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7313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是在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知识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

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

同学们,你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啊?

老师班里正在评选“优胜小组”,你帮老师算算这两个小组,哪个是优胜小组。

(板书:

优胜小组)

出示:

二、借助素材,体会概念

1.整理数据,学习概念

谈话:

先独自思考并计算,待有了结果就在小组中讨论,最后全组可以形成一种意见,也可以有不同意见。

预设:

(1)二组是优胜小组,因为二组的总分高。

算算看。

9+11+13=33(分)

7+13+12+8=40(分)

(2)一组是优胜小组,因为一组的平均分高。

算算看。

(9+11+13)÷3=11(分)

(7+13+12+8)÷4=10(分)

追问:

平均分是什么分数?

预设:

就是把得分匀匀,让每个同学的得分都一样。

课件展示,匀匀看。

追问:

匀匀后,一组同学的平均得分是多少?

(11),二组呢?

(10)

小结:

也就是说,一组有三位同学,总分虽然少,但每位同学的平均得分高,二组有四位同学,总分虽然高,但每位同学的平均得分低。

整体来看,一组表现更好,应该是优胜小组。

追问:

平均分10分是二组哪位同学的得分?

像这样,11就是9、11、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10就是7、13、1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板书:

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的整体水平。

(板书)

2.利用概念,进行计算,总结计算方法

你能说出下面每组数的平均数吗?

15和171、2、3、4、51、2、3、4、5、9

板书(平均数的求法:

移多补少、总数÷个数)

三、自主练习,应用方法

谈话: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了如何求平均数。

1.记录体重,并估一估这组数的平均数。

谈话:

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

记录4个学生的体重。

追问:

估一估,这四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

学生口答,追问:

可能吗?

再追问:

估的比(最小数)小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有)可能吗?

(没有)一定没有吗?

估的比(最大数)大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有)可能吗?

(没有)一定没有吗?

追问:

通过这道题目的讨论,你知道一组数的平均数有多大了吗?

板书:

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3.学校举行朗诵比赛,决赛成绩如下表:

1号评委

2号评委

3号评委

4号评委

5号评委

6号评委

7号评委

最后得分

张强

8

1

8

8

8

8

8

李英

6

7

5

9

8

7

7

谈话:

学校进行朗诵比赛,这是决赛的两位同学的得分情况,看七位评委的打分,你觉得谁水平更高一些?

你知道“最后得分”指的是什么?

(七个评委的平均分)男女生各算算两位同学,看谁的最后得分高一些。

(一样高)

谈话:

可最后张强获胜了,你知道是怎样算的吗?

让学生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再算算看。

小结:

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的整体水平,一个数的变动都可能带来平均数的变化。

4.游泳危险问题

讨论:

110厘米是平均水深,最深处比110厘米要深,可能比145厘米还深,所以,下午游泳会有危险。

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数,我们知道会有危险,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学习平均数,就会因为不知道可能带来危险。

那同学们想想办法,怎么最好呢?

5.生活中的平均数

(1)小学生平均每天要保证睡眠9小时。

(2)我国现阶段10岁孩子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解放前,我国人民平均寿命35岁,现在平均寿命达到76岁。

(4)2012年调查显示,我国每人每年平均阅读书目6本,除去教科书,连1本都不到。

(5)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我国人均收入接近3万元,比上年增长6.5%。

学生读一读。

四、总结全课,回顾反思

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想对平均数说什么?

《平均数》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大多10岁左右。

经过将近四年的学习,学生在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平均数”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的优点“能反映一组数的整体水平”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更是难理解的。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呢?

那就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有效组织学习过程。

一是,选取的学习素材一定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现实情境,问题也要是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二是,突出问题的矛盾冲突,带着问题开展有意义的探索活动,要利用学生间的相互提示,互相辨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是,重视练习应用的作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平均数》评测效果分析

《平均数》一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分别是,1.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

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平均数的意义,另一个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平均数的意义。

根据这些要求,评测练习安排了两个题目,如下表。

第一个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第二题是考察学生能否计算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

这次评测班级共有33名学生,其中第一题选A的0人;选B的7人,占21.2%;选C的26人,占78.8%。

第二题算式列对的30人,占91.6%。

从测试的数据来看,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反思课堂,“平均数的意义”的教学,好的地方是,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展开探究,在探究中出现矛盾冲突,产生思维碰撞,在辨析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足的地方,学生探究的载体如果能直观就更好了,比如动手移一移等。

平均数的计算,因为重视了意义的理解,所有正确率比较高,但在动手算一算这一点上稍欠不足。

《平均数》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习选择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的开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分别是,1.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

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平均数的意义,另一个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是平均数的意义。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编写突出了以下特点:

一是,选取的素材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现实性。

素材来自学生平日的学习和生活的场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注意体现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比如在探索“哪个小组是优胜小组”的问题时,有的可能会想到算总分,但又看到两组的人数不同,算总分又好像不合理,这时就产生了要算平均数的需求,体现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三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求平均数部分,教材由“计算总分——不合理——怎么办——用平均数比”的思路步步深入,体现平均数产生的过程,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平均数》评测练习

1.小明说:

“我们组同学平均体重是35千克”;小强说:

“我们组同学平均体重是37千克”。

小明和小强比较,谁重?

()

A、小明B、小强C、无法比较

2.一箱鸡蛋,任意取出5个分别称一称。

结果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质量(克)

54

46

50

55

45

平均每个重多少克?

 

《平均数》课后反思

《平均数》一课是青岛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平均数的意义”和“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这节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反思如下。

一、贴近学生实际,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这节课教师创设了“评选优胜小组”的问题情境。

有两个小组,一组有三位学生,二组有四位学生,知道了每个学生的得分。

答案应该是一组是优胜小组。

与课本中的情境不同,课本上的情境是这样的,篮球比赛,准备换7号和8号两位队员中的一位上场,换谁呢?

出示两位队员小组赛得分情况,7号队员上场3次以及每次的得分,8号队员上场4次和每次的得分。

答案是换7号队员。

在实际的教学中,当老师问,换谁上场呢?

有的学生说,8号,为什么?

因为8号上场次数多,说明他的水平比较高。

确实是这样,现实中上场次数往往由队员的水平所决定。

而班级分小组,分到最后一个组,人数经常会有改变,学生对这个非常熟悉。

果不其然,课堂上,孩子在认识这个情境时没有出现疑问,顺利的开展了学习探究活动。

二、在辨析中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价值。

在探究谁是优胜小组时,全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总数多的小组,就是优胜小组,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应该看平均分数。

此处教师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矛盾冲突,展开辨析,使学生认识到,因为小组中人数不同,所以用总分数比较是不合理的。

这是第一个层次,那为什么要用到平均数呢?

这是探究的第二个层次。

这时,教师先让学生思考,“平均数是怎样的一个数?

”,小组互动,这又是一次辨析,在讨论中学生形成了一些认识:

“平均数是一个匀匀后得到的一个数”,“平均数是大家得分都一样的数”,“平均后再看每个人时,一个看一个,就能比较出哪个小组是优胜小组了”。

然后教师再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这样的辨析,让学生对平均数有了比较清楚的体验和理解。

三、在熟悉的情境中深化练习,且目的性明确

1.报体重,猜平均数,明确平均数大小。

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报一下自己的体重,报了四位同学,然后让学生估计一下,这组数的平均数大约是多少。

有的报的比最小数小,有的报的比最大数大。

然后进行辨析,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数是移多补少后得到的数,所以,这个数应该比最小数大,比最大数小。

这样的题目,既是平均数意义的应用,也是从另一个侧面丰富平均数的意义。

目的性明确。

2.评委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体会原始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

教师设计了朗诵比赛最后两位同学决赛的评委打分,第一遍算,两人相同,但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后,出现了一个同学的得分高于另一个同学,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原始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

3.“平均水深”,说明平均数有局限性。

一个身高145厘米的同学来到一个池塘边,池塘边上有一块木板,上写“平均水深110厘米”。

讨论,这个学生下去游泳有没有危险,结合生活现象解释平均数的意义。

接着教师又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对其他人更有帮助,木板上要怎样写?

”得出“最深处110厘米”。

从这道题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有局限性,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其他的数,比如,最大数、最小数、中位数、众数等。

客观认识今天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的最后安排了测评,从测评中反映了一些问题。

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反思课堂,学生在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时,如果有直观载体就更好了,比如动手移一移等。

平均数的计算,因为重视了意义的理解,所有正确率比较高,但在动手算一算这一点上稍欠不足。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课标分析

课标分析:

“平均数”的认识一直属于“统计与概率”的知识领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2001年印制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只是要求有所不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这部分的要求是:

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这样要求的:

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

“体会”是一个过程性目标动词,“理解”是一个结果性目标动词,“体会”更加注重学生从实际材料中获得的自我认识,而“理解”更加注重对概念的深层次辨析。

新课程标准增加了“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则是“自我认识”对生活现象的解读,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结果目标来看,更贴近“了解”的程度,应该说难度降低了。

从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还要学习求稍复杂的平均数。

因此,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性,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个统计量,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因此,它的出现更加便于人们对事件的分析和对比。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数据整理分析最基础的一步:

平均数。

本节课设计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借助素材,体会概念”、“自主练习,应用方法”、“总结全课,回顾反思”四个环节,切实落实课标要求,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和统计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