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docx
《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练6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课练6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邯郸模拟)光绪六年,中德《续修条约》规定:
“德国允,中国如有与他国之益,彼此立有如何施行专章,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
”这表明清政府( )
A.外交的屈辱地位明显改变
B.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
C.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
D.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
解析:
根据材料“光绪六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交的屈辱地位并没有明显改变,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条约建成完善的涉外经济制度”错在“完善”,故B项错误;奉行互利互惠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德国既欲援他国之益,使其人民同沾,亦允于所议专章一体遵守”得出清政府对最惠国待遇作了有条件的限定,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8·日照模拟)在鸦片战争后的对外谈判中,清政府认为治外法权(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约束)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只一味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
这表明清政府( )
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国家主权意识处于缺失状态
D.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解析:
清政府彻底屈服于西方列强是在签订《辛丑条约》而非鸦片战争之后,故A项错误;“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材料中并没有有关该点的相关提及,故B项错误;清政府眼中只有所谓的通商经济权,而对相关的近代司法权和关税贸易权却极为淡薄,这是一种主权意识缺失的表现,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相关信息,清政府并非是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而是其在此时还尚未真正意识到相关的司法权等近代国家主权,故D项错误。
答案:
C
3.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广州( )
A.遭到战争破坏严重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受新通商口岸冲击D.抵制洋货运动兴起
解析: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破坏了广州的对外贸易,但不是导致广州对外贸易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开放广、厦、福、宁、上,故B项错误;《南京条约》签订后,广、厦、福、宁、上同时作为通商口岸被开放,因此广州对外贸易受到新通商口岸冲击,故C项正确;D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
C
4.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负责交涉条约的人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
这反映了当时( )
A.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B.国人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
C.改变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D.寻找到了解决华夷矛盾的方法
解析:
治外法权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司法主权的丧失被国人认为是外交的成功,说明国人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故B项正确;材料中国人懒得与外国人打交道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故C项错误;治外法权不能解决华夷矛盾,故D项错误。
答案:
B
5.中国近代有学者称“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蛆,不克(不能做到)消除。
”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
B.领土主权受损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
C.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
D.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
解析:
材料体现出把外国的工厂视为不能消除的疾病,反映出外国工厂对中国的危害,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领土主权受损,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投资设厂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方式,故C项错误;近代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在鸦片战争后,而列强在华设厂热潮出现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故D项错误。
答案:
A
6.1875年,清政府制定了“海防”和“塞防”并重的国防战略。
十年后,将海防建设作为重点,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
这一变化是基于( )
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忧虑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并未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材料时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俄入侵我国,对中国的边疆、沿海均造成威胁,故B项正确;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关键原因是“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故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19世纪90年代末,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
7.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
“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
”这说明李鸿章( )
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
C.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
D.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
解析:
根据题目中“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得出:
李鸿章的思想转变在此,并非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故A项错误;在兴办洋务运动时李鸿章即认识到了西方的优势,并进行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根据“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得出,李鸿章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李鸿章所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未改变方向,故D项错误。
答案:
C
8.威海卫战役时,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致丁汝昌的劝降信中云:
“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便之所致也。
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
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夫实效?
”日本之辞或有幸灾乐祸之意,但其语也在客观上反映了( )
A.当时清朝军纪松弛
B.当时清朝吏治腐败
C.当时清朝教育落后
D.日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
解析:
当时清朝军纪松弛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当时清朝吏治腐败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清朝教育落后,故C项正确;日本为发动战争蓄谋已久符合史实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
C
9.(2018·长沙模拟)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
“近代军阀的跋扈,看似扰乱了中国好几十年,然这一班并无大略,至少是思想落伍,不失现代潮流的人,在今日的情势之下,复何能为?
而在今日,国内即无问题之后,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吕思勉意在强调( )
A.思想落后是军阀混战根源
B.中国自存之理在于打退侵略
C.当时中国内部已实现合作
D.中国革命的前途在内不在外
解析:
根据“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可知思想落后并不是吕思勉所强调的,故A项错误;根据“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可知吕思勉认为外来侵略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关键,所以中国自存之理在于打退侵略,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内部并未实现合作,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吕思勉认为中国的前途关键在于外部,故D项错误。
答案:
B
10.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
这反映出( )
A.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解析:
晚清政府继续顽固地坚持“天朝上国”思想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致使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刺激了广大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爱国救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故B项正确;近代中国的分水岭是中英鸦片战争,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很容易推断,“主权”早已在材料中的第一阶段就已被引入中国,故D项错误。
答案:
B
11.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
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
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
“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可知外国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并把慈禧太后赶出了北京,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攻下北京,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皇帝主政不是太后,故B项错误;义和团进入北京打击的是外国势力,而不是慈禧太后,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将慈禧太后赶出了北京城,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1905年后,中国报刊杂志中“国民外交”一词增多。
如“国民为外交之主体”,“扫除其所谓专制的朝廷外交之误想,一变而为立宪的国民之外交”等。
“国民外交”的流行表明了当时的中国( )
A.政府外交逐渐转向被动
B.近代国际观念深入发展
C.形成反帝反封建的潮流
D.传统外交观念开始动摇
解析:
“1905年后,中国报刊杂志中‘国民外交’一词增多”不涉及政府外交的主动或者被动,故A项错误;“‘国民为外交之主体’‘扫除其所谓专制的朝廷外交之误想,一变而为立宪的国民之外交’等。
‘国民外交’的流行”等词是近代国民意识的表现,故B项正确;“中国报刊杂志中‘国民外交’一词增多”不能体现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到“国民外交”一词,强调外交的主体,没有涉及外交观念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但无具体细则。
奕奏请制定《长江通商章程》,将条约的这一内容转化为中国法律,予以颁行。
咸丰帝降谕:
“所有一切章程,必须按照条约,与之妥为商定。
”随后在奕所定《长江通商章程》的基础上,清政府颁布了《长江各口通商暂订章程》,并一再修改。
此类章程虽属中国法律,却不能自主颁行,须与各国商议,取得同意。
——摘编自郭卫东《不平等条约与近代中国》
材料二 乾隆时期正式颁布的《大清律例》是清朝的基本法律。
其中有“略人略卖人”条目,对拐卖人口订有详细条例。
由于中国法律不能有效地约束外国人,所以在中外条约订立过程中,中方代表努力将《大清律例》的这一内容写入中外条约之中。
《北京条约》允许外国人在华招工,同时为“保全”华工,限以“华民情甘出口”的条件。
随后中西《和好贸易条约》规定:
“不得收留中国逃人及另有拐卖不法情事。
”如有此类情弊,一经中国地方官知会领事官,“即行查出送还中国究办,不得拘留。
”
——摘编自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外条约与中国法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外条约对中国法律的影响。
(10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关系”,根据材料综合分析可知近代中外条约与中国法律之间是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外条约转化为中国法律的原因有列强的利益要求;条约内容不够具体;清政府逐渐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法律转化为中外条约的原因有清政府司法主权的丧失;清政府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和治安的需要;清政府对国际社会的主动融入。
(2)“影响”要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来答,积极性有:
推动了中国法律对中外关系的关注;改变了政府对法律的认识;客观上刺激了晚清法律的革新和进步;消极性有:
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主权,造成了中国法律的半殖民地化色彩;限制和阻碍了中国独立自主地走向法律近代化。
答案:
(1)关系:
相互转化。
(3分)
原因:
中外条约转化为中国法律:
列强的利益要求;条约内容不够具体;清政府逐渐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法律转化为中外条约内容:
清政府司法主权的丧失;清政府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和治安的需要;清政府对国际社会的主动融入。
(12分)
(2)影响:
推动了中国法律对中外关系的关注;改变了政府对法律的认识;客观上刺激了晚清法律的革新和进步;破坏了中国的司法自主权,造成了中国法律的半殖民地化色彩;限制和阻碍了中国独立自主地走向法律近代化。
(10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94年8月1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相互宣战。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
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注:
与国指友邦),更无以重兵欺压强令革政之理。
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
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
——《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摘录)
朕以明治十五年条约(1882年日朝《济物浦条约》),出兵备变,更使朝鲜永免祸乱,得保将来治安,欲以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先告清国,以协同从事,清国反设辞拒绝……清国之计,惟在使朝鲜治安之基无所归……以损害帝国之权利利益,使东洋平和永无保障……事既至此,朕虽始终与平和相终始,以宣扬帝国之光荣于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武勇,而期速克平和于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对清国宣战诏书》(摘录)
比较两则材料,指出一处不同,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所指出的不同之处应明确清楚,说明需史论结合,合理充分)(12分)
解析: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在众多的不同中,找出其中一处,作为论点。
如:
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的外交政策不同。
日本政府奉行对外扩张政策,清政府采取的是消极防御政策。
其次,根据题目要求,史论结合,从中日两方面,对找出的论点加以论证。
如: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力图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东亚新秩序。
对朝鲜出兵,以实现其帝国的光荣。
最后,对这种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作简要的小结。
如:
影响到两个国家的不同命运走向,甲午战争后,日本确立亚洲强国的地位,而中国则进一步沉沦。
答案:
评分说明:
不同之处:
指出的不同之处表述明确清楚。
既可指出双方外交政策的不同,也可指出双方对中朝关系的认识不同、对日本出兵朝鲜的认识不同、对甲午战争爆发原因的认识不同等。
说明: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分析阐述合理充分。
第一等级:
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史实准确。
(7~8分)
第二等级:
观点正确,理由欠充分,史实基本正确。
(4~6分)
第三等级:
观点基本正确,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
(1~3分)
第四等级:
观点不正确,不符合基本史实。
(0分)
示例:
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的外交政策不同。
日本政府奉行对外扩张政策,清政府采取的是消极防御政策。
(2分)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东亚国际新秩序。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日本在战前便已“出兵(朝鲜)备变”,并企图通过战争“以全帝国之光荣”。
(4分)
而清政府没有对局势变化做出正确判断和积极应对,仍以“天朝上国”自居,因循守旧,维系宗藩朝贡体系;日本出兵朝鲜,清政府未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而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同时对日本的发展缺乏认识而轻视日本。
(4分)
中日两国的不同外交政策影响到两个国家的不同命运走向。
经过甲午一战,日本确立亚洲强国的地位,而中国则进一步沉沦。
(2分)
(示例说明:
本示例仅就双方外交政策的不同予以说明,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其他角度不再示例)
刷题加餐练
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
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解析:
本题以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的区域分布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1904年,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及直隶的留日学生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85%以上,而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占比较小,这从本质上说明了近代中国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以及直隶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较早,客观上促使这些地区的开放程度与经济文化水平较高,而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较低,故选A项。
答案:
A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
领事馆是近代外交的产物。
清政府在国外设立领事馆,反映了清政府的外交从封建时代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故选C项。
仅靠设立领事馆无法反映A项,排除A项;B项中的“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清政府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排除D项。
答案:
C
3.(2016·新课标全国卷Ⅲ,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
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阅读图文材料,任意提取一个信息,迁移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说明。
分析论证时要紧紧围绕所提取的信息,不偏离主题,做到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答案:
评分要求:
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
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示例:
集中于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已有众多被迫开设的通商口岸,交通相对便利、经济相对发展;自开商埠,可分洋人之利,且可利用便利条件,促进地区发展,并抵御外侵。
4.(2018·山西五校联考)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在奏折中说:
“若一百分之中仅有一分之人吸食鸦片,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此可核数而见者。
况目下吸食之人,又何止百分中之一分乎?
”其意在说明( )
A.中英战争主要由鸦片引发
B.鸦片走私导致了财富外流
C.国人吸食鸦片者占大多数
D.鸦片战争实质是贸易竞争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
根据林则徐在奏折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这是虎门销烟之前林则徐向道光皇帝陈述国人吸食鸦片的危害,当时鸦片战争尚未爆发,故A、D项错误;根据材料“一年之漏卮即不止于万万两”可知鸦片走私导致财富大量外流,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吸食鸦片的国人占多少,故C项错误。
答案:
B
5.(2018·吉林长春一模)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
“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下列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 )
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
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
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
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解析:
本题从近代化史观角度考查领事裁判权。
由材料可知,领事裁判权客观上引进西方的法律制度,使中国开始了解西方,推动了晚清法制的近代化进程,故A项正确;领事裁判权是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下对中国的一种侵略,故B项错误;C项所述明显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直接促使人们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因素是鸦片战争的失败,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8·安徽合肥一模)晚清某条约规定: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
”该规定( )
A.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反映了英国贸易逆差被扭转
C.表明了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D.体现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
解析:
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改变中英贸易方式反映的问题。
材料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晚清政府允许英商在广州自由经商,不能体现英国扭转了贸易逆差,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关税问题,故C项错误;“乃凡有英商等赴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反映的是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故D项正确。
答案:
D
7.(2018·山西太原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皇帝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表示不必严格守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
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
A.外交政策由灵活逐渐转向僵化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立场
C.外交政策正逐步与国际接轨
D.始终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
解析:
本题从近代化史观角度考查晚清对外政策。
咸丰帝表示“不必严格守约”,是清政府传统的华夷外交观念的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专门办理外务的大臣奕却要求“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体现了清政府外交政策逐渐与国际接轨,故答案选C项。
答案:
C
8.(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考)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
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
这一现象( )
A.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
B.标志领事裁判权开始取消
C.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
D.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解析:
本题从近代化史观角度考查晚清司法领域的近代化进程。
外国领事干预中国司法审判,反映出近代中国司法的半殖民地性质,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可知,当时领事裁判权并未取消,故B项错误;“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说明中国司法审判借鉴西方做法,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故C项正确;领事裁判权终结于1943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
C
9.下面是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双方参战士兵体格调查表,据此可推知( )
年龄(岁)
身高(cm)
体重(kg)
胸围(cm)
日兵
21.4
165.1
60.88
84.95
清兵
29.8
166.65
54.75
89.5
呼吸伸缩差(cm)
肺气容量(mL)
握力(kg)
日兵
10.36
3631
41
清兵
10.24
3129
31
A.清军战斗素养落后日军
B.军人体质决定战争结局
C.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
D.清军战斗精神不及日军
解析:
材料不能反映战斗素养情况,A项错误;军人体质对战争结局有一定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B项说法绝对;由表格信息可知,清兵体质明显弱于日兵,这说明清朝不够重视军队建设,故C项正确;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10.(2018·吉林一模)甲午中日战争时期郭嵩焘说:
“中国官民之势,悬隔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
”这体现了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中国下层民众的冷漠
B.清朝上层不能团结一致
C.中国政治制度的落后
D.君主立宪脱离中国国情
解析:
本题考查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反映的是民意不能上传到统治者耳中,不是反映中国下层民众的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