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台防汛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455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docx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台防汛应急预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docx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一、目的2

二、编制依据2

三、适用范围2

四、工作原则2

五、概况3

六、应急预案的启动3

6.1防汛准备工作4

6.2预警信息含义4

6.3主要防御方案4

七、应急响应5

7.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5

7.2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5

7.2.1Ⅳ级响应(蓝色预警)5

7.2.2Ⅲ级响应(黄色预警)6

7.2.3Ⅱ级响应(橙色预警)7

7.2.4Ⅰ级响应(红色预警)8

八、应急救援组织机构9

九、应急准备与响应流程图10

十、项目部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11

十一、本工程在台风暴雨期间可能引起重大事故12

十二、应急响应中必须遵循的原则12

十三、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13

十四、救援器材及设备13

十五、各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措施13

十六、本预案的发布和修改程序15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为了保证普陀区上粮二库地块公共租赁房工程在台风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项目部特制定此防台防汛应急预案。

一、目的

按照国家规定的“蓝、黄、橙、红”四色预警和四级响应的要求,结合项目部的实际,为进一步提高防汛指挥调度、应急抢险和灾后救助的效率,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及时、妥善处置因台风、暴雨等造成各种重大紧急情况,避免或减少台风、暴雨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上海市防汛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规章、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及《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上海市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的通知》(沪汛办〔2011〕16号)、《关于做好建设工程夏季防台防汛、防暑降温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沪建安质监[2011]48号)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部内防汛防台突发公共事件。

本预案指导项目部的防汛防台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本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并报上级审定、备案,预案构成种类将不断补充、完善。

四、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资源整合。

防汛防台预案要以“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及时抢险、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切实实现“三个转变”,按照新时期防汛防台的要求,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营造一个稳定、祥和、安全的环境。

1)救人高于一切,就近施救;

2)抢险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

3)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及减轻次生灾害损失;

4)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领导靠前指挥;

5)防台风教育、演练贴近实际;

6)强化防范措施,把握台风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

五、概况

普陀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西北部,东与闸北区交界,西与嘉定区接壤,南与长宁区、静安区毗邻,北与宝山区相连。

它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

区机关大院南北紧靠沪宁高速公路和铁路上海西站,西南距虹桥机场8.4公里,东南距市中心人民广场7.5公里。

区域面积54.83平方公里。

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流经该区,岸线长达21公里,为上海各区之首

本项目部地处普陀区云岭西路南侧、苏州河北侧、祁连山路东侧、规划千阳路西侧,是防讯防台的重点位置。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136157.91㎡,现有施工人数600~700人。

内有塔式起重机5台,中小型机械20台,计划安装15台人货梯,另有办公区、生活区、仓库等临时设施。

重点防护对象:

生活区、办公区、仓库等临时设施,落地及悬挑脚手架,塔式起重机和人货电梯,基坑围护,模板支架、临电、机械设备等。

六、应急预案的启动

收到上海市气象台发布台风暴雨预警信号,本预案正式启动。

6.1防汛准备工作

6.1.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6.1.1.1思想准备。

加强宣传,增强职工预防洪涝台风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准备。

6.1.1.2组织准备。

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责任人、防汛队伍和低洼易积水区域的监测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

6.1.1.3工程准备。

配备一定的防汛应急物资,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防汛工程建设任务。

6.1.1.4预案准备。

修订完善各类台风暴潮防御预案、人员安全转移预案。

6.1.1.5物资准备。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

在防汛重点部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

6.1.1.6通信准备。

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和自建通讯系统,确保防汛通信专网、预警反馈系统完好和畅通。

6.1.1.7防汛检查。

按照“六不放过”的原则,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6.1.1.8防汛日常管理工作。

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对应急物资定期检查,确保完好。

6.1.2预防和预警机制

6.1.2.1经常上网查看和收看电视,随时收集掌握防汛防台信息。

6.1.2.2健全预报机制。

建立信息的监测和通报系统。

6.2预警信息含义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蓝、黄、橙、红四色预警信号,本区的防汛防台预警级别将按市防汛指挥部的要求分为四级,由有关部门统一发布。

国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制度、明确预警级别和发布程序后,从其规定。

6.3主要防御方案

6.3.1现场人员应立即上报项目部指挥小组。

6.3.2现场下水道疏通。

6.3.3生活区、宿舍后勤生活保障、救护。

6.3.4施工现场塔吊、施工电梯、脚手架、模板等的检查与检修。

6.3.5施工用电、各部位配电箱、现场高空照明灯及架空线路的检查、加固及抢修。

6.3.6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与医院联系或拨打“110、119”救助,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及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6.3.7事故调查报告,并上报公司及有关上级机关。

七、应急响应

7.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7.1.1按洪涝、台风等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

7.1.2进入汛期,防汛指挥机构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风情、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

7.1.3洪涝、台风等灾害发生后,由防汛指挥部向区县人民政府和市防汛指挥部报告情况。

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可越级上报,并同时报市防汛指挥部。

任何个人发现险情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7.2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防汛防台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

即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四个响应等级,应对一般较大、重大、特大突发公共事件。

(见附表一)

7.2.1Ⅳ级响应(蓝色预警)

7.2.1.1Ⅳ级响应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Ⅳ级响应,由项目部防汛指挥部处理,并报公司防汛指挥部备案:

(1)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后;

(2)发出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后,即预报局部地区24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

(3)可能造成一般灾害的其他汛情。

7.2.1.2Ⅳ级响应行动

(1)项目部防汛指挥部领导进入岗位,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和灾后救助工作,并加强汛情监测,密切关注汛情变化,及时向公司防汛指挥部上报汛情、灾情和灾害处置等情况。

(2)公司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公司防汛指挥部指令,协助项目部防汛指挥部实施防汛抢险和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7.2.1.3蓝色预警防御指引

(1)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报道,了解最新预警信息,妥善安置易受风雨影响的室外物品;

(2)各新闻媒体、各电子显示屏发布有关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

(3)各单位、各部门按照防汛防台预案,做好各项防御准备;

(4)低洼、易受淹部位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5)各防汛排水泵站加强值守,适时进行预抽空;

(6)加固户外装置,高空、基坑等作业人员采取有效防御措施;

(7)排水量排水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并做好降雨过程中的排水工作;

7.2.2Ⅲ级响应(黄色预警)

7.2.2.1Ⅲ级响应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Ⅲ级响应,由公司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处理,并报区政府防汛指挥部备案。

(1)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后;

(2)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后,即预报部分地区24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3)发生险情,可能造成基坑、大型机械、架子架、模板支撑局部危害的;

(4)可能造成较大灾害的其他汛情。

7.2.2.2Ⅲ级响应行动

(1)公司防汛指挥部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对汛情的监测和防汛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区防汛指挥部总指挥;

(2)项目部防汛指挥部领导进入岗位,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和灾后救助工作,并加强汛情监测,密切关注汛情变化,及时向公司防汛指挥部上报汛情、灾情和灾害处置等情况;

(3)公司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区防汛指挥部指令,协助项目部防汛指挥部实施防汛抢险和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4)各级抢险队伍进入戒备状态,防汛抢险物资储运单位做好随时调运的准备;

(5)各新闻媒体及时刊播有关预警信息,加强各种安全防范知识宣传。

7.2.2.3黄色预警防御指引

(1)尽可能减少外出或者到安全场所躲避;

(2)各新闻媒体、各电子显示屏及时更新有关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

(3)防汛小组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4)高空作业需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必要时可以暂停所有作业;

(5)防汛排水泵站转入暴雨模式运行;

(6)排水量排水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并做好降雨过程中的排水工作;

7.2.3Ⅱ级响应(橙色预警)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Ⅱ级响应,由公司防汛指挥部处理,并区政府备案

7.2.3.1Ⅱ级响应标准

(1)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后;

(2)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即预报部分地区24小时降雨量超过150毫米;

(3)可能造成基坑、大型机械、架子架、模板支撑、宿舍可能造成较大危害的;

(4)可能造成重大灾害的其他汛情。

7.2.3.2Ⅱ级响应行动

(1)公司防汛指挥部总指挥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对汛情的监测和防汛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区政府主要领导,提请公司召开紧急会议,作出应急部署,并适时下达人员撤离指令;

(2)项目部防汛责任人和防汛指挥部领导必须进入岗位,组织开展防汛抢险、人员撤离和灾后救助工作,并加强汛情监测,密切关注汛情变化,及时向公司防汛指挥部上报汛情、灾情和灾害处置等情况;

(3)公司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公司防汛指挥部指令,协助项目部防汛指挥部实施防汛抢险和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4)各级抢险队伍进入临战状态,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防汛抢险物资储运单位做好随时调运的准备;

(5)及时收听、转发有关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报刊等媒体也要及时刊发相关信息。

7.2.3.3橙色预警防御指引

(1)职工尽可能留在家中,关门、关窗、收物,防止坠物伤人;一旦宿舍进水,立即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2)收听新闻媒体、各电子显示屏滚动发布有关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

(3)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市防汛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加紧检查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4)工地停工,并对塔吊等设备进行锁定,对脚手架等进行加固或拆除;

(5)各类作业人员和工地临房、危棚简屋内人员按预案撤离随时转移至指定安全地带;8级风时开始准备,如风力还在上升,就开始撤离。

(6)灾后,专业抢险队伍要迅速组织巡检,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排积水、清障、应急抢修等灾后恢复工作。

7.2.4Ⅰ级响应(红色预警)

7.2.6.1Ⅰ级响应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Ⅰ级响应,必须向公司及区政府报告,公司领导进入岗位或到现场:

(1)发布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后;

(2)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即预报部分地区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

(3)造成基坑、大型机械、架子架、模板支撑、宿舍倒塌;

7.2.4.2Ⅰ级响应行动

(1)公司或区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公司防汛指挥部领导成员参加,作出防汛防台应急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动员全职工全力抗灾抢险;

(2)公司领导和防汛责任人进入防汛抢险指挥岗位,迅速落实各项防汛抢险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各级抢险队伍进入战斗状态,根据公司或区防汛指挥部的指令,执行抢险救灾任务;

(4)及时收听和转发有关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报刊等媒体也要及时刊发相关信息。

7.2.6.3红色预警防御指引

(1)职工根据安全提示进一步检查落实自我防范措施;

(2)收听各新闻媒体、各电子显示屏随时插播有关预警信息、安全提示和紧急通知等;

(3)各部位专门的保护措施;

(4)除抢险救员外,工地全部停产、停工、停业;

(5)各类作业人员必须全部转移至指定安全地带(26#房1~3层)。

(6)灾后,专业抢险队伍要迅速组织巡检,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排积水、清障、应急抢修等灾后恢复工作。

7.2.5等级调整变更

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级别与响应级别密切相关,但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响应等级一般由低(Ⅳ级)向高(Ⅰ级)逐级递进,出现应急情况和严重态势时也可直接跃进。

可针对各种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分级响应程序和措施,情况特殊时,根据加强预防的需要,可提高响应等级。

八、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一)项目部防台防汛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888

副组长:

888888

组员:

888、888、888、888、888、888、888、各专业班组长

项目部的项目经理为现场应急救援主要责任人,项目部各班组主要负责人为部门的应急救援主要责任人。

(上述领导小组的成员由项目部全体人员、各部门负责人、专业班组长组成,如有岗位调整,以防台风暴雨预案启动时的岗位负责人自动顶岗,无须另行改动此文件。

) 

组织架构图

 

九、应急准备与响应流程图

 

十、项目部现场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一)防台风暴雨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

1、负责防台风暴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全面工作。

2、项目经理朱苗龙负责全面工作;副经理谢洪江负责分管工程组、设备组;安全部符增明负责分管保安机动组和行政后勤组。

(二)各防台风暴雨工作小组的职责:

1、工程组:

1)负责所辖工作范围内的防台风暴雨工作的布置、检查、协调等全面工作。

2)负责落实施工现场的建筑物及设备设施的加固、防护、排水防涝工作。

3)负责施工现场的人员撤离的组织、检查、落实等工作

4)负责组织一支由施工班组组成的紧急抢险机动小组随时待命,作为处理紧急事件的预备队,由领导小组直接调遣。

2、设备组

1)负责所辖工作范围内的防台风暴雨工作的布置、检查、协调等全面工作。

2)明确防台风暴雨工作的重点工作内容,上报领导小组。

3)负责落实设备部所辖施工现场的建筑物及设备设施的加固、防护、排水防涝工作。

4)负责设备部所辖施工现场的人员撤离的组织、检查、落实等工作。

3、保安机动组

1)负责辖区内治安保卫工作,做好固定岗和巡逻岗的应急调整工作。

 

负责落实抢险必备物资的准备工作。

2)负责辖区内防台风暴雨加固、撤离工作的验收和检查工作。

3)负责协调相关工作小组,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工作。

4)负责抢险工作中的人员救护工作。

4、行政后勤组:

1)负责及时收集最新台风暴雨预警信息,宣布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2)汇总各工作小组上报的防台风暴雨的重点部位,上报工作领导小组。

3)负责行政、后勤的组织、协调、检查及督导。

4)负责解决撤离人员及工作人员的食、宿安排。

5)负责行政车队的车辆调度,安排好救护的应急用车。

6)联系医疗救护机构,协调安排医务人员。

7)负责做好各工作小组的协调工作。

8)负责台风暴雨过后的人、财、物的清点工作。

9)负责保险的理赔工作。

十一、本工程在台风暴雨期间可能引起重大事故

1、构造物、堆置物、土石方、深基坑(槽)倒塌、活动板房倒塌、脚手架、塔吊、配电房、围墙倒塌等;

2、触电:

电缆漏电、雷击伤害。

3、水淹:

造成财产损失

十二、应急响应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1、接到台风预报后,项目部立即启动防台风应急预案,工地没完工工程尽快完工或加固处理,不开新工作面;

2、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

3、项目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

4、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安

全地带。

5、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

6、截断电源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

7、项目设紧急联络员一名,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明确联络地址和电话。

8、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部门负责人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

十三、重大事故报告及报警原则

1、工地现场任何人发现发生重大事故的,必须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工地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通知公司总部,并组织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开展现场抢救工作,应第一时间直接打电话报120急救中心,同时拨打24小时值班电话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公司工程总部及公司领导。

2、公司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公司应急救援组赶赴施工现场,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将事故的概况(包括伤亡人员、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原因等)分别用电话和快报的办法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以及政府有关部门。

十四、救援器材及设备

1、通讯设备:

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

2、交通工具:

供指挥、联系、救援的用车

3、急救药品及器材:

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救援器材等。

4、救援设备:

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

上述器材及设备数量详见附表:

《通讯录及救援设备清单》。

十五、各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措施

1、坍塌(山体滑坡)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坍塌是指施工基坑(槽)坍塌、边坡坍塌、模板支撑系统失稳坍塌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包括施工围墙)倒塌等。

(1)发生坍塌事故的应急措施:

1)当施工现场的监控人员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立即下令停止作业,并组织施工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当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立即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时,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4)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5)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6)对在土方坍塌和建筑物坍塌死亡的人员,由企业及市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伤残人员安置和财产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2、活动板房的安全措施

活动板房结构轻巧,不能抵抗级别较高的台风,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防风措施:

1)活动板房地基必须牢固,四周排水必须顺畅;

2)板房四周需拉钢丝,与地面牢固锚接,增加抵御台风的能力;

3)板房室内外用电设备必须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防止台风将电线吹断后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事故。

3、汛期要注意根据天气和气候变化,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工序,确保施工安全。

4、加强对基础开挖施工的检查、重点检查基坑壁的有效支护,在施工现场要设置观测点,随时观测基坑边坡及毗邻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化,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要配备足够的排水设施,确保排水及时防止基坑坍塌。

5、搞好脚手架的安全防范,要重点检查立杆基础与排水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拉结状况,做到基础平整、坚固,排水通畅,拉结有效确保脚手架稳固、牢靠。

6、要强化对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和塔吊、施工用电等危险性较大部位和环节的检查,重点检查塔吊等大型机械设备固定状况和各种安全装置灵敏程度,提高设备抗台风、防雨、防雷击和防倒塌性能。

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严格遵守标准规范,尤其要对变(配)电室做好防雨措施,汛期所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除照明、排水和抢险用电外,其他电源必须全部切断、在雨后继续施工前,首先要检查所有用电设施和线路的安全性,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8、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宿舍、伙房、办公室和仓库等临时设施的安全状况的排查工作。

汛期前要加强施工人员的防汛教育,提高其防护意识,并讲解有关的避险路线、避险地点和避险方法。

汛情期间宿舍要设专人负责,实行昼夜值班。

对有安全隐患的临建宿舍的住宿人员要撤到安全地轨

9、要加强对大型机械、落地悬挑脚手架、临时围墙、基坑、模板支架、临电、临时宿舍、仓库的安全检查,存在不安全隐患的,要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对不能保证人身安全的,要坚决予以拆除,以防止发生坍塌和坠物仿人事故的发生。

10、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结束后,应对施工现场各个部位、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符合开工条件方可进行重新施工。

十六、本预案的发布和修改程序

本预案经项目部部室以上负责人会议通过,由项目部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一:

通讯及救援设备清单

通讯录及救援设备清单

设备分类

名称及数量

通讯器材

固定电话

2

移动电话

每人1部

对讲机

8部

交通工具

指挥车

救援车

120救员车

救援设备

装载机

挖掘机

自卸车

2台

1台

4台

急救药品及器材

止血带

颈托

担架

灭火器

20卷

2个

1个

10个

急救箱

沙铲

 编织袋

 雨衣雨鞋

2个

15

300个

10套

附表二: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及响应等级汇总表

序号

预警

等级

响应

等级

性质

表示色

应对情况

及类别

备注

1

四级

四级

一般

蓝色

一般

突发公共事件

2

三级

三级

较重

黄色

较大

突发公共事件

3

二级

二级

严重

橙色

重大

突发公共事件

4

一级

一级

特别

严重

红色

特大

突发公共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