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258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类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盐类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盐类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盐类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盐类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类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

《《盐类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类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盐类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的研究.docx

《盐类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的研究

《盐类的水解》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课程分析】

通过盐类水解概念的引出、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并由此加深对特殊的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理解,由此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

从演示实验中观察到现象:

本是中性的水溶解了组成不同的盐时,溶液的酸碱性会略有不同。

接着从分析中得出结论,这种现象是由盐类水解反应决定的,即某些盐的离子接受了水电离出来的H+或OH-,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由此意识到,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本质的具体体现。

【学情分析】

根据已学的有关内容,学生对盐类物质、溶液的酸碱性、弱电解质的电离等知识已经比较熟悉,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前提。

但是要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以及建立盐的水解平衡,对学生来说并不容易。

因此,在课堂上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并设法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理论分析,总结规律的一系列活动中,获得极大的学习乐趣,由此喜爱化学。

【设计思路】

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指导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教师的导向性信息引导下自主探究,互相讨论,学会分析,学会归纳总结。

因此,本堂课是按照三个认知层次进行的设计:

第一,实验探索,认识现象。

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导入新课,然后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

用PH试纸分别测NaCl、Na2CO3、NaHCO3、NH4Cl、Na2SO4、CH3COONa、(NH4)2SO47种盐溶液的PH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学生感性认识到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的现象。

第二,分析现象,把握实质。

在这一认知层次,又分为了三个学习活动,先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利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几种常见的盐溶液,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其本质;然后让学生通过以上分析及结合课本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盐类的水解的概念;最后是分析归纳所学内容,形成盐类水解的规律。

第三,深化知识,拓展提高。

学到这里,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需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盐类水解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加深学生对盐类水解的知识的理解;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设计了“学以致用,强化练习”这个层次,通过几个典型题目的练习,使学生最终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整堂课设计以教师的诱和学生的学为主线展开教学,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分析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是让学生直接根据课本相关内容填写表格,使学生的思维陷入被动状态;而是让学生在观察前面的实验现象基础上,去主动的发现问题、寻找规律、分析原因。

【学习目标】

1.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及分类;

2.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

3.掌握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流程】

一、实验探索,认识现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自身存在如下的电离平衡:

H2O

H++OH-,由于[H+]=[OH-],pH=7。

请大家思考,如果向纯水中加入盐,溶液会表现出怎样的酸碱性?

倾听、思考。

温故而知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完整较全面的知识网络,并通过质疑,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指导实验】将三种晶体Na2CO3、NaCl、NH4Cl各少许分别溶于三支试管中,用pH试纸检验三种溶液的酸碱性。

指导学生规范实验。

按照pH试纸的规范操作,检验三种溶液的酸碱性,结论依次为碱性、中性、酸性。

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为下面的讨论找出本质原因作好铺垫。

【质疑】同样为盐溶液,Na2CO3、NaCl、NH4Cl三种溶液,却表现出不同的酸碱性,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不同。

具体说来,存在三种关系:

不断地设置台阶,由学生熟悉的旧知识入手,一点点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质疑】OH-与H+毫无疑问都来自于水的电离;也就是说,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总是相等的,即[OH-]=[H+],为什么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呢?

Na2CO3中,[OH-]>[H+],碱性;

NaCl,[OH-]=[H+],中性;

NH4Cl,[OH-]<[H+],酸性。

这种情况与溶质有关。

盐的组成不同,就可能出现相等或不相等的情况。

析,逐渐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从观察到不同的盐类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开始,经过层层分析讨论,最后找到本质原因——盐类水解。

到此,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本质的具体体现。

在一系列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思维能力,并使其获得乐趣。

【质疑】如果盐不同,则情况可能不同,我们就先以NH4Cl溶液为例来分析。

在溶液中,存在两种电解质NH4Cl和H2O,所以存在两个电离:

NH4Cl=NH4++Cl-,H2O

H++OH-,电离之后,按理说,也应该有[OH-]=[H+],最终不相等的原因只能是什么呢?

只能来自离子之间的反应,溶液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反应。

【质疑】四种离子是不是都参与反应呢?

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反应呢?

反应造成的结果是什么?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讨论、回答:

并不是都参与反应,只有NH+4与OH-反应能结合成弱电解质,才能不断地反应,所

以溶液中[OH-]不断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就不断地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在新平衡中,自然有[OH-]<[H+],所以溶液显酸性。

【练习】同样道理,大家自己练习一下,Na2CO3溶液为什么显碱性?

电离之后的四种离子中,只有CO2-3能与H+结合成弱电解质HCO-3,H+不断减少,水不断电离,最终使溶液显碱性。

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思维能力。

【板书】由以上分析知道,在Na2CO3、NH4Cl溶液中,盐电

水电离出的H+、OH-反应生成了弱电解质HCO-3、NH3·H2O,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促进水的电离),这就是盐类水解的概念及实质。

那么,盐类水解与以前学过的中和反应有什么关系呢?

记录,并认真理解。

盐与水反应生成酸和碱,而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可得盐和水,所以盐类水解反应可看作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通过工整的板书以及醒目的重点号,提醒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要深入。

并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讨论】现在已经理解了盐类水解的概念及实质,接下来,我们就不同种类的盐的水解进行分组练习。

酸有强酸和弱酸之分,碱有强碱和弱碱之分,它们相互形成的盐就有四种,它们是否水解?

水解的离子是什么?

水解之后的酸碱性又如何?

分组讨论,结果如下:

强酸强碱盐如NaCl不水解,中性;强酸弱碱盐如NH4Cl,弱碱阳离子如NH+4水解,酸性;弱酸强碱盐如Na2CO3,弱酸阴离子如CO2-3水解,碱性;弱酸弱碱盐,讨论激烈,意见不统一。

培养学生用盐类水解概念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前三组的结果很正确,并不是所有的盐都会水解,只有含有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才能水解。

记录,体会。

及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质疑】对于问题的焦点——弱酸弱碱盐,它电离出的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那么溶液的酸碱性最终由什么来决定呢?

从以上的结论可以知道,水解的产物是弱酸与弱碱,溶液的酸碱性应该由两种产物共同决定。

 

【释疑】由水解所得的弱酸和弱碱来决定,所以应该由它们的相对强弱来决定酸碱性。

如NH4Ac水解的产物分别是NH3·H2O与HAc,其强弱相当,故显中性;而Al2S3水解的产物H2S与Al(OH)3相比,H2S较强,显酸性。

这种情况较复杂,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生因意见不一致,所以都认真接受来自此问题的信息。

这个疑难共性问题留待讨论之后解决,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胜心。

另外,简单问题已经分组练习,对于复杂问题才进行详细分析,突出了难点,针对性较强。

【总结规律】结论都已经出来了,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一起来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

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得出:

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不水解,都弱都水解,双弱具体定。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的能力。

并使学生获得乐趣,由此喜爱化学。

还请同学总结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H2O

H++OH-

1.升温,促进水的电离;

2.加入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3.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

及时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特殊的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的理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结束】知道了盐类水解的概念、实质、规律,那么究竟什么时候考虑水解,水解方程式应如何正确书写,水解有哪些应用,我们下节课讨论。

【作业】课本47页1,2题。

 

布置好下节内容,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做好预习工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随堂检测】(投影片)

1.请判断下列盐溶液的酸碱性:

CuSO4;FeCl3;Na2S;NH4Ac;KNO3;BaCl2;Na2SO3。

2.请按pH增大的顺序排列下列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NaNO3;H2SO4;AlCl3;Na2CO3;KHCO3。

3.常温下,pH=3的H2SO4和Al2(SO4)3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分别为α1和α2,则α1和α2的关系为____,由水电离出的[H+]之比为____。

1,2题检测盐类水解的概念,以及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酸碱性强弱的能力。

3题检测盐类水解的实质,以及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一)(课件投影)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生活中常用的盐除NaCl外,还有C5H8NO4Na(谷氨酸一钠,味精)和Na2CO3、NaHCO3等。

NaCl和C5H8NO4Na主要用于食品调味,而Na2CO3和NaHCO3被视作“碱”用于油污清洗和面食制作,特别是Na2CO3,俗称纯碱。

明明是盐,为什么叫“碱”呢?

2.“明矾净水”中到底隐含了什么奥秘?

(设计意图:

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且与本节内容密切相关的物质和事例导入新课,提出有关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换取学生求知的的欲望,同时也把学生引入一种积极思考的的状态,从而为新课的探究创造良好的环境。

(简要实录:

学生充满了好奇,相互间也在交流,教师及时引导: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陆续解开其中的的谜团。

(二)(课件投影)实验探究,强化认识

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是否相同呢?

请同学们按照下面的要求分组完成实验,组内总结作出回答

实验内容:

探究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步骤:

(1).将NaCl、Na2CO3、NaHCO3、NH4Cl、Na2SO4、CH3COONa、(NH4)2SO4分别装在7个小烧杯中,加足量蒸馏水,制成溶液,贴上标签;

(2).用PH试纸分别测7种盐溶液的PH,记录测定结果。

实验要求:

组内合作,测盐溶液的PH时,要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从烧杯中蘸取,每蘸过一种溶液后要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滤纸吸干,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性认识到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的不同,激起学生探究原因的欲望)

(简要实录:

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各小组内的成员认真合作,教师参与引导,课堂气氛活跃,小组内负责记录的同学都能认真完成任务。

(课件投影)根据各小组的实验情况,进行对照:

盐溶液

NaCl

Na2CO3

NaHCO3

NH4Cl

Na2SO4

CH3COONa

(NH4)2SO4

PH

=7

﹥7

﹥7

﹤7

=7

﹥7

﹤7

酸碱性

中性

碱性

碱性

酸性

中性

碱性

酸性

(三)(课件投影)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组展开讨论填写下表,并总结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的关系。

盐溶液

溶液的酸碱性

生成该盐的

盐的类型

CH3COONa

Na2CO3

NH4Cl

(NH4)2SO4

NaCl

Na2SO4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认识到盐的类型与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简要实录:

学生边思考边填写该框图,然后将自己的答案与同组内其他成员的进行对照,讨论,最后将形成的组内统一答案展示出来,学生表现的非常积极。

(课件投影)

盐溶液

溶液的酸碱性

生成该盐的

盐的类型

CH3COONa

碱性

CH3COOH

NaOH

强碱弱酸盐

Na2CO3

H2CO3

NaOH

NH4Cl

酸性

HCl

NH3·H2O

强酸弱碱盐

(NH4)2SO4

H2SO4

NH3·H2O

NaCl

中性

HCl

NaOH

强酸强碱盐

Na2SO4

H2SO4

NaOH

二、分析现象把握实质

(一)分析推理,掌握本质

1.(课件投影)请同学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

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取决于什么?

然后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

为学生探究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提供依据。

(简要实录:

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大多数学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取决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

2.(课件投影)请根据以下提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组讨论:

是什么原因造成NaCl、NH4Cl、CH3COONa三种不同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

并按要求填写图表。

然后选代表展示。

提示:

1.其水溶液中存在哪些微粒?

2.这些微粒之间能否相互反应?

3.若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结果会怎么样?

NaCl

NH4Cl

CH3COONa

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中的粒子

有无弱电解质生成

相关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盐溶液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

(简要实录:

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认真填写表格,然后有三个小组各选一名代表展示答案,其余组的学生为他们检查并作必要的补充,教师及时评价并给予必要的引导。

(课件投影)

 

NaCl

NH4Cl

CH3COONa

C(H+)和C(OH-)的相对大小

C(H+)=C(OH-)

C(H+)>C(OH-)

C(H+)<C(OH-)

溶液中的粒子

Na+、Cl-、H+、OH-、H2O

NH4+、Cl-、H+、

NH3•H2O、OH-、H2O

CH3COO-、Na+、H+、

OH-、CH3COOH、H2O

有无弱电解质生成

相关化学方程式

NaCl=Na++Cl-

H2OOH-+H+

NH4++H2ONH3·H2O+H+

H2OOH-+H+

CH3COO-+H2OCH3COOH+OH-

(二)归纳总结,形成概念

1.(课件投影)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总结盐类的水解的概念及实质。

(设计意图:

通过盐的水解的概念及实质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理解。

(简要实录:

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比较准确的认识到盐类水解的实质)

2.(课件投影)盐的水解也属于离子反应。

在认识水解反应原理的基础上,你对高中化学必修课中所学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无新的认识?

(设计意图:

深化学生对过去所学“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认识,强化盐类水解的概念和实质。

(简要实录:

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就说出自己的认识。

(课件投影)“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有气体、沉淀或弱电解质生成。

(三)分析归纳,形成规律

(课件投影)根据对不同类型盐溶液酸碱性不同原因的分析,请同学们积极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试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

(设计意图:

为提高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总体认识,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简要实录:

全班学生踊跃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抒己见,与本组内的成员合作交流,积极展示本组的最佳答案,然后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最后形成了较完整的答案。

(课件投影)盐类水解的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

三、深化知识,拓展提高

(一)(课件投影)根据对盐类水解概念和实质的认识,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归纳盐类的水解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盐类的水解,并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简要实录:

大部分学生在独立思考,也有一部分学生小声地相互讨论,还有几个学生询问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及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课件投影)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1.水解是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要写“”符号;

2.一般水解程度很小,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不用标“↓”、“↑”符

号,生成物(如H2CO3、NH3·H2O)也不用写分解产物;

3.多元弱酸盐要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如Na2CO3溶液:

CO32-+H2OHCO3-+OH-);

4.多元弱碱盐水解要一步完成。

【课后反思】

整堂课下来,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愉悦,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节课应该是比较成功的课。

这节课的设计是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为指导思想,将本打算老师演示的实验改为了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自己动手测几种不同盐溶液的PH,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都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来,都想自己来做好这个实验,有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规范的地方也及时地被组内的同学给指正过来。

这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了学生,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接触诱思探究教学论以前,我就怕学生学不会,每节课都感觉有讲不完的内容,基本上也就成了“满堂灌”,学生课上没有思考的时间,一节课下来似懂非懂,做的作业经常出错。

这一节课,根据《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指导思想,我大胆一试,将一些我本打算自己讲的问题交给学生分组讨论,组内解决。

同学们的表现让我吃惊,特别像王阳乐、吕学辉、杜军、张晓等学生,原来总认为他们几个上课不会专心,也不可能回答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这节课上他们在组内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让我感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下有好几个学生又来与我交流,他们说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很大,以前总认为自己没有化学细胞,不可能学好化学了,但是这节课使他们又找到了学好化学的信心,并表示在今后的课堂上他们会更加积极。

通过对诱思探究教学论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科都可以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利用该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我认为可以更好的利用实验探究使学生活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今后,我会坚定不移地运用这种探究式学习的方式,争取在教学水平上有更大的提高。

因为对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有的活动还没完全放开,在学生讨论激烈的时候总是不放心地想提示一句,使学生的思路被打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没能使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通过这节课,也使我充分认识到必须严格按照探究性学习方式,充分相信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一个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