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5863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方开挖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土方开挖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土方开挖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土方开挖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土方开挖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方开挖监理细则.docx

《土方开挖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开挖监理细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方开挖监理细则.docx

土方开挖监理细则

淮北市供水调度中心工程

土方开挖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核人

宿州市峙恒建设监理事务所

2016年08月05日

目录

1、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

2、监理工作依据

3、监理工作流程

4、本工程监理要点及目标值

5、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6、工程质量、造价、进度控制及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

 

1、工程概况及专业工程特点

(1)工程名称:

淮北市供水调度中心工程

(2)工程地点:

淮北市南黎路中段(锦绣和庄小区对面)

(3)建设单位:

淮北市供水总公司

(4)设计单位:

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5)监理单位:

宿州市峙恒建设监理事务所

(6)施工单位:

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7)勘察单位:

淮北矿业(集团)勘探工程有限公司

(8)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9)工程规模:

22034.30平方米,其中地下部分5944.42平方米,地上部分16089.88平方米

(10)工程投资:

65367262.70元

(11)工期:

540天

本工程为淮北市供水调度中心工程,地上10/14层、地下1层的高层办公建筑,建筑总高度61.35m,地下部分5944.42㎡,地上部分16089。

88㎡,建筑总面积22034.30㎡。

其中地下1层功能为车库、设备用房、人防,地上1-14层为供水调度中心、水质检测中心。

建设单位为淮北市供水总公司,设计单位为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人防设计单位:

江苏省第二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为宿州市峙恒建设监理事务所。

1、工程设计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屋面防水等级为一级,地下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

室内外地坪高差为0.45m,室内地坪墙体材料为煤矸石空心砖。

基础采用筏型基础,柱底设下柱墩,筏板厚400㎜,局部筏板厚800mm、1000mm不等,筏板顶板标高均为-5.650m。

基础筏板南北总长67.15m,东西总长104.30m。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基础持力层位于③层粉质粘土上。

因工程基础在夏季施工,现场水位较高,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采用管井降水的降水方式。

(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区位于淮北平原,属于河流冲积平原地貌。

地面标高最大值31.960m,最小值28.640m,地表相对高差3.320m。

场地东部有人工开挖的深坑,东西长54m,南北宽约27m,深约5m。

场地西部存在人工开挖的深坑,现已填平。

(2)场地地基组成

①杂填土:

厂区内杂填土主要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碎石等,位于东北部及西部地区,厚度约为0.8-1.5m,局部4.5m。

场地局部地区主要为素填土,成分以粘性土为主,松散,含植物根茎,厚度约0.50-0.60m不等。

②层粘土:

棕黄-棕红色,局部夹粉土薄层,灰黄色。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20-4.10m,平均3.750m;层底标高:

26.40-27.36m,平均26.93m;层底埋深:

1.80-4.70m,平均4.42m。

③层粉质粘土:

上部青灰色,下部青黄杂色,可塑-硬塑。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

3.10-3.55m,平均3.33m;层底标高23.05m-24.06m,平均23.06m;层底埋深:

5.00-8.05m,平均7.76m。

④层粉细砂:

褐黄色,局部为细砂。

该层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6.80-11.30m,平均8.62m;层底标高12.45-16.75m,平均15.02m;层底埋深:

14.80-19.00m,平均16.34m。

⑤层粉质粘土:

土黄色,局部夹中厚层粉土,厚约0.20-0.40m,该粉土灰黄色。

该层土场区普遍分布,厚度8.70-10.20m,平均9.78m;层底标高2.92-3.88m,平均3.52m;层底埋深:

27.70-28.50m,平均28.04m。

3、墙体部分

1)本工程地上部分采用米白色真石漆,200厚煤矸石空心砖墙。

2)本工程外墙墙体为200厚煤矸石空心砖,内隔墙为200或120煤矸石空心砖。

4、门窗工程

1)所有外门窗均采用透明低辐射6LOW-E中透光+12A+6中空玻璃,灰色断热铝合金框料,其中和在防护高度范围内的固定窗(见窗大样)采用安全玻璃,其它采用普通玻璃,门窗框料断面尺寸玻璃厚度最终由厂家根据有关规范确定。

2)外门窗安装,除详图或图注有规定尺寸外,一般为墙中安装,门窗框料与墙身连接处,应采用弹性材料嵌缝填严密,外口与粉刷相接处,留8㎜宽缝。

缝内嵌填硅酮有耐候密封胶防水。

5、防水工程

1)屋面防水:

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I级,二道设防,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2)屋顶排水坡度为2%,屋顶排水坡度为1%。

3)墙身与屋面交接处墙身均加300高与墙同厚C20混凝土防水带,屋面出入口处上翻高度为400.

4)屋面泛水、屋面上穿屋面透气管孔、雨水口及分仓缝等均严格按所选标准图集中的相关节点做,下水口一律加设阻挡垃圾杂物的成品罩子。

5)室内防水:

卫生间的楼地面找平层上选用水性环保型SBS改性沥青防水涂膜,厚度2,墙身做120高C20素砼翻边,(厚度同墙厚,要求与楼板同时浇筑),防水层沿墙上翻500,并做好门口处与卫生洁具上、下水管等处的防水附加层与防水封堵。

卫生间墙面找平层上加刷2厚水性环保型SBS改性沥青防水涂膜,高度至顶板。

6)地下防水:

本工程地下防水等级二级,明挖法施工,二道设防(结构自防水与外防水相结合)。

防水措施:

地下室外墙、底板均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C40P6,具体详见结构施工图。

6、室外装修

1)外墙部分,在砼梁柱与砌体交接处,加设300宽钢板网一层,粉刷前先刷胶水浆一度,务使粉刷层与墙体结合刷砂浆,内加水泥5%防水剂,提高墙体粉刷防水性能。

2)所有装饰材料应质地优良,色泽一致,耐污染,耐老化,耐开裂,在面积使用前均须做出样板,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同商定方可施工。

年有暴露在外的钢构件在涂漆前要做除锈,并涂刷防锈漆。

7、室内装修

1)室内露明水管在二次装修时用不燃烧轻质材料封包。

2)二次装修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吊顶装修材料应选用耐火极限不小于0.25小时的不燃烧体。

8、室外工程

1)室外暗散水宽1200,做法详见12J003第A2页节点6B,按规范设置温度缝。

2)室外台阶做法详见12J003第D4页节点1;

3)室外工程包括道路(车、人行道)、停车场地、广场铺地、绿化小品、水面喷泉、围墙大门等,另行设计,位置见总平面。

4)基地内车行道地面为:

沥青混凝土道路,做法另行设计,停车场地做法另行设计,道路宽度,转变半径见总平面。

5)室外人地道(铺地)地面由另行设计

9、油漆及防腐

1)所有金属件,均应除锈后涂防锈漆一度,凡经焊接的铁件,应补做防锈漆,凡露明铁件,外罩除设备专业有要求外,均与墙、顶同色。

所有钢结构均须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涂刷防火涂料。

2)所有预埋木砖,均浸涂氟化钠防腐剂进行防腐处理。

3)所有内门,除另有二次装修要求外,均满刮腻子打底磨光后,涂刷亚光树脂清漆一底二度中等做法。

木质防火门面板材料,油漆用料做法,均与相邻房间木门同。

10、安全防护

1)凡窗台低于900以下范围内的低窗台或落地窗均加安全护栏,具体做法参见J403-1

2)外门窗玻璃应按《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号文的规定选用。

安全玻璃的选用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11、其它构造

1)楼梯扶手栏杆高度,未经特别注明者,均按以下规定:

室内楼梯梯段扶手h=900,室外高为1100,水平段扶手宽度大于500时,扶持高度1050,(高度均从人员可踏面算起)。

2)伸出屋面井(烟)道周边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钢筋混凝土防水圈,高度不低于防水面层以上250㎜,其泛水做法详06J204第17面节点。

3)防烟楼梯间正压风井送风洞口详见通施

 

2、监理工作流程:

1建设单位是否向施工、监理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资料,查交接手续、资料是否充分

2建设单位是否委托房屋安全鉴定单位对毗邻建筑物做安全鉴定,或检查评价评估资料

3建设单位是否对超过7m深的深基坑设计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提供书面评审报告,设计应对评审意见作出回应.当基坑设计方案发生重大变更,应重新进行评审和审批

4建设单位是否委托第三方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

甲方应做的前期工作

(见右格)

施工单位编制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的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应急预案,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如深度≥5m,或地下室≥3层,或深度虽小于5m,但水文、地质、地下管线复杂的基坑,企业应组织不少于5位专家进行论证评审并提供书面评审意见

监理编制专项安全监理细则

监理审查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应急预案,检查是否经过专家论证评审、评审意见是否落实?

施工许可证、开工申请表报监理

监理审查开工报告

余泥排放证,连同运土司机驾驶证、运土车准用证复印件

监理审查相关证件

第三方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自审后,报监理部审查、设计单位认定、安监站备案

监理审查方案和监测单位资质

基坑开挖过程,监理巡查基坑临边防护、坑顶坑底排水措施、审查监测数据、挖土是否按方案进行、运土车是

否超载和清洗?

监理收集、归档安全监理资料

3、监理依据:

3.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4《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4】213号

3.5关于印发《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的通知(建质【2008】75号)

3.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3.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8业主提供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9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3.10国家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

4、本工程监理要点及目标值

4.1、监理控制要点

4.1.1、基坑开挖一般规定

1)深基坑的开挖注意事项:

基坑周边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管沟,调节水池的位置,标高,重车道路,材料堆场,塔吊位置等及施工总平面图要确定。

在土方开挖前,工程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米,但因开挖深度较大,且基底标高不一致,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土方需要分三层开挖,按照从东向西,从北向南的顺序,从东北角开始,依次进行开挖。

开挖第二、第三层土方时留置农用车运土坡道,坡度1:

5(高:

宽),基坑开挖的同时进行人工修坡并进行边坡支护。

第三层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配合人工挖土,第三层开挖主要针对局部基础加深部分进行开挖,如电梯基坑、消防基坑、集水井等位置。

挖掘机作业面分别位于自然地坪位置、标高-3.500m位置和标高-6.150、-6.550、-6.750m位置。

按照从东向西,从北向南的顺序,从东北角依次开挖。

在开挖基础时随时注意基础边坡的土质情况,边开挖边支护同时进行,防止出现塌方或边坡不稳定现象。

的开挖过程中严格按要求进行放坡处理,挖至距基200-300mm时,采用人工清理修整,以免机械扰动老土,影响基底承载力,如土质发现有异常情况,由设计人员拿出处理方案,施工单位按照处理方案施工。

压实系数达到94%以上。

2)基坑开挖工程包括无围护结构的放坡基坑开挖和有围护结

构的基坑开挖,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

3)基坑开挖前,应根据该工程结构形式、基坑深度、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周围环境、施工方法、施工工期和地面荷载等有关资料,确定基坑开挖方案和地下水控制施工方案。

4)基坑开挖方案内容主要包括:

支护结构的龄期、机械选择、基坑开挖时间、分层开挖深度及开挖顺序、坡道位置和车辆进出场道路、施工进度和劳动组织安排、降排水措施、监测方案、质量和安全措施,以及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需采取保护的措施等。

5)基坑边缘位置,土方和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1m,弃土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并且不能超过设计荷载值,在垂直的坑壁边,此安全距离还应适当加大。

软土地区不宜在基坑边堆置弃土。

6)施工中机具设备停放的位置必须平稳,大、中型施工机具距坑边距离应根据设备重量、基坑支撑情况、土质情况等,经计算确定。

7)采用机械开挖土方时,需保持坑底土体原状结构,应在基坑底留500mm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

同时,要设集水坑,及时用泵排除坑底积水。

8)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

9)基坑周围地面应进行防水、排水处理,严防雨水等地面水

浸入基坑周边土体。

10)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清底验槽,减少暴露时间,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地基土的原状结构。

11)基坑验槽后,及时浇筑垫层封闭基坑;垫层要做到基坑满封闭。

基坑中工程桩桩头处理宜在垫层铺设前进行。

12)土方开挖过程中,特别是冬季、雨季、汛期施工时,注意气候、降雨、降温等预报,按施工方案的规定,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1.2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前,应熟悉围护结构撑锚系统的设计图纸,包括支护挡墙的类型,撑锚位置、标高及设置方法等设计要求。

2)基坑开挖应遵循时空效应原理,根据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开挖方式,一般应“分层开挖、先撑后挖”,撑锚与挖土配合,严禁超挖,在软土层及变形要求较严格时,应采用“分层、分区、分块、分段、抽槽开挖,留土护壁,快挖快撑,先形成中间支撑,限时对称平衡形成端头支撑、减少无支撑暴露时间”等方式开挖。

3)在挖土和锚喷过程中,由专人作检查、观测,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清原因,采取技术措施。

4)限制坑顶周围振动荷载作用,并应作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部位的支护。

5)基坑挖土时,做好挖土的机械、车辆的通道布置、挖土的顺序及周围堆土位置安排。

不得在挖土过程中,碰撞围护结构和工程桩,损坏截水帷幕。

6)基础结构完成后,应及时在基础和坑壁之间进行回填。

回填土通常用原挖出的土(不得用腐植土、冻土及含水量大的土等作为填土),或按图纸要求的填料,分层回填夯实,满足设计密实度要求。

4.1.3基坑开挖过程中的事故处理

4.1.3.1事故预防措施:

1)开挖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或引发的事故应预先制定抢救方案;

2)应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

掌握基坑施工边坡、围护结构的变形值和变形速率,及时查明坑周地面的裂缝及其变化等;

3)调查相邻基坑施工情况并协调双方的施工;

4)了解本地区类似场地已发生过的事故经验、教训,做好事故的防范;

5)严格控制基坑周边地面荷载,设计时不漏算荷载,施工时不乱加荷载;

6)对基坑周边的地上建筑、地下工程以及道路工程等应进行监测,采取预防保护措施;

7)基坑施工过程应随时密切注意气候(降雨、台风、地震、降温等)预报,以便做好相应防灾措施。

4.1.3.2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受基坑的开挖卸载、气象、环境等较

多的可变因素影响而改变,不可仅按某些特定的参数判断基坑工程的安全度,忽视基坑工程的实际动态变化。

应对基坑工程的安全度进行随机分析,掌握可能引发病害事故的不利条件,提供有效的安全对策。

4.1.3.3事故的处理:

1)基坑工程发生病害事故时,应查明其确切原因,对基坑、相邻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造成的危害程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处理;

2)制定基坑病害事故处理方案时,不仅要对基坑事故能进行有效抢救,还要对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及相邻基坑进行保护,不应产生不利影响;

3)基坑工程发生病害事故时,应及时迅速组织抢救,避免丧失抢救时机,酿成更严重后果;

4)基坑施工中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见附录B;

5)事故处理后,应在事故发生部位及相邻部位增加监测点加强监测,及时进行预报工作,严防事故再度发生。

并应抓紧进行诱发事故原因的整治工作,彻底清除事故隐患;

6)基坑事故造成工程桩或地下结构损坏时,应根据损坏状况和其重要程度,采取有效加固方法进行处理,恢复正常使用功能。

4.1.4.基坑变形控制

规定基坑变形监测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并出具检测报告

4.1.4.1一般规定

1)在密集建筑群中间开挖基坑,围护结构设计除满足稳定性要求

外,基坑变形还必须满足坑内和坑外周边环境两方面的控制要求。

2)坑内变形控制要求:

a围护体系向坑内位移不得影响地下室底板的平面尺寸和形状;

b围护体系向坑内位移不得影响工程桩的使用条件。

3)坑外周边环境控制要求:

a基坑周边地面沉降不得影响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的正常使用或差异沉降允许值;

b基坑周边土体变位不得影响相邻各类管线的正常使用或变形曲率允许值;

4)当基坑变形不能满足坑内控制要求时,应采取土体加固、卸载等减少基坑变形的措施。

5)当基坑变形不能满足坑外周边环境控制要求时,应对被影响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类管线采取防范的措施,如土体加固、结构托换、暴露或架空管线等。

6)在软土地区,开挖深度大于6m的基坑,除环境简单,基坑面积过大支撑有困难外,不宜采用重力式围护体系。

7)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围护体系必须有良好的截水系统,当有渗漏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堵漏措施,制止非正常变形发展。

8)在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围护体系必须有良好的地表水泄水和排水系统。

9)基坑内存在的水井、灌注桩预成孔、钻探取样孔等,必须用粘土等低透水材料回填,防止造成涌水或流砂。

10)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基坑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寒冷地区还应避免越冬暴露。

4.1.4.2基坑变形控制的设计措施

1)支护体系的平面形状,应使围护结构整体均衡受力。

在转角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

2)对于无支撑重力式围护体系,边长过大时,应采取中部加强的措施。

3)在软土地区,支护体系的插入深度除满足稳定要求外,当有较好下卧土层时,支护体系的根部宜插入好土层。

4)当坑底土层比较软弱时,宜对被动区土体进行加固。

5)被动区土体加固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并应有充分的养护期,保证加固土体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开挖基坑。

6)用钢管或型钢作支撑时,应施加预应力,减少墙体的位移,预应力水平可取设计支撑轴力的30%~50%。

7)对被保护的建筑物采取加固措施时,应考虑加固施工过程中土体强度短期降低的影响;必要时要采取保护措施。

4.1.4.3基坑变形控制的施工措施

1)基坑工程施工,必须以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为原则,减少基坑的后期变形。

2)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a控制场地施工用水;

b做好坑内降水,降水效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c做好止水堵漏的准备工作;

d做好底板钢筋的加工工作,缩短底板施工时间。

3)围护体系有渗漏时,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堵漏措施。

基坑暴露后,必须及时铺筑垫层,必要时可在垫层中加钢筋。

4)严格控制基坑周边的超载。

在载重车辆频繁通过的地段,应铺设走道板或进行地基加固。

5)放坡开挖的边坡,坡度和坡高应通过计算确定,分级放坡时,应同时验算小坡和大坡的稳定性,并考虑卸荷回弹,雨季施工,土壤扰动等影响。

控制在坡顶堆放弃土或其他荷载。

保持坡体干燥并做好坡面和坡脚保护措施。

6)基坑周边防止地面水渗入。

当地面有裂缝出现时,必须及时用粘土或水泥砂浆封堵。

7)应采用分层有序挖土,不得超挖。

4.1.4.4基坑变形控制的应急措施

1)当基坑变形过大,或环境条件不允许等危险情况出现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a底板分块施工;

b增设斜支撑。

4.1.5基坑工程现场监测

4.1.5.1一般规定

1)现场监测是指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重点对东部围墙及西部原有建筑物进行各种观测及分析工作,并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以指导设计与施工。

2)支护结构设计图纸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提出对现场监测的要求,包括观测项目、测点布置、观测精度、观测频度和临界状态报警值等。

3)在基坑开挖前制定现场监测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内容、测点布置、观测方法、监测项目报警值、监测结果处理要求和监测结果反馈制度等。

4)严格实施现场监测方案,及时处理监测结果,监测工作应由有资质的勘察单位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向监理、设计和施工人员作信息反馈。

必要时,应根据现场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5)基坑工程现场监测除应符合有关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

4.1.5.2监测内容

1)现场监测的对象包括:

a自然环境;

b基坑底部及周围土体;

c支护结构;

d地下水位;

e周围建(构)筑物;

f周围地铁、水管、排污管、电缆、煤气管等重要地下设施;

g与基坑相邻的周围城市道路路面。

2)应根据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和实际情况具体特点选择确定现场监测项目。

4.1.5.3监测方法

1)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应以仪器观测为主、仪器观测和目测调查相结合。

2)调查当地的气象情况,记录雨水、气温、台风、洪水等情况,并检查自然环境条件对基坑工程的影响程度。

3)了解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情况、基坑周围的建(构)筑物、重要地下设施的布置情况和现状,密切检查基坑周围水管渗漏情况、煤气管道变形情况、基坑周围道路及地表开裂情况和建(构)筑物的开裂变位情况,并作好资料的记录与整理工作。

4)检查支护结构的开裂变位情况,特别应重点检查支护桩体、支护墙面、主要支撑、连接点等关键部位的开裂变位情况及支护结构漏水的情况。

5)边坡土体顶部和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一般在每边的中部和端部均应布置观测点,且观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

6)围护结构、支撑及锚杆的应力应变观测点和轴力观测点应布置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部位,观测点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7)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地下水位、墙背土体深层位移、墙背土体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的观测点宜设在基坑纵横轴线或其它有代表性的部位,观测点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地下管线的沉降观测点宜设置于地下管线顶部,必要时可设置在管线底部地层内。

8)基坑周围地表裂缝、建筑物裂缝和支护结构裂缝的观测应是全方位的,并选取其中裂缝宽度较大,有代表性的部位重点观测,记录其裂缝宽度、长度和走向。

9)现场监测的观测仪器应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要求。

10)沉降观测基准点,应设在基坑工程影响范围以外,一般距基坑周边应不少于5H,也不宜少于30~50m,且数量不应少于两点。

11)现场监测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从基坑开挖直至土回填完毕均应作观测工作。

主要监测项目的监测时间间隔应作出规定。

如发现变位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进一步加强观测,缩短监测时间间隔,并及时向监理、设计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

12)观测数据应及时分析整理,沉降、位移等观测项目尚应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对变形和内力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

当观测数据达到报警值时必须立即通报有关单位和人员。

13)监测记录和监测报告应采用监测记录表格,并应由监测、记录、校核人员签字。

14)在监测工作完成后,由监测人员提交完整的基坑工程现场监测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