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及考卷整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371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8.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党校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及考卷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中央党校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及考卷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中央党校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及考卷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中央党校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及考卷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中央党校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及考卷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党校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及考卷整理.docx

《中央党校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及考卷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党校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及考卷整理.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党校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及考卷整理.docx

中央党校宏观经济管理复习资料及考卷整理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参考资料

1、宏观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答:

一、宏观管理是市场缺陷的必要补充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现阶段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有效的形式,但市场经济的自发运行表现出以下主要缺陷:

1、市场竞争导致垄断。

垄断导致市场效率降低。

2、市场不能自动平衡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

3、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

4、不能保证市场交易的信息对称。

5、不能保证市场财富的合理分配。

6、实现社会供求平衡的代价过高。

这些缺陷的存在,使市场经济无法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需要政府从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出发,制定和运用相应的法规政策加以弥补和纠正。

二、宏观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素

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与简单商品经济相比,其运行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是“为卖而买”,实现价值增值是商品生产者的决定性动机。

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每一个市场主体都具有不正当竞争的倾向高度发达,生产过程片面化。

二是分工高度发达。

生产过程高度专业化,协作化。

任何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其他企业和部门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交换把整个经济连接成一个紧张运转的有机体。

经济运行的链条一旦在某个环节上断裂,就会产生“骨牌效应”,造成灾难性后果。

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本身客观地要求有一个控制系统,即政府的宏观管理。

2、导致宏观管理失效的主要因素

答:

宏观管理作为一种政府行为,也是其局限性,即不能弥补和克服市场自发的所有缺陷,甚至会因举措当引起经济波动。

主要原因:

一、信息对宏观管理决策的约束,这种约束主要来自于信息缺口和信息失真。

二、决策者偏好对宏观管理决策的影响,宏观管理决策采用少数人集中决策的方式,其过程和结果不能不受到决策者或决策者偏好的影响。

三、利益集团对宏观管理决策的干扰,任何一项宏观政策都为可能对不同的利益群体产生完全相同的影响,不同群体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宏观政策的走向。

四、宏观调整政策的实施存在“时滞”政策“时滞”使宏观政策滞后于经济现实,导致政策失效。

五、市场主体的“合理预期”行为,市场主体对宏观政策进行的理性预期以及在此基础上采取的防范措施,往往使宏观政策的效力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3、政府成为经济生活全面干预者的独特优势

答:

1、政府是最能代表社会共同利益的公共机构

2、政府掌握最充分的公共权力资源,如:

财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发行货币的权力等

3、政府拥有最强大的公共信息系统

4、政府购买行为及其经济影响P14—15

(1)调控社会需求总量

政府采购总量构成一国一定时期社会总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政府采购总量的变化,必然对社会总需求产生影响。

从形式和内容看,政府的市场购买行为与一般的购买行为并无二致,但从行为目的和结果的结合上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政府的购买行为与一般购买行为的一个本质不同,就是政府的购买行为,具有“主动地”或“有计划地”影响经济运行过程的主观意图和客观作用。

政府则会把其特殊目的寓于一般经济行为之中,通过调整其消费总额和采购量来主动地影响经济运行过程或供求关系变化,影响社会资源配置。

(2)影响产业结构

政府采购那些行业的产品,必然对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进而对社会产业结构产生影响。

5、宏观管理的手段P25-28

(1)经济手段

是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

各种宏观经济政策构成经济手段的具体形式。

宏观经济政策的任何调整,都会引起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

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向很明确,如鼓励什么,限制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等,通常都有明确的规定。

由多种具体政策构成的宏观经济政策,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体系。

各种宏观经济政策通常是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发挥作用。

在制定和运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它们的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别性,加强政策制定和操作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以形成一直的的合力。

(2)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立法和司法调节经济活动的强制性措施。

经济法规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过程醉主要的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的调控作用是经济活动参与者规定一个活动的基本框架和行为准则,任何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并遵守法定规则。

优点:

①把行政干预隐蔽化,提高政府管理的效果;②具有稳定性,避免随意性;③对市场主体形成一种心理压力,从而强化其自律性。

④增强宏观调控的透明度,减少被调控者的行为抵触。

缺点:

不易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常常滞后于实践。

(3)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是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凭借政权的力量,通过制定和下达指示、命令、规定等,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种种措施。

行政手段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普遍采用的经济调控手段,曾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但是不能据此完全否定行政手段的积极意义,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它如何运用,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运用。

与经济手段相比,行政手段作用的发挥具有明显的“短促性”和“速效性”,能在短期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重大经济问题。

与法律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灵活性”。

当然,行政手段具有容易与长官意志联系在一起,造成“一刀切”,割断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等明显缺陷。

6、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P139-140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状况、比例关系及其内在联系的总和。

也就是说,产业结构一是包括国民经济中个产业的构成状况,表明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种类和数量;二是包括国民经济中产业之间的比率,表明不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大小;三是包括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表明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状态与方式。

合理的产业结构,包含着以下方面的含义:

一是各类不同产业在结构中都具有合理的地位。

二是不同产业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三是不同产业之间具有合理的内在联系。

四是能够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对经济影响:

1)影响经济增长速度;2)影响经济增长质量;3)影响经济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7、财政政策的功能

(1)导向功能,通过调节物质利益,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发向发挥导向作用,引导资源的流向;

(2)协调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利益失衡状态的制约、调节能力,协调地区、行业、部门、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3)控制功能,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或促进,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对个人分配差距进行控制;

(4)稳定功能,主要是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控制,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8、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1)人口因素

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

(2)经济因素

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

(3)教育因素

教育水平,决定人口总体素质,进而决定劳动力的素质。

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影响整体就业水平。

(4)科技因素

科技进步,一方面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减少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会催生新兴产业,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出更高的就业机会。

(5)教育因素

在低收入阶段和高收入阶段人们的选择不同,引起劳动力供给的不同变化,进而影响就业。

另一种表述(书):

(1)自然因素:

劳动者能够进行劳动,要受一定的劳动客观条件制约;

(2)生产力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程度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就业发生影响。

一是现有的生产力决定今后创造就业条件的能力。

二是劳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要素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而决定一定量资本对活劳动的需求。

三是劳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人类的生活水平,从而决定人们对就业的需求。

四是劳动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会影响人口的生产,从而影响对就业的需求;

(3)结构因素:

经济结构的变动会对就业状况发生一定影响;

(4)制度因素:

一个社会的就业水平从深层次上看还受一定的经济制度影响;

(5)经济体制因素:

经济体制是社会经济系统得基本框架和运行原则的组合,可分为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不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也不同。

9、我国的就业形势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03年为4.3%,04年为4.2%,05年为4.2%,06年控制目标为4.6%,“十一五”期间控制在5%以内。

06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情况供大于求。

我国面临就业压力的原因:

劳动力供应大幅增加、劳动力需求扩张乏力、劳动力供求匹配率低。

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对策:

(1)减少劳动力供给的政策。

控制人口增长、延长劳动者受教育时间、扩大劳务输出;

(2)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政策。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发展非正规就业;(3)加快劳动力流动和转移的政策。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职业培训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

10、国民收入分配(辩析或简答题)

国民收入分配,是对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创造的净产值进行的分配。

国民收入分配分两个层次: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国民收入在生产过程当事人之间的分配。

经过初次分配,国民收入分解为劳动报酬、企业收入、政府收入(间接税)。

再分配是初次分配基础上的再次分配,又称第二次分配。

包括通过国家税负制度进行的强制分配和通过捐助和赠与等形式进行的自愿分配。

11、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论述题)。

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是收入差距拉大。

1、社会总体收入差距。

2000年为0.417;2003年为0.448;2004年为0.465。

2、收入差距成为社会突出矛盾的原因。

一是短时间内迅速拉大。

二是历史文化传统。

三是存在较多不合理因素。

四是低收入平台。

3、用历史眼光审视我国收入差距。

一是居民总体收入不断增加。

二是落后国家加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三是并未导致“两极分化”。

四我国有能力解决差距问题。

12、间接利用外资的控制标准(辩析或简答题)。

衡量一外债规模合理程度的两种指标是债务率和偿债率。

偿债率:

当年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额加上短期外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货物和服务项目下外汇收入之比。

其国际安全线为20%(2005年我国偿债率为3.07%)

债务率:

当年外债余额与当年货物和服务项目下外汇收入之比。

其国际安全线为100%(2005年我国债务率为33.59%)

负债率:

当年外债余额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其国际安全线为20%(2005年我国负债率为12.63%).

13、简述日本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特点

答:

日本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出政府宏观主导作用。

在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日本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被认为是一种政府管理范围宽、干预力度大,从而政府主导作用突出的典型。

2、更多的强调计划。

经济计划是日本政府实行宏观经济管理和指导的方案,是日本经济体制中主要的协调机制之一。

它通过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和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揭示政府的总趋向,引导社会经济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这种计划不是政府的行政指令,不期望整个社会都接受计划,而是在计划功能的范围内有选择地加以指导和调节,是指导性计划。

3、注重行政手段的运用。

比如它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规范个体经济行为,维持经济活动的竞争秩序;为使产业政策得到落实,日本对战略产业实行了一系列的保护扶植政策;战后长期推行奖出限进的保护贸易政策等。

4、重视结构调整。

重要表现在把制定和落实产业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

5、官产学一体的宏观决策体制。

日本的宏观决策体制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自下而上,充分协商”,它的经济决策体制与过程,就是政府、企业界和学术机构三股力量相互影响、相互利用、相互配合、相互谅解的过程,并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宏观决策体制。

14、简答从宏观经济管理模式比较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

1、宏观经济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它没有统一的模式。

不同的国家,由于体制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宏观经济管理,同时,不同的国家不管有多么的差异,它总有自己的宏观经济管理。

2、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3、不同国家不同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的形成与一国历史、文化、所有制结构、微观经济等多种因素有关。

4、不同国家可以从不同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中相互借鉴,并不断调整和完善。

《宏观经济管理研究》复习题答案

1、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存在局限性的成因有哪些方面?

答:

宏观经济管理作为一种政府行为,也有其局限性,不能完全弥补和克服市场自发运行的上述缺陷。

主要原因是:

(一)信息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约束

(二)决策者偏好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影响

(三)利益集团对宏观经济管理决策的干扰

(四)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存在“时滞”

(五)市场主体的“合理预期”行为

2、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

(一)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原则

(二)宏观经济管理必须在一定的法律规范下进行

(三)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政策必须与公众利益相一致并与公众的接受程度相适应。

(四)宏观经济管理必须真正建立在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础上。

3、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特点

答:

1.注重运用经济手段,但由于政策传导机制不健全,影响经济手段的作用效果(尤其是货币政策)。

2.逐步减少行政手段的运用,但有时又是不可缺少的。

如现在的计划主要是指导性计划,中央银行取消贷款规模控制等。

3.结构调节与总量调控同样重要。

如供求结构、需求内部投资与消费的结构等。

4.实施预防性的主动调控。

5.注重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微调。

表现为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的调整幅度减小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

4、财政政策的内容

答:

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

二是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三是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

四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五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六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5、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税收调节手段发挥作用的基本方式、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对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作用的制约

答:

1、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

财政政策工具是指宏观经济管理主体所选择的用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分配和调节手段。

(一)财政预算

(二)税收。

2、税收调节手段发挥作用的基本方式

(1)适当设置税种,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总范围。

(2)合理确定税目,明确税收调节的具体范围。

(3)合理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

(4)在税目、税率已定的前提下,通过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实行加成征收等办法,实现税收对经济的特殊灵活调节。

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制约作用表现在:

(1)现行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不能实现“量能负担”原则。

(2)现行税率不公平,劳动所得的边际税率高于非劳动所得。

(3)现行所得税没有考虑纵向公平问题(具有不同负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如家庭负担情况。

6、财政政策类型及其发挥作用的手段

答: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

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措施来实现:

一是减税;二是扩大预算支出规模。

(二)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分配活动来减少或抑制社会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

(三)平衡性(中性)财政政策

平衡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即财政的收支活动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也不产生紧缩性的后果。

7、2009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

2009年,中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是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

二是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三是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

四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

五是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

六是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8、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的特点及其对总需求的影响机制

答:

1、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必须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率具有以下特点:

(1)威力巨大,中央银行不宜频繁变动。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各类银行的影响不一致。

2.再贴现率

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合格票据向中央银行的贴现。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就是再贴现折扣率。

再贴现以票据为融资工具,风险较小,因此,再贴现率一般低于同期再贷款利率。

再贴现率具有以下特点:

(1)再贴现率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利率,它与市场利率不同,不随市场资金供求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完全由中央银行根据国家政策来决定。

(2)再贴现率是一种短期贷款利率。

(申请贴现的票据多为1—3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一年。

(3)再贴现率是一种基准利率,商业银行的利率随它升降而升降。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公开市场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1)中央银行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大致决定整个银行系统的基础货币量。

(从50年代起,美国联邦储备银行90%的货币吞吐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的)。

(2)主动——相对于再贴现率

(3)微调——相对于存款准备金率

公开市场业务依赖于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其调节作用会越来越大。

9、货币政策的类型及其对总需求的影响、一般意义上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答:

货币政策主要有三种类型:

1.扩张性货币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放松银根,扩张信用,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快速和较大幅度地增长。

因此,其功能在于刺激总需求增加。

2.紧缩性货币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抽紧银根,收缩通货。

其主要功能在于抑制总需求增长。

3.均衡性货币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

按照国内(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通胀率)之和来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以使货币供应量形成的社会总需求与总产出之间保持一种对等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局限性表现在:

第一,货币政策受政策制定者认识能力的限制。

第二,受金融经济现象暴露程度的限制。

第三,货币政策本身是总量、短期、需求政策,如果经济系统存在严重的结构、长期和供给问题,货币政策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10、收入分配管理、基尼系数、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情况(包括总体情况和分类情况)

答:

1.洛伦兹曲线。

如图所示,以纵轴表示不同收入水平者由低到高的收入份额累计值,以横轴表示不同收入水平者由低到高的人口份额累计值。

若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则得到一条夹角为45度的绝对平均线,若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则得到一条夹角为0度的绝对不平均线。

一般的洛伦兹曲线是如图所示的曲线。

100%

 

0100%

2.基尼系数。

是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线所围成的面积与绝对平均线和绝对不平均线所围成的面积的比值,基尼系数=A/A+B。

3.五等分法。

即将居民按收入高低依次排序分成五等份组,用20%的最高收入家庭或人数与20%最低收入家庭或人数收入的倍数来说明总体收入差距。

4.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

这是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1955年提出来的,他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收入分配不平等也相应增加,当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不平等也达到最大,然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反而下降。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基本情况:

从总体上看,我国是体制内的“平均主义分配”和体制外的“收入差距过大”并存。

从基尼系数来看,由于不同计算的统计口径不同,计算的基尼系数也不尽相同。

东西地区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行业收入差距。

不同收入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

11、“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关系及其解决办法

答:

现状:

(一)总体差距情况

(二)东西地区收入差距(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四)行业收入差距(五)不同收入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六)不同所有制单位收入差距

原因:

(一)初始条件不同

(二)体制外收入膨胀(三)体制、制度和政策原因。

第一,初次收入分配体制及格局是导致居民及劳动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健全、不完善,是导致垄断行业进而垄断收入存在的主要原因。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完善,是导致垄断收入的主要原因。

第四,政策原因是东西地区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具体原因:

1、经济结构不合理。

要素结构,资本和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2、城乡结构。

城市化速度越慢,城乡收入差距越大。

3、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比例越低,劳动者分配越少。

4、企业结构。

小企业相对较少,收入分配差距会越大。

解决办法:

(一)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力度

(二)深化体制与制度改革

(三)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居民就业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完善社会保障政策

12.就业的含义、失业的影响、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关于失业的基本点、自然失业、经济增长就业弹性

答:

就业的含义:

就业是指法定年龄内从事一定工作并取得合法报酬的人员所处的状态。

失业的影响:

(1)降低失业者收入;

(2)造成人才资源浪费;(3)加剧经济衰退;(4)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5)精神和健康损害。

在二元结构经济中,如果劳动力在两部门间流动是自由的,在城市会出现大量失业人口;如果限制人口流动,在农村会存在大量隐蔽失业。

自然失业包括自愿性失业、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资本密集化趋势。

13、创业与就业的关系、如何鼓励创业

答: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更为紧迫。

要使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得到贯彻,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我们要千方百计的扩大就业,不遗余力地鼓励创业。

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扩大就业总量是劳动保障部门的重要职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优先目标,要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政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这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根本性举措。

二是正确处理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的关系。

 三是鼓励支持创业,广辟就业门路。

 四是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五是扶持劳动就业弱势群众,解决就业困难。

六是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14.法国计划调节手段的特点

答:

(1)计划调节的指导性

(2)计划工作的多方面结合(3)经济计划内容的调整性。

15、什么是“凸性组合”?

我国如何实现“凸性组合”?

答:

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即使美、英等比较自由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都进行宏观管理。

关键是要实现“凸性组合”。

优点

市场计划

缺点

“凸性组合”

正因为政府的干预存在着缺陷,所以让政府干预成为替代市场的主导力量,其结果只能导致“政府失灵”,用“失灵的政府”去干预“失灵的市场”必然是败上加败,使失灵的市场进一步失灵。

但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又需要政府的积极干预,“守夜人”似的“消极”政府同样无补于市场失灵,同样会造成政府失灵。

因此,政府不干预或干预乏力与政府于预过度均在摒弃之列。

现实而合理的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应是在保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以政府的干预之长弥补市场调节之短,同时又以市场调节之长来克服政府干预之短,从而实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最优组合,即经济学家所推崇的“凸性组合”。

可见,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是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