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7829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docx

《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docx

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

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

导读:

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国家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方案》的内容,具体内容: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

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2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通知(...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

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2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通知(教体艺厅函[2020]30号)的相关要求及肥城市教育局2020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促进我校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不断纠正和改变体质健康状况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测试小组:

组长:

成员:

体育教师、各班班主任

(职责:

负责按照方案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测试和指导锻炼,负责成绩的收集、整理并对照《标准》及评分标准如实填写表册,及时上报录入小组。

3、录入小组:

组长:

成员:

等体育教师

(职责:

负责成绩的录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单的打印及公布。

二、工作要求:

1、各班主任应按照《标准》的实施要求统一安排,制定实施计划方案,落实专人负责,做到明确职责,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并将此工作列入学校班主任考评及体育教师的工作考核之中。

2、测试要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数据的记录要真实,杜绝虚拟测试成绩。

表册填写字迹清楚、工整,不改写,格式正确。

3、针对学生身体特点,考虑气候、场地等因素,科学组织测试工作,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4、班主任和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进行"体育达标"训练,都要对学生提出安全要求。

要利用班会和体育课对学生进行体育达标及训练的安全教育。

5、测试小组务必认真组织测试工作,并按时将相关表册上报录入小组。

6、学校对《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

三、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

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六年级为一组。

测试数据项目为: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

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

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

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

四、测试、等级评定与登记:

1、《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由体育教师及班主任组织进行,学校组织抽查、评优。

2、测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测试前进行仪器的校准,测试数据和记录要准确无误,并进行严格核查,测试、记录、监督检查人员要签字。

3、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项目测试,无法进行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校审批后方可免予执行。

但能参加测试的项目仍需测试记录,可不作为评价等级依据。

免予执行《标准》的学生评价等级为及格。

4、因病临时不能参加测试的学生经校医(保健教师)证明,体育教师核准,可不参加本次测试,但须进行补测。

5、对《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者,准予补考。

6、测试成绩、评定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和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

7、《标准》按百分制记分,每个测试项目得分之和为《标准》的最后得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

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分一7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8、学校要建立《标准》的专项档案。

学生测试项目的成绩,按照《标准》的要求计算得分、评定等级,并存档。

学校将电子导出数据、汇总统计表上报教育局,并接受上级抽查、确定网上上报。

9、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

学校有专人保存或统计,并定期归入学生的体育健康档案。

五、数据收集与整理上报、公布

1、各班级要按照《标准》的有关要求,准确及时地采集、汇总、上报《标准》的有关数据。

2020年9月1日---10月31日完成数据测试、上报工作。

2、班主任负责对本班的测试数据、评定等级进行统计分析,认真填写有关报表,并及时将学生测试结果向家长公布。

测试工作时间安排

1、2020年9月9日——15日以班级为单位填写相关表册;2、2020年9月16日——10月14日进行测试工作和数据上报。

结合实际测试举行体质健康监测秋季运动会。

3、2020年10月15日——10月20日上报"标准"测试结果与分析。

4、2020年10月21日——25日公布测试结果,进行学校班级分析报告。

5、2020年12月底填写家庭通知单及运动处方。

六、其他要求与措施

1、做好学生、教师、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懂得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教师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让家长支持学校的体育达标活动。

2、加强对《标准》测试的组织和管理,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将体育课、大课间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保证活动时间,推动经常锻炼。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指导,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3、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测验活动,督促、指导和加强学生平时锻炼和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

4、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好两课两操一活动,确保学生的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作好安排、记录,保证锻炼的质量。

5、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场地、器材、设备的安全检查。

在日常体育锻炼、测试中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以防事故产生。

测试前要检查和了解学生身体健康情况,对生病学生实行缓测或免测。

坚决杜绝平时不锻炼,测试时搞突击的现象,谨防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6、保证《标准》测试的一切经费,积极购置《标准》测试所用器械,以保障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奖励与处罚

1、学校对《标准》实施工作将进行总结评比,给予奖惩,以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不仅要奖励达标优秀的学生,而且要注重评比经常锻炼表现好、各项指标增长幅度大的学生,还应对优秀体育骨干进行奖评,同时也对参与《标准》测试工作的有关人员进行奖评。

2、学生达到《标准》合格标准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

篇2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与管理

1、领导小组:

组长:

李广鹏

副组长:

刘波

组员:

赵宗华孙中彬各班班主任

2、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方案且开展工作,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学校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3、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统一安排、班主任等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

学校负责实施的计划和监督工作,班主任负责测试的组织成绩记录、等级评定,负责本班的组织工作。

4、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列入学校班主任评估工作内容之中。

二、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

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年级为一组:

测试数据项目为: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

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

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五年级测试项目:

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50米×8往返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另外本次测试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三、时间安排:

1、10.21-10.25全校体育老师及班主任培训

2、10.26-11.8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及大课间对学生加强技能训练3、11.16-11.18对全校学生进行测试并登记

6、11.19对各班测试成绩进行汇总

7、11.20成绩上报

四、测试、等级评定与登记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校自行组织。

2、测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测试数据和记录要准确无误,并进行严格核查,测试、记录、监督检查人员要签字。

3、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项目测试,无法进行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经县级以上证明,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校审批后方可免予执行。

但能参加测试的项目仍需测试记录,可不作为评价等级依据。

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评价等级为及格。

4、因病临时不能参加测试的学生经校医证明,体育教师核准,可不参加本次测试,但须进行补测。

5、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等级为不及格。

6、测试成绩、评定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和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

7、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

学校有专人保存或统计,并公布测试成绩。

五、数据收集与整理上报

1、各班级要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要求,准确及时地采集、汇总、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关数据。

(11月20日全部上报国家体测网)

2、班主任负责对本学校的测试数据、评定等级进行统计分析,认真填写有关报表。

六、具体要求与措施

1、我校做好学生、教师、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懂得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让教师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让家长支持学校的体育达标活动。

2、我校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和管理,积极组织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形式,将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3、我校有计划性地开展体育测验活动,督促、指导和加强学生平时锻炼和了解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但要避免将体育课变成测验课。

4、学校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好各项活动,确保学生的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并作好安排、记录,保证锻炼的质量。

5、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日常体育锻炼、测试中作好安全防范工作。

对安全事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6、学校积极筹措资金,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一切经费,积极购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所用器械,以保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顺利开展。

20XX年10月

篇3

一、成立测试领导小组

组长:

赖玖龙校长

副组长:

郭兴华(本次测试的具体负责人)

成员:

张永富、代长春、张弘武、贺毅、汪春艳、赖维平(负责场地、器械、技术指导)各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的测试安排,对所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为本年级的安全责任人)

二、测试分工

1、班级每项测试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到测试场地,协助测试员进行测试,各测试员对所测得的数据真实性负责;各班主任、班级体育教师对本班数据真实性,对测试过程中的学生安全负责。

班主任、体育教师要复核,体育教师最终负责本班数据的录入(校文印室可协助)。

2、各年级组长收齐相关纸质测试表格,查验签名后交由测试领导组存档备查。

3、测试项目:

202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表

组别测试项目

小学一、二年级

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

小学三、四年级

身高、体重、视力、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小学五、六年级

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400米跑(50米×8往返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说明:

凡测试项目后未注明性别的,男、女生均应测试。

特殊体质需免测的,要填写申请表。

具体测试人员分工:

曾思勇,周鹏,李俊杰,罗兵,李小琼负责所任年级的各项目测试

四、器材及场地

所需器材:

身高体重器视力表坐位前屈计电子肺量计跑表跳绳

50米和50米×8的场地安排:

五、测试时间2020.9.21——2020.10.20数据上报时间截止:

2020.10月25日

2020年须填写测试环境信息后才可进行数据报送。

(测试环境信息包含每个测试项目成绩、测试时间、地点、方式和人员等信息)

六、测试目的和方法

1身高体重

身高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场地器材

身高测量计。

使用前应校对0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红色刻线的高度是否为10.0厘米,误差不得大于0.1厘米。

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3.测试方法

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

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

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

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测试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4.注意事项

(1)身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

(2)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两眼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3)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4)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

(5)测量身高前,受试者应避免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体重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2.场地器材

杠杆秤或电子体重计。

使用前需检验其准确度和灵敏度。

准确度要求误差不超过0.1%,即每百千克误差小于0.1千克。

检验方法是:

以备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标准砝码(或用等重标定重物代替)分别进行称量,检查指标读数与标准砝码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

灵敏度的检验方法是:

置100克重砝码,观察刻度尺变化,如果刻度抬高了3毫米或游标向远移动0.1千克而刻度尺维持水平位时,则达到要求。

3.测试方法

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至刻度尺水平位。

受试者赤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在秤台中央。

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游标至刻度尺平衡。

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记录。

测试误差不超过0.1千克。

4.注意事项

(1)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剧烈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

(2)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杠杆秤动作要轻。

(3)每次使用杠杆秤时均需校正。

测试人员每次读数前都应校对砝码标重以避免差错。

2、肺活量体重指数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2)测试方法:

房间通风良好;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则每换测试对象需消毒一次。

每测一人时将口嘴朝下倒出唾液,并注意消毒后必须使其干燥)。

肺活量计主机放置平稳桌面上,检查电源线及借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键液晶屏显示"0"即表示机器进入工作状态,预热5分钟后测试为最佳。

首先告知被测试者不必紧张,并且要尽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

令被测试者面对仪器站立、手持吹气口嘴,面对肺活量计站立试吹1—2次,首先看仪表有无反应,还要试口嘴或鼻处是否漏气,调整口嘴和鼻夹(或自己捏鼻孔);学会深吸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像闻花式的慢吸气);深吸气后屏住气再最准口嘴尽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呼气为止,防止此时从口角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

被测试者进行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更深的吸一口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出为止,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

每位受试者测三次,每次间隔15秒记录三次数值,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

以毫升为单位,不保留小数。

3、视力测试方法

一、测试器材

标准对数视力表。

(场所暂定在食堂进行)

视力表悬挂高度使5.0行视标与多数受检者的双眼呈水平位置。

视力表照度约300~500勒克斯。

三、测试方法

1.受检者在距视力表5米处站立,用遮眼板将左眼轻轻遮上,先查右眼,后查左眼,均为裸眼视力。

2.可先从5.0一行视标认起。

如果看不清再逐行上查,如辨认无误则逐行下查。

要求对每个视标的识别时间不超过5秒。

规定4.0~4.5各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1个;4.6~5.0各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2个;5.1~5.3各行中每行不能认错3个。

超过这一规定就不再往下检查,而以本行的上一行记为该受检者的视力。

3.如5米处不能辨认视力表最上一行视标时,令受检者站立于距视力表2.5米处或l米处进行检查。

所得视力值应分别减去校正数值0.3或0.7后,记为该受检者的视力。

例如,某受检者在5米处不能辨认最上一行视标,令其在2.5米处检查。

所得视力为

4.2,则4.2-0.3=3.9,该受检者视力即为3.9;某受检者在5米和2.5米处都不能辨认最上一行的视标,令其在1米处检查。

所得视力为4.2,则4.2-0.7=3.5,该受检者视力为3.5。

5.视力记录方式:

将受检者的左、右眼裸眼视力分别记入相应方格内。

例如,某受检者的左、右眼裸眼视力分别为5.0和4.6。

应在与"左"对应的方格内填入"5.0",在与"右"对应的方格内填入"4.6"。

四、注意事项

1.检查视力前,应向受检者讲解检查视力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他们的配合。

配戴眼镜者应摘去眼镜(包括隐形眼镜),检查裸眼视力。

2.检查如采用自然光线,应选择晴天,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以便前后对比。

3.检查前不要揉眼,检查时不要眯眼或斜着看。

检测人员应随时注意监督。

4.用遮眼板时,检测人员要提醒受检者不要压迫眼球,以免影响视力。

5.不宜在长时间用眼、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即刻检查视力。

至少要休息10分钟以后再做检查。

检查若在室内进行,受检者从室外进入后也应有15分钟以上的适应时间。

4、坐位体前屈

一、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身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二、测试方法

受试者坐在连接于箱体的软垫上,两腿伸直,不可弯曲,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10—15厘米,踩在测量计垂直平板上,两手并拢;两臂和手伸直,渐渐使上体前屈,用两手中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不得有突然前伸动作),直到不能继续前伸时为止。

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

记录以厘米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

如为正值则在数值前加"+"符号,负值则加"—"符号。

三、注意事项

(1)测试前,受试者应在平地上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拉伤。

(2)测试时,如发现两腿弯曲或两上臂突然前伸时应重做。

(3)测量计应靠墙放置。

(4)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

5、仰卧起坐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

2.场地器材

垫子若干块(或代用品)、铺放平坦。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

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

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

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

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

4.注意事项

(1)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2)测试过程中,观测人员应向受试者报数。

(3)受试者双脚必须放于垫上。

6、跳绳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2.场地器材

地面平整、干净的场地一块,地质不限。

主要测试器材包括秒表、发令哨、各种长度的跳绳若干条。

3.测试方法

两人一组,一人测试,一人记数。

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

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

测试单位为次。

4.注意事项

(1)小学低年级学生参加跳绳测试时,应由教师计数。

(2)测试过程中跳绳拌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7、50米跑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50米直线跑道若干条,地面平坦,地质不限,跑道线要清楚。

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秒表若干块(一道一表)。

秒表使用前,应用标准秒表校正,每分钟误差不得超过0.2秒。

标准秒表选定,以北京时间为准,每小时误差不超过0.3秒。

3.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

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

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

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

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10.11秒读成10.2秒记录之。

4.注意事项

(1)受试者测试最好穿运动鞋。

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2)发现有抢跑者,要当即召回重跑。

(3)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8、50米×8往返跑

1.测试目的

该项目是400米跑的替代项目。

主要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及耐久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50米跑道若干条,道宽2~2.5米,地面平坦,地质不限。

在起(终)点线前0.5米和49.5米处各立一标杆,杆高1.2米以上,立于跑道正中。

秒表若干块,使用前校正,要求同50米跑测试。

3.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

用站立式起跑。

当听到"跑"口令后开始起跑,往返四次,往返跑时就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得碰扶标杆,不得串道。

测试人员发出"跑"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

当受试者胸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

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

(1)测试人员应向受试者报告剩余往返圈数,以免跑错距离。

(2)测试人员应告知受试者在跑完后应继续缓慢走动,不要立刻停下,以免发生意外。

(3)受试者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钉鞋参加测试。

(4)对分、秒进行换算时要细心,防止差错。

红星小学体育组

20XX年9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