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物理专项复习问答题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0623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物理专项复习问答题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项复习问答题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项复习问答题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项复习问答题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中考物理专项复习问答题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物理专项复习问答题 精品.docx

《最新中考物理专项复习问答题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物理专项复习问答题 精品.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物理专项复习问答题 精品.docx

最新中考物理专项复习问答题精品

2018年山东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问答题(12页)

一、解问答题的一般思路:

1.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给出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找出已知条件和要回答的物理问题.例

如:

例1:

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的时候,船是下沉一些还是上浮一些?

为什么?

解答方法题中表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是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经分析,找出的已知条件是同一物体,漂浮在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中.要明确回答的问题是船下沉一些还是上浮一些.

2.找出理论根据就是抓住已知条件与要回答的问题之间存在的物理原理或物理规律

的联系,确定解答的依据.在上例中,可清楚地知道,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是F

浮=G,二力平衡.

3.做推理表述根据物理现象和过程,从已知条件出发,充分揭示理论根据与所要回

答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用精炼的语言,清晰的条理进行推理表述.如,由于船在

行驶中自重不变,又由于它是漂浮在液面上,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F浮

=G,二力平衡,可得ρ河gV排1=G=ρ海gV排2,即ρ河V排1=ρ海V排2,因

为ρ河<ρ海,所以V排1>V排2.当船从河里驶向海里的时候,要上浮一些.

4.复查答案解答完毕后再复查自己的推理表达是否正确,有无片面之处,语言是否

做到精炼,条理清晰,这样做能够促使学生掌握解答规律的规范化和技巧性,提高

答题的正确率.

二、常见的问答题型及其相关的解法

1.概念问答题:

指某些需要直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

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2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例3功的原理是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直接叙述法.这类题比较简单.

2.因果关系题:

针对题目中表述的物理现象,正确选择一个物理观点,直接把这个问题叙述出来.

例4水壶里装满冷水,在炉子上加热,水会从壶里溢出来,为什么?

例5在寒冷的冬天常发现保温瓶上的小木塞盖好后被顶起,这是为什么?

解答方法:

采用由因导果法.如例4,因为冷水受热会膨胀,使水的体积增大,当水的体积大于壶的容积时,水就会从壶里溢出来.

3.过程说明题指对一些装置仪器组成的物理线路或对实验操作步骤进行阐述.

例6根据防汛的报警器的原理线路图,试说明它的工作过程(图略).

例7简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的操作步骤.

解答方法采用程序归纳法.说明工作过程必须知道物理原理,工作过程服从什么物理规律.如例6,水面上涨,浮子随着升至开关触点→控制电路接通→电磁继电器工作→衔铁被吸下→使工作电路通路→红灯亮(报警).

4.现象解释题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物理现象,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例8白炽灯丝断了再搭接上,通电时更亮,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例9铁路的钢轨为什么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铺在枕木上?

解答方法采用公式分析法,先要找出与题中物理现象有关的公式,然后根据题给条件分析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内在联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释.如例8,根据P=

(U2/R),当U一定时,P与R成反比,由于灯丝重新搭接,使灯丝变短,电阻变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大,所以会更亮.

5.辨析说理题区分相近而又不同的物理现象,考查学生对不同物理概念的理

解.像蒸发现象与沸腾现象,重力与压力的概念,效率与功率的物理意义等.

例10两个阻值不等的导体,把它们接在同一电路中,当电流通过电阻大的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一定多,对吗?

例11利用动力臂较短的杠杆可以省距离;利用动滑轮可以省力,把二者结合起来岂不是又省距离又省力,从而可以省功,这种想法对不对?

为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遇到这类问题,思考要周密,找出不同条件下遵从的物理规律,进而辨析说明.如例10,当两个阻值不同的导体串联在电路中时,因为电流相等,电阻大的导体,在单位时间内电流通过的产生的热量多;如果把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因为它们两端的电压保持相等,电阻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小,单位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少.所以,原题说法不对.

6.现象原理题这种题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回答某种物理过程产生的原因,需要说清“为什么”.这类题最常见,也是学生难以正确回答的.

例12烧锅炉时,用铲子送煤,铲子往往并不进入炉内,而是停在炉前,煤就顺着

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炉内,这是为什么?

例13把正在熔解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能否继续熔解?

为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寻找原理法.从题目叙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出发,思索与问题相关的物理原理,进行完整,准确地回答.如例13,铲子和煤原来都向锅炉灶的方向运动,到达炉灶前,铲子受到一个向后的拉力,于是它就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停在灶前,而煤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进入了灶内.(当然煤受到铲的摩擦力很小,可忽略)

物理问答题汇编

(一)

1.跳远运动员都是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这是为什么?

答:

利用惯性,跳起后身体还要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前运动以增大跳远的距离,所以运动员先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2.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为什么?

答:

锯,剪刀,斧头,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是为了使它们的齿或刀锋利而减小受力面积,使用时用同样的力可增大压强。

3.把塑料衣钩紧贴在光滑的墙壁面上就能用它来挂衣服或书包。

这是什么道理?

答:

塑料挂衣钩紧贴在墙面上时,塑料吸盘与墙壁间的空气被挤出,大气压强把塑料吸盘紧压在墙壁上。

挂衣服或书包后,塑料吸盘与墙壁产生的磨擦力以平衡衣服或书包的重力,所以能挂住衣服或书包。

4.为什么发条拧得紧些,钟表走的时间长些?

答:

发条拧得紧些,它的形变就大些,因此具有的弹性势能就多些,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就多些,就能推动钟表的齿轮做较多的功,使钟表走的时间长些。

5.钢笔吸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是什么原因?

答:

按下弹簧片时,橡皮内的一部分空气被挤出,放手后因橡皮管要恢复原状使管内空气压强低于管外大气压强,墨水被管外大气压强压进水管内。

6.用高压锅煮饭菜比用普通锅煮饭菜熟得快,为什么?

答;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饭菜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饭菜越快熟。

7.你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

这说明什么问题?

答:

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从身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感到凉。

8.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为什么?

答:

因为钨丝受热产生升华现象,然后钨的气体又在灯泡壁上凝华的缘故,所以用久了的白炽灯泡会发黑。

9.冬天,人在感觉手冷的时候,可以用搓手的办法使手变热,也可以把手插进裤袋里使手变热,这两种办法各是通过什么方式使手得到热量的?

答:

搓手通过做功得到热;手插进裤袋用体温把手暧热,这是通过热传递得到热。

10.试用分子运动论的知识解释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答:

在任何温度下,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液体分子中总有一些分子的速度大到能克服液面其他分子的吸引跑到液体外面去,成为气体分子,液体变成气体。

11.喝开水时,如果感到热开水烫口,一般都向水面吹气,这是什么缘故?

答:

这是因为液体蒸发时温度会降低,也就是说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向水面吹气,可以加快水面上的空气流动,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也就越快,这将就会加快水温度降,使热开水不会烫口。

12.冬天人们从外面进屋后,总喜欢用口对着双手哈气,,同时还爱两手相互摩擦,这是为什么?

答:

冬天室外很冷,人的双手总是裸露,而人口呼出的气温近于人的体温,对手哈气,可使手吸收口中呼出的气的热量;双手互相摩擦,摩擦力做功,增加手的内能,都可以使手变得温暖。

13.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后,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答:

冬天,眼镜片在室外是冷的,进入暖和的屋子里后,屋子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遇到冷镜片后液化(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

14.手分子运动论的理论解释:

在长期堆放煤的地方,有很厚的一层土层都是黑的。

答:

因为煤是黑色的,煤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土层变黑就是因为煤分子扩散进去的结果;

15.安装照明电路时,如果装保险丝时拧得不紧,往往容易熔断。

为什么?

答:

如果保险丝拧得不紧,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电阻就会增大,通电时,保险丝和接线柱的接触部分冰会发热,时间长了就容易熔断。

16.电工检修电路时,使用有木柄或者柄上套着橡胶套的工具,并且常常站在干燥的木凳上,为什么?

答:

木柄,橡胶套和干燥的木凳都是绝缘体,能避免电路中的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即能避免电工触电。

17.电炉丝热得发红,但跟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都不怎么热,为什么?

答:

因为铜导线和电炉丝串联,根据Q=I2Rt,通过的电流是相等的,但铜导线电阻比电炉丝的电阻小得多,所以电炉丝热得发红,而铜导线却不怎么热。

18.保险丝在什么情况下起作用?

它保护了什么?

答:

保险丝串联在电路中,当电流超过一定值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电源,从而保护用电器和电路。

19.右图是一防讯报警器的原理图,K是触开关,B是一个漏斗形的竹片圆筒,里面有个浮子A,试说明它的工作原理。

答:

水位上涨超过警线时,浮子A上升,使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吸下衔铁,于是报警器指示灯电路接通,灯亮报警。

20.右图是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

试说明它的原理。

答: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水银温度计中水银面上升到金属丝处,水银是导体。

因此将电磁铁电路接通,电磁铁吸引弹簧片2,使电铃电路闭合,电铃响报警,当温度下降后,水银面离开金属丝,电磁铁电路断开,弹簧片2回原状,电铃电路断开,电铃不再发声。

21.请说出压力和压强的区别和联系。

 答: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这是压力和压强的区别;由于P=F/S,F可得F=PS,这是它们的联系。

22.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2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

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内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不会液化,所以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

24.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

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

25.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使锅内的水干的快而已,白白浪费了燃料.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大火把水烧开后,就改用小伙,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

26.酒精灯的火焰能点燃纸,但是却能用纸做的小锅在酒精灯上烧开水,讲出其中的道理.(纸的着火点是183°C,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是800°C).

在纸做的小锅内,用酒精灯加热只能将水加热到沸腾的温度,即100°C.水沸腾时需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也吸收了纸的多余热量,使纸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183°C,所以用纸锅烧水,纸并不会燃烧.

27.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把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这是为什么?

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镜子的温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面液化,使平面镜成像模糊.

28..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