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368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教案

生活中的数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1~10的符号表示方法。

2.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学重点:

在帮助学生建立数与实物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

教具准备:

多媒体,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谜语引入,学生猜一猜。

(鸭子)

头上没帽子,全身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

出示书第4页的情境图。

二、互动新授

1.说一说,认一认。

板书:

1

谁能说出图上哪些东西的个数是“1”?

学生自由说。

观察我们自己的身体和周围有哪些事物能用“1”表示。

2.数一数,认一认

谁能说出图上哪些东西上个数是“2”?

从图中找一找,数一数,你还认识了哪些数,小组的同学一起说一说。

3、4、5还能表示什么?

3.试一试

(1)说一说

出示小鸭子的情境图。

学生自由说,全班交流。

(2)小结,有的数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

(3)数一数,认一认。

4.实际操作:

请十个同学当运动员,每人手中拿一个数字,请运动员听口令,现在我们按1,2,3,4……的顺序排队,看谁排得又快又好。

三、巩固拓展

1.请同学们数一数,画一画。

完成书第5页“练一练”第1题。

2.照样子,把与左边同样多的连起来。

完成书第5页“练一练”第2题。

3.看一看,说一说。

完成书第6页“练一练”第3题。

4.完成教材第6页“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认知数字1~10,通过运用直观形象的物体为认知方法。

五、作业

做《快乐同步练》第1页。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时,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鸭子的带领下,进入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良好。

 

生活中的数

玩具(1~5的数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运用数字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会正确地书写1~5的数字。

教学重点:

在田字格里正确地书写1~5的数字。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具准备:

多媒体,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学生自由地数一数周围的物体,并进行交流。

这一节课我们先认识1、2、3、4、5。

二、互动新授

1.数一数,说一说。

小组内说说你们组的玩具是什么?

有多少?

指导学生交流。

2.出示书第7页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主题图,按要求寻找有关的数学信息。

数出数量1、2的物体。

组织学生交流。

(1)在小组内说说数量是“3、4、5”的物体,看谁发现得多?

(2)谁能完整地说出这幅图中1~5的物体?

(3)动手摆一摆。

记住数字的特点。

4.指导书写。

(1)介绍田字格。

(2)分别说明“1~5”的书写要点,并进行示范。

三、巩固拓展

“练一练”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评。

“练一练”第2题,先摆后画,最后再写。

“练一练”第4题。

(1)问:

小火车上有几个小动物?

你是怎样知道的?

(2)对照车厢填出第几节。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5是写法,希望同学们记住它们的特点。

五、作业

做《快乐同步练》第2页。

 

生活中的数

小猫钓鱼(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0”表示的不同的含义。

2.会正确地读、写“0”。

3.学会0~5的数序。

教学重点:

知道“0”的含义,“0”在数字中的顺序,会读写。

教学难点:

理解“0”的不同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直尺,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大家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指名学生简单说说。

二、互动新授

“0”的第一种含义。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

第一、二、三只小猫各钓了几条鱼?

请问它们钓鱼的条数可以用哪些数字表示?

第四只小猫为什么不高兴。

读一读小猫的话“一条鱼都没钓着。

引导学生用“0”来表示,并说说在这表示什么意思?

2.描一描,写一写。

(1)说一说。

数字“0”像什么?

(2)示范,教“0”的写法。

在田字格中示范写。

“0”的不同含义

在生活中我们还在哪里见过数字“0”?

出示书说一说的情境图。

“0”的不同含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三、巩固拓展

“练一练”第1题。

学生写数,强调“一朵也没有”用“0”表示。

“练一练”第2题,注意书写的正确。

“练一练”第3、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0”的书写与含义,并加以灵活运用。

五、作业

做《快乐同步练》第3页。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0的”书写与含义,并加以灵活运用。

教学效果良好。

 

生活中的数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物体的个数。

2.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

3.在具体活动中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具体意义,学会顺数和倒数的数数方法。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地数出6~10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样拿出自己的铅笔盒,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文具。

引导学生交流,再说说铅笔盒里有什么?

有多少?

二、互动新授

1.数一数,连一连。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交流图意。

先独立数数,说出每幅图中有什么?

有多少?

再连一连。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2.想一想,做一做。

小组自由活动,动手摆一摆。

说说6、7、8、9、10还能表示生活中的哪些物品?

3.描一描,写一写。

学生独立书写,教师个别指导,要注意“6”和“9”的区别。

三、巩固拓展

1.完成书第12页“试一试”。

2.完成书第12页“练一练”第1题。

3.完成书第12页“练一练”第2题,注意看清图意。

4.完成书第13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说一说,全班交流后,再填一填。

5.完成书第13页第4题,数数,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

6.完成书第13页“练一练”第5、6、7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五、作业

做《快乐同步练》第4页。

 

生活中的数

快乐的午餐(比多少)

教学目标:

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具准备:

多媒体、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出示书第14页主题图,你们能根据这幅图讲一个故事吗?

二、互动新授

“同样多”。

图上有几只小松鼠?

每只松鼠用几个盘子?

出示小松鼠头像和盘子一一对应图。

小松鼠和盘子都没有多余的,这时我们可以说小松鼠和盘子个数同样多。

仔细观察什么和什么也同样多?

(1)同桌两人交流。

(2)指名回答。

“多”、“少”

除了发现什么和什么同样多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1)数一数,摆一摆。

用学具代替它们来摆一摆,该怎么摆?

指导学生操作。

小松鼠和勺子谁多谁少?

小松鼠和杯子谁多谁少?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倡多种回答。

(2)学生说一说,比一比。

引导学生说一说,哪个最多?

哪个最少?

(3)动手操作

同桌两人合作。

要求:

一人先摆学具,同桌与他摆得同样多。

一人先摆学具,同桌摆得比他多或少。

三、巩固拓展

1.画一画。

完成书第15页“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先读每道题的要求,

再按要求画。

画完后,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2.完成书第15页“练一练”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说说自己是

怎么想的。

3.完成书第15页“练一练”第4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读一坊小动物说

的话,然后小组演一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比较数字的大小,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做《快乐同步练》第4页。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利用教材的主题图,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一下子吸引了学生。

这一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加深了学生对数字的熟练程度并用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它们。

 

生活中的数

动物乐园(认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和“<”,会用“=”、“>”和“<”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用抽象的符号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小动物头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乐园看看。

出示书第16页主题图。

学生观察,指导学生说说图意,找数学信息。

二、互动新授

你想拿哪两种动物比较?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

1.教学“=”

刚才有同学说小兔和篮子同样多,是不是这样呢?

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贴出4只小兔子和4个篮子,一个一个对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

提问:

4和4相等,我们可以4和4的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齐读,观察“=”号的写法。

像这样的我们就叫做等号,4=4读作4等于4。

教师示范,学生描红。

“>”。

现在再让我们看看小猴和秋千的情况。

指名贴出小猴的只数和对应秋千的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

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3比2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

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齐读,观察“>”号的写法。

像这样的我们就叫做大于号,3>2读作3大于2。

指名板演写法,其余学生描红。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

板书:

4<5

4.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三、巩固拓展

“说一说,填一填”。

“练一练”第1题。

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联系比的结果,在O里填上合适的符号。

“练一练”第2、3题。

“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做《快乐同步练》第6页。

教学反思:

学生在这节课中认识了“=”、“>”和“<”,学会了用符号比较数字之间的大小,抽象概括了数字大小问题,充分掌握0~10的运用。

教学效果良好。

 

一、生活中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

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次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位值制度。

单元教学建议: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2、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

3、重视发展学生数感。

4、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课时数:

5课时。

第一课时数铅笔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

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请你数一数我们班一共有几位小朋友。

二、探索新知

学生自由数,师可以个别辅导

1、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2、全班汇报。

三、巩固新知

1、圈一圈,数一数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一数,小朋友的的人数。

(2)由学生圈一圈,一共有几个小圆点。

核对

2、拨一拨。

把学生的人数43,在记数器上表示出来,生说,师拨。

四、学生反馈

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五个数来。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五、九十五

同桌报数,全班交流。

2、看谁数得快。

学生自己数,数完后,汇报。

3、接力赛。

34、36、38、()40、42、44

20、30、40、()、()、();

45、50、55、()、()、();

22、32、42、()、()、();

同桌一人报前面三个数字,另一人接着说。

全班汇报。

师生,生生。

五、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感觉如何?

六、教学反思:

刚过完春节,第一课的效果不是很好,特别是学生的课堂作业,正确率非常的低。

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集中注意力,下节课要注意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来学习。

第二课时:

数豆子

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2、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

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拿出一把豆子,让学生估计大该有多少粒。

2、让学生数出10颗豆子是多少,再让他们估计有多少颗。

让他们讨论交流是怎么估计的。

二、新知学习。

(一)学习记数和写数。

1、师生一起来数数到底是多少课?

2、让学生说说28课应该在怎么在记数器上来表示。

3、生拨数。

边拨边说十位上的2表示是2个十,个位上的8表示8个1。

怎么写呢?

学生自由的写。

(二)说一说

1、教师拨出22,让学生说说这两个“2”的意义一样吗?

学生讨论。

全班汇报。

(三)写一写

教师拨珠,学生写数。

36、40、100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

让学生小组合作摆出26。

学生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摆的。

2、填空。

()个十和()个一是()。

()个十和()个一是()。

学生自己观察图,在独立写出数。

学生汇报是怎么想的,核对。

3、写数

教师拨数,学生写出数字。

23、50、71、80

4、小熊写出门牌号。

学生观察后,自己写门牌号。

学生核对。

四、教学反思

由于教学具准备的不够充分,创设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长。

在教学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时,学生的练习量最好要加大,可以让学生自己同桌合作一人编题,一人说出答案。

第三课时动物餐厅

教学目标:

1、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

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两叠作业本,一叠是21本,一叠是18本。

2、学生观察,两叠作业本哪叠多,哪叠少。

为什么?

二、学习新知

1、现在知道了哪叠作业本多。

那谁能用我们学过的符号来表示。

2、学生回答。

在说说记“>”“〈”的方法。

3、填一填:

让学生观察记数器后,独立把数写在书本上。

32O34,100O99,然后再进行比较,填上数学符号。

师生核对。

三、巩固反馈,

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

45O5478O7662O6280O79

58O91100O8915<()()>89

全班核对,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连一连。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这样连?

本题中60是多余的信息。

3、

(1)按顺序填数。

(2)读出各位是5的数,读出个位是0的数。

(3)根据右表,把下图中缺的数填上。

练习过程,

(1)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应该怎么来完成这个练习。

在学生练习。

(2)指名读出各数。

(3)小组讨论后,学生完成。

完成后在进行核对。

4、想一想,请你接着画下去。

苹果、香蕉、苹果、香蕉、()、()、()、()。

学生独立完成该题。

5、小调查:

你校一年级有多少个班?

每班有多少人?

哪班认数最多,哪班认数最少?

学生课后同捉合作去完成。

四、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小小养殖场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

在一节课中来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事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新知

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

多得多,多一些。

谁比谁怎么少啊?

少一些,少得多。

还有差不多等概念。

3、想一想:

初步运用所学知识。

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

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

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

88人()、12人()、76人()。

三、巩固反馈

1、小红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红多一些。

小女孩比小红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

画钩,女孩可能跳多少下?

画钩

35428542885

()()()()()()

2、第2和3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独立选择答案。

选择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的道理。

3、数学游戏,

猜数。

同桌合作,

方法:

一人猜数,另一人语言提示。

例如:

甲:

我想了一个两位数。

乙:

是20吗?

甲:

不是,比20多得多。

乙:

是70吧。

甲:

比70少一些。

……

四、课堂总结:

这堂课上,你感觉最快乐的是什么地方?

为什么?

五、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练习一(P、10)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法。

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

4、能正确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

理解五个词语的含义。

教学难点:

写数、读数、比较

课前准备:

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指导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填写,再让学生说一说第4小题是怎么想的?

二、指导第2题

1、看图说说谁最多谁最少?

2、用“( )比( )多得多,( )比( )多一些”等的句式说一说。

三、指导第3题 

1、学生自由选择。

2、说说为什么选这个数?

另几个数为什么不可以?

四、指导第4题

1、师拨生写,同桌检查。

2、选几个数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写?

3、拿出学具,同桌之间进行你拨我写,相互检查,师巡回指导。

 

五、指导第5题:

拨一拨,比一比。

先师生间进行再学生间进行。

六、指导第6题

1、拿出卡片,让学生自由组数,并把数写下来。

2、同桌交流你组合成了哪些数?

3、说一说在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

最少的数是多少?

并为这些数排排队。

七、课堂总结。

二、观察与测量

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2、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

3、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4、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测量。

5、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P、1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实物或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玩具汽车,学会观察物体

第一步:

1、观察玩具汽车,学生分别站在汽车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

2、分别把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对着全班,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

3、小结:

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时,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第二步:

1、让学生站在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2、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三步:

1、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说一说。

2、利用教室里已有的物品,进行观察物体。

二、实践操作,巩固观察方法

1、第1题:

下面哪一辐图是淘气看到的?

(1)、先说说淘和笑笑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2)、给淘气看到的打勾。

2、第2题:

它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连一连。

(1)、说一说小猫和小猴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一面?

(2)、连一连。

3、第3题:

看一看,说一说。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按要求完成题目。

再交流评议。

4、猜一猜。

上、下、左、右、前、后都相同的是什么物体?

三、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在家找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做好记录。

四、教学反思

空间想象能力要想在一堂课中就有不错的表现,这是不切实际的,所以整堂课下来,只有那些基础很突出的学生才能基本掌握空间想象的方法,大部分同学还不能对某一物体进行想象,想象出从各个角度观察的结果。

教学内容:

桌子有多长(P、14)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课前准备:

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疑问

1、估一估、说一说:

讲台有多长?

课桌有多长?

2、小组讨论:

你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课桌有多长?

3、小组代表发言,说明自己的方法。

(用手、笔、文具盒、书、本子、橡皮等)

二、学习厘米与测量方法

1、疑问过渡:

为什么我们同学说的数都不相同呢?

该怎么呢?

2、为了让我们得到数据相同,我们要用相同的工具来测量,要用相同的单位来计数。

我们可以用“尺子”来测量。

3、认识尺子,学习厘米。

(1)、出示尺子,认识尺子。

(2)、认识刻度,学习厘米。

先估计1厘米的长度,再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

每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也可表示为1CM。

4、联系实际,说一说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的?

5、动手操作:

测量铅笔的长度。

6、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与测量方法。

7、小结测量方法:

把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三、实践操作,巩固知识

1、第1题:

先让学生估计并说一说大约数;再请学生进行测量;最后让他们看看自己估计得是否准确?

2、第2题:

先估后量再填。

3、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小熊量错的题目,说说怎样量才正确的?

我们在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总结。

对于才一年级的学生,要在一堂课中掌握厘米的概念,还要学会正确的估算、测量,还是那句话,教材过难。

在练习中出现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练习和书本的不配套。

举例:

看随堂……

教学内容:

我又长高了(P、16)

教学目标: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对米的概念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师:

去年我们参加了体检,大家还记得咱们的身高吗?

生:

我的身高是1米21厘米。

那我帮你量一量,有没有长高啊!

长高了,1米25厘米。

得出课题米的认识。

二、学习米

1、估计“1米”大约有多长。

2、感受1米的长度。

(手臂或身高等)

3、找一找,身边物体的长度有1米的东西,在量一量。

4、猜想:

1米有多少个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1M=100CM

5、估计教室里物体的长度,然后在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