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786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docx

《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docx

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

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

 

浪漫的夜毕业露营活动计划文章作者:

弟弟文章加入时间:

2005年11月14日22:

55一、活动目的:

1.藉由露营活动,增进学生本能,促进良好群性发展。

2.体验野外生活,培养学生自动自发、独立学习之知能。

3.透过乐趣化活动安排,提高学生创造思考能力。

4.培养学生对环境的爱护,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5.藉由参观活动,增进学生爱物惜物的良好习惯。

二、时间:

自5月31上午8:

00至6月1日下午3:

30止。

三、地点:

台南县曾文水库东口野营区。

四、主办单位:

大港国小训道处。

五、协办单位:

南台科技大学课外活动组(炬光青年服务社及女联会)。

六、参加人员:

六年级师生。

nbsp;360度22:

25~22:

30三天三夜22:

30~22:

40第三小队表演时间22:

40~22:

50带动唱22:

50~23:

00第四小队表演时间23:

00~23:

20区对抗23:

20~00:

00宵夜时间00:

00~00:

05毕业晚点名2.第二天:

※体力大考验6:

30~7:

00早起不累7:

00~7:

05举手答有7:

05~7:

20来去运动7:

20~8:

30早餐diy8:

30~10:

30拥抱大地(各组表演)10:

30~10:

50洗礼(滑水道、水球大战)10:

50~12:

40lunchtime12:

40~13:

10freetime13:

10~13:

20没甚么了不起13:

20~13:

30爱我别走~~~别走~~@_@九、预期效果:

1.使师生打成一片、纾解心中压力。

2.增进师生情谊,让毕业师生留下美好难忘之回。

3.藉由各项活动、表演,带动整个热闹、活泼的欢乐气氛,使毕业典礼庆祝活动能达到最高潮。

4.配合开放教育,加强亲师合作,宏大教育效果。

5.推展环保教育,让学生从小养成爱物惜物知福惜福的观念。

6.倡导正当休闲活动,防止学生沉迷不良书刊、电玩场所。

7.落实公民民主生活教育,从活动中学习协调、尊重、礼让的民主素养。

8.满足学生发表欲望,发展学生各项才艺或潜能。

9.使毕业生对其在校生涯留下美好的回忆。

10.让孩子们体会并珍惜光阴、大自然、同侪情谊、师生情、亲情、童年赤子心。

十、本计划经校长同意号实施,修正时亦同十一、企划单位:

教务处十二、作者:

六年级全体师生毕业露营小组组员配合事项顺序工作事项负责人预定完成时间1.分组(九人一小组)选小组长5.122.【大中小】【打印】【关闭】

一、实习概况 

1.  实习目的:

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                     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2.  实习路线及内容:

2003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嗄显埃?

A艚?

泄鄄斓鞑椋痪?

苍爸练?

彩?

悖淮颖贝笪髅懦鲋廖敌阍凹俺性笤埃?

馍⒔?

械鞑椋辉诤5砉?

暗鞑楹螅?

?

?

勺?

⒈本┏鞘新袒?

衾氪?

⒕┟芤?

?

?

?

幽先缫饷沤?

胍煤驮埃?

乩ッ骱?

习丁⒁煤驮氨卑丁⑼蚴偕奖逼乱宦饭鄄欤?

?

±鲜?

步猓辉?

4:

30实习结束。

 

3.  实习达到的目标:

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文章。

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 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

      

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

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

也许因为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

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成一个小型“沙尘暴”,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

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有些过于严肃。

 

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

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没什么感觉,有的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

我觉得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低头疾走”要紧。

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

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

 

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

 

  

2.“世外桃源”——燕南园:

 

  

(1)老师在园内一片草地中讲解:

 

   了解并认识了一些植物,如耐践踏的车前草,开着紫色小花的二月兰,堇菜和蒲公英等。

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们特殊的照顾,自生自灭,但是生生不息,二月兰谢了,三月兰花开,种类更加丰富。

 

  

(2)自己在园中的观察:

 

   与园外相比,园中的人工雕琢很少。

墙角,路边都长着野花。

注意到园中很少有铁栅栏,草地的边界都是由一种植物,再在上面简单的架一根竹竿组成的。

植物都是活的,长叶开花后应该很漂亮。

我想这个效果是铁栅栏无法拥有的。

在里面还看到三只野猫,两白一黄。

 

  (3)同园内居民的交流:

 

   有一位40多岁的叔叔在自家门前的地里给玉簪花分株,访问中他说这一小片地里的植物都是他种的。

问他住在这里同住在楼房哪个好,他说当然是这里好,因为这里人的密度小,活动空间大,还可以种花草。

 

在询问一位住在园中30多年的老大爷时,他指着园中的一个花坛说,那里以前是一个游乐场,现在修了反而少了个娱乐的地方。

 

在问及住在此处还有什么不如意的时候,被访的人一致对园内的公厕表示不满,说不仅环境差了,而且人也杂了。

有一位50年代就居住在这里的老奶奶说这里的植被乱七八糟的,自己想种点花,又会被人折走。

 

3.静园:

 

   据老师介绍,这里以前是一片苹果树林,但为修草坪被砍掉了。

静园的草坪可以任人践踏,目前黄绿相间,野草为绿。

 

  

4.未名湖:

 

   有一个插曲令我印象深刻。

一个人正在湖边的长椅上看书,突然身边开始喷水,吓的差点跳起来,原来是给草坪浇水的时间到了。

我觉得这是设计的一大失败。

设计要处处为处在其中的人着想,也许坐椅与喷头不是一起建的,但后来添加的应考虑到整体,不能将一个一个设施隔离起来。

 

    

5.蔚秀园:

 

   主要是同居民进行交流。

大家似乎还是抱怨的比较多,都反映小区中的一个死水沟蚊蝇滋生,臭气熏天,垃圾成堆。

据了解,这个水沟以前水是清的,水源是地下的自来井,居民也不多,后来盖房子,把水填了,把山推了,自来井不出水了,活水变成死水了,清水自然也混了,臭了。

当问及对小区内的植物有何看法的时候,大家的意见也是出奇的一致,说现在太乱,草乱七八糟的,还是要搞搞绿化,弄利落点好。

问她们野花难道不好吗,回答是花期太短,不象种的花那样开的长,也没有那么多种类,而且也没有种的花花朵大,好看。

    

    居民的观点似乎与老师自然即是美的观点有些矛盾,这种情况在燕南园中也有发生,人们还是需要整齐的草坪和人工栽种的花朵。

是因为我们访问的都是些老人家,她们见了太多的荒芜与嘈杂,现在渴望一种整齐的美吗?

 

     

6.海淀公园:

 

   还是以自己观察和同别人的交流为主。

在公园中没呆多久就感到很晒,问在公园中健身的人,也反映这里的树阴太少了,夏天只能很早或傍晚来。

一个看着孩子玩耍的阿姨说,这里虽说很晒,但离家比较近,有一些健身设施,孩子也爱到这里玩,有总比没有要好。

 

我观察到,这里树少,天空比较空旷,反而成了放风筝的好地方,公园也因地制宜,门口就有卖风筝的。

其实没树也有别样的乐趣。

 

公园中有残疾人康复区,儿童区和老年人健身区,区内都有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设施。

而且每区的地都是用橡胶铺的,软而不滑,这是在很多小区或公园里面被忽视掉的。

 

  

7.去往颐和园的路上:

 

   在万泉河边,被眼前景象惊呆,河床中已没有水,只有一层散发恶臭的淤泥。

固化的河道,水的匮乏,使其没有了生机。

 

   经老师讲解,路上那些穿着“铠甲”的树木是皮很名贵的杜仲。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种树种在路边,给树木的养护添加麻烦。

是为了让路人认识新植物吗?

树上没有挂牌,而且让人认识到它的珍贵之处,树就更危险了。

是它适合种在此处,或是它长成后别有一番景象吗?

 

   到了所谓的绿化隔离带,是将“京西稻田”除掉后的产物,觉得还没有路边的树多,土倒是不少。

老师介绍一种名为灰藜的一年生植物,该种先锋植物,无人管理,也可茁壮成长。

 

     

8.颐和园南如意门:

 

   门前就是昆玉河,又称京密引水渠,岸边已被固化。

该条河流同八一湖相连,构成了所谓的京城水系,已经成了人们游北京的一条水上路线。

驶过两条游船,但均没有按照当初开通此路线时所说的,为保护水体,将窗子封住,不知会给河水带来多少垃圾。

 

采访中,得知以前的岸边满是树,水里鱼也不少,但为了修路,树砍了,岸修了,现在鱼不见了,由于来往的车辆很多,又没有树,土也很大。

我仔细观察河水,发现水中有不少水草,靠近岸边处还有垃圾。

 

  

9.颐和园内: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构成,两者均为自然形成。

 

   沿西堤六桥而行,一路杨柳依依,桃花盛开,同门外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在同游客的交流中,大家都很喜欢这里的风景,觉得“没白花门票钱”,反面的声音没有听到。

 

湖边老师讲解由芦苇和茭白组成的湿地系统,这种滨水系统,净生产力高,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造福环境。

我夏天来游园的时候,绿色的芦苇配上蓝色的湖水,再加上湖面波光粼粼,是很漂亮,但当时不了解它原来还有这么多生态功能。

对一些景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是此次实习的一大收获。

 

公园中正在进行整修,一圈印有花草树木的围帐将工地与游览区隔开,从远处看,围帐和园中的花草融为一体,不仔细看,简直无法分辨。

这比起那些路边常见的突兀的围帐,更让人觉得舒服。

但不幸的是我们还是看到有一条管道从工地延伸到湖边,乌黑的水正排到湖里。

围帐很高,无法看到里面,不知这水是施工后的废水,还是将需要整修的湖段排空时,湖底含有淤泥的水,要是后者,还是情有可原的。

 

在山上我们看到了几百年前的水土保持工程,很不显眼,老师不讲,我是不可能发现的。

工程对山体的改变不大,只是将山坡改造成鱼鳞状,有点象阶地,这样可以加强下渗,减缓水流的速度,从而预防了水土流失。

但我想这只适用于水量不大的时候。

 

在山上还看到一些丢了脑袋的佛像,对取走佛祖脑袋的人颇不理解,这是一种亵渎,也是一种低素质的表现。

 

约下午两点在山上解散,实习结束。

 

  

三、分析与讨论 

注意到这次实习中不论是老师的讲解,自己的观察还是进行访问的过程中,都提到了不少关于植物的问题,因此这一部分想着重探讨周围环境中植物的选择,以及对实习过程中想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1.  关于居民对周围植被看法的问题 

在调查中,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对环境进行修理,而对野生的植物则有一些深恶痛绝,这与老师的一些观点有些背道而驰。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自然环境能让人觉得舒服,使人产生深刻的体验呢?

研究表明①,首先,要看人是否对自然环境感兴趣;其次,要看自然环境的物理特征。

例如,一片矮树林旁边是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人们从矮树林中一条小路穿过,坐在草地上玩耍,会产生一种摆脱都市枯燥、乏味、紧张工作压力的感觉,心情愉快;而在另一种情况下,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无法通过的灌木丛,这类自然景色往往失去对人类的吸引力。

 

因此,我想整齐修剪过的草地,花园,还是有它们存在的心理基础的。

我们在学这门课之前不也是对一些人工修剪,设计过的园艺作品赞不绝口吗?

这似乎是很多人的心理需求。

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市中心的花坛,绿地,在心理学上,能够有较高的清晰度,更能够吸引人。

当然,任何改造都要有一个限度,适可而止。

 

老师是从生态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自然生长的植物有诸如,种类丰富,无需太多人工管理等优点。

从城市整体的角度来讲,还是要以自然植物为主,这样对资源和环境都有益处。

但处处都是这样,未免让人产生荒芜杂乱的感觉。

居民的不满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当然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是人们的心理需求重要,还是环境生态重要?

设计要以人为本,又要以环境为基础,两者兼顾似乎很有难度。

如何处理,改变人的观念?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寻求一种合适的立足点,将二者有效的调和起来。

但,这立足点在哪里呢?

 

  

2. 关于路边种植杜仲树的问题 

前面提到,在去往颐和园的路上,对路旁种植穿“铠甲”的杜仲树不理解,回来后特意查了一下该树的特征,发现自己当时的看法过于简单,是错误的。

 

当时看到的树,因为是刚移植过来的,树干很细,也没有枝叶,再加上那圈铁衣,觉得不是很美观。

其实,据查得的资料②,杜仲干形直,枝繁叶茂,树冠多呈圆形或圆锥形,遮萌面积大,且树体抗性强,病虫害很少,不需喷洒农药,是城市园林绿化非常理想的树种。

北京、南京,杭州、洛阳等城市利用杜仲作行道树或进行公园、庭院绿化,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而且由于杜仲根系发达,耐干旱瘠薄,也是广大山丘地区理想的水土保持树种。

杜仲树耐旱,耐寒,耐碱,却不喜湿热,在北京种植非常理想。

  

杜仲树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以说浑身都是宝,尤其是它的树皮,这也是给它穿衣的原因。

但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杜仲树的树皮具有再生的特性,即使对主干某一区段树皮进行全部环剥,只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短期内在剥掉皮的木质部上又可长出新的树皮,3~4年后即可赶上未剥皮部分树皮的厚度。

通过环剥皮还可以促进树株直径的生长。

杜仲不管幼树或老树都存在树皮再生能力,但其中以幼、壮龄树再生能力最强。

所说的保护措施,简单来说就是用有网眼塑料薄膜包裹树干。

 

我想,既然剥皮不会给树造成太大的损伤,反而在一定意义上说还对树有好处,何苦要把树围起来呢。

而且我看那铁圈很小,没有给树留生长的空间,不如没有。

希望这是因为树还没完全长好,进行保护的缘故,以后能看到小树解脱枷锁。

 

  

那我们要怎样选择种植的植物呢?

 

我觉得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特性,以及当地的环境,因地制宜。

不能将人的意志强加给环境。

正如在实习中看到的,针叶树的落针有一定酸性,会使周围的土壤酸化,因此树下的植被很少,我们强种上草也没有用;还有在颐和园山坡上看到的侧柏,它本是一种耐旱,耐碱的植物,所生长的地方往往植被不多,公园如果片面的追求绿化效果,铺上草坪,为保养草坪又浇灌很多的水,反而会对侧柏的生长不利。

还有前几年,北京提出要给杨树做“节育手术”,因为每年一到春天,杨絮就铺天盖地,无孔不钻,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这是当初种植时所没想到的。

这些都是由于设计者不了解植物的习性造成的。

形式不是我们追求的一切,和谐才是基础。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乡土植物的应用。

所谓“乡土植物”是指未经人类作用引进的那些植物。

“在乡土植物中包括不少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材料,它们生长繁茂,管理粗放,无需对土壤作特殊的处理,可供选择用于公园、娱乐场所和庭院中的湖泊、溪流、池塘及喷泉花坛等处的镶边栽种。

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William Robinson)。

应用乡土植物种植可为城市居民区提供一个近似于自然林地和开阔田野的环境。

孩子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攀爬树木,摘取花朵和进行其他活动,而这正是现在很多设计没有考虑到的。

乡土树种还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当地的季节变化,而引入的外来树种却不能反映季节的特点。

在当前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中。

乡土植物以其使人感到熟悉而又持久的风貌,也许更能引起人们对过去的怀念从而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尤其是在土壤和其他条件不良的地段,乡土植物可以依靠其较强的抗性来维持正常生长。

在不具备表土的地段,更可显现出其特殊的栽培价值。

许多乡土植物并不需要优良的表土。

贫瘠的土壤反而可以防止其过量生长,并减少相应的管理问题,而且这些植物在贫瘠土壤中生长的寿命往往比在优质土中更长。

燕南园中几乎遍及各处的二月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墙角,土坑都成为它生长的场所。

 

前面也有提到关于人们对修剪得很好的花坛,绿地的需求。

鉴于以上所说的乡土植物的优点,我们可以考虑以其作为园林设计,城市美化的主要原材料。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态和人们心理需求的统一。

 

最后,我想到静园被砍掉的苹果树,也想到高中校园里的那排柿子树,那是我们学校的一道风景,一到秋天树上挂满了柿子,但没有人去摘它。

长满果实的树木能给人一种成就感,一种满足与欣喜。

在校园等地种植一些适宜当地环境的果树,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应该被提倡。

 

  

四、收获与问题 

实习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环境的机会,在实习的过程中,经老师的讲解,我体会到“生态无处不在”这句话。

同时通过提出与解决问题,增进了知识,加深了理解,纠正了自己的一些错误认识。

 

在这次实习中,我感觉的最大的困惑就是,人们的需求或者愿望与生态的矛盾。

要改变人的认识,但这绝非我们短暂的一生所能实现的,我们不能把全部的精力全放在纠正人的意识上面,还要努力去寻找协调二者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应该就是我们要探索的问题。

 

与之相关的还有植物选择,尤其是在城市中的问题,这虽在前面有所讨论,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植物知识,显然还是不全面的,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

 

在海淀公园发现树少反而成为人们放风筝的好地方,所以不应该仅仅以树木的多少来衡量公园的好坏,还要看植物的分布以及其在人类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但究竟应该怎样安排园中的植物,当然最好应该沿用其原有的状态,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再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来设计。

而究竟具体应该怎样做,还待讨论。

 

旅游实习报告

人们常说努力或是说拼命努力,目的原于对物质的贪婪与追随。

也许没有原因,也许的确为了些什么,我背起行囊拿着相机,去寻找另一个世界。

在历经近百个小时的奔徙之后,我置身一个三面环山的美丽湖泊旁。

我对她一无所知,但在我见到她的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到灵魂的空鸣震彻,对她莫名喜爱的心境漂浮在3500公尺上的云空之中。

我想,我到了天堂。

――题记说起这趟行程,倒是有些莫名其妙,原本打算去西昌作一个彝族火把节的专题。

可到了西昌因推却不了彝族兄弟们的热情招待,整日称兄道弟推杯换盏歌舞升平其热情可谓之大矣。

七日如行尸走肉般,半梦半醒的穿梭在燃满火把遍布彝人的陌生街道中。

只记得不停的在跳,不停的在喝,不停的看见一张又一张灿烂的笑脸,耳边不时萦绕着祝酒歌的模糊旋律……就这样过了七天,火把节结束了,看到睡在一边的相机,才知玩过了头。

那几个彝族朋友觉得我尚未尽兴,一再挽留,只好推辞说公务在身,便匆匆告别。

临行时,喝了最后一次酒。

那次酒喝的不多,可我醉了。

在一次聚会上,听到一个朋友提起泸沽湖。

那儿离西昌不远,我决定去。

我赶上清晨第一趟去盐源的汽车,一路风光宜人,中午到了盐源,差一点因解决内急误了当天唯一一班去泸沽湖的车。

资料上说,盐源距泸沽湖仅两百公里,但一路上山路险恶,有塌方、断岩、车匪、泥石流等诸多危险。

车匪和泥石流倒是没见,但着实体会了何谓山体塌方,崎岖断岩。

行者随时处在葬身金沙江水的危险中。

尤其是如此漫长的行程竟还会堵车,常常看见几十个司机围着一块挡路的巨石无所事事,那情景倒是和《20xx宇宙漫游》有些神似。

当时,好像是在等待自由,车一开动,心里会狂喜的发出《肖申克的救牍》般的欢呼。

那时你不再埋怨那车有多烂,不再埋怨车开的多慢,也不在乎车是否会有翻下山崖喂鱼的可能。

你会欣然的继续享受五脏六腑被颠错位置的漫漫路途,你会满心欢喜的看着身边的摩梭人探出窗外把马路涂得一塌糊涂。

山崖上不时出现的小瀑布会把你从梦中惊醒,你觉得那都是幸福。

天色渐渐暗了,车在漆黑的凉山山脉上盘旋着。

那晚居然看到了满天的星,那情景很久没见过了,眼前渐渐看到了零星的灯光。

在历经16小时的难忘行程之后,我到了泸沽湖镇。

对镇子的印象不是很清晰了。

只记得那个镇子很小,没什么灯火,随便找了一家旅馆,我一头倒在床上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醒,醒时发现身上竟还背着行李。

被相机角架之类压了一夜,全身酸痛苦不堪言。

镇子离泸沽湖只有5公里,这让人很兴奋,我立即动身。

天空蓝得过于浓郁,浓郁到你觉得是假的。

一路上都是摩梭的木制小屋。

每家摩梭的屋子上都插着旗,屋檐被白色的漆刷得像奶油一样,烟囱里升起白烟,天更蓝了。

泸沽湖的轮廓渐渐清晰,我离这个神奇民族也越来越近了,当我看到泸沽湖全貌时,我已彻底折服在她的秀美之中,我想天堂也不过如此了。

岸边靠着几艘小船,摩梭称其为猪槽船。

我与摩梭的神女峰隔湖相望,湖水是非常好看的翠蓝色,湖面反着波光,碧波荡漾。

青绿色的远山错落有致的摆放在视野中。

蓝天、白云、湖水、青山,画面被安排的完整致极,让人怀疑她是否真实。

湖里不知何时多了一群光着身子游泳的小孩,从里探出脑袋打量着我这个另类和我手上的相机。

他们一直对我笑,不停地笑,我拍他们时,他们会躲开镜头,潜下水面。

一会儿,他们又一个接一个探出头来咧嘴傻笑。

我沿着湖走,他们也沿着湖跟着我,直到我走进一户人家向他们告别。

当时我觉得很真切,从未有过的真切。

我和房主说明了来由,他十分厚道,尽管汉语不是很流利,但言语间流露的友善和谦逊我很明白。

他给我找了一个懂汉语的向导,向导是牵着马来的,下午他领我去拜访摩梭的末代王妃萧淑明。

向导很黑,一说话就爱笑。

和他聊了很多。

从他那儿,我对摩梭的走婚了解了一些。

他们的爱情倒是极富有浪漫色彩的,摩梭的男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