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备课刘爱萍刘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395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备课刘爱萍刘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备课刘爱萍刘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备课刘爱萍刘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备课刘爱萍刘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备课刘爱萍刘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备课刘爱萍刘青.docx

《第四单元备课刘爱萍刘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备课刘爱萍刘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单元备课刘爱萍刘青.docx

第四单元备课刘爱萍刘青

任课教师:

刘爱萍刘青学科:

数学第〔四〕单元

课题: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教材70-75页内容。

主备老师

刘爱萍刘青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认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学会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上下、前后、左右辨认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过程,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方位感。

3、在现实、有趣的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的直观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辨认“左右”。

教学难点

用上下、前后、左右辨认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

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入学后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

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为学生“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教师采用有趣的用实物拼搭物体的实践活动作为开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某些物体的共同特点,从而利用第二单元的分类知识来区分同一类物体,从而认识各种物体的名字,并能正确辨认各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并通过“涂一涂、连一连、圈一圈”等动手活动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和创造拼搭自己梦想中的东西。

单元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摆、拼、摸一系列动手活动,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的同时,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总体教学思路是:

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创作交流问题—应用拓展。

单元实践活动

1、比比谁的手儿巧(快速拼搭一种喜爱的玩具)

2、火眼金睛(要求出现许多图形,让学生快速辨别说出图形的名称)

3、奇思妙想(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

教学措施

1、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以原有经验为基础,开展学习活动。

2、重视学生的亲身经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

3、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与身边的生活相联系,在应用中逐步巩固。

4、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

共3课时

新授课1课时

练习课1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任课教师:

学科:

数学第〔四〕单元

课题:

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

教材第57——60页。

总(39)课时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老师

刘青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3、在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

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

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文具盒、学具盒等。

预习设计

观察教科书75页信息窗一,想一想:

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游戏?

做完游戏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

1、游戏一。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再摸后脑勺。

先由教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提问:

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

(先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

2、谈话:

上课时想发言怎么办?

(要举手)想发言,举哪只手?

(举右手)哪只手是右手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3、游戏二。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教师背向学生,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

4、现在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吗?

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后,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认识物体的位置了。

(板书课题:

认位置)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

观察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举起的是哪个手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刚和小芳。

2、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

观察小刚和小芳的桌上放的是什么物品?

(练习本和数学书)是怎样放的?

(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

3、图中人和人及物和物的位置。

(1)四个小朋友坐的位置:

(指名汇报交流)小明在小红的左面,小红在小明的右面;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

(2)国旗和黑板的位置: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

(小组汇报交流)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

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3)讨论:

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

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4、提问:

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

5、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指定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坐的各是谁?

 

再指定一位坐在边上的学生说一说。

(及时集体纠正) 

再指定一位从在角落里的学生说一说。

(及时集体纠正)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互相纠正。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第1题摆一摆,说一说。

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上下、左右”的辨认。

2、自主练习第2题是“小动物排队”一是让学生巩固对“前后”的认识,二是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运用“第几”和“左右”一起来定位物体的位置。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

你能用上下说句话吗?

你还能用前后、或左右再说句话吗?

2、作业:

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学生小组操作,然后汇报品打出的形状并说明自己的发现。

组织学生在动手体验。

学生小组活动,老师指导,然后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活动,然后汇报交流。

 

要求:

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橡皮摆在文具盒在上面。

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认识位置

前后

上下

左右

限时作业

一、

从左边数起:

排在第()个?

排在第()个?

从右边数起,排在第()个?

排在第()个?

二、

教后反思:

在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课题:

认识图形练习题和“我学会了吗?

”。

教材71-73页。

总(40)课时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老师

刘青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3、在现实、有趣的操作活动中,初步积累有关方位知识,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课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位置,这节课就来看看同学们的表现如何?

有信心吗?

二、基本练习

1、自主练习第2题是“小动物排队”,一是让学生巩固对“前后”的认识,二是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运用“第几”和“左右”一起来定位物体的位置。

2、自主练习第3题是“摸鼻子”游戏,目的是巩固对自身左右的认识。

3、自主练习第4题是说一说自身周围有哪些同学,让学生能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物体的位置。

4、自主练习第5题是动手操作,让学生按要求把图片贴在指定的位置上。

三、我学会了吗?

展示“我学会了吗?

1、可以借助挂图或事物投影展示“我学会了吗?

2、学生自己观察图,说说图中有什么?

3、完成“我学会了吗?

”下面的3道题目。

(1)第1小题,用彩笔涂色,独立完成后,小组相互检查。

(2)第2小题,把小蚂蚁前面第2只涂上红色,小蚂蚁后面的第3只涂上黄色。

第二小题做完后可增加一些相关练习,如把从左边起第4只蚂蚁圈起来,把右边的4只蚂蚁圈起来等等。

四、全课总结: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如:

龟兔赛跑),并用学过的知识说说图意。

教师要及时点评,说明个别答案不唯一。

教后反思:

进一步巩固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课题:

智慧广场

总(41)课时

教学课时

(3)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老师

刘青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教学难点

学习借助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激趣,提出问题

1、呈现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衣服美丽的图画,想看吗?

学生说出图中的信息和问题,教师做好板书。

2、请学生猜想这一行大雁可能是多少只。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9只或者8只,然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要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给孩子独立发挥的空间,并给与合适的引导。

 3、交流与思考:

教师设计“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要求“一共有几只鸭子”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画图、做题,看学生能否学以致用。

然后集体交流,感受画直观图的好处。

 2、第2题呈现的是两位小朋友在楼前谈话,通过小区里一共有几栋楼?

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解决问题,再次感受画图的直观。

 3、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通过该题,学生再次借助直观图解决问题。

 4、呈现的是排队上车的情景,通过“排队上车的有多少人”感受画直观图解决问题的便捷性,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决,这时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把后面还有4个人理解成排第4,教师要提醒孩子认真读题,不要产生思维定式。

 5、“从右边数排第几呢”是“重叠问题”的变型,本题知道了一共有7辆车,从左数排第4,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同样可以借助直观图解决问题,先画7个圆圈,从左边数排第4,把第4个做上记号,再从右边数这个排第4。

四、   课堂小结

师:

现在学完了,你都学会了什么?

 

启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感受画直观图的优越性,学会借助直观图解决问题。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独立做题,一共有9只动物。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课本提供的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在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提高思维能力,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掌握较好,能够感受画直观图解决问题的便捷性。

课题:

智慧广场——重叠

总(42)课时

教学课时

(4)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老师

刘青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教学难点

学习借助借助直观图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基本练习

(一)练一练:

(用画图的方法)

1、小明家从前面数在第3栋,从后面数在第5栋。

这个小区一共有几栋楼?

2、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从前面数它排5,从后面数它排第6,一共有几只鸭子?

同学们请拿起笔先用你喜欢的图形表示穿花衣服的大雁,如果说从前数穿花衣服的大雁排第20,画一画,会怎样?

(生可能本子不够用?

)看来用画一画的方法,不行了。

你能想到更好的办法吗?

(二)练一练:

1、淘气的前面有5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用你喜欢的方法做)

2、从前面数,小明在队伍里排第6,从后面数,小明在队伍里排第7,这个队伍一共有几个人?

3、刘艳的家住在一栋楼房的中间,她家下面有3户,上面有4户。

这栋楼房一共有几层?

 

教后反思:

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运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