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9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6001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68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9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9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9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9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9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94.docx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9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94.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 94.docx

外科学知识点精华笔记执业医+主治必备之94

高血压病

  重点内容介绍

  1.高血压定义,病因,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急进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

  3.高血压的诊断(分级,危险分层)

  4.继发高血压(肾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原醛/库欣综合征)

  5.高血压的治疗

  (目标;药物分类,适应症,注意事项;治疗方案)

  6.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的概念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简称高血压。

  在未服降压药物状态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测量血压所得平均值高于正常,即可诊断高血压。

  条件:

两非一多

  正常右>左(10-20/10mmHg)

  下肢>上肢(20-40mmHg)

  下肢血压低于或者等于上肢血压的时候,往往提示主动脉或股动脉有动脉硬化、动脉狭窄等病变。

  示意图

  

  上肢血压增高,且高于下肢血压,最可能的病因是

  A.肾实质病变

  B.肾动脉狭窄

  C.嗜铬细胞瘤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E.主动脉缩窄

  

【正确答案】E

  病因

  

(一)遗传因素

  

(二)环境因素

  1.饮食:

高钠盐、低钾盐膳食摄入。

  2.精神应激:

交感神经活性偏高。

  3.吸烟、大量饮酒。

  4.超重

  5.其他:

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避孕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一)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升高,导致阻力血管收缩。

  (阻力增大)

  

(二)肾性水钠潴留:

肾小球微小结构病变,肾脏排钠激素分泌减少,肾外潴钠激素释放增加等。

  (血量增大)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1.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

  2.小动脉收缩

  3.分泌醛固酮,醛固酮作用于肾小管,起保钠、保水、排钾作用,引起血量增多;

  

  (四)胰岛素抵抗:

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肾脏水钠重吸收增强、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动脉弹性减退→血压升高。

  (五)血管重建、内皮细胞功能受损:

舒血管物质(前列环素、一氧化氮等)和缩血管物质(内皮素、血栓素、血管紧张素Ⅱ等)功能发生紊乱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临床表现:

恶性高血压/急进性高血压

  并发症: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

  学习方法:

找到知识点最具特征的地标

  临床表现

  症状:

  1.大多起病缓慢、渐进,一般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2.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

  3.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

  体征:

  1.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等因素有较大波动

  2.听诊时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少数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急进型/恶性高血压

  高血压按起病的缓急和病程进展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两类。

  急进型高血压是血压突然升高,并伴有视网膜病变(Ⅲ级眼底)

  如呈Ⅳ级眼底,有视乳头水肿,则称为恶性高血压(眼底表现是关键)。

  急进型高血压(早期)和恶性高血压(晚期)是同一个发病过程的不同阶段。

  实质相同,阶段不同

  

  恶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

  临床征象:

  1.发病急多见中、青年;

  2.DBP>130mmHg;

  3.眼底Ⅳ级或Ⅲ级;(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4.病程进展迅速,多数短期内肾功能不全,可有心、脑功能障碍;(蛋白尿,血尿)

  5.需及时有效治疗,否则可死于心力衰竭、肾衰竭,脑卒中

  地标词:

  眼,肾+舒张压>130

  

  正常肾脏

  

  高血压肾脏,表面呈现特征性的颗粒状。

  

  男,32岁,发现血压增高3年,近1年血压持续为(170~200)/(130~140)mmHg,近1周头痛、视物模糊。

眼底检查发现视盘水肿,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视盘病变

  B.脑出血

  C.恶性高血压

  D.脑梗死

  E.高血压脑病

  

【正确答案】C

  

  凶恶的眼神

  男性,40岁,头晕、头痛5个月,水肿、少尿1月余,血压190/135mmHg,全身水肿,尿蛋白(++++),尿红细胞(+++),尿素氮20mmol/L,诊断为

  A.急进型高血压

  B.原发性高血压Ⅲ期

  C.原发性高血压Ⅱ期

  D.高血压脑病

  E.高血压危象

  

【正确答案】A

  并发症

高血压危象

常发生于突然停药后,由于小动脉强烈痉挛,血压急剧上升,影响重要脏器血液供应而产生危及症状。

常以收缩压升高为主,时间较短暂,控制血压后易好转,但易复发

高血压脑病

血压超过了脑血管的调节能力,导致脑灌注过多形成脑水肿。

表现为严重头痛、呕吐、视物不清、抽搐、昏迷

脑血管病

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肾

心力衰竭、慢性肾衰

主动脉夹层

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也是猝死的病因之一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心脑肾眼外周

  

  高血压导致的心肌肥厚

  高血压病与脑卒中

  

  颅内出血

  

  高血压危象

  1.有诱因,发作迅速;

  2.短期血压升高,可高达260/120mmHg;

  3.心悸多汗,手足发抖,头痛,眩晕,恶心;

  

  地标:

  血压骤升;心悸多汗

  机制: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和血循环中儿茶酚胺过多

  

  男性,40岁,近日出现明显头痛,烦躁,心悸多汗,呕吐,面色苍白,视物模糊,测血压264/126mmHg,其诊断最可能是

  A.高血压脑病

  B.高血压危象

  C.恶性高血压

  D.高血压病二级

  E.高血压病三级

  

【正确答案】B

  

  评:

记忆----突发危险,不免心惊

  高血压脑病

  

  特点:

  1.脑水肿和颅内高血压症状;

  2.暂时性偏瘫、失语、病理神经反射的征象;

  过高血压→突破脑血流自身调节→脑灌注过多→脑水肿

  地标:

  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影像学无异常

  高血压患者,生气后,血压升至250/120mmHg,发生癫痫样抽搐,呕吐,意识模糊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表现,脑CT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高血压脑病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梗死

  E.高血压危象

  

【正确答案】B

  小结

  恶性高血压/急进型高血压:

舒张压;眼底、肾损害

  高血压危象:

血压骤升;心悸多汗

  高血压脑病:

脑水肿,无影像改变

  诊断

  高血压的诊断必须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为依据。

  血压水平分级

  低标准分级特点

  20进制/10进制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轻度”)

亚组:

临界高血压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20

<130

130~139

140~159

140~149

160~179

≥180

≥140

<80

<85

85~89

90~99

90~94

100~109

≥110

<90

                      二十进制         十进制

  低标准分级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门槛很低,只满足其一即可

  例:

140/80mmHg120/90mmHg也是高血压

  190/100mmHg---三级

  170/110mmHg---三级

  往高里选!

  危险分层

  分层的实际意义

  表示10年内将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的概率

分层

概率

<15%

15%~20%

20%~30%

极高

>30%

 

血压(mmHg)

其他危险因素及病史

1级SBP140~159或DBP90~99

2级SBP160~179或DBP100~109

3级SBP≥180或DBP≥110

无其他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极高危

≥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高危

高危

极高危

有并发临床情况

极高危

极高危

极高危

  并存的临床情况

  脑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

  缺血性卒中           糖尿病肾病

  脑出血             肾功能衰竭(血肌酐>177mmol/L或2.0mg/dL)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管疾病

  心脏疾病           主动脉夹层

  心肌梗死            有症状的动脉疾病

  心绞痛             视网膜病变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出血或渗出

  充血性心力衰竭         视乳头水肿

  男性,83岁,平日血压140~159/90~99mmHg,患脑梗死,劳累性心绞痛,诊断为

  A.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

  B.高血压病1级高危

  C.高血压病3极高危

  D.高血压病2级高危

  E.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正确答案】A

  危险分层依据

  1.血压水平

  2.危险因素

  3.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  心脑肾眼、外周

  4.并发症        心脑肾眼、外周

  危险因素: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血胆固醇>5.72mmol/L;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性别、年龄;家族史;血脂;吸烟

  靶器官损害

  左心室肥厚;         心

  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肾

  超声或X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脑及外周动脉

  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眼

  并存的临床情况

  脑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

  缺血性卒中           糖尿病肾病

  脑出血             肾功能衰竭(血肌酐>177mmol/L或2.0mg/dL)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管疾病

  心脏疾病           主动脉夹层

  心肌梗死            有症状的动脉疾病

  心绞痛             视网膜病变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        出血或渗出

  充血性心力衰竭         视乳头水肿

  男,62岁,高血压病10年,160~179/90~100mmHg,5年前行冠脉旁路术。

  目前诊断

  A.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B.高血压病2级高危

  C.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

  D.高血压病3级高危

  E.高血压病3级中危

  

【正确答案】C

  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最主要的依据是

  A.病程长短

  B.血压增高速度

  C.症状轻重

  D.器官损伤及功能代偿情况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继发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

  肾实质性;肾血管性

  嗜铬细胞瘤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

  方法:

找到地标!

  高血压病的病因分类

  

  

(一)肾性高血压

  1.肾实质性高血压:

最常见,主要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结核、多囊肾、肾肿瘤等。

病变侵及肾实质引起。

  化验异常:

蛋白尿、肾功损害

  2.肾血管性高血压:

常见,青年多见,多发大动脉炎,使肾动脉狭窄。

  检查:

体检可闻腹部杂音,静脉肾盂造影、肾动脉造影。

  狭窄

  

(二)内分泌性高血压

  1)嗜铬细胞瘤:

在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阵发或持续释放儿茶酚胺引起阵发性或持续地血压升高。

伴多汗、头痛面色苍白、心悸。

24尿VMA(三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血尿中儿茶酚胺。

  特点:

  1.是一种肿瘤

  2.儿茶酚胺→提心率,升血压

  3.阵发,突发

  4.VMA—肾上腺素代谢物。

确诊查CT

  阵发性心悸

  

  阵势

  女性,45岁,2年来常突然头痛,头晕,出汗,呼吸困难,发作时血压200/120mmHg,均于2小时后症状自行消失,血压恢复正常,诊断是

  A.高血压危象

  B.嗜铬细胞瘤

  C.肾动脉狭窄

  D.皮质醇增多症

  E.高血压病

  

【正确答案】B

  评:

嗜铬细胞瘤血压可以自行恢复,高血压危象不用药血压是不能恢复的

  2)原发性酚固酮增多症(原醛):

  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低钾。

  醛固酮:

吸钠→血容量增多→血压高

      排钾→血钾低

  低钾

  醛固酮拮抗剂:

排钠→血容量少→降血压

  (保钾利尿剂)保钾→血钾高

  (安体舒通,螺内酯)

  

  高血压伴有低钾首先应考虑

  A.皮质醇增多

  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嗜铬细胞瘤

  D.继发于慢性肾炎的高血压

  E.肾动脉狭窄

  

【正确答案】B

  3)皮质醇增多症(Cushing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分泌过量引起,

  有满月脸、水牛背、多毛等特征性表现,年青人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

  

  特殊面容

  A.上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B.高血压发生于尿蛋白之后

  C.尿中白细胞、脓细胞较多,且有尿频尿急史

  D.满月脸,多毛

  E.发作时血压骤升伴剧烈头痛,心悸,发作间期血压可正常

  慢性肾炎高血压

  

【正确答案】B

  肾动脉狭窄

  

【正确答案】A

  嗜铬细胞瘤

  

【正确答案】E

  

  小结

  肾性高血压

  肾血管:

腹部杂音;肾实质:

尿检异常

  嗜铬细胞瘤

  阵发,心悸,VMA,酚妥拉明试验

  原醛

  低钾,安体舒通/螺内酯试验

  皮质醇增多

  特殊容貌,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治疗

  治疗目标

  药物治疗

  分类

  适应症

  禁忌症或注意事项

  药物选择

  降压治疗的目标

  1.减少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2.血压控制目标是<140/90mmHg,如耐受可进一步降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降压目标是<130/80mmHg;脑血管病血压不宜降得过低

  3.控制危险因素

  糖尿病,肾病130/80

  

  药物治疗分类

  一线降压药:

六类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CCB)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α‐受体阻滞剂

  常用降压药的降压机制

  

  可以降压的因素?

  使血少→利尿

  心率慢,心收缩力弱→β阻

  扩血管→钙拮抗剂,ACEI,ARB,α‐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①机制:

利尿剂使细胞外液容量减低、心排出量降低,并能通过利钠作用使血压下降。

  ②适用范围:

降压作用缓和,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的治疗。

  ③分类特点

  a.噻嗪类

             低血钾

  b.袢利尿剂

                   

  c.保钾利尿剂

  高血钾

  噻嗪类

  ①应用最普遍的利尿剂

  ②可引起血钾降低

  ③引起血糖、血尿酸、血胆固醇增高

  副作用:

代谢影响

  禁用:

痛风

  

  保钾利尿剂

  

  代表药:

  安体舒通,氨苯蝶啶,螺内酯

  醛固酮拮抗剂:

排钠→血容量少→降血压

         保钾→血钾高

  保钾利尿剂注意事项

  

  利尿剂一览表

分类

代表药物

药物特点

噻嗪类

氢氯噻嗪

氯噻酮

使用最多;

起效平稳,持续时间较长;适于心衰及老年人

低血钾症

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

痛风患者禁用

袢利尿剂

呋塞米

低血钾症

保钾利尿剂

螺内酯/安体舒通

氨苯蝶啶

高血钾不宜与ACEI、ARB合用

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β受体阻滞剂

  机制:

β受体阻滞后可使心排出量降低、抑制肾素释放并通过交感神经突触前膜阻滞使神经递质释放减少,从而使血压降低。

  β受体阻滞剂适应症

  高血压伴有以下疾病首选

  

  快速心律失常→减慢心率

  

  双重负性作用

  减收缩力,减心率

  注意事项:

  a.心动过缓。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

  b.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受体阻断药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血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症,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c.急性心力衰竭

  d.支气管哮喘

  e.外周血管病禁用。

  

  

  β受体阻滞剂使用需注意的情况

  1.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周血管病

  2.背着重物走长路,慢、喘、衰

  3.背包里面有糖     代谢影响:

糖尿病

  ★★β受体阻滞剂考点概要

适应症

a.心率较快中、青年患者

b.合并冠心病

注意事项

a.心动过缓。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

b.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受体阻断药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血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症,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c.急性心力衰竭

d.支气管哮喘e.外周血管病禁

  男性,40岁,陈旧性心肌梗死3年,高血压病史4年,体检:

BP150/95mmHg,心率90/分,降压治疗宜首选

  A.α受体阻滞剂

  B.β受体阻滞剂

  C.利尿剂

  D.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E.神经节阻断剂

  

【正确答案】B

  男性,65岁,测血压经常为180/120mmHg,同时发现血糖为8.7mmol/L,血胆固醇7.2mmol/L.以下何种药物不宜使用

  A.阿替洛尔

  B.卡托普利

  C.哌唑嗪

  D.甲基多巴

  E.尼群地平

  

【正确答案】A

  钙通道阻滞剂(CCB)

  机制: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减弱兴奋一收缩耦联,降低阻力血管收缩反应性。

  

  

  降压特点:

 强效,安全

  A.起效迅速而强力,剂量与疗效呈正相关关系。

  B.除心力衰竭外,钙通道阻滞剂较少有治疗禁忌证,对血脂、血糖等代谢无明显影响。

  C.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非甾体抗炎药不干扰降压作用;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著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时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D.主要缺点是使用短效制剂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

  E.非二氢吡啶类抑制心肌收缩及自律性和传导性,不宜在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患者中应用。

  

  ★★钙通道阻滞剂考点概要

 

考试要点

二氢吡啶(地平)

优点:

①迅速而强力,剂量与疗效呈正相关

②较少禁忌证,对代谢无影响

③适于老年人

④适用于变异心绞痛(冠脉痉挛)

不良反应:

①心率增快

②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

非二氢吡啶

(维拉帕米)

(地尔硫卓)

一般不用于降压

使心率减慢

(抗心律失常)

  合并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宜首选

  A.β受体阻滞剂

  B.利尿剂

  C.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D.钙通道阻滞剂

  E.α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D

  评:

记忆窍门---缺钙易抽筋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①机制:

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抑制周围和组织的ACEI,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同时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ARB

  ②优点及适应症:

  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肾,糖,衰,亡

  

  啊!

盛唐!

最终衰亡!

  男性,61岁,患有高血压,同时伴有2型糖尿病,尿蛋白(+),选择最佳降压药物为  

  A.利尿剂

  B.钙拮抗剂

  C.ACEI

  D.α受体阻滞剂

  E.β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C

  ③不良反应

  主要是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

  高钾血症

  妊娠妇女和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血肌酐超过265μmol/L(3mg/dl)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

  咳;钾

  血管

  妊娠

  严重肾衰

  ★★ACEI/ARB重要考点汇总

 

名称特点

适应证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

剂ACEI

普利

①心力衰竭

②心肌梗死后

③糖耐量减退

④肾病

刺激性干咳

血管性水肿

禁用:

①高钾血症

②妊娠妇女

③双侧肾动脉狭窄

④血肌酐超过265μmol/L

(3mg/dl)(最好不用)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阻滞剂

沙坦

①同上

②服ACEI咳嗽

除咳嗽外,同上

  合并双侧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降压不宜首选

  A.钙通道阻滞剂

  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C.利尿剂

  D.β受体阻滞剂

  E.α受体阻滞剂

  

【正确答案】B

  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

  通过对突触后α1受体阻滞,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动静脉收缩作用,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对糖、脂代谢无影响,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及耐药性。

常用药物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

  适于前列腺肥大的高血压患者

  A.卡托普利

  B.硝苯地平

  C.氢氯噻嗪

  D.氨甲蝶啶

  E.美托洛尔

  可引起心动过缓的降压药

  

【正确答案】E

 常致反射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B

  常见的副反应是干咳

  

【正确答案】A

  可引起低血钾

  

【正确答案】C

  特殊人群降压问题

  糖尿病:

首选ACEI或ARB。

  肾脏疾病:

ACEI、ARB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肾功损害严重时禁用----双面性。

  脑血管病:

缓慢、平稳降压。

长效制剂。

  老年人:

年龄超过60岁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即为老年人高血压。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宜选择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10余年,既往有气喘病史,昨日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左侧肢体瘫痪,测血压200/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