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233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docx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6月

 

正文目录

一致性评价最先受益,国际化视野创造未来3

一、政策导向鼓励创新与加速审批3

二、未来医药投资需国际化视野4

三、中国药审改革与创新,审评规范10项内容5

聚焦创新药:

国内外领先的创新药企最新进展9

百济神州9

恒瑞医药10

复宏汉霖11

信达生物12

贝达药业13

丽珠医药13

三生制药14

吉利德Gilead15

阿斯利康AstraZeneca16

图表目录

图表1:

百济神州在研产品管线10

图表2:

恒瑞医药在研产品管线11

图表3:

复宏汉霖在研产品管线12

图表4:

信达生物在研产品管线12

图表5:

贝达药业在研产品管线13

图表6:

丽珠医药在研产品管线14

图表7:

三生制药产品管线15

图表8:

吉利德在研产品管线16

图表9:

阿斯利康产品管线17

一致性评价最先受益,国际化视野创造未来

一、政策导向鼓励创新与加速审批

2017年五月第二周,国家出台包括临床改革相关4个征求意见稿,其核心思想在于鼓励创新与加速审批。

此前,2017年三月中旬国家出台关于进口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提及进口药品注册改革及鼓励国际多中心临床,引发市场对国内CRO企业的担忧。

但从近期陆续出台的征求意见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方面的顾虑,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国内药品审批改革鼓励创新与加速审批的政策导向。

1)52号文(指CFDA5月11日发布的《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加快新药医疗器械上市审评审批的相关政策(征求意见稿)》)对于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疾病的相关药品器械有条件批准上市,罕见病减免或有条件批准。

2)53号文(指CFDA5月11日发布的《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改革临床试验管理的相关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出GCP这种制度可能被备案制替代,对备案制的相关临床机构也仅要求3例临床经验。

未来不仅传统公立医院临床机构对国内临床试验有所支持,民营主导、国外机构等为主体的临床机构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时期。

此前在中美或中欧同时做临床早期研究存在资源配臵不合理的情况(即不同步),若这个征求意见稿实施将大大改善此类现象。

53号文同时鼓励同情心模式的发展(早起研究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另外也引发业内对伦医办与IND同步进行的期待。

当前国内是先过伦理再进行临床,若两者同时进行有助于压缩临床时间。

3)54号文(指CFDA5月11日发布的《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关政策(征求意见稿)》)鼓励备案制的尝试以及加快社会资本参与的研发药审批速度,并且减少对临床意义较弱药物的审批。

原研企业可以在20天之内对涉嫌抄袭的药物要进行起诉,核实后取消批准。

这些举措都是为了鼓励创新。

4)55号文(指CFDA5月12日发布的《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保护创新者权益的相关政策(征求意见稿)》)指出:

建立药物合规系统,加强药物临床实验数据的保护。

总之,药品评审中心在未来将进行:

1加速批准,特别是有条件地加速批准一些有前景的biomarker。

2建立常规稽查团队。

3规定主要负责人是药厂和PI。

二、未来医药投资需国际化视野

本轮改革对国内外药品研发领域影响极其深远,国内药品的研发与申报经历巨大的变化,而海外则在未来迎来中国这个拥有巨大临床候选病人的新兴市场。

进口药的很多经验策略将做重新调整,例如未来很多新药可以直接在中国申请NDA,许多公司会放弃在中国建厂;国际多中心临床数据符合中国相关规定后,可在中国同步药品申报为外资减少大量临床试验时间,国产创新药面临一定研发压力,需要更多的资金与政策支持。

这些变化带来医药行业的投资变化,主要包括

1)CRO受益。

打开临床研发国门引进外来玩家的同时,国内相关企业也融入到全球临床研发序列中去。

最早业内对国际多中心临床推广后的内资CRO企业有一定担忧。

外资进来后若强势与认证临床机构签长期协议,对国产企业有较强的冲击。

这一担忧在备案制推出后正在逐步消除,各类临床机构将会迅速发展并为国内创新药的研发与临床提供温床。

海外创新药国内上市步伐的加速也给国产创新药企业以一定压力,以成本换时间的战略会更为有效。

相应地相关外包行业CRO、SMO、CMO等均会受益,不同的只是受益时间的问题,一致性评价是这轮改革的最先受益领域。

2)真正的创新药企业受益。

真正的创新药企业中长期来看是这轮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最大的受益在于研发的时间。

从申报由严进宽出向宽进严出转变,未来临床申请将更为迅速,临床方案也将更为灵活,大量的新药将在临床阶段验证。

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新药死在临床阶段,但更高的临床试验基数将为新药成功提供可能。

固步自封或局限国内的创新药企业将逐步被淘汰,正视国际竞争或有国家化视野的真正创新药企业将会脱颖而出。

3)MeToo有好也有坏。

以2017年3月为分水岭,MeToo药品的估值前后将不断重估。

以往由政策带来的国内市场进入壁垒为大量的国产MeToo药品提供市场掘金的时间差。

未来随着外资药品可在国内外同时试验,2-3年MeToo药品的黄金销售期限被打破,相应的药品价值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的推行需要时间,进口创新药的研发也需要时间。

国内MeToo药品在若未来2-3年内可以上市,则短期仍享受较好的发展时机。

4)NDA数量暂不明确。

药品审批从原执行的严进宽出到当前宽进严出变革过程中,NDA最终的获批数量暂时还无法估计。

市场较为认同的一种说法是基于临床批件数量的大增,即使成功率有所下降,新药的获批仍会较以往更快,而且真正的创新药会逐步兴起。

三、中国药审改革与创新,审评规范10项内容

1.审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审评标准是什么?

a.化学药生物药技术审评标准与国际接轨。

1)国际药审标准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ICH,欧盟及美国FDA等国际通用技术审评指导原则,日本主要应用ICH标准。

目前,截止到2017年3月1日共有3473个技术标准指导原则,且每年有大于10%的更新。

2)过去CDE配合科研单位一起翻译了300多个技术文件,目前都发布在中心网站上,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

目前要组织力量,结合中国实际将技术文件转化落地,变成CDE的技术文件,这样企业才能依据文件进行药品研发,审评员才能依据文件进行技术审评。

同时希望CDE加强亚洲区域和其他监管区域的技术合作,实现从跟随翻译转化,过渡到参与制定国际标准的技术路径。

首先跟中日韩进行讨论,之后争取早日加入ICH。

b.建立自己的中药民族药技术审评标准。

中药民族药要走自己的路,传统与现代并行两条路。

贯彻落实《中医药法》,继续推进符合重要民族药特点的技术审评标准和知道原则体系建设;同时建立中药民族药安全数据库,为指导中药安全用药及中药走向世界提供安全数据支持。

c.制定明确的药品研发各阶段技术要求标准,鼓励药品研发。

1)化药生物药技术要求与国际接轨,有利于企业一套资料国内外同时申报,同时利于国际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同期同步落户中国。

2)阶段技术要求透明,企业有规可依。

3)阶段技术要求明确,审评员审评尺度一致,减少分歧和争议。

I期临床试验技术要求指南草案已经公布征求意见,同时起草II、III期临床试验技术要求指南草案。

2.新药临床试验全过程动态审评与监管

这次要求CDE新药临床审评在首次申请60天内完成,如果不能完成且不给否定意见就算作同意。

同时要结合新药研发时间长、跨度大的特点,允许企业不断补充修改完善临床试验资料,同时新药临床试验过程中没有发补次数的限制。

建立新药临床试验申请从临床前到上市申请的研发全过程的动态审评与监管。

动态审评包括:

允许持续补充申报资料,建立研发全过程药品档案;没有发补次数的限制,是沟通完善的过程;审评最终落实到送交的具体临床方案,而不是概括的计划;审评团队要提供监管服务,帮助企业设计完善临床方案;首次申请有等待期,后续实验方案需提前报送CDE,但没有等待期,动态审评按照需要,及时沟通修改方案,乃至停止临床试验。

动态审评对应一个动态监管:

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汇报,要求审评人员及时评估报告,同时对企业新送交的安全数据进行及时评估。

目前由于临床实验基地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企业无法起到监管严的作用,新的文件作出改革,彻底开放临床基地的验证,改为备案制度,希望企业起到主责人的作用。

如果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沟通修改,及时阻止临床试验的进行。

不能只批发,还要做到有效监管,创建健康的研发环境。

3.审评团队的建设

目前正在组建适应症审评团队。

改变了目前单一专业进行审评的状况,好处是可以跨专业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审评质量。

同时提供监管服务给企业,指导企业走完临床研发。

尽早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是CDE与企业的共同责任。

同时多学科同步审评,利于学科之间横向沟通交流,提高审评质量和效率。

沟通渠道统一由项目管理员管理,责任明确,提高沟通效率;项目落实到人,连续跟踪,提高审评效率。

同时加大审评人员包括项目管理员招聘,今年准备继续招聘300人,年底达到900人的审评队伍的规模。

加强队伍培训。

4.全方位高效的沟通交流渠道

包括CDE网站(问答功能、总结常见问题、提供答案);面对面咨询窗口(常规问题);普通电话(一般咨询,如项目问题要先电话后书面信函);电子邮件(安全加密);传真等。

同时开展CDE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会议,解决产品专业技术问题。

5.药品审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采用信息化技术和方法规范审评组织管理,保障审评质量,提高审评效率。

正在参照国际标准,简历药品电子化申报通用技术文档系统、注册申请受理、审评和审评过程管理系统;构建服务于审评决策的大数据平台。

争取今年年底仿制药可以实现eCTD的申报,利于企业国内外同期申报。

6.审评审批技术要求公开透明

加强技术指南的转化,公布在CDE网站上。

同时在制定过程中,要求企业科研单位参与指南的制定。

今年的主要任务还是解决挤压,解决后重新开启培训班、研讨班,宣传解读技术要求。

公开审评报告,新药9月1日起实施公开综合审评报告,后面延伸到仿制药。

专家咨询委员会由闭门转为公开,媒体社会共同参与,企业在再次申报的时候质量会有所提高。

7.优化审评流程提高审评效率

逐步建立各专业审评员、审评组长、室主任、部长和中心主任审评技术逐级把关制度,明确各级审评人员职责,授权不同层级审评人员签发不同风险审评文件,缩短审评流程。

目标是2020年1600人的审评队伍建设。

5级逐级技术把关。

增加签发渠道会提高审评效率,力争把争议解决在早期。

进一步完成受理审评及临床试验中监管,完成一体化过程。

8.审评细则工作流程制定

制定工作细则,工作流程规范,不同部门要求一致。

预备会就企业递交资料提出问题,得出答案反馈给企业,企业来开会的时候针对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建立审评模板,同意审评要求,统一结论处理要求。

9.新药研发-优先审评

加快具有临床价值的新药和临床急需仿制药的研发上市,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的矛盾。

优先审评审批的范围包括:

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符合下列之一的药品注册申请:

1)未在中国境内外上市销售的创新药注册申请;2)转移到中国境内生产的创新药注册申请;3)使用先进制剂技术,创新治疗手段,具有明显治疗优势的药品注册申请;4)专利到期前3年的药品临床试验申请和专利到期前1年的药品生产申请;5)申请人在美国、欧盟同步申请‘6)在重大疾病防治中具有清晰的临床定位的中药(含民族药)注册申请;7)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利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新药注册申请。

防治下列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注册申请:

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罕见病、恶性肿瘤、儿童用药品、老年人特优和多发疾病。

一致性评价中需改工艺重新申报的申请;自查核查项目申请人主动撤回重新申报的申请;临床急需、市场短缺的药品注册申请;国内首家仿制药。

10.探索我国新药研发特优通道

用于治疗严重疾病;需要有初步早期临床实验结果证明有明显医学价值;安全有效性明显好于现有疗法;可以在IND阶段加速新药的开发,实现滚动递交申请资料

11.探索我国有条件批准上市

用于治疗严重疾病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急需新药;能够提供比现有疗法有明显的优势;能够缩短临床试验周期,加快新药上市。

条件是:

应用临床指标的确证临床试验在批准前开展;替代指标是审评团队认可;无促销广告;确定试验或其他数据证实无效,无条件撤市。

12.建立扩展性同情应用未上市药品通道

为患有严重疾病且无药可治的患者提供一个可能的快速通道,需要监管机构、注册申请人的良好协作来共同完成。

CDE目标:

今年重点解决挤压,同时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审评体系;2018年实现各类注册申请按时限审评,初步形成科学高效的审评体系;2020年建立一支专业齐全、配臵合理、适应医药产业发展和重大新药创制需求的审评科学家队伍。

聚焦创新药:

国内外领先的创新药企最新进展

百济神州

百济神州是一家全球性抗肿瘤药研发公司,2016年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公司有220+研究人员,占全部员工人数的2/3,超过40位为留学归国高端人才。

目前公司已有四个新药项目处于临床阶段,并拥有其中三个品种的全球开发权利(BTK、PD1和PARP抑制剂)。

公司亮点:

1)核心品种BTK抑制剂BGB-3111在国内针对MCL和CLL/SLL的关键Ⅱ期临床试验已在2017年3月启动。

而针对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开展的全球Ⅲ期临床试验,对比BGB-3111与Ibrutinib(第一个上市BTK药物,Pharmacyclics与强生联合开发)已于2017年1月份开始启动。

Ibrutinib2016年全球销售规模已超过30亿美元。

2)PD-1检查点抑制剂BGB-A317目前已在国内开展Ⅱ期临床试验,用于cHL的治疗,研发进度为国内第一梯队,今年将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

PD-1全球目前已有Opdivo(BMS原研)、Keytruda(Merck原研)两个药物获批上市,2016年全球销售分别为37亿美元/14亿美元。

图表1:

百济神州在研产品管线

恒瑞医药

恒瑞医药是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大型制药企业之一,目前市值1350亿人民币。

公司在研产品丰富,包括多个小分子化药、大分子生物药,治疗领域聚焦抗肿瘤及辅助药物、代谢类药物及自身免疫类药物。

公司自主研发的VEGFR靶向治疗胃癌药物——阿帕替尼2016年销售额已达约8~9亿人民币。

公司研发人员超过1600人,每年R&D投入约占整体收入的8%~10%,2016年研发投入接近12亿人民币。

公司亮点:

1)公司创新升白药19K已提交NDA,预计今年可获批上市。

该药物为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该类药物现在国际上为主流升白药,而国内目前市场仍以短效升白药为主,未来具备较大升级替代空间。

目前市场上仅石药与齐鲁制药两家,2016年样本医院销售额分别为9195万/4583万元。

2)DPP4瑞格列汀、HER2抑制剂吡咯替尼以及阿帕替尼的非小细胞肺癌及肝癌适应症均临床Ⅲ期顺利进行中。

DPP4类作为新一代降糖药物,其原研药西格列汀及其二甲双胍复合制剂(Merck原研)2016年全球销售额已超过61亿美元。

3)PD-1单抗药物Camrelizumab目前为Ⅱ~Ⅲ期,研发进度为国内前列。

图表2:

恒瑞医药在研产品管线

复宏汉霖

复宏汉霖为复星医药与美国科学家团队于2009年合资组建,专注于生物类似药、生物改良药以及单抗创新的生物科技公司。

公司在研产品聚焦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已累计投入约4亿多人民币用于单抗药物的前期开发。

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6个产品、11项适应证IND申报。

公司亮点:

1)公司CD20利妥昔单抗的生物类似药HLX01,Ⅲ期临床顺利进行中,预计今年下半年提交NDA,进度为国内第一。

CD20原研药物利妥昔单抗(美罗华)是罗氏销售多年的重磅产品,主要用于CD20阳性的弥漫大细胞淋巴瘤等,2016年全球销售额为74亿美元。

美罗华2016年在国内样本医院销售额已接近10亿人民币。

2)公司HER2曲妥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HLX02目前处于Ⅱ~Ⅲ期临床试验中,预计2018年下半年提交NDA。

图表3:

复宏汉霖在研产品管线

信达生物

信达生物是一家专注于生物药开发的高科技制药公司。

公司成立于2011年,目前已获得全球知名创投4.9亿美元的投资。

信达生物治疗领域覆盖肿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心血管等四大疾病领域。

2015年,信达两次与美国礼来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获得首付及潜在里程碑款等约33亿美元。

目前公司已有5个在研产品进入临床阶段。

公司亮点:

1)CD20单抗IBI301目前已开展Ⅲ期临床,该临床试验与复宏汉霖一致,均用CD20单抗联合CHOP方案与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合CHOP进行比对研究,目前进度全国前列。

2)TNF-α靶点单抗IBI303已开展Ⅲ期临床,主要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

3)VEGF靶点单抗IBI305为安维汀(贝伐珠单抗)的生物类似药,同样开始进入Ⅲ期临床,用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进度均为国内前列。

图表4:

信达生物在研产品管线

贝达药业

贝达药业是以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研究和开发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6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公司用于EGFR突变的NSCLC治疗的1.1类新药凯美纳(埃克替尼),自2011年上市后,销售逐年攀升,2016年已突破10亿人民币,超越易瑞沙(吉非替尼)成为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TKI药物。

目前公司已有4个在研品种进入Ⅱ/Ⅲ期临床。

公司亮点:

1)第二代ALK靶向的药物X396即将开展中国区的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

ALK融合基因阳性在中国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11%,第一代ALK靶向药物Xalkori(克唑替尼)由辉瑞公司研制,于2012年获FDA批准上市,2016年销售额为5.6亿美元。

2)公司通过收购卡南吉获得的新品种CM082是针对VEGFR和PDGFR靶点的小分子靶向新药,目前正在进行肾透明细胞癌的Ⅱ/Ⅲ期临床试验。

3)用于银屑病治疗的埃克替尼乳膏BPI-2009C以及与天广实合作的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MIL-60均已进入Ⅱ/Ⅲ期临床。

图表5:

贝达药业在研产品管线

丽珠医药

丽珠医药是一家高端特色专科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医药企业。

公司成立于1985年,1993年A/B股同时上市,2014年完成了B转H股。

丽珠医药现有产品涵盖西药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中药制剂、诊断制剂等多种领域。

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76.52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5亿元,其中研发支出474.78百万元,同比增长26.37%,占总营收6.2%。

公司目前总股本4.26亿股,市值规模240.10亿元。

公司亮点:

1)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去年10月获得优先审批,目前已完成临床研究并申报生产,有望于今年获批。

艾普拉唑为公司自主研发1.1类新药,肠溶片于2010年上市,2016年销售额约2.7亿元。

而目前市场上PPI中注射剂约占70%,高于口服剂型,未来艾普拉唑有望成为超10亿的重磅品种。

2)TNF-α单抗AT132目前已获得Ⅱ/Ⅲ期临床批件,进度国内前列。

图表6:

丽珠医药在研产品管线

三生制药

三生制药是国内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2015年在香港上市。

主要治疗领域覆盖肿瘤,自身免疫,肾脏病,皮肤科,糖尿病等疾病。

主要产品有特比奥、益比奥、益赛普、赛博尔以及Byetta/Bydureon(中国的商业化权利)。

公司拥有三个研发平台,包括两个基于蛋白质的生物制药平台(一个哺乳动物表达系统的细胞平台及一个细菌细胞表达系统的平台)及一个化学平台。

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27.97亿元,研发费用为2.82亿元。

目前市值271.46亿元。

公司亮点:

1)益赛普纳入2017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物。

益赛普2006年在中国上市,并在2010-2012年进入7个省市的省医保目录,这7个省市贡献了益赛普1/3的销售额。

我们预计此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益赛普有望在剩余的绝大部分省份带来迅速放量。

我们预计益赛普在2020年有望达到25~28亿元的销售收入。

2)特比澳去除工伤报销限制。

我们预计特比澳2018年会有35%的量增长和8%的降价,将会提升公司整体收入增速的2个百分点,我们预计特比澳销售峰值有望达15~20亿元。

3)与礼来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获得礼来旗下优泌林在中国十年的独家经销和推广权。

与阿斯利康订立独家许可协议,获得2型糖尿病药物Byetta和Bydureon在中国的商业化权利,有效期20年。

图表7:

三生制药产品管线

吉利德Gilead

吉利德创建于1987年,是一家以研发为导向的生物制药公司。

目前公司主要有:

Eviplera、Truvada、Epclusa、Sovaldi、Vemlidy、Viread、Hepsera、Letairis、Ranexa、Lexiscan等产品。

主要治疗领域为艾滋病,肝癌,肿瘤等。

其独特的单片疗法和索磷布韦显著并改善了艾滋病的治疗方案。

超过了100万丙肝患者因为公司SOF方案获得痊愈。

2016年公司收入303.9亿美元,为全球药企第八名。

公司目前市值848.8亿美元。

公司亮点:

1)公司治疗全基因型丙肝新药SOF/VEL/VOX(吉四代)目前已在美国与欧洲递交注册申请,用于之前DAA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

作为目前最强大的丙肝新药,SOF/VEL/VOX三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组合,可以提高丙肝病毒的耐药门槛,为其他DAA药物失败的患者提供了更高的治愈率。

2)公司治疗艾滋病的新药Bictegravir/f/TAF与F/TAF-PrEP目前均已进入临床Ⅲ期。

图表8:

吉利德在研产品管线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阿斯利康由前瑞典阿斯特拉公司和前英国捷利康公司于1999年合并而成的全球性生物制药公司。

在诸多治疗领域为患者提供富于创新,卓有成效的处方药产品,包括消化、心血管、肿瘤、中枢神经、麻醉、呼吸和抗感染领域等,其中许多产品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阿斯利康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研发总部位于瑞典。

产品销售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230亿美元,净利润49.02亿美元,研发投入59亿美金。

图表9:

阿斯利康产品管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