化

成人在看待幼儿作品时,习惯于用一种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幼儿的作品,忽略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差别,这样不仅没有达到美术教育最初的意图,且阻止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董跃彩指出:

美术教育的主要意图是唤醒幼儿的心灵、陶冶高尚的品格。

①如果一味的追求标准化可能会使人在无形的摇篮中丧失创造力。

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并不需要非常完美的绘画技能,而是看它是否有想象力、有表现力、是否运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多样搭配、是否有童趣十足的韵味、是否有丰富的画面。

用一种多元的视角、积极的心态去欣赏幼儿的作品。

四、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策略

(一)提供科学、舒适的美术课堂环境,使幼儿主动建构审美教育

1.创设科学、积极的美术活动环境

教师在选择主题内容时,应该更多考虑是否符合幼儿的审美兴趣、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并且是幼儿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可以创作出来的,使整个美术创作都能由幼儿主动完成。

教师选择所有的题材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如此设计课程培养方案,贴合幼儿的生理发展趋势,效果明显会好一点。

也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作激情,从而使幼儿对绘画产生浓厚的情趣。

让幼儿进行自主创作,并不是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结合想象力来表达自我对世界的认知。

教师不在于强调专业的绘画技巧,像色彩、线条、构图等等,突出孩子面对美术创作的第一直观反映。

例如:

教师在给大班幼儿开展一节“爱跳舞的小人”手工剪纸活动时,在活动开展前,教师为幼儿引入一个故事,在一个古老的森林里面,来了一个爱跳舞的小人,非常喜欢跳舞,她走到哪里跳到哪里,森林里的动物们看到她美丽的舞姿,也跟着她跳起来。

小人看大家都非常喜欢跳舞,开办了一场森林舞会。

小人说:

拥有最美endingpose的小动物,就会获得森林舞者的称号。

教师用爱跳舞的小人为线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用手里的剪刀和纸剪出自己最喜欢小动物的endingpose。

在活动中要提供幼儿专用剪刀,保证幼儿的安全。

引入幼儿最喜欢小动物形象为介质,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易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兴趣。

2.素材形式多样化和层次化,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由于每个幼儿的生长环境、家庭教育、气质类型、认知方式等均不同,因此,教师要使每个幼儿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起来,需提供大量种类繁多的素材,以便彻底发挥每个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不能用一种材料去局限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引导幼儿用自己大脑的认知去构建事物。

鼓励并为每个孩子的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

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舒适的绘画环境,运用丰富的材料,淋漓尽致的表达内心,无形中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例如:

教师在组织一节“会飞的房屋”的美术课时,提出每个小朋友都拥有一个会飞的房子,谁的房屋装扮的最精致就会飞的最高最远。

教师以房屋为线索,为幼儿提供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水粉笔、水彩笔、彩铅、油画棒、毛笔等绘画工具,以及白卡纸、彩纸、宣纸、超轻粘土等各种材料,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发挥想象,装扮出属于自己最别致最独特的房子。

(二)教师要有积极正确的审美教育观念

1.了解幼儿的审美特点,给予更多肯定

在幼儿早期年龄段,会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特点。

例如:

喜欢选择颜色鲜艳、热情的风格;喜欢自然景物;喜欢小动物;喜欢浮夸搞笑的形象等等。

对于幼儿所呈现的这些场景和画面,教师不应给予更多的质疑和否定,而是对于幼儿的选择和创意给予肯定和赞许。

并不会用一种标准去要求每个幼儿,通过鼓励和褒奖,让孩子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通过美术展现出来。

例如:

教师在组织“爬行的螃蟹”美术活动时,只为幼儿描述有一只正在奋力爬行的螃蟹,然后剩下画面的场景由幼儿的想象来完成。

美术创作只强调过程,重视体验,没有对错。

所以,教师在对幼儿作品进行反馈评价时,需要给予更多积极正面的肯定,尊重每个幼儿的内心表达。

2.充分挖掘美术活动中审美教育的契机,培养创作力

想象力在表面上看似是无关紧要的品质,似乎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可有可无,并且短期内对幼儿的成长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外在表现,然而,他们在幼儿整个生命周期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想象力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需要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予以重视。

教师应该对美学有全新正确的认识,并在进行美术活动中,用敏锐的眼光去抓住活动中存在的每个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及时的审美教育,驱策他们的潜力,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创作力。

例如:

教师在开展一节“彩虹桥”的艺术创作课时,引导幼儿既可以选择五彩缤纷的颜色,也可以创作出千姿百态的桥,也可以发挥想象随意装饰自己设计的桥。

教师尽力抓住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设法去融入幼儿的想象,去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小结

人类的潜能是无止境的,尤其在幼儿时期,存在着许多的关键期,我们应该用敏锐的眼光去审视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并给予提供充足的条件。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个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深究,如何驱策孩子的潜能。

本文从幼儿的心理状况、以及易于实施的主题等方面考虑。

对于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遇到的障碍和问题,提出浅薄的指导策略。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和研究,论文的起草工作在一些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进行,尽管进行了许多修正和改进,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错误。

陕西省只选择了几个幼儿园进行规模较小、抽样不足的调查,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因此调查结果既不可靠,也不有效,而且知识和研究前景有限,研究工作也面临许多挑战。

以及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理解不够深彻,语言表达能力不够简洁准确等存在诸多不足。

除了对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缺乏了解外,语言表达能力也不简单准确,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最后,幼儿园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而且缺乏指导策略。

结合实践需要进一步改进。

在未来的工作和研究中,上述缺点将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1]王青.幼儿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新西部,2017(33):

163-164.

2]熊鑫.幼儿园图画书阅读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3]孟可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亚太教育,2014(03):

59.

[4]李昕昕.幼儿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5]付丹.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美术教育的质量[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10):

163

[6]龙雪梅.论学前美术教育中如何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6,24(20):

198-199.

[7]万晓燕,浅谈学前儿童绘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3.

[8]袁巧灵.浅谈幼儿美术教育及误区[J]内蒙古教育

[9]董跃彩《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安庆科技(交流与探讨)2006年第1期第45-46页

[10]王秀丽主编.《幼儿美术教育的教与学》,2010年

[11]张念芸编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2版),2011年

[12]教育部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

[13]徐湘丽.要重视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大庆社会科学,2001,1.

[14]李娟.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学会自主.科学大众,2008,1.

[15]王秀贤.谈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策略.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16]崔红英.在艺术教育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08,1.

[17]李英玉.3-5岁幼儿审美能力发展及培养的实验研究.教学科学,2007,6.

[18]蒋田璐.浅谈现代幼儿教师的角色.当代学前教育,2008,3

[19]尤秀莉.浅谈幼儿的审美观教育.黑龙江教育,2002,1-2.

[20]吴丛笑.游戏活动中幼儿审美素质的培养.早期教育,2000,11.

(二)外文文献

[1]ElisabethR.andXiao-dongyue.CompatibilityofChineseandCreativePersonalities.CreativityResearchJournal,2002,14(3&4):

387-397

[2]SternbergR.J.AnInvestmentTheoryofCreativityanditsDevelopment.HumanDevelopment,1991,34:

1-31

[3]ArthurG.R,JenniferL.C.SubjectOrientationandTheCreativePersonality.

EducationlResearshVolume,1995,37

(1):

71-78

[4]Roy.DD.Personalitymodeloffineartists.CreativityResearchJournal,

1996,(4):

391-393

[5]RocoM.Creativepersonalitiesaboutcreativepersonalityinscience.RevueRoumainendePsychology,1993,37

(1):

27-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