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353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薄伽梵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薄伽梵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薄伽梵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薄伽梵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薄伽梵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薄伽梵歌.docx

《薄伽梵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薄伽梵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薄伽梵歌.docx

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第二章-数论和瑜伽

桑遮耶说:

阿周那满怀怜悯之情,

心里十分悲伤,眼里泪水汪汪,

摩涂苏陀那见到这种情景

便打开话题为他排解愁肠。

2.1

薄伽梵⑴说:

“阿周那!

在这紧要关头,

你怎么会产生这种不良的思想!

这不是高贵的人所应有,

更不是升天之道反而会招致毁谤。

2.2

⑴薄伽梵(Bhagav?

n):

意为可尊敬的大神,这是对克里希纳的尊称。

不要屈服于软弱,帕尔特!

这对你的身份很不适合,

敌人的惩罚者!

⑴站起来吧!

快抛弃你心中的卑微怯懦。

”2.3

⑴敌人的惩罚者(Paramtapa):

克里希纳对阿周那的称呼。

阿周那说:

“毁敌⑴哟!

毗湿摩值得尊敬,

摩涂苏陀那!

德罗纳值得推崇,

在战场上,我怎么能用羽箭

向这两位值得敬佩的人进攻?

2.4

⑴毁敌(Arisudana):

阿周那对克里希纳的称呼。

在这个世界上,我宁愿行乞,

也决不诛戮那些尊长,

杀死了贪财好利的长者,

就会将那染血的果实品尝。

2.5

是我战胜他,还是他战胜我,

二者哪一种更好我却搞不清,

持国的儿子们就站在前面,

杀死了他们,我们也痛不欲生。

2.6

我的天性已被怜悯的弊病伤害,

什么是我的本分我实在糊涂,

请你一定告诉我究竟应该选择什么?

我归依你,请开恩!

我是您的门徒。

2.7

即使授予我统治众神的权力,

在大地上得到无比富饶的王国,

我看也不能消除我的悲怆,

这只能使我忧心如焚泪眼干涸。

”2.8

桑遮耶说:

对赫里史给舍这样说了以后,

古塔给舍这位敌人的惩罚者,

便对歌温陀说:

“我不打仗了!

说完他就陷入了沉默。

2.9

在两军之间,婆罗多!

阿周那正在忧愁伤感,

赫里史给舍面带笑容,

打开话题向他进言。

2.10

薄伽梵说:

“你嘴里说着聪明话,

却为不应忧伤者忧伤,

贤人哲士不忧死者,

更不为尚存者悲怆。

2.11

我未曾不存,

你与诸王也是同样,

以后,我们大家

也并非不存而亡。

⑴2.12

⑴这一颂讲的是灵魂不灭。

前二句是说在以前诸世灵魂就存在着,后二句是说人死后灵魂还要存在下去。

正如灵魂⑴所寄宿的形体,

经历童年、青年和老年;

同样,灵魂也有形体的变更,

对这一点,智者决不受惑乱。

2.13

⑴灵魂,原文dehin,意为“有身”,据称灵魂寄宿于肉体,所以称灵魂为“有身”。

这种思想在《伽塔奥义书》(Kathopanisad)中就已经出现,说灵魂“无形体,却又在形体之中”(《伽塔奥义书》Ⅱ.22)。

在《薄伽梵歌》中,表示灵魂的梵文词除用dehin外还用saririn,意思都是“有身”。

恭底耶!

与物境⑴接触,

能给人以苦乐寒暑,

这些感觉来去无常⑵,

婆罗多!

你可要忍住。

2.14

⑴物境(m?

tr?

):

感觉对象。

⑵无常(anitya):

不断变化的,乍生乍灭的。

人中的俊杰哟!

智者将苦乐视为等同,

接触物境不会烦恼,

此人一定享有永生⑴。

2.15

⑴并不是说长生不老,而是说个体灵魂脱离肉体之后与宇宙灵魂合一,达到常存不灭的境地。

无中不能生有,

有中也不能生无,

二者的最后终极⑴,

唯知诸谛者⑵才能目睹。

2.16

⑴终极(anta):

有和无的终极原因。

⑵知诸谛者(tattvadarsin):

“诸谛”是指数论哲学的二十五谛,在这里泛指数论派的哲学理论。

“知诸谛者”是指通晓数论哲理的人。

你要知道:

不灭者遍及一切,

永恒常存者,

谁也不能把它毁灭。

2.17

宿于人体的灵魂,

永恒常存不可言说,

而人体却能毁灭,

因此,战斗吧,婆罗多!

2.18

有人认为它⑴进行杀伐,

有人认为它能够受到诛戮,

这两种人都不懂得

它既不能杀,也不会受诛。

2.19

⑴它:

指灵魂,如前所说的“有身”。

任何时候它都不生不灭,

它不曾出生,将来也不会凋殒,

身体纵然毁灭它也不受损害,

它太始无生而又永恒常存。

2.20

一个人如果懂得它不生不灭,

没有变异并且永恒常存,

那么他怎能使人杀伐?

帕尔特!

他又怎能诛戮别人?

2.21

正如有人脱掉了旧衣,

另外换上一件新衣,

同样,灵魂解脱了旧身

另入一个新体。

2.22

火不能把它烧,

刀不能将它斩,

水不能让它湿,

风不能使它干。

2.23

它的确不能斩、不能烧,

它的确不能湿、不能干,

它遍于一切、万劫不灭,

它亘古长存、永恒不变。

2.24

据说它隐而不显,

绝无变异,不可言诠,

因此,你这样理解了它,

就不应再为它忧愁伤感。

2.25

即使你认为

它不断地死和生,

大力士哟!

你也不该

为此事忧心忡忡。

2.26

因为死者必有生,

生者也必有亡,

所以,对不可避免的事,

就不应该如此忧伤。

2.27

万物最初隐而不明,

中间阶段它才出现,

最后它又复归隐没,

对此有何值得伤感?

⑴2.28

⑴本颂省略了克里希纳对阿周那的称呼“婆罗多”。

有人将它视为奇异者,

有人将它说成奇异者,

有人将它听做奇异者,

然而却无人将它懂得。

2.29

灵魂宿于众生的体中,

它永远不会受到杀伤,

所以,对于云云众生

就不必那样忧愁悲怆。

⑴2.30

⑴此颂省略了克里希纳对阿周那的称呼“婆罗多”。

你如果意识到了自己的达磨⑴,

就不应该顾虑重重犹豫不定,

因为除了合乎达磨⑵的战事,

刹帝利再也没有更好的事情。

2.31

⑴达磨(dharma):

其意繁复,很难翻译,一般是指规律、法规、传统、习俗、种姓、职业和职责等。

这里的意思应是“职责”。

在佛经中有时将dharma译作“法”,指的是自然万物,如“万法皆空”。

⑵合乎达磨的(dharmya):

天经地义的。

那些刹帝利,帕尔特!

他们却是那样的幸运,

偶然遇到的这场战争,

便是敞开的通天之门。

2.32

倘若你不参与这次大战,

不打这场合乎达磨的战争,

那就会播下罪恶的种子,

就会丧失责任和盛名。

2.33

你的恶名就将永远

在人世间到处流传,

对于高尚的人说来,

恶名比死亡更加讨厌。

2.34

勇士们将会这样认为:

你临阵脱逃是因胆怯。

你这位素受尊敬的人,

将会受到他们的轻蔑。

2.35

敌人也将对你进行毁谤,

流言蜚语一定不会很少,

你的能力也会受到怀疑,

还有什么比这更为苦恼!

2.36

要么你被杀升入天堂,

要么你获胜而享有大地。

请站起来,恭底耶!

下决心去接受战争洗礼!

2.37

你要等同看待胜败,

等同看待得失苦乐,

快去打仗吧!

不然,

你就会招致罪过。

2.35

以上所述,帕尔特!

是数论⑴的哲学观点⑵

现在我来讲解瑜伽⑶思想,

用它可将业⑷的束缚斩断。

2.39

⑴数论(S?

mkhya):

音译为“僧佉”,中国古代又称“迦毗罗论”,“雨众外道”等,印度古代哲学的一派。

传说数论哲学的创始人是迦毗罗(kapila,约公元前350-250年)。

数论称世界有两大本原,一个是最高精神(旧译“神我”,音译“布鲁舍”,梵文是purusa);一个是原初物质,简称“原质”,(旧译“自性”,梵文是prakrti)。

原质是由三种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约的成分三德(萨埵、罗阇,答磨)组成的。

世界万物都是由原质在三德的参与下形成的。

这一派哲学还把万事万物归纳成二十五谛作为对整个宇宙的分析。

初期数论是一派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它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承认世界不依赖于神和精神而独立存在,认为原初物质是世界文本(终极原因),并且一直处于演生和变异的过程中,否认有脱离肉体而存在的灵魂。

但是,后来唯心主义成份逐渐增加,并且汇入了吠檀多派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丧失了它原来的朴素唯物主义特色。

数论派的主要经典有《数论颂》(S?

mkhyak?

rik?

)(这部经典的汉译异本是陈真谛的《金七十论》)和《数论经》(S?

mkhyasutra)等。

⑵观点(buddhi):

这个梵文词的旧译是“菩提”涵义是知觉、感觉、意识、智力、理解力、判断力、理智、才智、智慧、观念、观点,思想等。

在这一颂里出现了两次,作观点和思想讲较为妥帖。

⑶瑜伽(yoga):

意思很多,这里指印度古代的一派哲学即瑜伽哲学。

这一派的哲学据称是公元前二世纪钵颠阇利(Patanjali)创立的。

这一派的哲学思想与数论基本相同,但它强调修习实践,主张用禁欲(yama)、遵行(niyama)、正坐(?

sana),调息(pr?

nay?

ma)、制感(praty?

h?

ra)、执持(dh?

ran?

)、静虑(dhy?

na)、三昧(sam?

dhi)等八支以达解脱的目的,神秘主义因素较多。

主要经典有《瑜伽经》(yogasutra)等。

另外,瑜伽又指一种修习的方法,见2.53注

⑷业(Karma):

音译是“羯磨”、指身、口、意的活动,亦称“三业”。

印度教和佛教称人的这些活动能带来相应的结果、就是业的报应,印度教认为这些活动也能束缚人的灵魂,使其不能解脱这种“束缚”被称为业的束缚。

在此处⑴,业既始则不废,

也不会有什么障碍,

只要有少许达磨⑵,

便可免除巨大惊骇。

2.40

⑴指瑜伽。

⑵达磨:

见2.31颂注。

“只要有少许达磨”,可理解为“只要懂得少许达磨”。

本质为判断的智慧,

俱卢难陀那⑴!

只有一种,

无判断能力的智慧

种类繁多、无尽无穷。

2.41

⑴俱卢难陀那(Kurunandana):

意思是俱卢族的后裔。

这里是克里希纳对阿周那的称呼。

那些蠢才,帕尔特!

说的是巧语花言,

声称:

‘其它皆无’,

而只信吠陀⑴经典?

2.42

⑴吠陀(Vede):

印度最古老的经典——吠陀文集的总称。

包括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狭意的吠陀指四部吠陀本集:

《梨俱吠陀本集》(Rgvedasamhit?

)、《娑摩吠陀本集》(S?

mavedasamhit?

)。

《夜柔吠陀本集》(Yajuruedasamhit?

)、《阿闼婆吠陀本集》(Atharvauedasamhit?

),婆罗门教认为它是天启的神圣经典,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为了达到享受和荣华的目的,

那些蠢才利欲熏心想升入天宫,

唠唠叨叨讲着繁琐的特殊仪式,

这只会导致生和业的报应。

2.43

其心为美辞所迷惑,

故耽于富贵和享乐,

而本质为判断之智,

不入三昧⑴而冥想我。

2.44

⑴三昧(sam?

dhi)音译“三摩提”、“三摩地”,意译“禅定”、“定”或“冥想”。

这是瑜伽派八支的正支,《瑜伽释论》说:

“瑜伽者,即三昧。

”可见三昧在瑜伽派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所谓“三昧”是指瑜伽修习的最高精神状态。

印度教言称,用这种方法可以亲证自我(即灵魂)的存在和清净无垢的状态。

并进而达到解脱的目的。

吠陀是三德⑴的内容,阿周那!

您应该从三德中得到解脱,

您要坚持永恒真理、脱离双昧⑵,

丢掉财产幸福只专注于自我⑶。

2.45

⑴三德(traigunya=triguna):

指萨埵(sattva)、罗阇(rajas)、答磨(tamas)。

《薄伽梵歌》承袭了数论和瑜伽派的观点,认为三德是事物的三种最基本的属性、组成成分和世界多样性及其运动变化的决定因素,又是束缚灵魂(“我”)的桎梏。

所以说:

要专注于自我(灵魂),以便从三德中解脱出来。

⑵双昧(dvandva或dvandvamoha):

如冷热、苦乐、成败、荣辱、祸福等被认为是成双出现的错觉,故名。

⑶专注于自我(?

tmavat):

数论和瑜伽派认为自我(灵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本,它本是永恒不变、永世常存的,但因误入了原初物质运化转变的迷网,而失去了它的真实性,误以各种变化不已的现象为其本体。

因此,解脱的第一步就是让真正具有感知能力的灵魂亲证其自身的存在,这就是专注于自我的“妙用”,进而实现解脱的目的。

在洪水遍地的时侯,

一口井的用处能有几何;

对于有学识的婆罗门,

全部吠陀的用处就有几多。

2.46

您的责任就在于履行职责,

任何时候都不要追求它的结果,

切勿使追求业果⑴成为动因,

业不需要将那无为⑵执着⑶。

2.47

⑴业果(karmaphala):

从事某种事业的结果。

⑵无为(akarman):

不做任何事情。

⑶执着(sanga):

这是佛教旧译,有迷恋、追求之义。

如果您舍弃了迷恋⑴又坚信瑜伽,

那就该履行你的职责,檀南遮耶!

对于成功失败应该等同看待,

等同看待也就是所谓的瑜伽⑵。

2.48

⑴迷恋(sanga):

旧译“执着”。

这里是指渴望行动会给自己带来益处的心理状态。

⑵瑜伽(yoga):

这里是等同化一的意思。

若把有为与智瑜伽⑴相比,

檀南遮耶!

确实差得很远,

所以,您要在智慧中寻求庇护!

而贪求业果的人显得卑微可怜。

2.49

⑴智瑜伽(Buddhiyoga):

主张用智慧的眼光把各种矛盾对立的事物都看做等同的一种理论。

在这里,有智慧的人

将把善恶全都抛掉,

因此,您要修习瑜伽!

在有为⑴中瑜伽则是诀窍⑵。

2.50

⑴有为(karman):

实践。

⑵这一颂的大意是说:

实践智瑜伽的人把成败、荣辱、苦乐、得失、善恶等一切矛盾对立的事物都看做是等同的,这样,他的思想便可以达到超越善恶伦理的更高境界。

在履行他自己的职责时,便不会计较得失、成败,这就等于解脱了业的束缚。

所以说,瑜伽又是身在业中而不受其缚的诀窍。

有智慧的那些智者

将业的结果全部舍弃,

他们解脱了生的束缚⑴,

达到了无灾无难的境地。

2.51

⑴生的束缚(janmabandha):

人的降生就是对灵魂(“我”)的束缚。

《薄伽梵歌》言称灵魂从纯净无扰的境界下生到现象世界,成为各种形式的生命,由此便给灵魂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痛苦。

所以说,现象世界的各种生物体都是灵魂的桎梏,只有解脱了这种生的桎梏,才能达到不生不灭无灾无难的境地。

将来,当你的智慧

超脱了迷惑的疑团,

您就不会再被已闻

和将闻的事情惑乱。

2.52

你那判断事物的能力

被吠陀经文弄得迷乱颠倒,

一旦它坚定地处于三昧(注解,三昧:

定境),

您就会把那瑜伽⑴得到。

”2.53

⑴瑜伽(yoga):

它的含义很多、原初是用轭连起、即服牛驾马的意思。

而后引申为接连,连系,结合;归一,化一,同一,统一;和谐;等同;策略;方法;修行方术;魔术;瑜伽哲学;解脱方法等。

常见的佛典旧译是“相应”。

现在人们所熟知的是以“瑜伽”命名的修行方术和瑜伽哲学。

在这一颂里,瑜伽是指所谓的个体灵魂(小我?

tman)和宇宙灵魂(大我mah?

tman)的和合化一,实际是心境完全平静的精神状态。

它比三昧状态更高。

三昧是指控制感官活动,止息杂虑、专注一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什么苦乐、荣辱、成败等在脑际都已消失。

《薄伽梵歌》称之为“都化作了等同”。

这也是所谓的“解脱”状态。

阿周那说:

“凯舍婆!

已经入定的

智慧⑴坚定者如何形容?

智慧⑵坚定者如何说话?

如何安坐?

如何行动?

”2.54

⑴⑵智慧:

梵文是prajn?

和dhi,这两个梵文词的共同含义是智慧。

前者在佛典中一般被译作“般若”。

以区别于通常所说的智慧。

在这一颂里二者只好都译做“智慧”。

薄伽梵说:

“当摒弃了心中的欲望,

而又满足于自我,

帕尔特哟!

这时候,

他才被称为智慧坚定者。

2.55

处忧患不为忧患所惊,

居安乐不为安乐所动,

抛却情欲、畏惧和嗔怒,

此人才称为智慧坚定之圣。

2.56

无论逢吉祥还是遇凶险,

既不喜悦也没有怨憎,

对于任何事物均无爱意,

此人的智慧方称为坚定。

2.57

犹如乌龟从四方缩回肢体,

而将诸根⑴抽离于根境⑵,

这种闭锁所有感官的人,

他的智慧才称得上坚定。

2.58

⑴根(indriya):

佛经旧译,感官(眼、耳、鼻、舌、皮)和行动器官(手、足、口、生殖器、排泄器官)的总称,在这里指感官。

⑵根境(indriy?

rtha):

一般情况下指感觉和行动的对象,这里指感觉对象:

声、色、香、味、触。

对于戒食的人说来,

物境虽去其味尚存,

当体验到无上我⑴之后,

原有之味将消失净尽。

⑵2.59

⑴无上我(para=param?

tman):

所谓的宇宙灵魂。

⑵这一颂的意思是讲:

即使是闭目塞听,不去接触外界事物,但过去接触外界事物所遗留的印象还没有消失。

这就好像戒食的人虽然不进食水,但过去进餐的食味依然存留着。

而只有达到个体灵魂和宇宙灵魂合一的时候,才能使过去一切有关外物的印象消除干净,才能体验到纯我(灵魂)的无限乐趣。

恭底耶!

即使是一个智者,

一个奋发努力的人,

那躁动不安的诸根,

也强烈地诱惑他的心。

2.60

专注我的人既然控制了诸根,

就应该继续将瑜伽修行。

一个完全控制了诸根的人,

他的智慧才算是坚定。

2.61

一个人思念诸种物境⑴,

对物境的迷恋便会生出,

由迷恋则能产生欲望,

由欲望又会产生嗔怒,2.62

⑴物境(visaya):

感官对象,也可以译作“根境”。

由嗔怒再生出迷惑,

因迷惑而记忆消散,

记忆散而智慧泯灭,

智慧一灭他就完蛋。

2.63

人若携诸根漫游于根境,

诸根屈服于自我而远离爱憎,

这样一个自我克制的人,

便可以获得安逸平静。

2.64

当安逸平静出现之后,

各种痛苦则会全部消除,

这种心境平静的人,

智慧⑴很快就能显露。

2.65

⑴智慧(buddhi):

在这里指等观论。

此颂是说:

当你心境平静、不受外物干扰的时候,就立刻体会到等观论所讲的道理了。

不坚持瑜伽则无智慧,

不坚持瑜伽则无专注,

无专注⑴者则无平静,

无平静者何谈幸福⑵?

2.66

⑴专注(bh?

van?

):

使心神集中于一处的精神状态。

这是修习瑜伽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专注一处,如脐、鼻端、舌尖、丹田和双眉之间等,使狂奔不止的心意缓缓静止下来。

当出现了心意静止的状态,就会感到异常的舒适和愉快。

⑵幸福(sukha):

指入静状态下所体验到的那种愉快。

因为诸根如若躁动,

心将随之波动不安,

波动之心会夺走智慧,

犹如风卷水中之船。

2.67

因此,无论于何处,

都应使诸根脱离根境,

诸根脱离根境者,

其智慧才称得上坚定⑴。

2.68

⑴此颂省略了克里希纳对阿周那的称呼“大力士”。

众生沉睡的夜晚

正是克己者清醒的时间,

众生清醒的时间

则是善察仙人的夜晚⑴。

2.69

⑴这一颂并不是单纯地讲时间,而是讲伦理。

“夜晚”泛指黑暗和丑恶;“清醒的时间”则是泛指光明和美善。

就是说,一般鄙俗的人不愿看到的东西,正是克制自我的人所希望看到的;而一切鄙俗者所希望看到的东西,却正是善于观察的仙人们所不喜欢看到的。

犹如千流入大海,

盈溢之海无波动;

诸欲进入无欲者,

所得到的是平静;

诸欲进入贪欲者,

所得却是不安宁。

2.70

如若有为而无所求,

既无我所⑴亦无我慢⑵,

诸种欲望全被弃绝,

那他会有平静安恬。

2.71

⑴无我所(nirmama):

一切都不是我的。

这是佛经旧译。

《薄伽梵歌》言称:

真正的自我(灵魂)是超越这个现象世界的,因此,现象世界的任何东西,无论是财产、地位、声誉,还是家庭、子女等,都不是我自己所有的。

⑵我慢(ahamk?

ra):

佛经旧译,又译作“我执”,即对“我”的执着,意思是感到自我存在的意识,如我听、我说、我看、我做等。

《薄伽梵歌》反对这种观点,据此论:

每个人的自我(灵魂)都隶属于大我(宇宙灵魂)。

每一个自我都是清净无为的,它不参与任何行动,只是宿住于肉体。

而人的各种活动都来源于构成肉体的原初物质,它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

人的意志也是原初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薄伽梵歌》之所以主张无我慢(nirahamk?

ra),其目的是让人们放弃欲望而去从事他们应该从事的事业,并在繁忙的活动中去实现无欲即解脱的目的。

这就是梵界⑴,帕尔特!

达到了此界则无愚闇,

如能安住于此界,

寿终则能达到梵涅槃⑵。

”2.72

⑴梵界(br?

hmisthiti):

是所谓至高无上、不可名状、妙趣无穷的永恒境界。

《薄伽梵歌》称梵界是“我”(宇宙灵魂)的住所,也是“我”的孕育之器,因而,又是演生万物的本源。

⑵梵涅槃(brahmanirv?

na):

同涅槃,即灵魂的解脱境界。

《薄伽梵歌》言称:

灵魂本是清净无为、静谧恬然的,由于受到业(原初物质活动)的束缚(沾染)而坠入生死轮回当中,在轮回中受尽折磨。

当被寄宿的肉体完全排除了欲望而行动终生之后,灵魂就能脱掉肉体而至梵的境界,在那里便能恢复它的常态,享受无穷的妙趣。

上述为光辉的《薄伽梵歌》——尊贵的克里希纳与阿周那的对话,亦即奥义书、梵学、瑜伽论中的第二章,名曰“数论和瑜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