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7章习题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5443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7章习题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7章习题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7章习题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7章习题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7章习题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7章习题参考资料.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7章习题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7章习题参考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7章习题参考资料.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67章习题参考资料

第六章第一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A.科学的品格B.实践的力量C.现实的意义D.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2.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A.科学的思想体系上B.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C.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D.共产主义者同盟上3.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资本论》的出版C.唯物史观的形成D.私有制的消失

4.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是:

A.人民民主专政B.暴力革命C.和平过渡D.局部战争

5.“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

”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

A.社会主义很难实现B.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C.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D.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6.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A.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B.资本主义加速其帝国主义进程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D.世界共产主义进程

7.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A.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进行B.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C.社会主义不断地同资本主义做斗争D.社会主义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8.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B.人民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D.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

9.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B.建立工农联盟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1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人民当家作主B.绝大多数人的民主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D2B3A4B5C6C7B8C9D10A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几次飞跃是:

A.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B.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制度建立的实践C.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D.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2.十月革命的胜利说明:

A.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B.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C.向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制度D.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3.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着A.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了实践B.资本主义必然灭亡C.巩固政权的任务D.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

4.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A.和平发展时期B.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D.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5.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是:

A.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B.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C.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

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A.B.C2A.B.C3C.D4B.C.D5A.B.C.D

三、辨析题:

苏联模式可以看做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辨析题参考答案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及理论界在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争论的结果最终是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36年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宣布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止,完成了苏联模式的确立。

    苏联模式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从政治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革命的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参考答案]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革命的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这是因为: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绝不意味着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更困难的革命任务的开始。

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以后,为什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

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不复存在以后,对少数危害社会的分子也仍然需要保留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予以打击,以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安宁,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建设社会主义。

而且,由于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因而无产阶级专政还肩负着在国际斗争中保卫社会主义制度的职责。

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新生的还比较弱小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是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改造旧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实现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职能。

随着专政职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

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

劳动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社会主义民主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除了本身所依据的经济条件以外,还吸取了资本主义民主中合理的积极的因素。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具体表现在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和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

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又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

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原则与实践的关系不同等。

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的当家作主地位。

广大劳动人民享受广泛的民主权利,并对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犯罪分子实行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实实在在的,它的原则和实践是一致的。

因而,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4.为什么说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历史过程?

[参考答案]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着的。

要实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这是因为,肃清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影响需要一个历史过程;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成员素质的普遍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同样需要一个过程,等等。

总之,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而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5.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参考答案]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

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职能。

随着专政职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6.论述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参考答案]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里,对人类历史发生了最深刻的影响并且将继续影响21世纪进程的,莫过于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在世界社会主义取得重大发展的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1/3,领土面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1/4。

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社会主义国家的蓬勃发展也给资本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压力,迫使他们在改善工人群众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作出一定的让步。

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形成呼应的是,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组织在世界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它逐步改变着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进一步削弱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鼓舞着世界人民争取进步事业的意志和信心,赋予当代世界的发展以新的内容,因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社会主义力量积极参与国际政治活动,从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站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立场,发挥着积极作用,一次又一次地揭穿和挫败了资本主义企图奴役世界人民的图谋和野心。

社会主义力量同世界人民一起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就是有力证明。

任何一项国际争端和涉及国际安全的重大政治活动,离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参与,都不可能最终获得公正和圆满的解决。

在当代世界各种政治、经济和其他活动中,都显示了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进步人民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占有的重要地位。

昔日资本主义独霸世界、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还处于低潮,各个社会主义国家还要为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而不懈奋斗。

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社会主义的兴起,促进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沉重地打击和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缩小了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百多个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民族独立,开始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坚定地站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边,使之成为当今世界上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的新殖民主义的同时,力图学习和借鉴社会主义的经验,在民族复兴之路的选择中走出本民族的发展新路。

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深深扎根于广大群众的心里,也为世界人民所向往。

只要存在资本主义,作为批判武器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运动就会被传承和延续。

由于社会主义在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中的一贯立场,它已成为时代的一面旗帜,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并且在今后长时间内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此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第33页

材料2: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

材料3:

一方面,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取决于某些“客观”的条件的成熟,特别是先进工业结构的形成,这些条件由资本主义通过盲目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规律的作用产生出来。

这样资本主义就是注定要产生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另一方面,马克思又认为他的理论不只是一种社会科学。

它还是另一种暴力革命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不是只要了解社会;它不是革命的无产阶级将起来推翻资本主义,而是积极地动员人们去这样做。

它插手去改变世界。

问题是,如果资本主义的确是由注定它要被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社会替代的规律所支配,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问题是要改变它”呢?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

既然看来人们无论如何受必然规律的约束,为什么又必须动员和劝告人们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呢?

——[美]阿尔温·古尔德纳:

《两种社会主义》。

摘自陶德林、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2页。

请回答: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2)试分析阿尔温·古尔德纳的观点。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中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的论证,主要是从历史考察、现实分析和价值判断等三个方面展开的。

从历史考察来看,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它的产生,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必然要导致整个社会的变革。

人类社会各个形态的依次交替,都体现了这样的规律。

除此之外,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前一个社会形态发展,也都为后一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奠定着基础,创造着条件。

由此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社会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新的条件。

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母体,它创造的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孕育出的新社会因素,形成的世界性普遍交往,带来的思想观念的解放,使社会主义的产生有了必要经济文化基础。

从现实分析来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必然走向。

资本主义生产与以往一切生产活动相比,有一个显著不同的特点,这就是生产的社会化。

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生产的社会化已经使生产资料成为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开始实行统一的组织和管理,产品面向社会的需要。

但生产资料以及劳动成果却依然掌控在私人手里,这就造成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产生阶级对立。

而国家又站在经济生活之外,不干预经济活动,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也导致了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

因此,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实现生产管理的社会化,实现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社会占有,就成为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也迫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适当的调整与改变,资本通过股份制的方式由个人手里也逐步开始向集体、向社会、向国家转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这种转移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但却印证着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从价值判断上来说,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要求。

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实现社会的公正平等、民主自由、文明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始终不渝的普遍追求。

社会主义主张消灭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消除阶级对立和社会贫富分化,使每一个人的尊严都能得到维护,使每一个人的权利都能得到保障,使每一个人的发展都能充分实现,正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要求的体现。

(2)阿尔温·古尔德纳试图用规律的必然性否定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否定人们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去改变世界。

这是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和掌握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实践活动。

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并不是被动的受制于规律,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2.材料1: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

“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出来。

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的任务。

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

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空想。

材料2:

列宁指出:

“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

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

请回答:

(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2)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参考答案]

(1)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潮,是历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

其历史局限性在于:

第一,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总之,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是不具备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

(2)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经济原因,找到了实现理想社会所依靠的力量和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由于这两个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现实。

3.材料1:

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

1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写道:

在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取得全部领导权时,“俄国还和沙皇时代一样是一个农业国家。

当他在三十年代逝世的时候,苏联已成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工业强国”。

“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的办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

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靳辉明、谷源祥主编:

《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下卷,海南出版社2004版。

材料2:

近20年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不同程度地突破了“苏联模式”,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

现在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已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些重大转变……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正在形成。

实践证明,这种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

——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4页。

材料3:

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和左翼力量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探求。

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学者和人士仍在研究和预测未来,这表明社会主义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

西欧的社会主义者1990年创办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国际论坛。

美国纽约的《每月评论》杂志社1990年出版的文集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批斗争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历史不会倒退,它将宣告社会主义——不论以什么名义——在资本主义存在的时候不会灭亡。

”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1993年以“社会主义的新模式”为总题目,发表美、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问题的文章。

该杂志编辑部评论说:

“如果因为苏联‘共产主义体系’的失败而将社会主义弃之如敝屣,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目前社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树林,但却充满生机。

”——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3页。

结合上面材料,回答两个问题:

(1)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参考答案]

(1)首先,从根本制度层面上看,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一国范围内首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而且,苏联模式在某些方面适应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可观的历史成就:

一是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在很短的时间里,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强大的工业国,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作为这场战争的主力军,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仅如此,这个胜利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得社会主义苏联的威望空前增长,使得苏联以世界两大强国之一的面目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随着红军在欧洲的推进,在东欧出现了一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后来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所有这些,都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

而在所有这些成就中,也都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当时条件下所起的积极作用。

(2)其次,苏联模式又是存在严重弊病的社会主义模式。

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虽然斯大林模式的功过并存,但我们也要注意到: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

在外部面临帝国主义国家包围的情况下,如何让社会主义生根发芽,应该说是摆在苏联人民面前的首要问题。

因此,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他只能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去寻找依据,或者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从而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

因此,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立场都是不科学的。

(3)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存在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