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卷及答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04084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A卷及答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A卷及答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A卷及答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A卷及答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A卷及答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A卷及答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docx

《语文A卷及答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A卷及答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A卷及答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docx

语文A卷及答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10年自主招生考试试题

语文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分试题卷8页、答题卷4页,共12页,有4大题,26小题。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和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好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河畔羁绊搅拌心广体胖

B.笼罩葱茏喉咙得陇望蜀

C.牯牛轱辘桎梏怙恶不悛

D.谙熟歆享音信万马齐喑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

“假使你要做一个彻底的人,那么就应该特别注意作品的价值,而不必拘拟于你以前觉得这同一位作家的作品是好还是坏。

B.尽管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多种措施应对,但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似乎仍未得到遏制,反而渐呈蔓延之势。

C.我的神,荷西是我永生的丈夫,我最懂他,忍奈对他必是太苦,求你用别的方法安慰他,补偿他在人世未尽的爱情

D.父亲那许多恶习,除赌搏一项外,其余的,黑大头都不再沾边,一副烟枪,扔到了河里,平日见了挤眉弄眼的女子,也懂得自重,不去招惹事非。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以权谋利的贪官初次尝到甜头,私欲便急遽膨胀,得陇望蜀,一步步滑向深渊。

B.说话写文章,第一要简明扼要,做到有的放矢;第二要朴素、自然,防止言不由衷。

C.他虽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D.公安干警已把一名同案犯当场抓获,其余的也将在劫难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9月26日10时20分,航天员翟志刚和刘伯明开始在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进行轨道舱状态检查和舱外航天服的组装与测试等工作。

B.省财政厅紧急下拨专款386万元,支持困难地区做好婴幼儿奶粉事件中受害者免费医疗救治工作,以确保因资金问题影响对患者的及时救治。

C.每个网络使用者都体验过美国专家说的网络“黑洞”,网页毫无原因地无法打开,电子邮件莫名其妙地丢失,原因都可能是由于网络“黑洞”所致。

D.作为收藏纪念品,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银纪念币以其高纯度的含金量、精美的工艺、严肃的选题和高科技的制造技术,深受收藏爱好者的追捧。

5.请将下列句子按合理语序排列。

(4分)

①这种同质化为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企业内部的竞争埋下了隐患。

②以西餐和中餐为例,麦当劳里的汉堡包,在世界不同国家,口味一定是一致的。

③而中餐菜式很少有告诉你每种配料放多少,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口味可谓有天壤之别。

④国学是应对复杂性和偶然性的智慧。

⑤这种差异化不仅形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大大避免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⑥西学是应对简单性和必然性的智慧。

6.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仿写。

(4分)

在我国,生肖是一种文化,生活中许多常用语都与它有关系,例如,“杀鸡焉用牛刀”,比喻做小事不值得用大力气。

又如,▲,比喻▲

;再如,▲,比喻▲。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丰富多彩,以上例子可见一斑。

7.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方框中写出四个关键词。

(4分)

最近几年,农村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一是地膜、农药污染。

农村大量推广地膜技术,废旧地膜不能及时清除,散落田间,导致白色污染。

农民喷施农药后,农药瓶随手乱扔到水沟、机井里,导致水体污染。

二是粮食、蔬果污染。

现在农村白血病、心血管病等各种疑难病症增加,除了与个人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外,粮食、蔬菜里化肥、农药残留多也是重要原因。

三是养殖污染。

农村养殖户日见其多,一些人把畜禽粪便随便堆放在村口路旁,滋生大量蚊蝇,污染环境。

四是焚烧秸杆污染。

一到夏、秋收获季节,留在地里的麦茬、玉米秸都被一把火烧掉,浓烟四散,造成大气污染。

因此,笔者认为,农村也应像城市一样,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关键词:

▲▲▲▲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12分)   

“泛娱乐化”现象反思

  所谓“泛娱乐化”现象,指的是电视媒体制作、播出的格调不高的娱乐类、选秀类节目过多,人为制造笑料、噱头、“恶搞”、“戏说”过滥,连新闻、社教类节目也掺进“娱乐”元素,甚至用打情骂俏、大话“性感”、卖弄色相的情节和画面来取悦观众的现象。

这种“泛娱乐化”现象,是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度泛滥荧屏的一股浊流,它严重地败坏了电视媒体的形象,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影响了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灵健康。

目前,禁令之下,此风有所收敛,但作为电视人,应当从中深刻反思:

为什么会出现“泛娱乐化”现象?

怎样才能防止“泛娱乐化”现象在电视屏幕上回潮?

  首先,应该破除“迎合观众情趣”论,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和健康的情趣引导人。

有人说,现在观众的欣赏情趣就喜欢这样,你搞“正统”、玩“高雅”,没人买账。

这种消极被动地迎合少数观众欣赏情趣的观点,实质上就是媚俗。

电视媒体宣传什么,弘扬什么,决不能仅仅取决于少数观众的爱好,而是要首先取决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那种迎合少数观众“娱乐”情趣的做法,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

其实,广大人民群众对前一段电视屏幕上的“泛娱乐化”现象是非常反感的,对弘扬主旋律、格调高雅、倡导积极向上精神的娱乐节目是十分欢迎的,大多数观众的欣赏情趣是健康、文明的。

即使对少数观众不太健康的欣赏情趣,电视媒体也有正面引导、帮助其逐步提高的责任。

如果以低俗之风来迎合低级趣味,岂不是造成观众欣赏水平越来越下降的恶性循环?

  另外,要破除“经济效益至上”论,坚持把电视节目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说到底,导致“泛娱乐化”现象充斥荧屏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驱动。

有人讲,说一千,道一万,节目收视率上去了才算“好汉”,“赚钱才是硬道理”。

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有害的。

诚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视行业具有社会公益事业与文化产业双重属性,要在完成党和政府赋予的宣传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搞好创收,壮大经济实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在这里,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提高经济效益要服从、服务于提高社会效益。

那种企图通过搞“泛娱乐化”节目来吸引观众眼球、片面追求收视率、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颠倒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位置,违背了发展社会主义电视文化产业的原则。

 

节目收视率是要考评的,但是“唯收视率”是不可取的;经济效益是要努力提高的,但是决不能把电视节目混同于市场流通领域里的普通“商品”,决不能以牺牲节目品位、牺牲社会效益、牺牲媒体形象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

一定要摆正“两个效益”的位置,清除“泛娱乐化”的影响,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努力创作出“两个效益”俱佳的电视节目。

8.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泛娱乐化”现象是市场经济大潮中泛滥荧屏的一股浊流,它严重地败坏了电视媒体的形象,影响了广大观众的心灵健康。

B.对大多数观众不太健康的欣赏情趣,电视媒体有正面引导,帮助其逐步提高的责任。

C.电视媒体这种以低俗之风来迎合低级趣味的做法很有可能会造成观众欣赏水平日益下降的恶性循环。

D.电视节目不同于市场流通领域里的普通“商品”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更应重视社会效益。

9.下列说法不属于“防止‘泛娱乐化’现象在电视屏幕上回潮”的方法的一项是(▲)

A.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和健康的情趣引导人,破除“迎合观众情趣”论。

B.坚持把电视节目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破除“经济效益”至上论。

C.要提高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

D.要摆正“两个效益”的位置,清除“泛娱乐化”的影响,不断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

10.下列关于电视节目出现“泛娱乐化”的原因或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媒体消极被动地迎合少数观众的欣赏情趣,放弃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B.电视媒体受经济利益驱动,为追求节目收视率而忽视了电视节目的社会效益。

C.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严重地败坏了电视媒体的形象,损害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D.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如同一股浊流,影响了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心灵健康。

11.文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结构方式?

第二三段有什么关系?

(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16题。

(20分)

田埂上的精神

       麦子把田野的纽扣一粒一粒扣齐。

但是,有一粒麦子被人们遗忘了,落在了田埂上,像一只浇了水后丢在堤上的桶。

     秋天继续深入。

在清寒的晨气中,秋天的阳光抹在田野上,也抹在这一粒麦子上。

它穿透土壤的黑暗,长出如针的小苗。

来地里除草施肥的人们,自远方踏步而来,这一株麦苗兴奋地在微风中晃动着绿色的身子,似蝴蝶抖动金色的翅膀。

然而,没有人的脚步在走近它时停下来,甚至没有闲暇望它一眼。

因为田野里有大片的麦子,在等待着它们。

     本来它也应该生长在平整如砖的麦地呀!

那儿有着它许许多多的兄妹,它们被调理得丰腴而肥硕。

远远望去,它们宏大而又壮观。

它们手挽手一起生长,一起成熟,一起走进农家的粮仓,与那些农民一起体验丰收的喜悦。

田埂上只有一株孤零零的麦子,一株长错了地方的麦子。

它很无奈。

     尽管这株麦子非常纤弱,但它长得非常卖力。

它比田地里任何一株麦子都活得用力;它不想放弃自已生长的权利;它甚至还想用它那一片特别的绿,来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获取生长所必须的元素。

它大声地对每一位从它身边经过的人呐喊:

“你们睁大眼睛瞧瞧!

我不是一棵小草,我是麦子,我是一株麦子啊!

”但是,没有人理会它。

例外的一天,有个人偶然歇息时坐在他身边的田埂上,抽了一根烟,扔下烟蒂时瞅了它一眼,这时才突然记起来似的说:

“噢,这儿还有一株麦子!

”这时,麦子为有人记起它而高兴,它显得异常兴奋,甚至还有意地直了下它的身子,以便能让人看到它健康向上的样子。

它不愿意让人笑话它,或者可怜它。

那人只留下了些烟灰,拍了拍沾在裤子上的泥土,走了,后来就不再有踪影。

     这一株麦子已彻底为人们所遗忘,偶尔有小鸟落在它的身边,望着这深秋的大地一动不动。

风吹,雨淋,日晒,它在孤独寂寞和无望中艰难地生长。

它必须要生长,因为它是一粒落进泥土获得生命的麦子。

它的存在属于大地,还有白云和高空飞翔的鸟儿,以及美好的黎明和黄昏。

太阳格外地偏爱它,总是用暖暖的光芒映照着它的身子。

     尽管它是一株长在田埂上的麦子,被人们忽略,但它依然挚爱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它能体会到他们泥一脚水一脚跋涉于齐膝的泥淖中的滋味;它能感受到他们担着百余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走上三四里地的分量。

抢收抢种的季节,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顶着最毒的太阳,干着最繁重的活。

他们受苦受累似乎是注定的。

谁也没觉得不应该。

想到此,它的身子一沉,似乎想把自己的根系伸进更深的土壤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使自己长得更健壮一些。

     冬去春来,它终于开始抽穗,并且呈现出金黄的颜色。

当一位农人收割了无数麦子后,发现了它,欢喜得了不得,小心翼翼地割下这株麦子,把它捧在手心,喃喃地自言自语:

“麦子,田埂上也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它承得是天惠呀!

一颗明亮而智慧的种子,只要根植于泥土,它就能结出果实,正如这田埂上的一株麦子。

它生长的是田埂上的精神。

12.从全文结构来看,开头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

13.结合原文回答:

田埂上为什么能长出这么好的麦子?

(4分)

答:

▲。

14.本文多处运用对比,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4分)

答:

15.根据文本,分析“田埂上的精神”包含了哪些精神。

(4分)

答:

16.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5分)

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7——21题。

((18分)

菊圃记

元结

舂陵①俗不种菊。

前时自远致之,植于前庭墙下;及再来②也,菊已无矣。

徘徊旧圃,嗟叹久之。

谁不知菊也,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纵须地趋走,犹宜徙植修养,而忍蹂践至尽,不爱惜乎?

呜呼!

贤人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择所处,一旦遭人不爱重,如此菊也,悲伤奈何?

于是更为之圃,重畦植之。

其地近宴息之堂,吏人不此奔走;近登望之亭,旌旄不此行列。

纵参歌妓,菊非可恶之草;使有酒徒,菊为助兴之物。

为之作记,以托后人,并录《药经》,列于记后。

【注】①舂陵:

今湖北枣阳县。

②再来:

据《新唐书•元结传》,结父延祖再调舂陵丞,文中“再来”,指其二次随父赴任所。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时自远致之,植于前庭墙下致:

带来、到来

B.纵须地趋走,犹宜徙植修养修:

修剪

C.一旦遭人不爱重,如此菊也爱:

吝惜,小气

D.其地近宴息之堂,吏人不此奔走宴:

休息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于是更为之圃,重畦植之

A.前时自远致之

B.嗟叹久之

C.其地近宴息之堂

D.菊为助兴之物

19.下列各句中,不能体现出作者爱菊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A.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B.一旦遭人不爱重,如此菊也,悲伤奈何?

C.徘徊旧圃,嗟叹久之。

D.为之作记,以托后人,并录《药经》,列于记后。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菊,花之隐逸者也”,但是爱菊的人不仅仅只有陶渊明一人,元结也是其中之一,这从他再来时,看到菊花已不见了就“徘徊”“嗟叹”,后来又替菊开辟了一块场圃,重新挖畦栽种菊花可以看出。

B.菊花是一种让人喜欢的花草,它可以帮助人增加兴致,如果有歌妓和酒徒到此,娇媚的歌妓、高谈阔论的酒徒,那真是锦上添花,使菊花更加艳丽。

C.本文先说菊,次说君子,最后又再说菊,作者用菊暗比君子,一喻一正,与课文《爱莲说》以莲喻君子一样都是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人深思。

D.作者用菊的遭遇来揭示人世道理,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指出君子要慎重选择自己的处所、地位,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环境,否则不受人看重,只能徒然叹息。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谁不知菊也,芳华可赏,在药品是良药,为蔬菜是佳蔬。

(2分)

(2)一旦遭人不爱重,如此菊也,悲伤奈何?

(2分)

(3)其地近宴息之堂,吏人不此奔走;(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2—23题。

(6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

长安多杏树。

22.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

(2分)

答:

23.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三)阅读《论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

“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4.谈谈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1)曾点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理想生活图。

(1分)

(2)你赞同曾点的理想吗?

(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2)▲,▲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欧阳修《秋声赋》)

(3)留恋处,兰舟催发。

▲,▲。

(柳永《雨霖铃》)

(4)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楚辞渔夫》)

(5)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

(王实甫《西厢记》)

四、作文(60分)

26.目光是有质量、有重量、有湿度、有温度的。

你还记得你体验到的各种目光吗?

在那看不见的记忆的岩层里,收藏着、沉积着层层叠叠的目光——温暖的、潮湿的、严肃的、沉思的、焦灼的、顿悟的、澄明的、幸福的、狂喜的、悲悯的、忧伤的、温柔的、热烈的。

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请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10年自主招生考试试题

答题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语言文字及运用(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题号

1

2

3

4

答案

5、(4分)正确顺序为

6、(4分)

7、(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12分) 

题号

8

9

10

答案

11.(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12、(3分)

13、(4分)

14、(4分)

15、(4分)

16、(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18分)

题号

17

18

19

20

答案

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2分)

(2)(2分)

(3)(2分)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22、(2分)

23、(4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24、

(1)

(2)

(四)25、古诗文默写。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四、作文(60分)

得分

评卷人

 

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