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5977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苏科版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苏科版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苏科版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苏科版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苏科版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版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苏科版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测试卷

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沙滩上鸽子的影子

B.

汽车观后镜中的景物

C.

水面上“折断”的筷子

D.

镜子中的灯笼和灯

2.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

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结果

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B.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C.

放大镜的成像图

D.

近视眼的成像图

4.小林在森林公园里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塑料瓶,她想到,瓶里如果进了水后最容易引起火灾,其主要原因是(  )

A.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5.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显微镜

6.

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图中的甲和乙,则(  )

A.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近

B.小明和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远

D.小明的照相机离小强的距离远

7.

如图所示,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左方射向水面,这时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垫高一些,待水面恢复平静时,反射角是β1,折射角是γ1,则(  )

A.

  

B.

  

C.

  

D.

  

8.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

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

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

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图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  )

A.

B.

C.

D.

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句子,如“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月明”,这两句诗描述的分别是光的(  )

A.反射、反射B.折射、折射C.反射、折射D.折射、反射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清晰地像成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11.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这个物体清晰的像,若把物体放置在距凸透镜15cm处,则成()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12.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3.

如图所示的是校园门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能实时记录校门口的情况.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所摄景物通过镜头成的是倒立、______的实像.

14.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如图的______图,应该佩戴由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15.

用照相机拍摄物体时,如图所示,要想使物体的像小一些,则物体与照相机的距离应______一些,镜头与胶片的距离应______一些.(选填“远”或“近”)

16.

如图,表示的是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需要用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来矫正.

17.如左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

对透过的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是______(写字母)。

右图是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并用直尺进行测量的情况,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18.

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如图是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19.盛有清水的封闭试管水平放置,内有一较大的空气泡,如图所示,阳光垂直照射试管,在空气泡下方的白纸上,出现一椭圆形的“阴影”,“阴影”形成的原因是空气泡和周围的水组成了一个______(填“凹透镜”或“凸透镜”),阳光透过试管的其他部分,会在白纸上形成一条比试管直径______(填“粗”或“细”)的亮线.

20.

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图中位置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

前者是由于______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右侧部分等效于凸透镜而形成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1.

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则反射角为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度,MM′的右边是______(选填“空气”或“玻璃”)。

22.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小物体通过水滴成一个正立、放大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23.放映电影、幻灯机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

可利用_____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

24.小丽站在穿衣镜前2m的地方照镜子,则镜中的像与小丽之间的距离是______;如图所示,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调节光屏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25.

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6.

利用太阳光测量两块凸透镜的焦距,请在图中的虚线框内设计测量焦距的实验记录表格。

(物理量和单位均可采用文字或符号说明)

27.如图所示,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请作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8.

如图所示的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

29.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______、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

30.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吴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1所示。

(1)点燃蜡烛后,在调整过程中,应调整光屏、凸透镜或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若实验时,他发现光屏上承接蜡烛的像偏上,位置如图2所示,应该将蜡烛向______调节,让像移动到光屏中间。

(2)当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像(选填“实”或“虚”),与生活中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成像原理原理相同。

(3)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4)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远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光屏的______(选填“左边”或“右边”)。

31.在探究“近视眼的矫正”课外实验中:

(1)调整烛焰(模拟远处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其凸起程度可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收水量来调节)、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像。

(2)向水凸透镜内______(填“注入”或“吸取”)适量的水来模拟近视眼,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①若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说明近视眼将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______(填“前”或“后”)。

②光屏不移动,在烛焰和水凸透镜间加一个焦距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得到清晰的像。

说明近视眼镜是______透镜。

32.

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小明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

入射角α

30°

45°

60°

折射角β

22°

32°

4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

A、沙滩上鸽子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汽车的观后镜是凸面镜,观后镜中的景物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面上“折断”的筷子,是筷子反射的光经过水面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镜子中的灯笼和灯,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光沿直线传播的事例有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及影子等;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3)平面镜、凸面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射现象。

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以及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都是基础知识。

2.【答案】B

【解析】

解:

A、“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产生的一种现象,故A正确;

B、三月桃花盛开,游人能观赏到美丽的桃花,是光在桃花表面发生漫反射的结果,故B错误;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天狗吃月,即为月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B.

(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

(2)表面光滑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沿特定的方向反射出去,如果人眼接收到反射光感觉很强;

表面粗糙的反射是漫反射,它可以把平行光向各个方向反射出去,人在各个角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而且接收的反射光不太强;

(3)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4)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也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是一道基础题。

(1)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近视眼的成因是因为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

【解答】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而图中的光线发散了,故A错误;

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图中的光线会聚了,故B错误;

C.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这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像,故C正确;

D.近视眼的成因是因为像呈现在视网膜的前方,图中呈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

解:

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将射来的太阳光会聚在一点上,会聚点的温度比较高,可能会引起火灾。

故选:

C。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此题考查我们对于凸透镜和凸透镜会聚光线特点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我们要能够根据凸透镜的定义分析出生活中的凸透镜。

5.【答案】B

【解析】

解:

已知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維码时,成缩小的实像。

A、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工作的。

不符合题意。

B、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

符合题意;

C、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工作的。

不符合题意。

D、由显微镜成像原理知:

物体经物镜折射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正好处在目镜的焦点之内,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知道当物距大于2f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并根据其制成了照相机。

6.【答案】C

【解析】

解:

由图知,小红拍的像比小明拍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小红拍摄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近,小红离小强同学的距离远;所以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要解决此题,除了要知道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制成的和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要知道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此题主要考查了照相机的制作原理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是一道基础性题目,只要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掌握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便可以解决此题.

7.【答案】A

【解析】

解:

当把水槽左端垫高些时,水面仍然是水平的,即法线方向仍然是竖直方向,故入射角不变,所以反射角和折射角也不变化;即β1=β,r1=r.

故选A.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入射角是如何变化的,然后根据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判断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解决此题的关键还是看入射角,知道水面是水平的,不会受容器高度的变化而改变.

8.【答案】B

【解析】

解:

当我们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的缘故;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着,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线是从硬币上发出的,故B图正确。

故选:

B。

(1)当我们用眼睛看水中物体时,是物体所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才看清物体;

(2)光的折射定律是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者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本题来源于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要求能够判断出折射现象,并且会根据折射定律判断光路是否正确,重点考查学生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9.【答案】D

【解析】

解:

“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池水映月明”是光的反射造成的,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

D。

“潭清疑水浅”是潭底反射的光经界面发生折射后,发生偏折,使人感觉好像池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池水映明月”类似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类似的现象却包含了不同的道理,提醒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细心加以区分。

10.【答案】B

【解析】

解:

近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

远视眼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正好呈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配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

综上分析,只有选项B正确.

故选B.

近视眼的晶状体较厚,会聚能力较强,看远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的晶状体较薄,会聚能力较弱,看近处的物体时,将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矫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及其视物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的掌握.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光路可逆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

【解答】

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这个物体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物距大于像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把物体放置在距凸透镜15cm处,物距为15cm,根据光路可逆可知,此时的像距应为30cm;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B。

12.【答案】A

【解析】

解:

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

故选:

A。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物距和像距。

然后才能准确判断像的性质。

13.【答案】凸;缩小

【解析】

解:

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校园门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能实时记录校门口的情况,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

凸;缩小.

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14.【答案】乙;凹

【解析】

解:

近视眼成因:

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由图可知,乙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故答案为:

乙;凹。

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

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远视眼成因,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

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也是中招的热点。

15.【答案】远;近

【解析】

解:

要想使物体的像小一些,则应该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即增大照相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镜头与胶片的距离.

故答案为:

远;近.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凸透镜,当成像时,物体放在大于2倍焦距处,且像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时,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6.【答案】近视眼 凹

【解析】

解:

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图中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的成像情况,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故答案为:

近视眼;凹.

正常的眼睛可以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眼会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

17.【答案】a、c b、d 13.2

【解析】

解:

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为凸透镜,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为凹透镜。

在a、b、c、d四个透镜中,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是a、c,故它们是凹透镜。

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是b、d,故它们是凸透镜。

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透镜b、d。

焦距指的是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在图中,焦点的位置已经确定,光心在凸透镜的中心上。

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3.2厘米。

故答案为:

a、c;b、d;13.2。

可以通过凸透镜与凹透镜在形状上与光学性质上的不同来确定答案。

焦距指的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确定光心所在的位置,即可确定凸透镜的焦距。

掌握住关于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基础知识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答案】折射;反射;虚

【解析】

解:

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由于光的折射,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虚像;

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由于光的反射,剧院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虚像,所以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

故答案为:

折射;反射;虚.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所成的是物体的虚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以及光的反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9.【答案】凹透镜;细

【解析】

解:

由于气泡的存在,气泡周边的水形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在气泡的下面对应的位置较暗,出现一椭圆形的“阴影”;

试管其它部分装满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阳光透过试管的其他部分,会在白纸上形成一条比试管直径细的亮线.

故答案为:

凹透镜;细.

凹透镜的形状是中间薄、边缘厚,并且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气泡所在处的水是两边高,中间低,相当于凹透镜,把光线分散了,所以比别处暗,产生阴影;

试管内充满水的地方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知道透明的材料都可以制成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