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0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672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管理学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共管理学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管理学01.docx

《公共管理学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管理学0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管理学01.docx

公共管理学01

公共管理学01-0037

1.

新公共服务

是在传统科层制、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出现的第

三种公共管理改革模式,这种治理体系中将公民置于中心

位置。

试题满分:

1分

1空、满分:

1分

试题满分:

1分

1空、满分:

1分

主张政府干预

和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试题满分:

1分

1空、满分:

1分

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试题满分:

1分

1空、满分:

1分

试题满分:

1分

1空、满分:

1分

问题,弓I导其良性发展的各种原则、规范和指导意见。

试题满分:

1分

第1空、满分:

1分

7.根据公共政策对社会有关群体的影响来分,公共政策可分

为分配性政策、调节性政策、自我调节性政策和再分配性政策

试题满分:

1分

第1空、满分:

1分

8.公共政策的功能突出体现在导向性作用、制约性作用和

调节性作用

试题满分:

1分

第1空、满分:

1分

9.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体主要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试题满分:

1分

第1空、满分:

1分

10.制定政策的关键因素是政策问题,其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发现到建构、直至最终确立的过程。

试题满分:

1分

第1空、满分:

1分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

1.下列哪个不是政策规划的直接主体()。

A.执政党

B.立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大众传媒

满分:

1分

2.下列哪个是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称谓()。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营利性组织

D.第三部门

满分:

1分

3.()是政策规划阶段的最后一步,是通过

特定程序和行为使政策取得合法的地位。

A.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B.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c.公共政策的论证

D.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满分:

1分

4.工商企业属于()。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营利性组织

D.第三部门

满分:

1分

5.下列哪项不是公共管理的特征?

()

••

A.公共管理主要向人们提供非营利性产品或服务

B.公共管理所需要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C.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

D.公共管理绩效评估偏重于社会效益

满分:

1分

6.()不属于公共政策执行常用的行政手段

•••••••

A.行政命令

B.指示

C.规章制度

D.价格

满分:

1分

7.在众多的政策执行理论中,()强调政策

的执行是一个管理过程。

A.行为理论

B.管理理论

C.系统理论

D.交易理论

满分:

1分

&政策方案的提出者和支持者依据自己的立论对方案进行可行性等方面的阐释,从而使方案决策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评估择优,这就是()。

A.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

B.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

C.公共政策的论证

D.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满分:

1分

9.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著作,对官僚制度进行系统分

析和论证,并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建立的德国学者是()。

A.马克斯•韦伯

B.古德诺

C.法约尔

D.赫伯特•西蒙

满分:

1分

10.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经费投入不足,属于影响公共政策执

行的()。

A.政策本身因素

B.政治因素

C.行政因素

D.沟通因素

满分:

1分

三、简答题(共3道试题,共30分。

1.

政策规划要经历什么样的程序?

答:

一般来说,政策规划要经过以卜步骤:

第一,确立政策目标;

第二,拟定政策方案;

第三,评估政策方案;第四,择优政策方案。

Jl1

—/

满分:

10分

2.简述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及特点。

答:

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是:

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

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公益性等特点。

关于非政府公共组织有多种称谓,如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非政府公共部门、非营利性组织、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等。

我国对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界定,在力求与国际上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内涵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非营利社会中介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乡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纳入非政府公共组织的范畴。

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是:

这些多种形式的非政府公共组织具有授权于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职能,但不具有最终强制性的特征,其基本功能是运用非市场、非政府机制处理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提供特定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以满足公

众的共同需要,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非政府组织的六大基本特征:

合法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志愿性、自主性、民间性。

上传附件

文件I操作

公共管理学01任务0037网测题及答案.doc删除

满分:

10分

3.什么是新公共服务?

答:

新公共服务,是指“关于治理体系中公共行政官员角色的一系列思想,而且这种治理体系将公民置于中心位置”。

新公共服务要改变“政府独自掌舵”的局面,认为政府是公民的政府,因而政府在为“国家”这条船掌舵的时候,必须听从公民的意见。

在新公共服务中,公共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政府的作用是协调公民和其他群体之间的利益以创造共享的价值,新公共服务更加注重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适应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模式。

新公共服务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论,此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分重视民主、公民权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理论框架,从理论视角看,新公共服务理论本质上是对传统行政学和新公

共管理理论的一种扬弃,它试图吸收传统行政学理论的合理内核,尤其是在承认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改进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并摒弃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企业家政府理论固有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和建立一种更加关注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更加适合于现代公民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实践需要的新理论选择。

上传附件

文件操作

公共管理学01任务0037网测题及答案.doc删除

满分:

10分

四、论述题(共2道试题,共30分。

1.公共政策有哪些特征,对我们制定政策有哪些启示?

答:

(1)公共性;第一,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目的是解决公共问题。

第二,政府作为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最主要的力量,是国家和社会的代理机构,掌握公共权力,承担公共责任,公共政策作为其运行的公共权力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应当是追求公共利益,而不是为少数人谋私。

(2)利益选择性;公共政策的利益选择性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的。

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有国家机关、执政党派和其他政治团体,他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时首先要维护其自身利益,其中,执政党和国家机关制定的公共政策要有利于维护其政治权力的需要。

公共政策的利益选择性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这一特征在不同制度的社会会有不同的针对性,有时甚至会表现出一定的迂回性。

(3)目标指向性;制定政策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设计明确的目标,进而使实现目标的行为具体化。

目标是指向一定方向的,没有目标指向或目标指向模糊的政策是

盲目的,必将导致政策的失败和无效。

(4)权威约束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首先源于它的合法性。

政策的合法性是指通过特定的程序使政策得到接受或认可。

政策合法化使政策具有普遍约束力,从而对社会、团体、个人的行为具有规范性、指导性,即无论政策指导的对象是否愿意接受政策,都要为政策的实施付出努力和代价。

政策权威约束性的取得还来自于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政策能够反映政策对象的愿望,符合他们的利益。

同时,在制定和执行等环节中遵循科学合理的程序,也能使政策形成权威效应,形成一种软约束。

政策的权威约束性最直接体现于操作中,政策往往通过惩罚性的措施进行控制,从而具有威慑力。

(5)功能多极性;公共政策功能的多极性是针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而言的。

公共政策的目的是实现一定的目标,因而公共政策是指向未来的先导性、预期性的行动准则,同时也正是政策的先导性和预期性使其多极性的特点有所隐藏。

(6)动态稳定性;公共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再到政策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策要依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调整,这种调整是政策问题的不断显现所要求的,是政策制定者对政策问题的不断认识和领悟所决定的,也是政策实施过程的螺旋递升规律所必需的。

但是政策又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才能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和政策目标的达成。

保持政策稳定性最根本的途径是政策立法,即将政策上升为较为稳定的法律。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1)政治性

(2)阶级性(3)权威性(4)普遍性(5)目标取向(6)稳定性与变动性(7)预见性

公共政策特征对我们制定政策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和确立:

公共政策的制定指向问题的解决,这也正是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体现,因而政策问题是制定政策的关键因素。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政策问题,政策问题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发现到建构,直至最终确立的过程。

(二)公共政策的规划:

是指在有关原则的指导下,遵循一定的程序,在对于政策问题充分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政策方案进行设计、分析、整理、选择的过程。

对于以上公共政策规划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1)政策规划的目的是解决相应的政策问题;

(2)政策规划的基本内容是方案设计和方案择优;(3)政策规划既是一种研究活动,又是一种政治行为。

(三)公共政策的论证和合法化:

是公共政策规划的重要环节。

公共政策的论证,即政策方案的提出者和支持者依据自己的立论方案进行可行性等方面阐释,从而使方案决策者可以更好地进行评估择优。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则往往是政策规划阶段的最后一步,通俗地理解便是通过特定程序和行为使政策取得合法的地位。

(四)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

是提高公共政策

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公共管理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趋势,日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

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强调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注意建立相关程序、机制和氛围,鼓励和保障公众的参与。

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主要指政策制定主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基于科学的理论,充分利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政策程序。

虽然民主和科学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一致的,但是正确、合理、有效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往往是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统一。

上传附件

文件

操作

公共管理学01任务0037网测题及答案.doc

删除

釉贴昭件

满分:

15分

2.分析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答:

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政社不分;第二,经费不足;第三,能力不足;第四,法制缺陷。

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⑴政府应积极培育和发展非政府公共组织,以承担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为社会公共事业提供服务,并依法给予其自主权和自治权,营造有利于非政府公共组织发展的优良环境。

⑵正确认识非政府公共组织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改变一切依靠政府的观念以及传统的公益事业观,树立和强化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和意识,提高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社会地位。

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护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如对组织人员构成、资金来源等作出明确规定,对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和志愿者的个人利益给予保护,以鼓励其为社会公共事业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

如果在以上几个方面能够有重大的突破和进展,非政府公共组织资金匮乏的问题就会有所缓和,同时应倡导在公益活动中开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合法经营,以保证组织的活动经费和正常运作。

当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政社不分;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经费严重不足;自律机制不健全;能力不足等方面。

为此,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是:

加快非政府组织的自治化进程;政府应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要加快建立一整套针对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非政府组织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等。

上传附件

文件I操作

公共管理学01任务0037网测题及答案.doc删除

1.

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

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北大自主招生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北京大学2009年11月8日晚正式对外公布“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施方案。

按此方案,部分地区中学校

长的推荐信一旦通过北大相关部门的审核,其推荐的学生便可以免去北大自主招生的笔试,直接进入自主招生的面试

阶段。

面试合格者在高考录取时将享受北京大学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录取的政策,具备教育部规定的保送资格的

学生,可向北京大学申请相关专业的保送资格。

实名推荐制的招生人数原则上控制在北京大学本科招生计划人数的3%以内。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11月16日公

布了北京、天津、重庆等省(区、市)39所中学获得北京大学2010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质。

该项政策引发了诸多争论,支持者认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香港和国外已比较成熟,符合教育规律,加强了

大学和中学的沟通,利于大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大学自主招生改革。

反对者认为该项政策不可行,因为目前社会的诚信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部分中学校长教育家的身份值得质疑,加之如果相关配套和监督机制不能跟进,大学招生自主权与中学校长推荐权过大,更容易造成权力寻租和招生不公,加剧教育不公平。

此外,该项政策对教育弱势群体,例如,农村地区学生和非重点高中的学生不利。

试用公共政策的特性的相关知识,分析这种争论存在的原因,并对该项政策的执行提供建议。

(3-1、3)

答:

北大将实行中学校长推荐制的消息传来,弓I发了坊间热议,不乏支持者,但更多的则是质疑声。

应该说,一个尚未运行成熟的新生事物,遭遇各种舆论激辩,是很正常的。

人们之所以有种种质疑,最主要的原因无疑是公平焦虑,担心校长推荐制会导致教育不公平,所谓的自主招生会沦为伤害教育公平的游戏,会成为官员子弟、富人子弟或与校长有关系的人的盛宴。

这种担心有没有必要?

在今年两会

上,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就直言:

“当前的自主招生还是有一些问题。

我做了几年大学校长也感至V,实际上说白了也是社会诚信不足的反映。

现在的自主招生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为了某些分数不怎么够,在边缘状态的学生进入高校的一个手段。

当然,现在就断定北京大学拟实行的校长推荐制,也

会出现这种情况,既显得武断也属于言之尚早。

但是,如果认为该校长推荐制,在制度设计上完美无暇,无懈可击,同样是轻率和盲目的。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为杜绝暗箱操作,校长推荐制在制度设计上趋向于公开、透明,作出了许多制度性的防范,并进行了惩戒性的制度配套,比如,中学校长所具有的推荐资质并非终身制。

如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该中学及校长的推荐资质;而获推荐的学生,如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学生的资格。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校长推荐制仍然存在让人看不懂的地方。

比如,根据北大的方案,招生对象是北京、天津、重庆、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广东、陕西、新疆等省(区、市)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

这就使人疑问,为何是上述地区?

信息不甚充分,报道也语焉不详,这就让人颇费猜测。

此外,招生对象是“综合素质优秀或学科特长突出的高中毕业生”,该如何界定综合素质?

如果综合素质是指拥有各种特长,显然对出身农家的孩子不利,因为他们从小缺乏相应的特长训练,再加上拘囿于当地不甚优质的教育资源,很难“综合素质优秀”。

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失去被推荐的机会。

事实上,“素质要全面考量,一个所谓的高考状元的素质不一定比一个农村的孩子素质更高”。

培根说:

“只要维持公平的教育机会,贫穷就不会变成世袭,就不会一代一代世世代代地穷。

”如果厚城市学生薄农村学生,显然也是不公平。

再比如,不是全国所有的中学校长都具有推荐资格。

据北大招办介绍,从11月9日至12日,中学校长必须首先以所在中学和本人名义向北大招办提交关于参加“实名推荐制”的书面申请;北大自主招生专家委员会再根据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对递交申请的中学进行评审。

从中可以看出,遴选校长的标准不是从德、才和能等方面考虑,而是着眼于校长所在中学的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即这个学校的实力。

难道实力强的学校,其校长就一定值得信赖吗?

当然,这些只是相对芥小的细节。

对于有志于高考改革的高校来说,自主招生的探索和实践应该在舆论质疑中逐渐成熟和完善,毕竟,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自主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下,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已成趋势。

正如业内人士所称,自主招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惟书论”的一元选拔标准,高校也得以从本校的培养目标、特色要求出发,录取“对胃口”的学生。

校长推荐制,正处于公众的强烈关注之中,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对自主招生是个打击,对社会公平也是打击。

有学者指出,教育是社会公正的“调节器”之一,如果其本身充满着不公平,不但难以起到调节作用,反过来会加速公众的社会不公正感。

因此,诸如校长推荐制这样的自主招生,应该继续走下去,但需要加大公众监督,确保不出现、少出现伤害教育公平的现象,只有这样,自主招生才能走得远。

因此,建议自主招生要有公共性,利益选择和目标指向要面向全体人员,对所有学生,其中包括农村地区的学生和非重点高中的学生都要公平、公正、公开,要接受公众的监督,有具体的政策和制度约束,并且政策和制度的内容更全面、周到,利于大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大学自主招生改革,使自主招生之路走得更好,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