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7908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docx

《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docx

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

 当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

1.目前幼儿园这方面的教育存在偏差

2.为了纠正偏差,更好地完成幼儿园的任务

分三个课时

一、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是时代赋予幼儿教师的使命

二、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是时代赋予幼儿教师的使命

(一)幼儿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1.概括地说

   概括地说,幼儿其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一个蕴藏着极大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的生命阶段,也是一个心理非常脆弱、容易被错误定向的时期。

幼儿期身心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继学习与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

2.具体地说

   具体地说,有三个特点:

(1)幼儿心理处于迅速的发展阶段,思维仍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2)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带有无意性,有意性刚开始发展;

(3)幼儿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个性指一个人比较经常、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3.分年龄段说

(1)3—4岁幼儿心理特点由行为和动作引起思维活动,思维缺乏可逆性和相对性,行为受情绪支配,喜爱模仿。

(2)4--5岁幼儿心理特点运动机能进一步发展,交往能力有所发展,会自动结伴交往,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有意行为开始发展。

(二)怎样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1.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

(1)对幼儿有一颗博爱的心;

(2)对幼儿有一颗包容的心;

(3)对幼儿有一颗公平的心;

(4)对幼儿有一颗忍耐的心;

(5)对幼儿有一颗赏识的心。

2.掌握了解幼儿心理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

(2)谈话法;

(3)问卷法;

(4)个案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

(三)肩负起时代赋予幼儿教师的使命

1.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

•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

•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

这意味着,跨世纪的新一代,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

触目惊心的大学生自杀案件:

典型案例:

据有关消息报道:

2011年1月1日——5月24日,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全国各大专院校竟有41位大学生自杀。

   自杀形式:

跳楼、上吊、投河、服毒、割腕,其中跳楼自杀的23人,占56%。

自杀原因:

除了一人是病痛、一人因被强奸,其余,可以说都是心理问题,触目惊心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令人深思。

令人震惊的数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另有研究数据显示,严重性精神病患人数已超过1600万,15岁以下各类精神病患者共计3000万人。

发人深省的杀人犯的犯罪心理年龄

   有学者研究表明:

杀人犯的犯罪心理年龄是2岁,这些活生生的现实说明心理健康多么重要。

心理健康,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与幸福至关重要。

2.肩负使命,心系责任

   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是时代赋予幼儿教师的使命。

同时也是一种责任,是教育者的责任,担负起这个,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二、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是教育的理想境界

(一)健康概念梳理

1.什么是健康

传统健康观  没有病就是健康

   现代健康观  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概念: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把健康概念深化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并提出11个具体的健康标志。

健康的标志: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2)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

(6)能抵抗普通感冒和传染病;

(7)体重适当,身材匀称而挺拔;

(8)眼睛炯炯有神,善于观察;

(9)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10)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1)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态轻松自如。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    

•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    

•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   

•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2.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人格完善和心理潜能的良好发挥,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

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主要包括六点:

心理健康的标志:

(1)自我认知的态度。

心理健康的人,能对自我做出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

(2)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心态绝对不会是消极的、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自强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成长起来,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

(3)统一、安定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保持均衡心态。

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  度,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有较高的抗压力及坚韧的忍耐力。

(4)自我调控能力。

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并具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

不依附或盲从于他人,善于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能力,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5)对现实的感知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他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判断现实。

(6)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并积极地发问,变革环境,使之更适应人的生存。

他热爱人类,适当地工作和游戏,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

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又做了八点概括:

(1)有幸福感和安定感;

(2)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

(3)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

(4)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 

(5)人格统一和调和;

(6)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

(7)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

(8)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

     以上的心理健康定义,是与心理障碍和疾患相对而言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总之,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3.什么是幼儿健康

   幼儿健康首先指的是儿童身体各器官组织的构造正常,能有效抵御各种疾病。

组织结构的正常要与不同时期幼儿身高、体重的增加速度成正比,总体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幼儿心理健康标志:

(1)情绪良好:

情绪积极向上;

(2)人际和谐:

人际关系融洽;

(3)适应环境:

生理系统能良好发挥作用;

(4)人格完整:

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二)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

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

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环境适应教育

   丰富的物质环境能激发幼儿的活动愿望,启迪幼儿的智慧,愉悦幼儿的身心。

独特造型的建筑设计能令幼儿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美化、教育化的装饰环境,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具有美的熏陶。

自主、开放的游戏环境,丰富的游戏材料,能缓解幼儿的压力,满足幼儿的心理愿望和需要。

   营造一个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以积极、乐观的精神影响儿童。

成人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不因一点小事就生气、沮丧和懊恼。

经常谈论些有趣的话题,讲些小笑话,活跃气氛。

成人要有些幽默感,善于用一些轻松的方式化解一些可能令人不快的事。

(2)人际关系教育

   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同伴群体,为幼儿创设相互接纳、信任、尊重的集体生活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

久而久之,他们在和同伴的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

注意发现儿童的优点,多肯定他们的良好行为,鼓励其进步与努力。

当幼儿表现出尊重同伴的选择与想法,主动安慰不开心的同伴,把自己的玩具拿给小客人玩时,及时给予肯定。

宽容儿童的无心之过。

如儿童不小心弄坏了东西,只需要提醒下次注意即可,不要厉声斥责,更不要讽刺、挖苦或打骂。

   帮助儿童分析失败的原因。

如果儿童的失败和挫折是由于方法问题,成人要和孩子一起,探讨应该采取的方法,给予技术上的指导。

这时候,孩子特别希望获得成人的指导。

儿童做错了事要明确地指出,并告诉他错在哪里,以后如何改正,但不要打骂。

当孩子做了不礼貌的行为,如:

模仿盲人走路、嘲笑小朋友的缺点时,应及时制止,并引导儿童设身处地体验别人的感受。

   和儿童交流时要平视儿童,态度和蔼。

认真听儿童的讲话,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

与儿童有关的事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接纳儿童提出的合理请求。

经常提醒孩子关心身边的人,注意他们的需要。

如:

爸爸下班回来,妈妈提醒孩子接过爸爸的包,给爸爸拿拖鞋;看奶奶腿疼时提醒儿童给奶奶捶捶;小朋友哭了,提醒儿童给他擦擦眼泪等。

(3)学习困难教育

幼儿因没做好某些事而不愉快时,应该安慰和鼓励,不要表现出对他们的失望。

只要儿童努力去做,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鼓励,同时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导。

避免只根据结果评价儿童。

•不要比较儿童的长相和身体特征。

不要拿儿童的不足与其他儿童的优点作简单比较,以免伤害儿童的自尊心。

•减轻身体缺陷对儿童的影响,身体的缺陷对于孩子来说,具有明显的挫折感。

减轻这些孩子的失败和挫折感,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4)情绪情感教育

让幼儿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教育幼儿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充分理解孩子,允许向“我”发泄。

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例如:

成人自己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让儿童感受到被尊重。

   降低达不到理想状态时的挫折感,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失败和挫折是必然存在的。

当失败和挫折发生时,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增加经验、接受教训,丰富阅历,从中接受积极的信息。

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 

   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进程。

帮助每一个幼儿按照自己的速度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避免以盲目的攀比或不恰当的评价伤害幼儿。

(2)非价值性原则

   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不能仅凭心理测验的结果就随意对幼儿进行价值评价,以免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协同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与游戏、体育、音乐、美术等一日活动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应重视幼儿行为、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协同发展。

(4)游戏性原则

   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彻到游戏之中,可使幼儿较容易接受有关知识,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其性格和意志品质,使教育顺利进行下去。

(5)客观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幼儿生活的客观条件;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6)教育性原则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从设计方案到时间安排等,都必须符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要求,都必须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靠上几次课,谈几次话能达到的,因此,应建构养成性教育模式。

养成性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

☆角色扮演  ☆情境陶冶  ☆行为练习  ☆作品展示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幼儿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幼儿中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方面:

1.多动症的问题,占0.2%;

2.社会行为问题,占15.7%,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强欺弱、恶作剧、不能和别的儿童友好相处、有破坏行为、偷窃等;

3.神经功能障碍问题,占0.25%。

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

4.不良动作问题,占12.9%。

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

5.性格和情绪问题,占12.3%。

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退缩、易哭泣、懒惰、自卑、过分敏感、过度幻想等;

6.学习上的问题,占2.8%。

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

我们还应该分析、研究幼儿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让我们看看病根在哪里。

   父母惩罚责骂、父母争执、物质需要不予满足、父母没时间陪伴、父母期望过高、父母分居离异、父母脾气太坏态度粗暴、抽烟、吓唬、未履行承诺等。

   教师和保育员的惩罚批评、教师误以为他做了坏事、未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上课没表现机会、对幼儿态度不好、冷落幼儿、不公正、无意的伤害或忽略。

   同伴排斥、同伴间的争执、被同伴欺负和嘲笑、同伴不与他分享玩具、同伴竞争等。

陌生的环境

   家长为提高孩子的竞争力,幼儿园呈小学化趋势。

学习方面的压力,虽然幼儿还未进入学龄阶段,小学化课程、兴趣班使得学业也成为幼儿重要的心理压力源。

而成年人往往对此认识不足。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幼儿教师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发生导致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并使其受到伤害的言行。

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偏重于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

把身体发育的指标作为幼儿健康的标准。

2.偏重发展好的幼儿,忽视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

3.偏重幼儿的知识技能培养,忽视幼儿的情绪、情感、态度、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4.偏重创设优美、高档的物质环境,忽视构筑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和师生关系。

5.偏重幼儿园内的教育,忽视家庭中的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由于教师的忽视,给幼儿造成的心理伤害是带有隐蔽性的,具有潜伏期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矫正方法与途径

1.矫正的主要途径——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

★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活动相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游戏活动相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融合

2.矫正的主要方法——补救性教育法

(1)行为矫正

(2)游戏矫治

(3)体验成功

(4)个案追踪 可设计一个简单的个案追踪问卷表

幼儿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姓名、关系、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职务、是否独生子女、教养方式等。

《家庭教育》杂志编辑部1993年曾做过一次调查,约有20%的幼儿3岁后仍有吮手指的习惯,现在这个问题依然困扰着年轻的父母。

编一首儿歌:

吃手不卫生,手上有小虫,

眼睛看不见,吃了肚子疼。

3.矫正的主要原则——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1)宣传家长

(2)了解幼儿

(3)设立幼儿心理档案。

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①幼儿个人基本情况表;②幼儿个性特征表;

 ③幼儿社会化心理测试;④幼儿意志行动分析;

 ⑤幼儿某一心理问题追踪记录表。

 

   总之,新时期的幼儿健康心理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个体;既要重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又要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既需要幼儿园高度重视,又需要家庭、社会的关注和参与。

只有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幼儿的心理得到了健康发展,就得到了快乐一生的基础,重视并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就是对幼儿一生的幸福负责。

   让我们把新的健康观作为航标灯,照亮自己前行之路;让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望远镜,看清幼儿未来的幸福之路;让我们把时代赋予的使命作为标杆,衡量自己光荣神圣的指数。

让我们的幼儿园教师,学习、学习、再学习!

创新、创新、再创新!

创出一片新天地,心理健康之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