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创新导学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03219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创新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创新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创新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创新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创新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创新导学案.docx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创新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创新导学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创新导学案.docx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创新导学案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读图了解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及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这两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了解这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

4.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和步骤。

【学习重点】

1.理解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原因。

2.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学习难点】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及农业区的分布。

【新课导入】

多媒体播放王之涣《凉州词》朗诵: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同学们,诗人用凝练的笔墨,描绘了我国哪个区域苍凉壮阔的景色。

(西北地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西北地区,了解一下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特点。

自主预习

一、西北地区

1.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山脉—阿尔金山脉—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

2.西北地区人口大约只占全国的4%。

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

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3.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4.西北地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河。

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沿河树木以耐旱的为主。

5.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草原、、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西北地区的山麓、、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

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甚为丰富,如的稀土、的镍、鄂尔多斯的能源矿产、克拉玛依和南疆的、石嘴山的无烟煤、伊敏河和霍林河的褐煤等,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二、青藏地区

1.青藏地区位于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脉以南,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主要包括自治区、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之称的青藏高原。

2.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

3.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4.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

主要农业区有湟水谷地和。

5.2005年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全线铺通。

该铁路东起,西至。

互动探究

活动一:

探究西北地区地理概况

(一)探究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阅读“西北地区图”(图甲)、“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乙)、“中国降水分布图”(图丙),完成下列活动。

乙丙

1.自我突破

(1)阅读甲图,说出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找出与西北地区接壤的国家。

(2)阅读甲图,找出西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说出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

(3)阅读甲图,说出位于西北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2.小组探究

(1)对照“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乙),说出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2)对照“中国降水分布图”(图丙),说出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二)探究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

下面甲、乙、丙为西北地区不同区域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活动。

甲乙丙

1.自我突破

(1)写出甲乙丙景观图自东向西,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大致呈现顺序,并分析形成原因。

(2)西北地区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同。

试从气候角度,对下列现象加以解释。

现象一:

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

现象二:

天山牧场相对高差较大,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高度的牧场。

2.小组探究

西北地区的天山山麓、河西走廊、河套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

议一议,这些地区分布有较多绿洲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二:

探究青藏地区地理概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材料一:

牦牛是青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

牦牛肉质好,是青藏地区居民的重要肉食来源。

牦牛奶可制酥油,毛皮能做皮衣、帐篷和绳索,绒可制毛衣、毡,骨可入药,牛粪可做燃料。

材料二:

青藏地区分布图

1.自我突破

(1)找出并用红笔圈注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看一看,哪些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2)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

想一想,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3)说出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2.小组探究

(1)概括青藏地区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2)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

分析一下本区青稞和小麦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3)青海省南部为什么被称为“三江源地区”?

上网查一查,那里有哪些珍稀动物?

为什么要严格保护那里的生态环境?

能力提升

(2016·山东莱芜中考)读我国“西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C降水逐渐,植被景观呈现出荒漠草原的变化,影响因素是。

(2)①②③三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说出①②两地与③地主要

灌溉水源的不同点。

(3)有关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可双选)

A.高寒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B.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出产三河牛、三河马

C.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

D.本地区有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

(4)新疆盛产优质葡萄。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热量、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

试分析新疆有利于葡萄种植的气候条件。

【参考答案】

(1)减少草原荒漠海陆因素

(2)①②为黄河水灌溉③为高山冰雪融水灌溉(3)BD(4)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解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

西北地区从东向西由于离海距离渐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逐渐减少,植被由草原向荒漠草原向荒漠变化。

图中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为黄河水灌溉,河西走廊是高山冰雪融水灌溉。

西北地区的特征为干旱,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

新疆葡萄质量好是因为这里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养料贮存的多。

拓展延伸

三江源地区

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三江源地区境内巴颜喀拉山、可可西里山、阿尼玛卿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这些山脉海拔普遍在5000~6000米,高大山脉的雪线以上分布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雪山冰川广布,是我国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

黄河源区面积16.7万千米2,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6%;长江源区面积15.9万千米2,占44%;澜沧江源区面积3.7万千米2,占10%。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流出我国后称湄公河)总水量的15%都来自于三江源地区,使这里成为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

世界著名的三条江河集中发源于一个较小区域内,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长期以来,青藏高原被称为生态“处女地”。

但是,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逐渐退化。

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也趋于恶化。

如一些地区超载放牧,掠夺性地利用草场,滥采乱挖黄金、冬虫夏草,盗猎珍惜濒危野生动物,使得草场大面积退化,畜牧业水平降低,植被破坏,优良牧草减少,有毒杂草增加;鼠害肆虐,有些丰美草场已经变成寸草不生的黑土滩;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不断加剧,面积逐年扩大,沙尘暴天气增多;冰川退缩,水位下降,江河断流,湖泊干涸;自然灾害频发,雪、旱、风沙等灾害加剧,防灾抗灾能力低下。

三江源的冰雪、湖泊及沼泽地均为江河的重要补给源和水源涵养区,如果环境持续恶化,不仅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的生活,甚至会影响中华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这里独特的生态环境及其孕育的珍惜野生动植物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保护三江源,就是保护了地球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物种基因库,保护了人类的珍贵遗产和生存环境。

这些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将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遗患无穷。

这也正是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知识梳理

当堂检测

一、基础题

2014年12月26日,兰州至乌普木齐首列动车开通,这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下图为兰新高铁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铁路沿途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A.河网密布B.杏花烟雨C.麦浪滚滚D.黄沙广布

2.影响兰新高铁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城镇分布D.自然风光

3.兰新高铁开通运营的积极意义有()

①促进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②提高新提油气资源的运输能力

③拓宽新提特色瓜果的运输通道

④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肥美,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

这反映出内蒙古高原自然环境的变化是()

A.由东到西地势逐渐降低

B.由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C.由东到西气温逐渐降低

D.由东到西河流逐渐增多

5.在西北地区最常见的传统建筑是()

6.下列关于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主要分布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或地下水灌溉的地势平坦的地区

B.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地带广种水稻、小麦、棉花、瓜果

C.西北地区依靠冰雪融水,畜牧业和林业发达

D.内蒙古牧区以高山牧场为主

读右图,分析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温暖B.湿热C.干旱D.高寒

8.下列关于图中区域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域因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高

B.因图中铁路的开通,铁路运输成了当地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C.甲省区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D.乙省区有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献哈达是该民族普遍的一种礼节。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该民族集中分布的是()

A.藏B.陕C.滇D.川

10.目前,经过该民族集中分布区的铁路干线是()

A.兰新铁路B.成昆铁路C.哈大铁路D.青藏铁路

二、能力提题

11.读西北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位于山脉A以西,东临地区。

(2)B是山脉,是走向,它的南、北两侧分别是盆地和盆地,该区域地形特点为。

(3)C是高原,它主要位于省(自治区),地表特征是,,是我国主要的牧场之一。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一、西北地区

1.祁连昆仑2.汉族蒙古3.干旱4.内流塔里木胡杨5.内蒙古河西走廊天山河西走廊河套6.白云鄂博金昌石油

二、青藏地区

1.昆仑横断西藏青海世界屋脊2.黄河3.高寒4.河谷地带雅鲁藏布江谷地5.青藏西宁拉萨

【互动探究】

活动一:

探究西北地区地理概况

(一)探究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1.

(1)位中国西北部,地处内陆,周边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接壤;

(2)内蒙古高原、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河套平原主要的地形类型为高原、盆地(3)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新(乌鲁木齐)和甘(兰州)、宁(银川)的一部分。

2.

(1)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还有少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和高山高原气候。

(2)西北地区的大部分年降水量大致为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二)探究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

1.

(1)甲-乙–丙自东向西,据海遥远,降水量逐渐减少,西北地区的植被呈现出从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的变化。

自东向西,西北地区距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量相应地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因而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2)现象一:

内蒙古高原东部距海较近,降水相对较多,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因而多为定居放牧;内蒙古高原西部距海较远,降水少,多为荒漠草原,牧草稀疏,因而以游牧为主;现象二:

由于气温随着地势的增高而下降,为适应山地气温的变化,夏季到海拔较高的地带放牧,冬季再返回到山麓地带放牧,因而形成了天山牧场的季节轮牧现象。

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

但是,山麓地带夏季可利用高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河套平原则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因而这些地区分布着较多的绿洲

活动二:

探究青藏地区地理概况

1.

(1)圈图略;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2)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汇集成江河源头,而且山地降水较多(3)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主要有:

西藏自治区(拉萨)、青海省(西宁)、四川省(成都)等。

2.

(1)高寒

(2)青藏地区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因而本区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满,单位而积产量较高(3)长江、黄河、澜沧江均发源于青海省南部,而且这三条大河的源头相距很近,因而被的为:

“三江源地区”“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种类繁多,如藏羚羊、雪豹、野驴、野牦牛等(举两种动物即可);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环,将难以恢复。

因此,应严格保护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防止生态破坏、草场退化

【当堂检测】

1.D2.C3.C4.B5.C6.A7.D8.B9.A10.D11.

(1)大兴安岭北方

(2)天山东西塔里木准噶尔三山夹两盆(3)内蒙古内蒙古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