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585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课程标准]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中国报刊业的形成

(1)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了一些__________自己办的报刊。

2.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1)戊戌变法前后,维新派在报上宣传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

(2)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宣传____________思想。

(3)20世纪前期,中共创办《__________》《红色中华》《新华日报》《____________》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4)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_》《红旗》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____________》《文汇报》等报刊的内容也较丰富。

3.中国报刊业的繁荣

(1)党报党刊继续发挥____________作用,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_报刊也创办起来。

(2)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____________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事业的发展

(1)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__________》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2)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_______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成为电影主题。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______。

2.电视事业的发展

(1)1958年,________________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2)改革开放后,电视____________。

(3)在现代社会中,__________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互联网的兴起

1.诞生:

20世纪60年代末。

2.发展:

__________后风靡全球,__________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特点

(1)具有迅速____________的功能,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

(2)网络媒介可以集______、______、______于一体,还能模拟____________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高度______,双向传受。

4.影响

(1)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______________。

(2)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____,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______、娱乐方式。

知识点一 报刊业走向繁荣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

关于中国报业的发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办报热潮

B.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时期的报业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C.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

D.19世纪5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创办近代报刊

2.下面是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

对表中信息的正确叙述有(  )

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1895

7

3

42.9%

1898

47

39

85.9%

①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报业的主体 ②维新变法推动了报业的发展 

③言论自由的局面已经出现 ④报刊成为新思想传播的载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

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开阔了民众的视野 ③大大丰富了下层民众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④进步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有关下列报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知识点二 影视事业的发展

5.歌手周杰伦在《上海1943》中唱道: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与歌词中的描述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着西服婚纱在教堂中举行婚礼

B.《申报》刊登上演国产电影的广告

C.公司职员坐电车或骑自行车上班

D.林小姐边喝咖啡边欣赏当地电视节目

6.近代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标志是下列哪一部影片首映成功(  )

   A.《定军山》剧照 B.《歌女红牡丹》剧照

 C.《渔光曲》剧照     D.《风云儿女》剧照

7.“米米奇妙屋”“快乐男声”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  )

A.艺术鉴赏性

B.传播信息的作用

C.娱乐功能

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知识点三 互联网的兴起

8.

右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  )

①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

②传播信息快捷迅速,有百利而无一害 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9.下面是xx~xx年我国四种传媒发展的情况统计表,其中增长率最高的一种传媒是(  )

xx年

xx年

报纸总印数(亿份)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

作时间(小时)

2931682

3381446

电视节目制作

时间(小时)

526483

585007

互联网用户(户)

3014518

9021717

A.报纸B.广播C.电视D.互联网

10.以下有关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这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步替代的过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

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

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材料二 近代部分报刊图片

材料三 这两天谁最红?

小沈阳。

“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这样认为。

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能够自发营造社会效应的网民,他们借“造浪”实现自我社会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

——中国经济网综述

材料四 春节联欢晚会的平台作为一种媒介,所展示的节目内容作为一种讯息,反映了社会的文化走向与趋势。

今年春晚造星意识的成熟也反映了现代商业社会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而这些都源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

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却成为了容易让人审美疲劳的重复节目。

在一片唏嘘声中,春晚开始思索新道路。

xx年刘谦和小沈阳为春晚增添了一丝时尚气息,展示了平民风采。

——新浪博客:

《央视春晚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

 

(3)据材料三、四,指出当今大众传播的媒介有什么重大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4)据材料三、四,归纳刘谦和小沈阳一夜走红的原因有哪些?

央视春晚的思索创新说明了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数千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

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

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

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骛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选自《张之洞

全集·奏议》,卷27,1928年文化斋刻本

材料二 据信息产业部负责人介绍,全国电话普及率由1997年的8.11%提高到去年(xx年)年末的33.74%,通电话行政村比重由55.6%提高到85.3%。

去年全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7年的2.3%提高到5.7%,电话用户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

目前,我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已扩大到10G以上,国内中文站点达到29.3万个,联网计算机达到2083万台。

——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张之洞的什么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通讯事业发展的重要史实。

 

(2)依据材料二,说出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和相关知识,如果你现在要与远方的朋友进行交流,那么信息交流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

(1)中国丛报 万国公报 

(2)中国人

2.

(1)维新思想 革命派 

(2)民主科学 (3)共产党 解放日报 (4)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3.

(1)主导宣传 专业性 娱乐性 

(2)新闻价值

二、1.

(1)定军山 

(2)成熟 (3)工农生活 革命战争 (4)辉煌

2.

(1)北京电视台 

(2)逐渐普及 (3)看电视

三、2.90年代 1994

3.

(1)传播信息 第四媒介 

(2)文字 图像 声音 三维动态 (3)互动

4.

(1)快捷与方便 

(2)生活方式 学习

对点训练

1.D [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记忆,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创办近代报刊。

]

2.B [根据时间:

1895年和1898年判断②正确;根据表格数据的变化可知①④正确;结合时代背景,清政府统治时期言论自由局面还没有形成,所以排除含③的选项。

]

3.B [近代中国,能够阅读和买得起报纸并成为一种习惯的只可能是社会精英阶层,而不可能是下层人民。

]

4.C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因而B、C两项符合。

《时务报》和《国闻报》是维新变法的报刊,A、C、D三项符合。

因此正确选项只有C项。

]

5.D [20世纪50年代末电视节目才开始在中国出现,D项错误。

]

6.A [《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它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

7.C [结合题干可知反映的是电视的娱乐功能。

]

8.B [本题主要考查互联网相对于其他媒介的不同,互联网在带给人们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故排除②。

]

9.D [通过材料中数字的增长变化可以看出xx年互联网用户增长是xx年的近三倍,从而可以推知答案。

]

10.D [这三类媒介在技术上属于不同层面,不存在替代的问题。

]

综合运用

11.

(1)原因:

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加重)。

主要目的:

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

(2)宣传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君主立宪也可),民主革命(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民主与科学(或反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也可)。

(3)电视和互联网成为大众传播的主要媒介。

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电视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的解放;电视和互联网的资讯与娱乐功能的优越性等。

(4)原因:

电视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社会上个人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的自我意识的提升;大众娱乐心态的期待和推介;大众媒体竞争的需要,对春晚进行商业化的运作和积极创新;刘谦和小沈阳的演出的平民化,贴近了大众的娱乐心态等。

说明: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和娱乐心态不断地追求更高,也说明了如今大众传播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

12.

(1)张之洞出于国防、军事方面考虑要求架设电报线、开办洋务。

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建立电话公司,到20世纪初清政府才在南京开办了电话局。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并设立无线电报局。

(2)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提高了效率。

(3)写信、发电报、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请思考:

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

方法点拨 材料分析的是电视为什么能够普及,可从人们的生活水平、物质基础、精神需求以及电视的功能等角度回答。

答案要点 

(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电视能够普及的根本原因。

随着人们实现温饱,并进入小康社会,人们要求进一步丰富精神娱乐生活,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

(2)电视本身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文字、图象、声音兼备,表现、感染力强,使用方便等优势。

(3)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请回答:

网络媒介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

方法点拨 通过与报刊、影视及广播相比,突出网络媒介的特点,找出其优势。

答案要点 

(1)网络媒介集其他三种媒介的优势于一体,文字、图像、声音兼备,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传者与受者之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使信息的即时反馈得以实现。

(3)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二、学习延伸

做一次社会调查,看哪种媒体对我国高中生的生活影响最大。

答案要点 

(1)可以以你所在的班级为范围,设计一个问卷,通过逐个调查的方式分析每位同学平时主要通过什么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及辅助学习。

问卷可以包括每天接触这种媒介的时间、地点、主要浏览或听取的内容,对其日常学习生活的影响等栏目。

(2)对以上反馈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写出调查报告,以备全班讨论或投稿发表。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

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中。

当时有人撰文指出:

“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

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

”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婚礼上新娘子身穿新式旗袍,头遮喜庆红盖头,新郎一身长袍马褂的装扮。

关于这种场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西文明交融的产物B.体现了近代生活习俗的变迁

C.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之后D.这种婚礼观在20世纪初的城乡普及

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较为适宜。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4.晚清重臣翁同龢在日记中描述著名买办徐润的花园时说:

“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

”这里的“夷气”主要是指(  )

A.陈设带有西洋风格B.全部供外国富商居住

C.园中皆为日式家具D.招聘欧洲建筑师施工

5.上海外滩曾经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文化中心。

这里聚集着当年各国的领事馆,各大金融机构,这些建筑构成了著名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这种现象反映了(  )

A.洋务运动全面开展B.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影响

C.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D.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6.“清朝末年,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

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亦趋恐后。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7.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

然而这一习俗在民国初年就有了很大变化,变化的原因有(  )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学东渐的影响 

③中国人现代化意识发生了变化 ④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在近代,中国的婚礼发生了重大变化。

那么推动中国近代新式婚礼发展的因素有(  )

旧式婚礼情况

新式婚礼情况

1.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

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2.问名(互问庚贴子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①西方文明的影响 ②维新派主张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的推动 

③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④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倡导和身先士卒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9.被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的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所列三条“特征”条件,包括:

一须文理通顺,能作短篇;二须大家闺秀;三须有服从性质,不染习气。

这说明(  )

A.人们的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章太炎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C.旧有的婚姻观念并没有完全改变

D.章太炎属于封建顽固派

10.河北无极(无极,地名)有歌谣唱道:

“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

”中国政府曾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最早是在(  )

A.太平天国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后D.解放后

1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新变化的是(  )

A.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B.温饱问题获得解决

C.政府发起“菜篮子工程”D.城镇启动“安居工程”

12.六十五岁的奶奶经常对小孙子唠叨起自己儿时的生活境况,奶奶的唠叨中不可能有(  )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人人一身蓝,购布认票不认人”

C.“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招生”

D.“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

13.

青藏铁路

右图是著名歌唱家韩红《天路》中的“一条神奇的天路”,它“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下列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 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③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④xx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西藏的土特产开始走进内地人们的生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有资料说: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自唐代起,中国就有了邸报。

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是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且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

及至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

从上述资料中可以获取有关中国报纸起源的信息是(  )

①唐代“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②晚清时中国有了近代报纸 ③“邸报”是官吏士大夫创办的 ④中国近代报业是欧美传教士和商人开创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1903年山东第一份报刊《济南汇报》创刊,以后《山东官报》、《济南日报》等多种报纸在济南陆续出现,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

它对人们的影响有(  )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启迪民众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

右图是1936年《申报》刊登的一则广告,从中你能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

①这是姜曦为她的诗词集做的广告 ②1936年以前中国已出现电影和影星 ③报纸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媒体 ④名称的西化成为一种潮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右图是某一时期使用的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①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这一时期应为辛亥革命前的清朝晚期 

③当时的教学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④当时电话已走进中国千家万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8.1896年8月11日,上海著名游乐场所之一——徐园在杂耍节目中穿插放映了“西洋影戏”大受观众欢迎。

这是电影在中国公众娱乐场所的第一次公开放映。

由此可见电影发明后很快传入中国的原因不包括(  )

A.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的新颖性B.清政府笼络民心的需要

C.公众娱乐活动的进行D.电影放映带来丰厚利润

19.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

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C.报纸、广播传媒的普及D.电视机的成功发明

20.“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地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活动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在当前要想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加容易

B.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电子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整个网络时代

D.数字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深入生活领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第21题20分,第22题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