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质量分析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6530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质量分析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质量分析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质量分析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质量分析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质量分析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质量分析给.docx

《中考语文质量分析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质量分析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质量分析给.docx

中考语文质量分析给

2012年福建省_泉州_市初中学业考试

_语文学科自评报告

前言

中考既是水平性考试,又是建立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考试;因此中考要坚持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又要坚持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的原则,还要考虑考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中考命题严格遵循现行中学教学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教学情况、教改情况、教材使用情况和考生的实际水平,最大限度地求同避异,充分体现统一命题的“平稳过渡,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命题与考试的组织

1.命题审题情况和人员构成

设区市

名称

命题人员组成

命题入闱天数

审题人数

审题入闱天数

命审题人员5年内

参加过省级中考命题培训人数

总人数

市级教研员人数

县区教研员人数

一线骨干教师人数

泉州

4

2

0

2

21

1

21

4

2.命题依据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紧扣《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设计而成。

考试内容包含“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部分,既立足基础,又注重能力,侧重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考查,以此衡量初中学生达到的语文学习目标的水平。

命题紧密结合我市课改实验区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三个有利”:

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初中毕业生的语文素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3.中考成绩的呈现方式与使用

2012年泉州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成绩以百分制形式呈现,但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2012年泉州市中考仍然采取等级录取制度,并直接作用于中招。

泉州市中考语文科等级为:

150-120-A;119-105-B;104-90—C;89-0-D。

(本份报告中的A等级均按照省要求为127.5分。

二、试卷内容分析

1.试卷结构

(1)试卷的考试形式、时间及卷面情况

项目

设区市

考试形式

(开卷或闭卷)

考试时间

(分钟)

卷面总分

选择题

比例

非选择题比例

阅读量(字)

答题量(字)

图表数

页码数

泉州

闭卷

150

150

21.7%

78.3%

4831

1380

0

6

省考试大纲要求

/

/

/

/

(2)命题规范细目表

领域

Ⅰ级

Ⅱ级

题型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预估

难度值

实测结果

题号

分值

题号

分值

难度值

区分度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积累

运用

13.3%

1

6

1

2 

选择题

理解词义

0.9

0.629

0.342

2

2 

选择题

读准字音、规范书写

0.8

0.853

0.222

3 

2 

简答题

品味语言

0.78

0.609

0.618

2

10

 

 

填空题

默写规定范围内的古诗文、标点符号的使用

0.8

0.690

0.604

3

4

 

 

填空题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0.75

0.536

0.573

综合性

学习

4.7%

4

7

1

2

填空题

搜集资料的能力

0.85

0.798

0.341

2

3

填空题

根据占有的材料形成自己观点的能力

0.70

0.353

0.271

3

2

简答题

根据设置的情景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0.8

0.820

0.504

名著阅读5.3%

5

1

2

选择题

名著阅读感受

0.8

0.590

0.275

⑵①

23

简答题

简述名著的故事情节

0.75

0.281

0.199

⑵②

4

简答题

评价文学名著中的主要人物

0.6

0.834

0.397

文言文

阅读

10%

6

3

选择题

掌握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

0.85

0.712

0.607

7

4

填空题

掌握常见文言文实的含义

0.85

0.570

0.711

8

5

简答题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并描述句意

0.75

0.505

0.559

9

3

选择题

把握作者感情倾向

0.8

0.691

0.592

现代文

阅读

20.7%

10

6

简答题

捕捉重要信息

0.8

0.532

0.181

11

4

简答题

文意把握、要点概括

0.75

0.753

0.360

12

4

简答题

内容探究

0.65

0.548

0.634

13

6

简答题

文意把握、要点概括

0.75

0.754

0.187

14

5

简答题

思路分析

0.65

0.660

0.518

15

5

简答题

文意把握、要点概括

0.8

0.826

0.452

16

4

简答题

关键句意理解、内容探究

0.8

0.556

0.575

17

6

简答题

作品感受

0.7

0.636

0.461

写作

40%

18

60

作文题

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能对生活现象或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0.75

0.768

0.184

合计

18 

150

0.75

0.690

0.343

(3)试卷的题型及所占分值(%)

设区市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合计

……

填空题

判断题

简答题

作文题

泉州

8%

19.3%

32.7%

40%

100%

(4)考试内容分布及占分比例

设区市

模块

赋分

比例

口语交际(听说)

0

0

综合性学习(语基)

35

23.3%

阅读

文言文阅读

15

36.7%

现代文阅读

14

文学名著阅读

26

写作

60

40%

合计

100%

2.试卷试题的主要特点

2012年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呈现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稳中求新树立正确教学导向

2012年泉州中考语文试卷总体上延续了近几年泉州中考语文的平稳态势,但稳健中不乏新意:

名著阅读考查突破常规考查模式,注重阅读感受,强调学用结合。

试题不在所谓的主要人物、主干情节上作机械地考查,而是侧重考查考生对名著的阅读感受,有利于将平时名著阅读教学往细读、深读的方向引导。

文言翻译试题根据文本特点(写景散文),要求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言句子所表现的景色。

这一道创新题体现了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语文核心能力。

现代文立足于阅读思维的考查,第16题考查从人物身份的角度感受、分析、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设题角度新颖,能够较好地对考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作品的感受能力进行合理区分。

另外,试题虽立足于“课程标准(实验稿)”,但前瞻性地融合了2011年版语文义务教育“新课标”精神。

比如在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中,有机地融入了新课标“理清思路”考查要求,体现了新理念、新精神。

第二、文道结合彰显语文教育精神

2012年泉州中考语文试卷充分关注人文性,注重情感熏陶与审美体验,充分发挥了语文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试卷以考查教材内容为载体,侧重考查初中三年的教材中所蕴含的“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轻言放弃,努力把握成功的机会”等“人生道理”。

现代文考查的文本选择立足成长教育与情感教育。

小小说文本《父子的母校》文质兼美,如同一曲父爱的赞歌,于浓浓的亲情中唱出了感恩的最强音。

试卷还充分体现了“泉州”地域文化特色,引导考生关注地域文化,激发考生爱土爱乡之情。

第三、立足当下体现语文课程特点

2012年泉州中考语文试卷紧扣时代脉搏,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现代文阅读文本均是近一年发表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作文题目“如果没有他们……”针对当前中学生生活圈子狭小、过于关注自我的现象,引导考生把视线投射到认识或不认识的、看到或看不到的、身边的或远离身边的、现在的或过去的“他们”身上,去发现“他们”、了解“他们”、认识“他们”、思考“他们”,从而形成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名著阅读的考查对当前低俗化的“恶搞”与“穿越”予以了适当的拨正。

第四、注重实践对接生活侧重运用

试卷“综合性学习”选择“桥文化”作为探究与实践载体,将语文与生活有机融合,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试题以“桥之名”“桥之美”和“桥之韵”层递展开,呈现的是从“实用”到“审美”再到“实践运用”的语文素养,充分考查了考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最后,考虑到中考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试卷尽可能地在题目设置、答案示例、答题卡布局等方面做到“关怀备至”,为考生提供情境甚至必要的提示,让考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作答。

3.试卷试题的创新点

第一,名著阅读注重阅读感受的考查及纠偏:

名著阅读侧重阅读感受的考查,侧重情节表述以及整体感知的考查,对名著教学“真阅读”的导向作用鲜明。

名著阅读第

(1)小题侧重“名著阅读的阅读感受”,正确选项为D,即“‘水浒’中的孙二娘是个母夜叉,拦路剪径、杀人越货,卖人肉包子,违反了《刑法》和《食品安全法》”,此选项错误地脱离了文本,脱离了文本所处的时代,是打着所谓“个性化”阅读的旗帜的错误地解读、过度地解读。

这样的命题,对当下名著阅读肤浅化、穿越式地误读、乱读现象的有力拨正。

(2)小题第②问考查对名著的整体感知,或者尝试性地将名著考查向更高层次引领,即在把握总体情节的基础上对名著的主题的浅层次感知。

第二,文言翻译试题突破传统,注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第8小题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试题题意是让学生“描述景色”,考查点放在检测学生的想象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它不是一般的句子翻译,它要求学生能在突破翻译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文中把握句意,调动自身的文学储蓄与文学积累,紧扣文意,有内容有文采地进行表达,是一道“黑白电视升级为彩电”、突破传统意义命制的好题,反映了“常规之中考能力,平实之中分高低”的命题特点,和前几年的中考翻译题目相比,有了明显的质的提升。

高质量的试题自然激发出高水平的考查结果:

不少语文素养高的考生能根据试题提示,对文本进行的深度解读与感悟,进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所以出现了不少优美的答案,让人感受到汉语文辞之简约,意趣之清逸,意境之灵动。

第三,文学作品阅读摆脱“三要素”式机械考查,强调人物个性化语言的理解分析。

第16题立足点是小说人物语言赏析,要求从人物身份的角度感受、分析、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设题角度新颖,既体现了基础性,与平时小说教学对接,又具有一定的难度,能够较好地对考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作品的感受能力进行合理区分。

另外,这样的考查,对考生写作无个性、无特点的现象也具有积极地纠偏作用,可以说是近几年未曾一见的最有新意且有价值的试题之一。

正是因为考虑到题目形式有考查角度的新颖性,命题时刻意地采取多种方式降低难度:

比如在题干在加点提示“有符合人物身份的,也有不符合的”,在答题区设置选择提示(符合第句/不符合第句),甚至还“违心”地改动了原文(将“那教室,那家伙,窗明几净”改为更明显的“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等等。

第四,作文考查紧扣当下,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

2012年泉州中考作文试卷紧扣时代脉搏,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今年中考作文题目为命题作文《如果没有他们……》,意图引导考生通过反向思维,关注身边的人、事、物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维,增强年轻一代的情感体验,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气。

命题角度有新意,有利于引发学生思考,而起具有一定的思维高度,对日常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具有明确的导向和指引作用。

题目要求明确具体,学生身边的人、事、物很多素材可以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思考,有利于学生抒写真情感、真性情。

题目的着眼点首先是“他们”,“他们”应是复指,可以是某一群体、种类或某一个体的多方面;可以是实指(如:

人、事、物、景等),也可以是虚指(如:

梦想、追求等)。

可以写得内容很多,限制性少,给考生提供了写作的自由空间。

其次是“没有”,强调没有“他们”的情况,当然也可以通过写“他们”对自己(我、我们)的重要意义,但行文应懂得点题。

总之,今年的作文题既能考察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又能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度、高度和思维的发散性;既让学习基础一般的考生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有情可抒,又让作文水平较高的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写出有新意、有文采、有深度的文章。

题目的命制有梯度有广度,是一个很不错的作文题。

三、成绩的统计数据

1.全市参加考试的考生人数及成绩总体情况

设区市

考生数

平均分

得分率

及格率

满分率

0分率

优秀率

标准差

泉州

56299

103.53

69%

81.10%

0

0

6.31%

23.945

2.全市选择题实测数据

题号

赋分

选A率

选B率

选C率

选D率

其他

平均分

得分率

难度值

标准差

区分度

1.

(1)

2

1.26

62.9%

0.629

0.965

0.342

1.

(2)

2

1.71

85.3%

0.853

0.706

0.222

5.

(1)

2

1.18

59%

0.59

0.984

0.275

6.

3

2.14

71.2%

0.712

1.358

0.607

9.

3

2.07

69.1%

0.691

1.386

0.592

合计

12

/

/

/

/

/

8.36

69.56%

0.695

1.08

0.408

3.全市非选择题实测数据

题号

1题

2题

3题

4题

5题

7题

8题

10题

11题

12题

13题

14题

15题

16题

17题

18题

主观题合计

小题号

(3)

(1)

(2)

(3)

小计

(2)

满分

2

10

4

2

3

2

7

6

4

5

6

4

4

6

5

5

4

6

60

138

平均分

1.22

6.9

2.14

1.6

1.06

1.64

4.3

3.34

2.28

2.53

3.19

3.01

2.19

4.25

3.3

4.13

2.22

3.82

46.08

95.17

得分率

60.9%

69%

53.6%

79.8%

82.7%

85.2%

61.4%

55.7%

57%

50.5%

53.2%

75.3%

54.8%

75.4%

66%

82.6%

55.6%

63.6%

76.8%

66.3%

4.各分数段人数统计1

(1)各分数段人数统计表

设区市

项目

150

149-140

139-130

129-120

119-110

109-100

99-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39-1

0

泉州

人数

0

31

1807

11167

15025

10986

6641

3876

2116

1299

850

543

1958

0

累积

0

31

1838

13005

28030

39016

45657

49533

51649

52948

53798

54341

56299

56299

(2)各分数段人数统计图

5.各等级人数统计

与2011年等级比例相比(A-23.5%;B-35.7%;C-19.4%;D-21.5%),各等级人数比例基本持平,没有太大波动。

相较而言,今年的D级比例较2011年出现了近三个百分点的变化,D级比例的降低,一则表明2012年泉州中考及格率较2011年更高,二则表明2012年泉州中考卷更符合省颁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定位。

【需要说明的是,泉州市语文学科的A级分数线为总分的80%,即120分。

本份报告中仅此处A级比例为80%分数线,其余均为85%分数线。

6.各县、区(市)考试总体情况

(1)各县、区(市)考试总体情况表

区县

鲤城

晋江

惠安

南安

安溪

永春

德化

石狮

泉港

丰泽

洛江

台投

全市

得分率

73.6%

73.8%

72.9%

67.6

63.4%

60.9%

67.4%

72.9%

65.6%

74.8%

68.7%

68.9%

69%

及格率

89.34%

91.54%

90.26%

78.08%

68.77%

66.13%

79.39%

89.58%

72.28%

88.98%

81.98%

81.09%

81.10%

优秀率

9.91%

7.69%

6.56%

3.88%

2.96%

4.92%

4.14%

5.86%

4.18%

20.4%

3.82%

2.58%

6.31%

(2)各县、区(市)考试总体情况图

数据表明:

经济水平发展较好的县市区成绩较为优异,比如丰泽区、晋江市、鲤城区、石狮、惠安(得分率均超过了70%)等,而经济水平相对滞后后的县市区成绩较不理想。

其中,丰泽区的优秀率达到20.4%,远远高于其它县市区及泉州总体水平。

晋江市及格率最高,为91.54%,作为外来工子弟最多的地区,能达到如此及格率相当不简单;同样作为外来工子弟较多的石狮、鲤城、丰泽同样在及格率方面都保持了高水平。

四、考生答卷情况分析

1.总体答题情况分析

今年中考试卷总体呈现平稳二字。

除2010年A率偏高、2011年及格率略低处,其它各项数据与往年比没有较大波动,平均分介于2010年与2011年之间,及格率、A率也与预估值相近;最高分相较往年略低,但属正常范围。

全卷得分率(难度)为0.69,略高于去年0.68,基本持平。

最小难度为第1题第

(2)小题(读音笔画题):

难度值为0.853;最大难度为第5题第

(2)小题第①问(情节有误并改正题):

难度值为0.281。

2.典型试题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35分)

第1-3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共20分,均分13.22,得分率66%。

作为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题目,本来应属“8:

1:

1”中“8”的,但得分率尚不如全卷得分率(69%),似乎不该。

第2题考查“诗文默写”,10分,均分6.9,得分率69%。

今年均分与去年(7.0)基本持平。

错得较多的情形与往年大致无异:

要么是填错上下句,比如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填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要么是笔误,比如把“江村入旧年”写成“乡村入旧年”;更多的当然是年复一年的错别字……总之,旧话重提:

背诵古诗文要做到既会“背”还要会“写”。

第3题考查教材内容的理解,4分,均分2.14,得分率为53.6%。

相对去年“品读鲁迅作品”的考查(赋分3分,均分1.039,得分率34.6%),今年以“人生道理”为主题的考查似乎更乐观一些。

说明经过几年“坚定不移”、“别有用心”的考查,一线教学总算适应了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不少考生的答案并不十分准确、不规范、不完整,放宽评卷标准无疑让考生受益。

第4题考查“综合性学习:

桥文化”,7分,均分4.3,得分率61.4%。

共设3个小题,分别以“桥之名”、“桥之美”、“桥之韵”形成形式上与逻辑上的串连。

试题注重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三道题目层次分明,难度逐层递进,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试题能充分联系生活,联系本地区区域文化,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对学生语言综合性的运用,整道题目的设置较为合理、成功。

总之,作为被一线教师公认为最灵活、最考查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学习试题,一直以来可谓饱受争议,充满疑虑。

虽然不少教师都认识到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语文成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广大的语文课堂上,综合性学习仍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要么“纸上谈兵”,要么干脆以练习题的形式来替代和应付,要么过于注重形式、表面热闹可实质性突破不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放手”的教育理念等,至今仍被束之高阁,甚至敬而远之。

第5题考查名著阅读,与前两年一样,赋分8分,均分4.53,得分率56.6%。

相比2011年(均分6.47,得分率80.8%)难度明显较大。

(1)小题考查选择题,考查小说人物的理解把握,从阅读感受的角度设题,涉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西游记》《水浒传》四部名著;而且有彼此比较,有古今联系。

(2)小题考查《鲁滨孙漂流记》,设两问,第①问要求选出情节有误的一项,然后概述原著的情节;第②问要求概括回答鲁滨孙在荒岛上靠什么创造了生存的奇迹。

从两小题三问的答题情况来看,三问的得分明显不均衡:

(1)小题2分,均1.18,难度为0.59;第

(2)小题第①问3分,均0.83,难度为0.28,难度为全卷之冠;第②问3分,均2.5,难度为0.83。

从难度来看,正好构成“中-难-易”的难度梯度。

当然,第

(2)小题第②问在评卷过程中,大大放宽了评卷尺度。

(1)小题侧重“名著阅读的阅读感受”,正确选项为D,即“‘水浒’中的孙二娘是个母夜叉,拦路剪径、杀人越货,卖人肉包子,违反了《刑法》和《食品安全法》”,此选项错误地脱离了文本,脱离了文本所处的时代,是打着所谓“个性化”阅读的旗帜的错误地解读、过度地解读。

这样的命题,对当下名著阅读肤浅化、穿越式地误读、乱读现象的有力拨正。

(2)小题侧重情节表述以及整体感知。

其中,第①问关于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