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试题库.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757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工程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发酵工程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发酵工程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发酵工程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发酵工程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酵工程试题库.docx

《发酵工程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工程试题库.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酵工程试题库.docx

发酵工程试题库

发酵工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代谢控制发酵:

人为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使有用中间代谢产物过量积累,这种发酵称为代谢控制发酵。

2.临界氧浓度:

微生物的耗氧速率受发酵液中氧的浓度的影响,各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一个最低要求,这一溶氧浓度叫做临界氧浓度。

3.固定化酶:

在酶促反应过程中,将酶定位或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其在反应后易于与反应物和产物分开,从而达到反复使用和连续化生产的新型酶制剂。

4.营养缺陷型突变株:

指某一菌株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在培养基中若不外加这种营养成分就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

5.巴氏消毒法:

将物料加热至60℃维持60min,以杀死不耐高温的物料中的微生物营养细胞。

6.发酵工程:

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为人类生产有用产品的一种技术。

7.初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细胞在其对数生长期所产生的产物,往往是细胞生长和繁殖中所必需的物质,如糖、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以及由这些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多糖、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这些化合物称为初级代谢产物。

8.培养基:

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培养基都基本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分,此外,还应根据微生物的要求,有一定的酸碱度和渗透压。

9.发酵:

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

或者更严格地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

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二氧化碳,同时获得能量。

10.酵母的第三型发酵,又称碱法甘油发酵。

即在碱性条件下(pH7.6),2分子乙醛发生歧化反应,生成1分子乙醇和1分子乙酸,而磷酸二羟丙酮则还原为甘油。

总反应式:

2葡萄糖+H2O2甘油+乙醇+乙酸+2CO2

11.DE值(葡萄糖值):

表示淀粉水解程度及糖化程度,指葡萄糖(所有测定的还原糖都当作葡萄糖来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

12.发酵热:

引起发酵过程温度变化的原因是发酵过程所产生的热量,称为发酵热。

发酵热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汽化)热和辐射热等。

13.生物膜法废水处理:

使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固体介质(滤料)的表面形成生物膜,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有机污染物质被吸附且氧化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废水处理方法。

14.耗氧速率:

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的吸氧量,单位为mmolO2/L?

h。

15.酶合成调节:

酶合成的调节是通过调节酶合成的量来控制微生物代谢速度的调节机制,这类调节在基因转录水平上进行。

酶合成调节主要有酶的诱导和酶的阻遏两种类型。

16.呼吸强度:

指单位重量的干菌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吸取的氧量,单位为mmolO2/g干菌体?

h。

17.连续培养:

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使培养物在近似恒定状态下生长的培养方法。

18.固定化技术:

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并保持其固有的催化活性,使其活性能被反复利用的技术。

19.BOD:

指1L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溶氧量。

实际测定水样在20℃下培养5d的需氧量BOD5。

20.碳源:

凡可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统称为碳源。

21.酶活性调节:

通过改变酶分子的活性来调节代谢速度的调节方式称为酶活性的调节,是发生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调节。

22.COD:

指用强氧化剂使被测废水中有机物进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

常用重铬酸钾测得的耗氧量CODCr值表示。

23.介质过滤除菌:

是使空气通过经高温灭菌的介质过滤层,将空气中的微生物等颗粒阻截在介质层中,而达到除菌的目的。

二、判断改错题

1.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2.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

3.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是所有成分的性质和数量已知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

×

4.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5.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

6.微生物的最适生长繁殖温度就是积累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

×

7.通过调节基础培养基的配方和补料控制可以调控发酵醪的pH值。

8.灭菌就是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孢子和胚芽。

×

9.巴斯德消毒法能杀死牛奶或奶制品中存在的所有微生物。

×

10.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精制过程也就是产物浓缩和纯化过程。

11.细菌分裂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代时。

12.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13.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

×

14.参与淀粉酶法水解的酶包括淀粉酶、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等。

×

15.EMP和HMP代谢途径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种微生物的糖代谢中。

×

16.同功酶是行使同一功能、结构不同的一组酶√

17.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就是微生物代谢的最适温度。

×

18.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初级代谢不畅通时,由支路代谢产生的。

×

19.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一样都是通过电子传递系统产生ATP。

×

20.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明显增加。

21.化能异养菌以有机物作为呼吸底物,以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C)

A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

B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

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

D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

2.下列关于单细胞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是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

B是通过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体

C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抗生素

D单细胞蛋白不能作为食品

3.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C)

A自然选育菌种费时且盲目性大

B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

C代谢控制育种方法有转化、转导及杂交

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

4.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C)

A加酸B加碱C加缓冲液D加无机盐

5.下列营养物质中,不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C)

A牛肉膏B蛋白胨C生物素D酵母粉

6.平板划线分离法不需要下面哪个物品或设备(D)

A接种环B琼脂培养基平板C超净工作台D电泳仪

7.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其正确顺序为(B)

①溶化②调pH③加棉塞④包扎⑤培养基的分装⑥称量

A①②⑥⑤③④B⑥①②⑤③④C⑥①②⑤④③D①②⑤④⑥③

8.甘油生物合成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D)

A尿素B硫酸铵C酶D亚硫酸盐

9.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B生物素对谷氨酸生成无影响C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D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

10.代谢中如发生还原反应时,(C)

A从底物分子丢失电子B通常获得大量的能量C电子加到底物分子上D底物分子被氧化

11.下面哪项特征不适合于三羧酸循环(.D)

AC02分子以废物释放B循环时形成柠檬酸C所有的反应都要酶催化D反应导致葡萄糖合成

12.当一个NADH分子被代谢和它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时,产生(C)A6个氨基酸分子B1个葡萄糖分子C3个ATP分子D1个甘油三酯和2个甘油二酯

13.为使淀粉和纤维素进行代谢而提供能量,(B)

A它们必须第一步变成脂肪分子B它们的葡萄糖单位必须被释放C环境中必须有游离氧存在D遗传密码必须起促进作用

14.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

所以应选择在它的(B)

A迟滞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15.某些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是它们的(B)

A初级代谢产物B次级代谢产物C代谢中间产物D代谢废物

16.固体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琼脂的目的是(D)

A为菌体提供碳源B为菌体提供氮源C使培养基保持水分D使培养基凝固

17.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属于(C)

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C.酶的调节D.基因调节

18.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

B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

C初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

D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

19.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B)

A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

C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机械搅拌与溶氧浓度无关

20.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可能是(B)

A温度控制不适B通气量过多CpH呈酸性D溶氧不足

21.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C)

A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链球菌、大肠杆菌C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大肠杆菌、乳酸菌

22.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C)

A营养物质的消耗B微生物呼出的CO2C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D代谢产物的积累

23.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B)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接种环用烧灼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

24.加热灭菌时,一般营养细胞的致死温度是多少度(B)

A32℃B60℃C100℃D120℃

25.下列反应中,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ATP最多的是(A)

A柠檬酸发酵B甘油发酵C乳酸发酵D酒精发酵

26.生物学意义上的发酵作用是在什么条件下的生物氧化作用(D)

A氧气参与下B无机氧化物参与下C有外源电子最终受体D无外源电子最终受体

27.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D)

A有营养不良症的菌株B在完全培养基上也不能生长良好的菌株C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缺少时获得的菌株D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能力的菌株

28.血糖快速测试仪上的酶传感器,使用的是(B)

A复合酶B固定化酶C游离的酶D一般酶制剂

29.使用高压锅灭菌时,打开排汽阀的目的是(D)

A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使培养基成分受到破坏B排尽锅内有害气体C防止锅内压力过高,造成灭菌锅爆炸D排尽锅内冷空气

30.巴斯德效应是指(D)

A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B酒精对葡萄糖分解的抑制C氧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D氧气对发酵作用的抑制

31.微生物群体生长状况的测定方法可以是(B)①测定样品的细胞数目②测定次级代谢产物的总含量③测定培养基中细菌的体积④测定样品的细胞重量

A.②④B.①④C.①③D.②③

32.酵母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B)

A.碳源供应太充足B.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C.改变了酵母菌的pH值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

33.下列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没有菌种特异性的一组是(B)

A.氨基酸、核苷酸、多糖、毒素、激素

B.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

C.多糖、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

D.氨基酸、多糖、维生素、色素、抗生素

34.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是(B)

A.温度B.pHC.氧含量D.前三者的共同作用

35.下列生理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

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B.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

C.葡萄糖分解为乳酸

D.葡萄糖分解为甘油

36.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

37.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A)

A基础培养基B富集培养基C选择培养基D鉴别培养基

38.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D)

A.葡萄糖B.蛋白胨C.NaClD.维生素

39.1摩尔葡萄糖通EMP和TCA循环彻底氧化共产生多少摩尔ATP(C)

A34B36C38D39

40.下列抗生素作用机制中,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是(D)

A利福霉素B四环素C氯霉素D青霉素

41.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C)

A135℃—140℃,5—15秒B72℃、15秒C121℃,30分钟D100℃,5小时

42.出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C)

A除去病原微生物B降低微生物的数量C消灭所有的生物D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43.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C)

A糖类B酶类C核酸D细胞壁

44.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实现以下哪项的关键环节(A)

A产业化B商品化C社会化D安全化

45.酶活性调节速度比酶合成调节速度(B)

A快B慢C相等D无法比较

46.受反馈调节的酶一般是(C)

A同功酶B组成酶C变构酶D激酶

47.通气搅拌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进步的(C)

A第一个转折期B第二个转折期C第三个转折期D第四个转折期

48.酵母菌的Ⅲ型发酵的产物是(B)

A酒精B甘油C乳酸D丙酸

49.目前发酵工业常用的处理菌体、固形物杂质和悬浮物等固体物质,保证处理液澄清的主要方法为(A)

A离心和过滤B离心和萃取C蒸馏和萃取D离子交换和过滤

50.抗生素的合成是在微生物生长的(C)

A延滞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

51.发酵液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A)

A水分B蛋白质C发酵产物D菌体

52.连续发酵中的恒浊培养所控制的对象为(B)

A培养液流速B菌液密度C生长速度D发酵液体积

53.诱变处理时所用的出发菌细胞应处于(B)

A延迟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

54.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C)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马铃薯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麦芽汁培养基

55.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A)

A3.8-6.0B3.0-4.0C8.0-9.0D7.0-7.5

56.发酵有不同的类型,谷氨酸发酵属于(A)

A.液体发酵和需氧发酵B.液体发酵和厌氧发酵C.固体发酵和需氧发酵D.固体发酵和厌氧发酵

57.如果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是菌体,菌体分离采用的方法是(B)

A.蒸馏B.过滤C.萃取D.离子交换

58.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矿质元素C.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D.是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的

59.下列对连续培养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能及时补充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产量

B.有利于微生物尽快将代谢产物释放到培养基中

C.能消除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某些环境因素

D.能提高发酵设备的利用率

60.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以下说法合理的是(C)

A.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属于酶合成的调节

B.谷氨酸与谷氨酸脱氢酶的结合可以使酶结构产生不可逆改变

C.促使谷氨酸释放到细胞外的措施可以促进谷氨酸的发酵生产

D.谷氨酸只能由α-酮戊二酸发生还原氨基化作用生成

61.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

消灭杂菌,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C)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求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B.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

C.根据微生物遗传组成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核酸

D.根据微生物对抗菌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菌素

62.谷氨酸棒杆菌合成天冬氨酸族氨基酸时,天冬氨酸激酶受赖氨酸和苏氨酸的(A)

A协同反馈抑制B累积反馈抑制C顺序反馈抑制D协作反馈抑制

63.在微生物生长的过程中,细胞形态最多和数目最多的时期是(B)

A.对数期、稳定期B.衰亡期、稳定期C.稳定期、衰亡期D.衰亡期、对数期

64.在实际生产中,对数期的长短取决于(A)

①培养罐的大小②接种量的大小③培养基的多少④代谢产物合成的多少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

65.以下有关酶的固定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分离后的酶加填充剂B.分离纯化后的酶加稳定剂构成C.分离后的酶包埋在凝胶中D.固定化酶的形状单一

66.下列属于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是(D)

①牛肉膏②蛋白胨③氨基酸④维生素⑤碱基⑥生物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67.下列不属于发酵工程应用的是(C)

A.生产抗生素、维生素、药用氨基酸等B.生产啤酒、果酒和食醋等

C.用于化学检测和水质监测D.生产各种各样的食品和添加剂

68.大多数芽孢细菌形成芽孢在哪个时期(C)

A调整期B对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69.下列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B)

A.组成酶是维持菌体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B.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无需从外界补充C.发酵液pH呈酸性时,不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D.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

四、多项选择题

1.典型的发酵过程包括以下哪几个基本组成部分(ABCDE)

A繁殖菌种和发酵生产所用的培养基的配制

B培养基、发酵罐以及辅助设备的消毒灭菌

C控制发酵罐中的菌株在最适条件下生长并形成代谢产物

D产物的提取和精制,以得到合格的产品

E回收或处理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废水

2.糖酵解途径的调节因素包括(ABCDE)

A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B能荷C无机磷D环腺苷酸E柠檬酸、脂肪酸、乙酰CoA

3.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发酵的相同点,正确的是(ABC)

A都有从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B都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都有能量释放,并有ATP的生成D分解产物中都有CO2E最终电子受体都是有机物

4.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BCDE)

A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需的物质B对微生物无明显的生理功能C可以积累在细胞内D具有菌株特异性E是以初级代谢产物作为前体衍生而来

5.目前发酵过程已经实现在线测量和控制的参数是(ABCDE)

A温度BpH值C溶解氧浓度D消泡E流量

6.发酵过程中,补料有利于控制微生物的中间代谢,补料的内容有(ABDE)

A能源和碳源B氮源C酶制剂D微量元素或无机盐E诱导酶的底物

7.发酵过程中污染杂菌的途径可能有(ABCDE)

A种子带菌B无菌空气带菌C设备渗漏D培养基和设备灭菌不彻底E操作不当

8.灭菌方法主要有(ABCDE)

A干热灭菌法B湿热灭菌法C射线灭菌法D化学药品灭菌法E过滤除菌法

9.固定化酶的特点是(ABCD)

A稳定、寿命长B可以反复多次使用C易与产物分离D使生产管道化、连续化及自动化E专一性差、催化效率低

10.近代微生物工业具有以下特点(ABCDE)

A由自然发酵转为代谢控制发酵和人工支配遗传因子的发酵B微生物酶反应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相结合C向大型发酵和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D微生物工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E从糖质原料转到利用石油、天然气、空气及纤维素资源

11.异型乳酸发酵的产物有(ACDE)

A乙醇B甘油C乳酸DCO2E乙酸

12.按微生物发酵产品的性质,现代发酵工业涉及的范围包括(ABCDE)A微生物菌体发酵B微生物酶发酵C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D微生物的生物转化发酵E微生物特殊机能的利用

13.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包括(13.BCDE)

A层析法B吸附法C包埋法D交联法E共价法

14.液态深层好氧发酵基本操作的控制点包括(ABCDE)A泡沫控制B温度控制CpH控制D溶氧控制E补料控制

15.酶合成阻遏包括(ACD)

A末端代谢产物阻遏B底物阻遏C结构类似物阻遏D分解代谢物阻遏E酶量阻遏

16.分批培养过程中,细菌生长阶段包括(ABCD)

A迟滞期B对数生长期C稳定期D衰亡期E孢子形成期

17.下列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所必须的物质的是(DE)

A、激素B、核苷酸C、维生素D、色素E抗生素

18.高温对培养基成分的有害影响,表现在(ABCDE)

A形成沉淀B破坏营养C提高色泽D改变培养基的pH值E降低培养基浓度

19.目前发酵过程已经实现在线测量和控制的参数是(ABCDE)

A温度BpH值C溶解氧浓度D消泡E流量

20.能影响发酵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因素是(ABCD)

A.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B.机械搅拌C.水分蒸发D.发酵罐散热E.菌体自溶

21.影响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因素有(ABCDE)

A温度B时间CpH值D培养基成分和颗粒物质E泡沫

22.补料有利于控制微生物的中间代谢,补料的内容有(ABDE)

A能源和碳源B氮源C消泡剂D微量元素或无机盐E诱导酶的底物

五、填空题

1.淀粉水解糖的制备可分为酸解法、酶解法和酸酶结合法三种。

2.糖酵解途径中的三个重要的关键酶是己糖激酶、磷酸丙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3.甘油的生物合成机制包括在酵母发酵醪中加入亚硫酸氢钠与乙醛起加成反应和在碱性条件下乙醛起歧化反应。

4.微生物的吸氧量常用呼吸强度;耗氧速率两种方法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是。

5.发酵热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热和辐射热等几种热。

6.发酵过程中调节pH值的方法主要有添加碳酸钙法;氨水流加法和尿素流加法。

7.微生物工业上消除泡沫常用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