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367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docx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docx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汇总含全答案

10.中共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的会议是(C)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

20.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表现为(ABC)

A.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有效

B.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维护封建土地制度

22.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科学地预测中国持久抗战将经历三个阶段,即(ABC)

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D.战略进攻阶段

E.战略决战阶段

35.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两个根本性变化。

答:

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7.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②全民族抗战:

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

从敌后战场到正面战场,从国统区到论陷区。

从国内社会各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③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

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从坚持斗争求团结巩固统一战线,到抓住国际国内有利时机及时反攻胜利,都突出了中共在抗战胜利中的关键作用。

④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

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38.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及其建国方案。

三种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

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

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

(2)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

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

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三种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五、论述题(39小题,共15分。

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39.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

中国共产党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成立的。

一方面,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

另一方面,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工人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压迫,具有坚强的革命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

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

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

六、材料分析题(40小题,共15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

定位置。

40.材料:

“政变之总原因有二大端。

其一由西太后与皇上积不相能,久蓄废立之志。

其二由顽固大臣痛恨改革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第三篇《政变前记》

回答问题:

(1)戊戌政变发生在何时?

(2)简评梁启超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

(3)简要综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研究的前沿观点。

回答问题:

(1)戊戌政变发生在何时?

答:

1898年6月11日。

(2)简评梁启超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

答:

他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两点:

1.慈禧太后早就想废除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2.众多顽固派的大臣们的极力反对。

他的认识还是有局限性的,他不敢否定封建社会又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同时还惧怕人民群众,行动缺少严密的组织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

必然会失败。

(3)简要综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研究的前沿观点。

答:

戊戌变法的失败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软弱性在当时的国情下通过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是走不通的。

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通过革命的手段团结人民群众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10.就国共合作方针和办法作出正式决定的大会是(D)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西湖会议D.中共三大

2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的主要阻碍是(ABCD)

A.外国资本压迫B.官僚资本排挤

C.封建生产关系束缚D.军阀官僚政府压榨

22.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内容包括(ABCD)

A.溶共B.防共C.限共.D.反共E.剿共

23.1945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派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代表团成员包括(BCD)

A.柳亚子B.毛泽东C.周恩来D.王若飞E.郭沫若

24.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克服当时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的工作是(ABCE)

A.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B.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C.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D.实行对外开放

E.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35.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答:

一、帝国主义日益成为统治中国、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帝国主义通过不断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他们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军事、文化,使本来已经落后的经济文化更加落后,成为阻碍近代中国独立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

中国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狼狈为奸,互相勾结,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力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

二、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遭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不但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显著的优势,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经济形式。

虽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些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经济形式。

三、由于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使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中国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工农群众不仅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而且还受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生活。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罕见的。

36.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答: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在于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37.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答:

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1)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指导,缺乏正确认识和有效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2)脱离当时社会环境和革命实践,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

(3)使用资产阶级的方法,片面地、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38.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大家庭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

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

第三,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

第四,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决不惧怕战争。

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第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五、论述题(39小题,共15分。

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39.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

第一,辛亥革命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1905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有自己的章程,有明确的革命宗旨和一套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并在国内外成立支部。

在斗争中同盟会的领导核心地位逐步确立,并对整个辛亥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以往的革命组织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辛亥革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指导。

辛亥革命提出了系统的反映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政纲,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较完整的、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主要矛盾,并在长期斗争的基础上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三,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人民的反封建斗争跨出了重大一步,这是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

辛亥革命进一步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人民在近百年的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第四,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的发展,使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获得了显著的增长,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得到壮大。

第五,辛亥革命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客观上有力地冲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对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尽管暴露出许多弱点和不足之处,但这些特点说明了它已达到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高水平。

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6.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六、材料分析题(40小题,共15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

定位置。

40.材料1:

美国及其他联合国家承认,目前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为达到统一中国目标之恰当机构。

……自治性的军队例如共产党军队那样的存在,乃与中国政治团结不相符合,且实际上使政治团结不能实现。

—《杜鲁门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声明》(l945年l2月)

材料2 :

据许多观察家的意见,他们(指国民党政府)已经堕落于腐败,争夺地位权力,……一向是一党政府,而不是在西方寓义下之民主政府。

……尽管如此,我们为了显见的理由,仍旧继续倾全力援助国民政府。

—《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1949年7月)

 回答问题:

(1)材料2所提的“观察家的意见”是什么意见?

(2)战后初期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怎样的?

(3)分析国民党大陆失败的主要原因。

答:

(1)扶蒋反共。

(2)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争权夺利);一党专政(独裁)。

(3)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组织涣散、党纪荒废、党员堕落”

失败的原因必然是归咎是其代表的群体是没落群体,是于中华民族崛起不相匹配的利益集团----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压迫镇压人民,对外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是旧社会三座大山的总代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中国近代史中出现的解决中国现代问题的传统力量,但前者比后者更为传统,它也就更早地表现出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不适应性.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是(b)

A.九一八事变B.一二九运动C.一二八淞沪抗战D.七七事变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大会是(c)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4.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ace)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的建立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E.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35.简述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

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王朝的统治阶级,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御敌之策。

许多官员、将帅为了自身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并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

但是,经济技术落后并不意味着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

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落后,而且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

在这种情况了,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才一再失败。

36.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答: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民国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临时约法》规定,增强国务总理,坐位政府首脑。

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还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

37.简述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中的作用。

国民大革命是在中共正确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进行的,中共的作用是通过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来表现的。

①在政治上,中共根据历史发展的进程提出了基本的政治纲领和政治口号。

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领导权问题主要是政治领导,大革命的发展是按照中共指引的方向前进的。

②在组织上,在中共的推动、帮助和组织下,建立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把国民党改组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通过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宣传党的纲领,积极开展工农运动,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③在群众运动方面,大革命时期的工农运动基本上是在中共的领导下发动起来的。

大革命的特点就是群众运动。

如“五卅运动”、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和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基础,支持和配合了北伐战争。

④在军事上,在中共推动下,建立了革命的武装、创办了黄埔军校,在国民革命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

北伐战争中,中共发挥了重大作用。

当时,由于中共还处在幼年时期,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中共在这一时期的领导作用是不充分和不完全的。

38.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克服当时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着重抓的工作有哪些方面?

答:

第一,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在追剿残余敌人、基本完成祖国大陆统一任务的基础上,摧毁旧政权,普遍召开各级各界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会议,人民开始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使广大妇女获得婚姻自由的权利。

开展大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上肃清了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反动力。

土匪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被次第肃清。

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没收官僚资本,在企业内部开张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开展了稳定物价的斗争和统一全国财政经济的工作。

初步建立起集中统一的国家财政管理体制。

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新中国废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的一切特权;收回了列强在中国的兵营;收回了海关的治权;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950年和1951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开展整风、整党运动,批判居功自傲等错误思想。

1951年底到1952年,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1952年发起“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产

、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P199(四个方面)

五、论述题(39小题,共15分。

将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

39.试述《天朝田亩制度》的进步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答: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局限性:

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他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六、材料分析题(40小题,共15分。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将答案写在答题卷

指定位置。

40.材料:

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

回答问题:

(1)材料中毛泽东所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其内涵是什么?

P60最后一行、三民主义这些

(2)简述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的几次历史尝试。

辛亥革命+P92最后一段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P93倒数第二段到P9

(1)材料中毛泽东所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其内涵是什么?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就是以资产阶级为领导,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种构想。

(2)简述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的几次历史尝试。

戊戌变法:

由资产阶级改良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

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运动,目的是推翻清朝的统治

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以及在中国特殊社会环境中,资产阶级无法取得真正的胜利。

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具有彻底性,目的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

最后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帝国主义不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变成它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是革命的人民群众不愿把革命胜利果实拱手交给资产阶级,再一方面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他们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能提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他们不想念群众,不敢发动群众,因而无法领导民族民主革命走向彻底的胜利,以建立他们的政权。

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是(b)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7.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有(abc)

A.社会制度的腐败B.外国侵略势力的强大

C.经济技术的落后D.人民抵抗不力

E.军事指挥不当

1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abcde)

A.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B.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垄断性D.资本-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

E.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19.下面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叙述属正确的是(abcde)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C.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D.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E.给人们带来思想的解放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abd)

A.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

C.资产阶级改良派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E.知识分子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的历史特点是(abe)

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B.真正的群众运动

C.前期学生后期工人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